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水砂层深基坑桩锚支护参数对邻近城市道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华 张天阳 王志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为了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城市道路的影响,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避免过大的安全冗余,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桩-土-道路荷载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桩桩径、嵌... 为了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城市道路的影响,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避免过大的安全冗余,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桩-土-道路荷载共同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桩桩径、嵌固深度、锚索锚固段长度及预应力参数变化对围护结构及邻近道路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支护桩参数相对保守,在满足基坑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桩径0.8 m、嵌固深度7.5 m仍能满足道路沉降控制值要求;提升桩径和嵌固深度能有效抑制围护结构及道路变形,当嵌固深度提升至8.5 m后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提升不明显;该场地条件下锚索的临界锚固段长度约为12 m,锚固段长度提升对基坑外5~30 m道路范围内的沉降控制效果显著;在围护桩桩径0.8 m、嵌固深度7.5 m的条件下,预应力值在150~250 kN范围内每提升50 kN,各锚固段长度下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减小率均在同一水平(约10%);各工况下邻近道路最大沉降点出现位置与桩锚参数有关,随着围护结构变形引起的道路沉降占比逐渐减小和道路荷载引起的道路沉降占比逐渐增大,道路最大沉降发生位置有从道路邻近基坑侧边缘向道路中心移动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桩锚支护 邻近道路 优化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桥梁顶推施工中预应力拉索辅助支架承载性能分析与监测
2
作者 胡宗军 陈金杰 +2 位作者 邹孔庆 易中楼 程长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以新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的主墩和辅助支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单分析步法和多分析步法对顶推施工中的预应力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单分析步法是基于整体计算模型,使全部结构和荷载同时参与计算;多分析步法则是... 以新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的主墩和辅助支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单分析步法和多分析步法对顶推施工中的预应力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单分析步法是基于整体计算模型,使全部结构和荷载同时参与计算;多分析步法则是根据施工过程定义计算次序,通过“激活”或“杀死”构件和荷载控制参与对象实现分步计算。在钢桁梁桥顶推至最大悬臂工况时,给出两种方法的支架结构应力计算值,并与监测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单分析步法得到的计算值失真,不能准确模拟预应力拉索作用下辅助支架实际受力情况;多分析步计算的结构应力与现场实测应力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辅助支架 预应力 分析步 应力监测 顶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不平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18
3
作者 段虎明 石峰 +1 位作者 谢飞 张开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5-101,共7页
回顾了近年来汽车理论研究和道路谱分析领域中路面不平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分别从理论研究、试验分析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理论研究主要从路面不平度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试验分析包... 回顾了近年来汽车理论研究和道路谱分析领域中路面不平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分别从理论研究、试验分析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理论研究主要从路面不平度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试验分析包括路面不平度测试测量技术的发展和不同类型试验分析与仿真计算的研究状况;路面不平度的工程应用主要针对其在汽车和道路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综合论述了路面不平度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最后还特别针对利用中国典型道路的路面不平度数据进行汽车设计与开发进行了阐述,并对路面不平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不平度 功率谱 时间序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汪海年 张然 +2 位作者 周俊 刘玉 尤占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40-4646,共7页
为了研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方法对粒径为10~20 mm和20~30 mm的2档碎石和带有级配的碎石填料,以及3种最大粒径(NMAS)分别为37.500,31.500和26.500 mm的连续级配的集料碎石结构层... 为了研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方法对粒径为10~20 mm和20~30 mm的2档碎石和带有级配的碎石填料,以及3种最大粒径(NMAS)分别为37.500,31.500和26.500 mm的连续级配的集料碎石结构层在加载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对800 mm/200 mm(格室焊距/格室高度),600 mm/200 mm和400 mm/150 mm这3种类型的土工格室加筋结构层进行力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型号的土工格室下,不同填料结构层承载能力大小排序为:级配碎石;粒径为20~30 mm的碎石;粒径为10~20 mm的碎石。当连续级配碎石的公称最大粒径为31.500 mm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最好。碎石结构层加筋后,加载板正下方区域的平均应力较未加筋时的应力增大38.4~49.5 k Pa,同时传递到下承层中心区域的荷载减小25.9~40.0 k Pa,强力链分布明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强力链主要分布在土工格室范围内,弱力链主要分布在土工格室范围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工格室 级配碎石 力链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车辆非平稳路面不平度时域模拟及小波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岩松 李章明 +1 位作者 何辉 耿艾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建立了非平稳的四轮相关滤波白噪声路面时域模型 ,并用计算机模拟得出四轮的路面不平度时间序列 ,理论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路面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进而采用谱分析、小波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对路面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建立了非平稳的四轮相关滤波白噪声路面时域模型 ,并用计算机模拟得出四轮的路面不平度时间序列 ,理论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路面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进而采用谱分析、小波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对路面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车辆 非平稳路面不平度 时域模拟 小波分析 汽车试验 数据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损伤编辑法的整车道路模拟试验谱编制 被引量:36
6
作者 花菲菲 郑松林 +1 位作者 冯金芝 于佳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4-971,共8页
整车道路模拟试验需要真实再现车辆的服役载荷,传统的载荷谱编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其对试验谱的要求,因此急需采用一种能完好保留服役载荷特征的试验谱编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编谱方法,发现时域损伤编辑法可在完好保留服役载荷... 整车道路模拟试验需要真实再现车辆的服役载荷,传统的载荷谱编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其对试验谱的要求,因此急需采用一种能完好保留服役载荷特征的试验谱编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编谱方法,发现时域损伤编辑法可在完好保留服役载荷各项特征(幅值、频率、加载次序和多通道相位)的同时,实现试验时间的缩短,是适用于道路模拟试验的一种有效的编谱方法。以某轿车试验场实测载荷谱为基础,应用该方法生成了试验加速谱。从幅值域和频率域对加速谱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理论验证,发现加速谱在缩短试验时间的同时,完好保留了原始载荷谱的损伤值和各项特征。最后,应用该试验谱建立了整车耐久性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汽车试验场试验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模拟试验 时域损伤编辑法 载荷谱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04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失稳机理分析及加固方案 被引量:16
7
作者 金爱兵 高永涛 +1 位作者 吴顺川 王金安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在采用FLAC对动载下加筋土挡土墙失稳机理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 10 4国道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的加固方案。通过采用多排预应力锚杆、2~ 4次注浆、墙体表面喷钢筋混凝土等措施 ,加筋土挡土墙加固后预应力稳定 ,墙面无变形 ,没... 在采用FLAC对动载下加筋土挡土墙失稳机理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 10 4国道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的加固方案。通过采用多排预应力锚杆、2~ 4次注浆、墙体表面喷钢筋混凝土等措施 ,加筋土挡土墙加固后预应力稳定 ,墙面无变形 ,没有对原功能造成任何不利影响。锚喷网联合加固方案对挡土墙的加固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筋土挡土墙 模拟分析 失稳 车辆载荷 加固 立交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桥梁-汽车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上有 路萍 +1 位作者 刘高 夏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3-128,共6页
用多刚体系统模拟列车、汽车车辆,用空间梁单元、杆单元模拟桥梁。采用密贴假定及蠕滑理论处理轮轨接触关系,设汽车轮胎与公路桥面为点接触且不分离建立列车-桥梁-汽车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编制仿真分析软件。以某公路、铁路两用桥为例进... 用多刚体系统模拟列车、汽车车辆,用空间梁单元、杆单元模拟桥梁。采用密贴假定及蠕滑理论处理轮轨接触关系,设汽车轮胎与公路桥面为点接触且不分离建立列车-桥梁-汽车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编制仿真分析软件。以某公路、铁路两用桥为例进行列车-桥梁-汽车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与汽车同时上桥且随汽车数量增多,列车机车及车辆的竖向加速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最大值明显增大,汽车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具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桥梁-汽车 耦合振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RPC格构型轨道板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曼 阎贵平 郝文秀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8,共5页
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材料的特性和普通混凝土轨道板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RPC这种超高性能的材料应用于轨道板的思想.根据设计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受力特点,建议采用格构型RPC轨道板,并给出了其设计图... 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材料的特性和普通混凝土轨道板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RPC这种超高性能的材料应用于轨道板的思想.根据设计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受力特点,建议采用格构型RPC轨道板,并给出了其设计图.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类型板式轨道的三维空间模型,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轨道板应力位移的比较分析,证明了采用RPC格构型轨道板是合理和安全的,为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板式轨道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为RPC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铁路 格构型轨道板 活性粉末混凝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客车侧滑微观仿真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驰 邵东建 张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09-1616 1627,1627,共9页
综合分析了降雨、超速情况下曲线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利用C a r s i m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临界附着系数作为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M a t l a b软件建立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8 0 ... 综合分析了降雨、超速情况下曲线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利用C a r s i m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临界附着系数作为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M a t l a b软件建立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8 0 k m/h时,当行驶速度超过9 6 k m/h,小客车在降雨的曲线路段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4 8.4 0%;当降雨强度大于1.5 m m/m i n,小客车在曲线路段超速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1 6.3 5%;在降雨、超速情况下,小客车在曲线半径为2 5 0 m的曲线路段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侧滑 风险分析 平曲线路段 C a r s i 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和风险分析的道路危险路段识别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游克思 孙璐 顾文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映道路上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用于定量地评价道路相对安全性.通过对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安全评价示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并直观显示行车风险沿道路全线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道路潜在危险路段的识别和路段间相对安全性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点识别 道路安全评价 风险分析 车辆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路面计算机仿真系统中的沥青路面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怀璋 余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0,共4页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 ,研究了路面的应力应变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层的变形过程 ,建立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 Vanderpoel粘弹性分析模型。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粘弹性力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于半刚性...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 ,研究了路面的应力应变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层的变形过程 ,建立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 Vanderpoel粘弹性分析模型。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粘弹性力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应变分析 ,通过与传统路面力学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弹性有限元理论、弹性半空间理论等计算方法的比较 ,并通过大量足尺路面加载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面系统 计算机仿真 应力分析 沥青路面 应力应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模型的路面不平度激励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龙 孙广田 江浩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9,35,共4页
基于GB7031《车辆振动—路面平度表示》中提出的路面功率谱密度表达式,建立了随机信号AR(自回归)模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路面不平度随机序列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路面不平度AR模型的采样间隔和模型阶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对模拟值... 基于GB7031《车辆振动—路面平度表示》中提出的路面功率谱密度表达式,建立了随机信号AR(自回归)模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路面不平度随机序列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路面不平度AR模型的采样间隔和模型阶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对模拟值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R模型拟合的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能较好地逼近其理论值,具有计算量小和模拟精度高的优点,为车辆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路面不平度 仿真分析 路面谱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专用道路段长度与运行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雷莲桂 孙全欣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5期160-165,共6页
为了推行公交优先政策,我国一些城市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措施,其中公交专用道因设置方便易行、成本低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公交专用道的实际运用效果与其所在路段的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实际交通调查数据,利用仿真分析方法(VISSIM交通仿真软... 为了推行公交优先政策,我国一些城市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措施,其中公交专用道因设置方便易行、成本低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公交专用道的实际运用效果与其所在路段的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实际交通调查数据,利用仿真分析方法(VISSIM交通仿真软件),针对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段,研究其路段长度与公交专用道运行效果之间的关系.选取了路段行程时间、公交车延误、社会车辆延误和人均延误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前后这几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路段长度小于500米时,设置公交专用道往往会对路段的交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专用道 路段长度 交通运行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系统极限承载力的扩展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忆秋 李洛克 +2 位作者 曹鹏 龚湘兵 李云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2-69,J0068,共9页
针对超载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系统的早期损坏问题,在多工况道路整体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与子模型技术,对传力杆周围混凝土的承载力极限开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传力杆周围混凝土材料内裂... 针对超载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系统的早期损坏问题,在多工况道路整体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与子模型技术,对传力杆周围混凝土的承载力极限开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传力杆周围混凝土材料内裂纹萌生、扩展及最终的破坏形式,并设计足尺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在加载点荷载-位移曲线与裂纹断裂模式上吻合较好。根据该文的研究可以发现,采用扩展有限元法与子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传力杆系统的极限承载力,进而反推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缩缝结构的临界车辆轴载。同时该文的研究方法为解决混凝土结构局部应力集中区域的开裂、破坏过程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数值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有限元法 裂缝扩展 道路工程 传力杆 扩展有限元 子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载荷下高峪铺公铁立交桥挡土墙失稳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友葩 高永涛 +1 位作者 吴顺川 陈雅男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根据公路路面弯沉的特性 ,建立车辆载荷下挡土墙系统的动载平衡方程 ,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车辆载荷作用下 ,高峪铺公铁立交桥挡土墙最易出现的破坏方式是顶部外张 ,公路基础的潜在破裂面与水平方向呈 40~ 45°角。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挡土墙 模拟分析 失稳 车辆载荷 立交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脉冲路面输入平顺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黎卿 王启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2-14,21,共4页
以皮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了包括前后悬架、轮胎、车身、转向系和人—椅系统等在内的整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建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运用ADAMS软件对建立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脉冲路面输入下的平... 以皮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了包括前后悬架、轮胎、车身、转向系和人—椅系统等在内的整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建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运用ADAMS软件对建立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脉冲路面输入下的平顺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该车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建立的整车模型的准确性,为该车的设计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脉冲路面 平顺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房湾长江大桥船撞风险分析与设防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耿波 徐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12,共6页
为确定粉房湾长江大桥设防船撞力标准,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和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方法对该桥进行船撞风险分析,计算桥梁的碰撞概率和年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船撞设计代表船型,采用LS-DYNA软件对船舶碰撞桥梁进... 为确定粉房湾长江大桥设防船撞力标准,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和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方法对该桥进行船撞风险分析,计算桥梁的碰撞概率和年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船撞设计代表船型,采用LS-DYNA软件对船舶碰撞桥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2010年、2020年和2050年通航密度下的船撞风险分别为4.05×10-6、2.02×10-5、7.06×10-5;P3、P4主墩的船撞设计代表船型均为5 000吨级;近期P3、P4主墩的设防船撞力可分别取38.68MN和27.57MN,远期可分别取38.68MN和24.19MN,P3、P4主墩抗力均满足船撞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轨两用桥 船撞分析 风险分析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作用下土质斜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芳 田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73,共5页
为分析研究降雨入渗作用下斜坡的稳定性,采用Phase2有限元软件,运用二维渗流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能考虑渗流场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型,对降雨条件下的斜坡位移场、应力场和孔压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降雨入渗会导致土... 为分析研究降雨入渗作用下斜坡的稳定性,采用Phase2有限元软件,运用二维渗流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能考虑渗流场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型,对降雨条件下的斜坡位移场、应力场和孔压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降雨入渗会导致土质斜坡中土体孔隙水压力增加、基质吸力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影响了该斜坡的稳定性;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斜坡的安全系数会减小;当斜坡位移最大时,雨水继续下渗,表层坡体的基质吸力开始有所增加,下渗的水随着地下水饱和区流出,土体的含水量则相应的有所减小,容重也减小,土质斜坡稳定性又得到了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降雨入渗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驾车使用手机对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福全 亓荣杰 +3 位作者 张丽霞 马昌喜 杨金顺 李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2-339,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在驾车过程中驾驶员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时对其造成的生理负担,设计仿真实验研究一般性电话通话、微信语音通话和干扰性电话通话三种不同形式通话时对驾驶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基于Logitech仿真驾驶器,设计了实验内容与流程,... 为了定量分析在驾车过程中驾驶员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时对其造成的生理负担,设计仿真实验研究一般性电话通话、微信语音通话和干扰性电话通话三种不同形式通话时对驾驶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基于Logitech仿真驾驶器,设计了实验内容与流程,分一般性电话通话、微信语音通话和干扰性电话通话三种使用手机通话方式下,在城市仿真道路上进行模拟驾驶。通过MINDWARE系统采集驾驶员在整个驾驶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分析得到三种使用手机通话方式下驾驶员的心电波形图、心搏间期序列、心动间期时间序列的频谱等;根据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变化得出使用手机对驾驶员生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在哪种通话方式下,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前后心率发生明显变化,呼吸功率谱中峰值频率、平均呼吸振幅、心率平均值和呼吸速率增大,心搏间期值降低;心电波形图的心跳频率增大,心搏间期序列的峰值降低、心搏间期变短,心动周期时间序列的峰值升高、周期变短。从心率变异率的各指标的变化值来看:微信语音通话对驾驶人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最大,干扰性电话通话次之,一般性电话通话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心率变异性 仿真实验 驾驶心理 手机 影响分析 仿真驾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