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黑龙江省强降水致灾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昊宸 邵源铭 +4 位作者 杨洪伟 蒋慧亮 徐永清 李亚滨 魏磊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采用黑龙江省1984—2019年各县强降水灾情资料和逐日降水资料,以逻辑回归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黑龙江全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东南半山区的强降水致灾与否二分类预估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得到黑龙... 采用黑龙江省1984—2019年各县强降水灾情资料和逐日降水资料,以逻辑回归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黑龙江全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东南半山区的强降水致灾与否二分类预估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得到黑龙江省以及5个地区判断强降水致灾与否的最佳观测天数在4~6 d、最佳的日降水量阈值为16~20 mm。比较全连接逻辑回归模型、优先考虑日期的部分连接逻辑回归模型D、优先考虑站点的部分连接逻辑回归模型S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等四个模型的表现,前三种逻辑回归模型表现差距不大,相对表现最好的全连接模型,其在大部地区所表现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均在0.7以上,而LSTM模型只在大兴安岭表现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逻辑回归模型 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 强降水致灾预估模型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重卡的动力电池LSTM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昊 孙桓五 +1 位作者 刘世闯 闫志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221,226,共7页
氢燃料电池重卡动力源多采用燃料电池为主,动力电池为辅的形式,因其工况复杂,导致动力电池表面温度难以及时预测,采用Adam与模拟退火衰减学习率复合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以动力电池外表面温度为对象的预测模型。由于LST... 氢燃料电池重卡动力源多采用燃料电池为主,动力电池为辅的形式,因其工况复杂,导致动力电池表面温度难以及时预测,采用Adam与模拟退火衰减学习率复合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以动力电池外表面温度为对象的预测模型。由于LSTM神经网络其自身独特的门控机制和全局处理能力,将动力电池的外表面温度与电流的大小、充放电时间、温度(环境、历史)建立非线性关系。经过7种环境温度下的模拟工况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电池表面温度,减少了BP神经网络模型和RNN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现象,并解决了在频繁大电流充放电循环中的预测模型误差偏大、损失函数收敛较慢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对动力电池表面温度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重卡 长短期记忆网络 锂离子电池 温度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强降雨天气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甲秋 唐健 +3 位作者 卓毅鑫 黄馗 李润 高雪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3-548,共6页
为确保发电场正常供应电力,设计短时强降雨天气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提升发电功率预测效果。通过欧式距离与角度原则扩充短时强降雨天气小样本;利用改进深度可分离卷积算法,在正常天气样本内,提取气象-功率时空特征,并输入长短期记... 为确保发电场正常供应电力,设计短时强降雨天气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提升发电功率预测效果。通过欧式距离与角度原则扩充短时强降雨天气小样本;利用改进深度可分离卷积算法,在正常天气样本内,提取气象-功率时空特征,并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内,建立正常天气风电场发电功率基准值预测模型,得到发电功率基准值;在Transformer算法内,输入扩充样本,建立短时强降雨天气下发电功率损失值预测模型;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Sequence to Sequence网络,结合扩样本,构造发电功率损失时间点预判模型,结合损失值预测模型,得到最终发电功率损失值;利用基准值减去损失值,得到短时强降雨天气下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扩充短时强降雨天气小样本;该方法可精准预判发电功率损失时间点,得到发电功率损失值,完成发电功率预测;不同风速下,该模型发电功率预测的关键失误指数与偏移程度均较低,即发电功率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雨 风电场 发电功率 预测模型 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加气候概率的FSS检验方法对多模式短时暴雨预报的评估
4
作者 董美莹 邱金晶 +3 位作者 陈锋 吴梦雯 陈晔峰 邓芳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8-1498,共21页
为深入认识数值天气模式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性能,本文以短时强降水多发的浙江省2019年5到10月降水为例,采用分数技巧评分(Fractions Skill Score,简称FSS)邻域检验方法,评估了6个业务模式短时降水预报准确性,重点探讨了各模式短时暴雨预... 为深入认识数值天气模式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性能,本文以短时强降水多发的浙江省2019年5到10月降水为例,采用分数技巧评分(Fractions Skill Score,简称FSS)邻域检验方法,评估了6个业务模式短时降水预报准确性,重点探讨了各模式短时暴雨预报能力及天气背景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站点降水的累加气候概率,确定了短时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的预报技巧评分阈值各为0.583、0.522、0.506、0.502和0.500,改进并实现了FSS方法对长时间序列各等级降水预报技巧尺度的综合评估。(2)只有上海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浙江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暴雨预报平均评分达到预报技巧,相应技巧尺度为159、159和183 km;这3个产品共有约6成预报达到技巧评分,其技巧尺度累积频率从3 km至183 km可增幅近50%,这种尺度选择性评价可为不同尺度下产品应用提供参考。(3)不同天气背景下各模式预报性能差异明显。台风类、梅雨类和弱天气尺度强迫类短时暴雨预报的最优模式分别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预报模式、上海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浙江中尺度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各技巧尺度为27、99和135 km,模式产品使用中需分类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技巧评分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时暴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的半潜船货物系固分析
5
作者 杨宗俊 林南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波浪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的货物系固方案评估方法。依据中国船级社《半潜船载运手册编制指南》,针对某半潜船单航次载运重大件货物的特定航线,确定设计波高、风速、谱峰周期范围等参数,使用短期预报方法计算得到运动响应最大... 提出一种基于波浪运动响应短期预报的货物系固方案评估方法。依据中国船级社《半潜船载运手册编制指南》,针对某半潜船单航次载运重大件货物的特定航线,确定设计波高、风速、谱峰周期范围等参数,使用短期预报方法计算得到运动响应最大可能极限值,根据预报极值直接计算货物惯性载荷,分析系固方案抗滑移、抗翻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响应 短期预报 直接计算 半潜船 重大件货物 系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装状态下的重吊船运动响应和结构强度分析
6
作者 周清华 杨启 《船海工程》 2011年第5期4-8,共5页
针对一艘万t级大开口重吊船在整体吊装时的结构强度问题,采用挪威船级社的SASAM软件对整船有限元模型进行水动力和有限元分析,获得该船在吊装状态下的运动响应和结构强度,为吊装作业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重吊船 运动响应 短期预报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机制的CNN⁃GRU配网线路重过载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秀 胡钟毓 +2 位作者 田英杰 谢海宁 陈文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09,共9页
随着用户用电需求增加,迎峰度夏期间配网线路重过载较严重,为电网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实现配网线路重过载短期预测,对合理安排负荷高峰时期运行方式和调度管理以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 随着用户用电需求增加,迎峰度夏期间配网线路重过载较严重,为电网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实现配网线路重过载短期预测,对合理安排负荷高峰时期运行方式和调度管理以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组合预测模型。结合高相关性时间段的历史线路负载率数据和气象因素作为输入特征,利用CNN处理多源数据并提取有效特征作为GRU的输入,再通过GRU对时序特征集进行分析预测,利用Attention机制对重要数据分配更多的注意力权重,实现配网线路负载率的回归预测,最后根据负载等级划分标准将负载率预测结果转化为负载等级。使用所提方法对上海市某区某10 kV线路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比相同模型结构但以负载等级为输入的重过载分类预测,更适用于配网线路重过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配网线路 短期重过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南部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敏 彭英超 任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27-29,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云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09年7月20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伴有局地冰雹、雷暴和大风的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造成的局地暴雨,降水持续时间短且集中。天气形势是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云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09年7月20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伴有局地冰雹、雷暴和大风的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造成的局地暴雨,降水持续时间短且集中。天气形势是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午后热对流造成的;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以及午后热力抬升共同触发。Tlogp图反映上干下湿,能量CAPE值达98.8 J/kg,有强的不稳定,风场为强盛的西南风。水汽充沛,暴雨区处于西南暖湿气流水汽输送带中,地面露点增达14℃,为全省中心,比湿大值在东南部中心达11 g/kg,水汽通量辐合较强[-14 g/(m·s)],自青海湖向(东南)暴雨区移动。暴雨区在降水过程中地面至高空均为强上升区,上升气流强且深厚。午后副高外围生成的对流云带东移,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TBB高值中心达220 k。EC模式预报副热带高压整体偏东,与实况差异大,在今后的预报中,注意模式预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暴雨 物理量特征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源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平萍 崔悦 侯雪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8期39-41,共3页
利用辽源市气象站2006年5—9月和2017年5—9月的地面月报表和年报表统计值、高低空探测资料等,对辽源地区12年的短时强降水历史天气个例进行了讨论,通过统计分析法、配料法等,判断短时强降水发生的高低空形势特征、物理量场分布情况,对... 利用辽源市气象站2006年5—9月和2017年5—9月的地面月报表和年报表统计值、高低空探测资料等,对辽源地区12年的短时强降水历史天气个例进行了讨论,通过统计分析法、配料法等,判断短时强降水发生的高低空形势特征、物理量场分布情况,对影响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分型”,找出关键区及影响因子阈值范围,建立预报模型,总结潜势预报指标。根据得到的指标对历史个例进行反馈,检验指标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预报模型 潜势预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