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Kriging技术实时重构区域电离层foF2的分布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世凯 焦培南 柳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改进了kriging技术重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方法,利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模型作为背景场,通过拟合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得到“等效太阳黑子数”,并利用kriging技术来完成区域电离层的重构,是区域电离层重构的一种方法,它适合重构... 改进了kriging技术重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方法,利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模型作为背景场,通过拟合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得到“等效太阳黑子数”,并利用kriging技术来完成区域电离层的重构,是区域电离层重构的一种方法,它适合重构区域内电离层探测站较少的情况。与直接利用实测临界频率进行kriging重构相比,改进的kriging技术提高了重构的精度和稳健性。也表明了背景电离层模型在电离层重构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F2层临界频率 重构 Kriging技术 等效太阳黑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yer-by-layer技术构建胆碱检测生物传感器酶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昭 黄加栋 +4 位作者 史海滨 吴宝艳 李静 长哲郎 陈强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于层层累积自组装法将PDDA高分子材料和胆碱氧化酶逐层固定在高分子聚合膜PVS/PDDA修饰的电极表面,制备了电流型胆碱检测生物传感器。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分别分析了PDDA和胆碱氧化酶的固定过程,结果表明酶的固定量可以得到... 基于层层累积自组装法将PDDA高分子材料和胆碱氧化酶逐层固定在高分子聚合膜PVS/PDDA修饰的电极表面,制备了电流型胆碱检测生物传感器。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分别分析了PDDA和胆碱氧化酶的固定过程,结果表明酶的固定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探讨了自组装膜层数、pH值、温度对传感器电流响应的影响。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在胆碱浓度为5×10^-7~1×10^-4mol/L的范围内对胆碱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响应时间为10s,检出限为5×10^-7mol/L。传感器的稳定性好,30天时的响应值仍保持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生物传感器 层层组装膜技术 聚电解质 胆碱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下VFS层Rootkit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滟 富弘毅 李宇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162,164,共3页
Linux下VFS层rootkit隐藏层次深,查杀难度大。其典型应用adore-ng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屏蔽卡巴斯基等实时监控软件,破坏隐蔽效果。针对该问题,运用系统调用修改和VFS写函数内容过滤2种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Linux下VFS层rootkit隐藏层次深,查杀难度大。其典型应用adore-ng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屏蔽卡巴斯基等实时监控软件,破坏隐蔽效果。针对该问题,运用系统调用修改和VFS写函数内容过滤2种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易于实现、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adore-ng的隐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内核 信息安全 ROOTKIT技术 VFS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微观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薛茹 马哲杰 李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2-821,共10页
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s)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是理想的零碳排放发电装置,其成本、性能及耐用性与阴极催化层(cathode catalyst layer,CCL)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CCL主要由Pt/C催化剂... 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s)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是理想的零碳排放发电装置,其成本、性能及耐用性与阴极催化层(cathode catalyst layer,CCL)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CCL主要由Pt/C催化剂、离聚物和孔隙区域组成,其中碳载体传导电子,离聚物传导质子,孔隙传输反应气体,这种复杂构成对精准表征其微观结构进而揭示构效关系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总结了CCL微观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从催化层形貌、孔隙结构、离聚物及Pt纳米粒子分布这四个方面的表征,详细阐释了针对CCL内不同构成部分的各类表征手段,指出单一的表征方法无法揭示CCL内部的复杂精细结构,需要联用多种表征手法从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进行观测。发展对CCL微观结构表征的方法有助于全面阐释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催化剂、反应气体和离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提供真实结构参数以精准构建CCL计算模型,掌握催化层内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子及电子传导等信息,为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和技术瓶颈突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层 微观结构 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生长的InP外延层的输运及发光特性
5
作者 张晓波 杜国同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3-56,共4页
使用MOCVD生长技术,在n型及半绝缘衬底上生长了InP外延层,通过对迁移率和低温光致发光,光反射谱的分析,得出了样品纯度与有关生长条件的关系。比较两种不同衬底上外延层的光荧光谱,发现杂质s在InP外延层中的扩散是不... 使用MOCVD生长技术,在n型及半绝缘衬底上生长了InP外延层,通过对迁移率和低温光致发光,光反射谱的分析,得出了样品纯度与有关生长条件的关系。比较两种不同衬底上外延层的光荧光谱,发现杂质s在InP外延层中的扩散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生长技术 外延层 发光特性 磷化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反应中的界面双电层:理论、表征与应用
6
作者 曹雪婷 察爽爽 龚鸣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共33页
界面双电层是电催化反应的核心区域。催化剂表面原子、反应物、中间体、产物、溶剂分子和离子等组分,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应网络。这种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赋予界面双电层以特殊的性质,深刻地影响了电催化反应的路径与结果。本文将以电... 界面双电层是电催化反应的核心区域。催化剂表面原子、反应物、中间体、产物、溶剂分子和离子等组分,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应网络。这种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赋予界面双电层以特殊的性质,深刻地影响了电催化反应的路径与结果。本文将以电催化反应中的双电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双电层理论模型及其历史沿革、双电层的实验表征方法和双电层对电催化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以若干电催化反应前沿研究为例,阐述双电层与电催化反应之间的关联,并介绍一些特定情形下电催化双电层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双电层 电极/电解液界面 理论模型 原位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水下切割20 mm厚Q235钢板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储文焘 陈谦哲 +1 位作者 韩良华 刘列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0-596,共7页
为了优化激光水下切割技术在核设施和船舶领域的应用,提升Q235钢板的切割质量,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气体压力、激光功率和切割速率作为主要变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气体压力显著影响切割面粗糙度,激光功率对挂... 为了优化激光水下切割技术在核设施和船舶领域的应用,提升Q235钢板的切割质量,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气体压力、激光功率和切割速率作为主要变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气体压力显著影响切割面粗糙度,激光功率对挂渣量影响最大;最优参数为气体压力0.8 MPa、激光功率4 kW、切割速率3.5 mm/s,此时切割效果最佳;宏观与微观分析还揭示,切割过程中存在分层现象,主要包括上层、中层、下层及挂渣层。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激光切割参数,提高Q235钢板水下切割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最优参数 正交试验 激光水下切割 Q235钢板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艺术技法与材料分析的油画保护修复——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减租减息》为例
8
作者 颜宇 赵丹丹 +2 位作者 陈静 赵樱乔 杨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1,共14页
为了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减租减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剖析了《减租减息》的艺术技法,发现作品杂糅了延安革命现实主义、西欧学院派古典写实主义以及苏联美术情节性手... 为了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减租减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剖析了《减租减息》的艺术技法,发现作品杂糅了延安革命现实主义、西欧学院派古典写实主义以及苏联美术情节性手法,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国内画家对油画材料处于初步摸索、尚未成熟的阶段。采用多种科学检测手段对油画各层次材料的形貌、成分、性能进行分析,明确了画家用材制作不当导致作品出现严重病害,其中双面油性锌白底是病害产生的关键因素。针对作品特殊的“双面底”工艺,制定了保护性修复策略,运用背面加固新技术,在恢复作品物理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作品原有工艺特征,延续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技法 材料分析 油画保护修复策略 油性锌白底 双面底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悬索桥重力式锚碇设计与施工技术
9
作者 朱冠华 吴启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缆跨径布置为(220+800+238) m,两岸均采用重力式锚碇。该桥位于山区,锚碇区域土体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且较破碎,锚碇基坑范围内有赋存于基岩风化节理裂隙、层面裂隙中的地下水,地下水位随季... 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缆跨径布置为(220+800+238) m,两岸均采用重力式锚碇。该桥位于山区,锚碇区域土体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且较破碎,锚碇基坑范围内有赋存于基岩风化节理裂隙、层面裂隙中的地下水,地下水位随季节和雨季动态变化。锚碇由锚块、散索鞍支墩及基础、前锚室(含前墙)、后锚室、锚固体系及施工人洞等组成,锚碇基底设计为阶梯形齿坎式;锚固体系采用可更换多股成品索式锚固体系;锚块、散索鞍支墩基础等部位混凝土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锚碇基坑排水路径为渗水沟→集水井→排水洞。锚碇体分块分层进行浇筑施工,预应力锚固体系采用型钢劲性骨架定位,前锚室及散索鞍支墩之间三角区采用落地钢管支架施工。为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施工工期、施工难度、安全风险、施工成本等方面对比,锚碇基坑排水采用定向钻拉管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重力式锚碇 低水化热水泥 分块分层施工 基坑排水 定向钻拉管 结构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中塔下横梁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爱林 徐敏 王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中塔采用空间四肢A形钢-混组合塔,横向两塔肢间设下横梁,下横梁间设3道系梁,纵向两塔肢间不设置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法分层浇筑施工。下横梁施工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配套模板体系,受力性能满足要求;...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中塔采用空间四肢A形钢-混组合塔,横向两塔肢间设下横梁,下横梁间设3道系梁,纵向两塔肢间不设置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法分层浇筑施工。下横梁施工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配套模板体系,受力性能满足要求;通过有限元计算比选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案并进行优化,采取(5.5+2.5)m分层方案,上、下层混凝土分别分为2块、3块分层分块浇筑;通过低温升、易泵送、高抗裂的C60混凝土研制、下横梁与塔柱倒弧结合面抗裂措施优化、分块间接缝构造形式及施工工艺优化、下横梁与系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优化、混凝土温度智能化监控、预应力束张拉时机控制等混凝土防裂措施,有效解决了下横梁大体积混凝土易开裂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塔 下横梁 施工支架 分层分块浇筑法 混凝土防裂措施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区坡面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试验及科学意义
11
作者 郭芳 姜光辉 +1 位作者 刘凡 李志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9,共9页
钻孔是揭露含水层结构和开展地下水监测的重要载体。在场地地下水监测中,不分层的丛式钻孔存在成本高、代表性不全等缺陷。“一孔多层”分层监测对水头或溶质分布的区分度高,在孔隙和裂隙含水层应用广泛,但岩溶介质因结构复杂,极少有案... 钻孔是揭露含水层结构和开展地下水监测的重要载体。在场地地下水监测中,不分层的丛式钻孔存在成本高、代表性不全等缺陷。“一孔多层”分层监测对水头或溶质分布的区分度高,在孔隙和裂隙含水层应用广泛,但岩溶介质因结构复杂,极少有案例研究。文章对丫吉试验场西坡径流小区的一个钻孔(ZK6)进行分层并开展监测。依据钻孔岩芯编录资料、抽水试验以及水化学与温度测孔的结果,判断岩溶发育的特征,确定将ZK6孔划分为四层,实施了钻孔封隔。对四个层位的水文观测发现,四个层位的水位动态对降雨的响应有较大差异。其中,第一层一个水文年中无水和充水状态时长分别占79%和21%,说明该层的岩溶介质处于充水和无水交替,且更多时间处于无水状态;第二层水位响应滞后明显;第三层和第四层水头差异表现出地下水排泄区的水头垂直分布特征。ZK6孔四个层位的水化学存在差异,表明岩溶介质结构的差异不仅影响了水文过程也影响水化学特征。第四层的电导率基本稳定在450μS·cm^(-1),而第二层因表层元素积累和水更新速率慢,电导率是第四层的2倍,第一层电导率的剧烈变化则反映表层岩溶带受到降雨补给影响最为强烈。综合钻孔分层的水文和水化学特征,认为第一至第四层分别代表表层岩溶带、裂隙基质带、上部饱水带和下部饱水带。岩溶山坡的“一孔多层”分层技术难度大,但一旦实现不仅可以认识岩溶垂向分带的水动力机制,也为地下水分层开发利用技术突破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水文 钻孔多层监测技术 表层岩溶带 岩溶水 丫吉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平武报恩寺大雄宝殿“三身佛”的塑造工艺研究
12
作者 惠任 黄燕妍 +1 位作者 路智勇 肖永强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本文通过现场勘察和取样实验,探讨四川平武报恩寺大雄宝殿内的“三身佛”塑造工艺。利用裂隙和残缺部位观察彩塑结构,研究其制作工艺。采用拉曼光谱、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激光粒度检测等多种科学检测手段,对彩塑... 本文通过现场勘察和取样实验,探讨四川平武报恩寺大雄宝殿内的“三身佛”塑造工艺。利用裂隙和残缺部位观察彩塑结构,研究其制作工艺。采用拉曼光谱、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激光粒度检测等多种科学检测手段,对彩塑的地仗层和颜料层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对其结构、塑造技艺及历史信息的新认识。本研究为彩塑的后续保护与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明代西南地区的彩塑研究补充了科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武报恩寺 彩塑 地仗层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o/Au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调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琦 张宇中 +9 位作者 胡玥 李泽林 姜泽 王楠 蒙萱 邓霞 关超帅 朱柳 张军伟 彭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 磁斯格明子是一种拓扑自旋结构,凭借其尺寸小、结构稳定和驱动电流密度低等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赛道磁存储器件的信息存储单元。在存有磁斯格明子的材料体系中,具有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的铁磁多层膜可与现代纳米制造工艺兼容,并且这种铁磁多层膜产生的磁斯格明子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这为基于磁斯格明子研发的电子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然而磁性多层膜中界面DM相互作用、交换相互作用和偶极相互作用等各种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磁斯格明子密度的随机变化,降低了磁斯格明子器件的可控性。因此,系统的研究材料参数对磁斯格明子密度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改变磁性层Co层的厚度调控了磁性多层膜中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层厚度的增加,磁斯格明子的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其中Co层为2.1 nm时磁斯格明子密度最大。理论计算表明,磁性层厚度的变化会引起磁各向异性的转变和内禀属性DM相互作用的改变,进而影响磁斯格明子密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斯格明子 球差电镜 洛伦兹技术 磁性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下颌骨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颖 赵宁 +3 位作者 黄竑远 李庆祥 郭传瑸 郭玉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单纯应用抗骨吸收药物引起的发生在下颌骨的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北京... 目的:探究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单纯应用抗骨吸收药物引起的发生在下颌骨的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病区经手术治疗的中早期下颌骨MRONJ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前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疾病、伴发疾病、用药方案(药物种类、用药时长)、MRONJ分期、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所有患者在手术中行下颌骨边缘切除术去除坏死骨,运用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关闭伤口,术后定期复查随访,评价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评价。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女12例,男1例),年龄(66.69±13.14)岁。原发疾病包括骨质疏松7例,肺癌2例,乳腺癌3例,前列腺癌1例;2例伴发糖尿病,2例伴发心血管疾病,1例伴发干燥综合征。9例患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平均用药时间(37.7±20.0)个月,7例患者同时服用了来曲唑片等其他药物;3例患者应用地舒单抗注射液,平均用药时间(10.3±11.9)个月;5例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平均用药时间(55.20±27.20)个月,2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或阿卡波糖片。MRONJ 1期4例,2期9例。13例患者均采用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关闭伤口,术后平均随访11.9个月(9~17个月),13例患者皆治愈,无溢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为(68.46±14.05)分,术后评分为(82.31±1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5.77±0.73)分,术后评分为(0.38±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中早期单纯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的下颌骨MRONJ患者中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为用药情况更加复杂的MRONJ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 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 边缘性颌骨切除 抗骨吸收药物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扎及合缝工艺对多层绝热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马晓勇 陈叔平 +3 位作者 陈联 张尚武 李棉峰 赵碧婧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利用静态液氮蒸发量热法测试了4种材料包覆工艺方案下的多层绝热结构低温绝热性能,探究了包扎工艺和合缝工艺耦合作用对多层绝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贝壳式包扎更有利于绝热性能的提升;对比其它合缝工艺,插接式合缝避免了不同反... 利用静态液氮蒸发量热法测试了4种材料包覆工艺方案下的多层绝热结构低温绝热性能,探究了包扎工艺和合缝工艺耦合作用对多层绝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贝壳式包扎更有利于绝热性能的提升;对比其它合缝工艺,插接式合缝避免了不同反射层间的干涉,实现了同层等温,因而绝热效果最佳;采用贝壳式包扎、插接式合缝的20反射层多层绝热结构的性能最优,其热流密度为1.840 W/m^(2),表观导热系数为6.699×10^(-5)W/(m·K);采用螺旋式包扎、搭接回折式合缝的20反射层多层绝热结构的性能最差,其热流密度和表观导热系数分别为3.775 W/m^(2)、1.266×10^(-4)W/(m·K)。包扎及合缝工艺对多层绝热性能影响显著,应按实际需求对材料的包覆工艺进行合理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绝热 包扎及合缝工艺 静态液氮蒸发量热法 贝壳式包扎 插接式合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钨表面等离子Ta合金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16
作者 薛海龙 赵鹏飞 +1 位作者 剌玲敏 秦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纯钨表面制备Ta合金化改性层以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研究不同温度工艺参数对Ta合金层组织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工艺参数下均制备出连续致密的Ta合金化改性层,且随温度升高,合金层的厚度增加。合金层主要由纯Ta相组成。Ta合金层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材的,而自腐蚀电流密度较低,即Ta合金层更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且腐蚀速率更低。900℃合金层的耐蚀性能最佳,腐蚀速率降至8.45×10^(-3)g·m^(-2)·h^(-1),表现出优良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钨基材 Ta合金化改性层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梅 张剑 +3 位作者 贺启强 车传睿 任从坤 石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针对胜利油田已有的双管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无法满足其海上低剪切、防堵塞、长效注聚需求的现状,对注聚筛管、环空安全阀及液控封隔器等核心工具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双管宽流道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注聚... 针对胜利油田已有的双管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无法满足其海上低剪切、防堵塞、长效注聚需求的现状,对注聚筛管、环空安全阀及液控封隔器等核心工具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双管宽流道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注聚筛管采用倒梯形缝状结构,表面双疏涂层,自洁不堵塞,流通量提高25%~40%;优化环空安全阀过流通道使内外管环空过流面积增加3.3倍;优化液控封隔器结构,使胶筒肩部受力减小12.6%,坐封活塞面积增加0.78倍,解封后环空面积增大1.5倍。该技术已在海上油田成功应用35井次,井筒黏度保留率达93%,提高5%,平均注入压力下降1.1 MPa。该技术对油田海上、陆地化学驱区块的长效注采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工艺 分层防砂 分层注聚 注聚管柱 环空安全阀 液控封隔器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度燕尾型同层侧钻水平井分段控水策略
18
作者 唐晓旭 裴柏林 赵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渤海油田高含水低产低效的井逐渐增多,部分区块产量递减快。同层侧钻水平井技术搭配分段控水完井是治理高含水低产低效井的有效手段,但小角度燕尾型同层侧钻水平井应用分段控水完井后未见到控水效果。为此,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此... 渤海油田高含水低产低效的井逐渐增多,部分区块产量递减快。同层侧钻水平井技术搭配分段控水完井是治理高含水低产低效井的有效手段,但小角度燕尾型同层侧钻水平井应用分段控水完井后未见到控水效果。为此,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此类井分段控水失效原理,确定了原井眼的“空腔”是分段控水技术在此类井上适应性差的主控因素。在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性等因素后,调整现阶段的钻完井思路,提出了水平段延伸与优化完井管柱配管的综合钻完井改进策略,并对该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矿场试验验证。试验井控水效果远超预期,投产164 d仍未见水,无水期累产油高达1.5×10^(4) m^(3)。该策略在目标井控水效果显著的同时,单井建井成本增幅仅为8.8%,为后续类似低产低效井治理提供思路及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低效井 同层侧钻技术 分段控水技术 水平井控水 钻完井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纺棉/涤短纤皮芯纱的皮芯层捻度分布
19
作者 江文杰 郭明瑞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6,共9页
为发挥两组分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性能优势,开发了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新型短纤皮芯纱纺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采用同轴异径前罗拉替换传统前罗拉,从而实现在环锭细纱机上一步法纺制短纤皮芯纱。通过理论分析根据纺纱三角区几何形状... 为发挥两组分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性能优势,开发了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新型短纤皮芯纱纺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采用同轴异径前罗拉替换传统前罗拉,从而实现在环锭细纱机上一步法纺制短纤皮芯纱。通过理论分析根据纺纱三角区几何形状,计算出皮芯纱的皮层捻度。同时,通过长丝模拟示踪法和图像技术,测量了皮芯纱的皮层和芯层捻度,并分别构建了皮层和芯层捻度与设定捻度的关系模型。此外,还研究了皮芯比例和捻度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芯层捻度与细纱机设定捻度呈线性正相关;皮层捻度与设定捻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同时皮层捻度的改变会影响纱线紧密度;在相同捻度下,棉/涤短纤皮芯纱的强伸性优于纯棉环锭纱,且皮芯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捻度和芯纤维占比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捻度和芯纤维占比有利于皮芯纱条干的改善;皮芯纱的有害毛羽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皮芯纱 异速输出 纺纱技术 皮层捻度 芯层捻度 复合结构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大棚层架筐式栽培技术研究
20
作者 刘福阳 王爱仙 +3 位作者 巫仁高 王怡暄 赵俊敏 连珊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87-92,共6页
从四川引进5个性状优良的羊肚菌菌株,在设施大棚层架筐式栽培模式下,对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栽培土配方出菇对比试验和外源营养袋放置时期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系列的Mor.005菌株,产量最高,平均每筐139.47 g,子实体整体个头小... 从四川引进5个性状优良的羊肚菌菌株,在设施大棚层架筐式栽培模式下,对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栽培土配方出菇对比试验和外源营养袋放置时期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系列的Mor.005菌株,产量最高,平均每筐139.47 g,子实体整体个头小,单朵平均重量21 g,菌盖重量占整朵子实体的64.1%;其次为七妹系列的Mor.007菌株,平均每筐100.07 g,子实体整体个头较大,单朵平均重量24.67 g,菌盖重量占整朵子实体的60.8%。水沟土肥沃程度不如菜园土,但土壤疏松、持水性好,病虫害少,栽培的羊肚菌鲜菇产量较高,平均产量108.50 g/筐;稻田土的土质较肥沃、持水性较好,病虫害少,栽培的羊肚菌鲜菇产量次之,平均产量99.30 g/筐;经检测,二者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产品质量均达到无公害的标准。外源营养袋的放置时期在10、5和15 d较适宜,其鲜菇产量分别为107.15、101.38和97.46 g/筐,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层架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