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生物材料调控神经细胞功能及神经化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洪健 赵梓壹 吴成铁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859,共11页
基于神经在组织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开发具有神经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无机生物材料因具有高度可控的化学组成、微/纳拓扑结构及优异的理化性能,在调控神经细胞功能及神经化组织再生中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神经在组织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开发具有神经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无机生物材料因具有高度可控的化学组成、微/纳拓扑结构及优异的理化性能,在调控神经细胞功能及神经化组织再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于神经调控的无机生物材料,主要包括生物陶瓷材料和电活性材料,接着阐述了无机生物材料通过调控细胞行为、调节免疫微环境和构建电活性微环境等途径对神经细胞活性及生物学功能的增强作用,重点阐述了无机生物材料在脊髓、周围神经、皮肤、骨骼肌、海绵体等组织神经化再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无机生物材料在调控神经细胞活性及神经化组织再生中存在的难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生物材料 生物陶瓷 电活性材料 组织再生 神经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与三氧化矿物聚合物在活髓切断术中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岩朵 陈红 +1 位作者 许祖达 赵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与三氧化矿物聚合物(MTA)用作牙齿活髓切断术盖髓剂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iRoot BP Plus与MTA用于牙齿活髓切断术治...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与三氧化矿物聚合物(MTA)用作牙齿活髓切断术盖髓剂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iRoot BP Plus与MTA用于牙齿活髓切断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成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成功率、盖髓操作时间、牙本质桥形成率及牙变色率。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对被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术后3、6、12个月iRoot BP Plus组与MTA组之间临床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Root BP Plus组的盖髓操作时间明显小于MTA组(P<0.05);3)术后3个月,iRoot BP Plus组的牙本质桥形成率高于MTA组(P<0.05);4)末次随访iRoot BP Plus组牙变色率显著低于MTA组(P<0.05)。结论iRoot BP Plus用于牙齿活髓切断术的临床成功率与MTA相近,但较MTA盖髓操作时间更短,发生牙变色的概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活髓切断术 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BP Plus 三氧矿物聚合物 盖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陶瓷的功能性生物适配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嘉乾 卢霄 +3 位作者 鲁亚杰 王迎军 王臻 卢建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和“精准生物适配”理论。本文围绕“医用生物陶瓷(磷酸钙类材料)的功能性生物适配”这一主题分享本团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从结构适配、降解适配、力学适配、应用适配等四个角度,结合骨科临床应用背景,探讨如何实现其生物适配和设计制造的有效衔接,旨在为医用生物陶瓷的设计、制造、监管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生物适配 材料微结构 生物降解 骨再生 血管化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冰 杜荣归 林昌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132,共5页
羟基磷灰石常用作医用生物陶瓷材料。本文对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生物陶瓷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概述和评论,重点介绍了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的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芳 周科朝 +2 位作者 黄伯云 刘咏 李志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8-40,共3页
评述了电沉积-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的相形成机理、工艺进展和工艺特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电沉积 水热合成 生物陶瓷涂层 梯度材料 羟基磷灰石 相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恒牙牙髓切断后牙髓钙化的X线片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雍颹 钱锟 +3 位作者 朱文昊 赵晓一 刘畅 潘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硅酸钙类材料进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钙化桥形成和髓腔钙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对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其纳入病例43例随...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硅酸钙类材料进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钙化桥形成和髓腔钙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对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其纳入病例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生物陶瓷类膏状材料iRoot BP(iRoot组,n=22)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术后1年、2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X线根尖片钙化桥形成指数(dentin bridge index,DBI)和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PCI)。对患者、评价者均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失访7例(iRoot组4例,MTA组3例),iRoot组有1例在1年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两组患者2年随访时的治愈率均为100%。钙化桥形成比例术后1年为38.9%,术后2年为55.6%。根管影像部分甚至是完全消失的比例术前为5.6%,术后1年和2年则分别为38.9%和55.6%,经秩和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钙化桥形成和牙髓钙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DBI和PCI评分呈现与术前持平(DBI占比44.4%、PCI占比25%)或逐渐增长(DBI占比55.6%,PCI占比75%)的趋势。经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检验,发现年龄与术前牙髓钙化指数(PCI0)正相关(P<0.05),但与术后1年和2年的钙化桥指数(DBI1、DBI2)、牙髓钙化指数(PCI1,PCI2)极其变化程度(DBI2 vs.DBI1、PCI1 vs.PCI0、PCI2 vs.PCI0)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MTA和iRoot进行成年恒牙牙髓切断后,2年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部分病例根管系统有钙化加重的趋势,此趋势的发展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成年恒牙 生物陶瓷材料 钙化桥 牙髓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阮建明 黄伯云 +1 位作者 温金海 托马斯.D.麦肯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研制了以HA为基、以Spinel为强化相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考察了第二相含量、制取工艺参数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材料中颗粒之间的结合状态以及材料的断裂性质。Spinel对HA材料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应。设计、制备了... 研制了以HA为基、以Spinel为强化相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考察了第二相含量、制取工艺参数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材料中颗粒之间的结合状态以及材料的断裂性质。Spinel对HA材料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应。设计、制备了承受力较大的骨桥体,动物植入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材料在3~4个月内便能与生物组织构成完整的骨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陶瓷复合材料 结合状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材料在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倩 尼加提.吐尔逊 +1 位作者 王艳 吴佩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空置(对照)。三组实验犬在1个月末各处死1只,在3个月末各处死1只。取实验样本,进行标本测量,利用CBCT分析进行骨形成密度的评估。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OAM组与天博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OAM组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天博组(P<0.05);牙槽嵴高度丧失OAM与天博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OAM与天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比较结果可见愈合后期OAM吸收快于天博(P<0.05)。结论:OAM具有良好的位点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 骨诱导活性材料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钱国栋 王民权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5年第1期16-20,11,共6页
改善人类的医疗保健系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类向自身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许多有关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科学的分枝学科,而生物材料科学则是重要的分枝之一。本文综述了生物陶瓷的发展过程,列举了生物陶... 改善人类的医疗保健系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类向自身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许多有关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科学的分枝学科,而生物材料科学则是重要的分枝之一。本文综述了生物陶瓷的发展过程,列举了生物陶瓷的典型应用实例,并预期生物陶瓷材料将向“半生命”的新型陶瓷材料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植入材料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聚磷酸钙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佳楠 张垠 +3 位作者 王坤 王定改 李文慧 徐哲哲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3,共6页
聚磷酸钙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力学强度和细胞无毒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这里就聚磷酸钙的结构、合成方法、多孔体的制备、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
关键词 聚磷酸钙 生物陶瓷 合成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仿生人工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欣宇 韩颖超 《陶瓷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设计了用磷酸钙生物陶瓷制备仿生人工骨的工艺路线 ,从原料合成。
关键词 Ca—P仿生人工骨材料 设计 制备 磷酸钙生物陶瓷 原料合成 材料成型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爽 彭楚芳 刘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目的:对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者成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2017... 目的:对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者成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有乳磨牙诊断为慢性牙髓炎、行牙髓切断术的患儿,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或MTA的患牙,盖髓剂为iRoot BP Plus的患牙全部纳入实验组(iRoot BP Plus组),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选择性别、年龄、牙位、医生级别、牙髓状态、冠部修复方式和随访时长作为协变量进行1∶1匹配盖髓剂为MTA的患牙纳入对照组(MTA组)。收集各组患牙治疗前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情况、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并分别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2例患儿,178颗患牙,每组各89颗,平均随访时间(462±99)d,截止至2019年12月,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成功率分别为89.9%、93.3%,iRoot BP Plus组成功率稍低于M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牙髓状态的好坏显著影响iRoot BP Plus组的治疗成功率,而年龄、牙位、医生级别、冠部修复方式对成功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可以取得与MTA相似的治疗效果,牙髓状态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其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仍需进行更大样本、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 慢性牙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在四大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波 韦中华 +2 位作者 李镔 王子诚 王腾飞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4-1415,共12页
氮化硅陶瓷不仅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导热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是公认的综合性能最优的陶瓷材料。作为轴承球的致密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机械领域;作为透波材料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对氮... 氮化硅陶瓷不仅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导热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是公认的综合性能最优的陶瓷材料。作为轴承球的致密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机械领域;作为透波材料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对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深入研究,其在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优异特性逐渐被科研工作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和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并综述了氮化硅陶瓷作为结构陶瓷在机械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还介绍了其作为功能陶瓷在半导体领域、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轴承球 透波材料 氮化硅基板 生物陶瓷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替代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金星 李丽亚 +5 位作者 穆菁华 徐恩霞 刘新红 马成良 张灿 张丽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针对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发展需求,简述了骨替代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生物陶瓷材料作为骨替代材料在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方面的优势。生物陶瓷材料因密度和成分与人骨相近、生物... 针对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发展需求,简述了骨替代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生物陶瓷材料作为骨替代材料在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方面的优势。生物陶瓷材料因密度和成分与人骨相近、生物相容性显著、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当今的骨替代材料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以磷酸盐、硅酸盐、氧化物和非氧化物为代表的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并对生物陶瓷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用于骨替代生物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讨论,最后对生物陶瓷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替代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生物性能 物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骨─羟基磷酸钙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15
作者 戴兆琛 李秋山 +1 位作者 朱重庆 刘文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6-28,共3页
本文报导了人工骨—羟基磷酸钙的研制及其性能检测。各项生物学指标均符合要求,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致突变、无溶血作用;动物试验证明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临床应用了72例效果良好,表明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高质量的... 本文报导了人工骨—羟基磷酸钙的研制及其性能检测。各项生物学指标均符合要求,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致突变、无溶血作用;动物试验证明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临床应用了72例效果良好,表明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高质量的新型骨代用材料,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羟基磷酸钙 生物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氢生物陶瓷材料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16
作者 田利杰 崔爱民 +1 位作者 王丙森 陈滨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6期86-89,97,共5页
氢气是一种安全、无毒、无污染的分子,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植物学效应,不仅对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因此,通过将水解后可释放氢气的硅氢生物陶瓷材料按不同的比例(1%、3%、5%)添加到栽培料中,... 氢气是一种安全、无毒、无污染的分子,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植物学效应,不仅对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因此,通过将水解后可释放氢气的硅氢生物陶瓷材料按不同的比例(1%、3%、5%)添加到栽培料中,栽培平菇、杏鲍菇、金针菇3个食用菌品种。对比菌丝生长及产量统计情况发现,硅氢生物陶瓷材料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出菇时间,且其促进作用与硅氢生物陶瓷材料添加量呈正相关,尤其是添加比例为5%时,与对照组相比平菇、杏鲍菇、金针菇分别增产19.46%、11.60%、24.22%,试验结果可为硅氢生物陶瓷材料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硅氢生物陶瓷材料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