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及TRPV1、SP、CGRP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魏周园 郑雨 +9 位作者 江民健 池恒愉 康玉蓉 何晓芬 李晓宇 周姝婷 杜俊英 邵晓梅 方剑乔 蒋永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8,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 目的:观察电针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模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DRG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41只雄性SD大鼠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假手术组(11只)、模型组(15只)、电针组(15只),电针组取大鼠患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共7天。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患侧MWT,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第1天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MWT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后第1、3、5、7天,电针组大鼠患侧MWT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SP、CGRP阳性细胞数表达均升高(P<0.05);TRPV1和SP、TRPV1和CGRP阳性细胞共表达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SP、CGRP表达均降低(P<0.05);TRPV1和SP、TRPV1和CGRP阳性细胞共表达数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大鼠患侧DRG中TRPV1、CGRP、SP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促使MWT升高,有效抑制CCD大鼠痛觉敏化,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DRG中TRPV1、SP和CGR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ybean Peptides on in vitro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Li-jun Liu Yan +4 位作者 Liu Shuai Sun Kai-jing Wang Xin-ying Zhang Guang-ning Zhang Yong-g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7年第4期40-52,共13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ybean Peptides(SPs)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in vitro. Four levels of SPs supplements(0, 0.25%, 0.50% and 0.75% dry matter basis) were t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ybean Peptides(SPs)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in vitro. Four levels of SPs supplements(0, 0.25%, 0.50% and 0.75% dry matter basis) were tested. p H, NH3-N,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 and the 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 were measured at 6, 24, 48 h of in vitro mixed incubation the fluids. Microbial populations were determined at 24 h and Microbial Proteins(MCP) were determined at 24 and 48 h. The gas production after 48 h in vitro incubation presented linear growth(p<0.05) and the highest content was the level of 0.5% SPs(dry matter basis). NH3-N concentration reach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ith 0.75%(dry matter basis) at 48 h. p H linearly increased(linear, p<0.05) from 6 to 48 h. The digestion of DM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oses of SPs at 24 h. NDF and ADF linearly(p<0.01) decreased by adding SPs. The concentration of TVFA linearly increased(p<0.05) at 6, 24 and 48 h,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at the level of 0.75%(dry matter basis). SPs decreased(p<0.05) the molar proportion of acetate and propionate, respectively at 24 and 48 h. Acetat to Propionate ratio(A/P; linear, p<0.05) increased at 48 h, and reached the greatest value at the level of 0.75%(dry matter basis) at 48 h. The populations of rumen 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R. flavefaciens), Ruminococcusalbus(R. albus), Fibrobacter succinogenes(F. succinogenes), 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B. fibrisolvens), Streptococcus bovis(S.bovis), Ruminobacter amylophilus(R. amylophilus) and Succinimonas amylolytica(S. amylolytica)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otal rumen bacterial 16 S ribosomal deoxyribonucleic acid(r DNA).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R. flavefaciens and R. albus increased at 24 h, bu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 succinogenes decreased at this time. The incubation of SPs had no effect on the abundance of S. bovis and R. amylophilu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 fibrisolvens and S. amylolytica reached the greatest value(p<0.05) at middle doses of SPs inclusion at 24 h. The value of MCPs linearly increased(p<0.05) at 24 and 48 h.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SPs could improve in vitro fermentation and nutrient digestion of feed substrates, and had the ability to modulate the ruminal fermentation pattern by regul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functional rumen microbes. Hence, SPs might be a potential feed additive applied in the diets of rumin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peptide(sp) ruminal fermentation rumal microbial population DIGEST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SP、VIP、CGRP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素梅 曲瑞瑶 +5 位作者 王伟 曾文红 曲柏林 王秀琴 曾晓蓓 尚宏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胃窦部SP、VIP、CGRP免疫活性肽(irSP、irVIP、...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胃窦部SP、VIP、CGRP免疫活性肽(irSP、irVIP、irCG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下降百分率为irSP>irVIP>irCGRP。自然恢复组irSP含量无明显恢复,irVIP、ir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组irSP含量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irVIP、ir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脾虚大鼠胃窦部irSP、irVIP、irCGRP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脾虚证胃动力失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胃窦部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昆虫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玲芝 刘呈雄 +3 位作者 徐帮 陈剑锋 邹坤 郭志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6-310,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从昆虫共生真菌Alternaria sp.(Be-1)的发酵液分离得到7个代谢产物,经NMR,MS及理化性质等确定为4个环肽和3个聚酮类化合物,4-甲氧基格链孢酚(1),5'-methoxy-6-methyl-biphenyl-...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从昆虫共生真菌Alternaria sp.(Be-1)的发酵液分离得到7个代谢产物,经NMR,MS及理化性质等确定为4个环肽和3个聚酮类化合物,4-甲氧基格链孢酚(1),5'-methoxy-6-methyl-biphenyl-3,4,3'-triol(2),altenusin(3),二氢腾毒素(4),腾毒素(5),环(4-羟基-脯-亮)二肽(6)和cyclo(L-Phenylalanine-trans-4-hydroxy-L-proline)(7)。测定了化合物1-7对抗肿瘤治疗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抑制活性,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6对三种酪氨酸激酶(EGFR,VEGFR-1,c-Met)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3,6对EGFR,VEGFR-1,c-Met均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化合物6还有选择性抑制EGFR和c-Met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ernaria sp 昆虫内生真菌 环肽 聚酮 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川煎及其拆方对STC模型大鼠血清SP VI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丽娜 陈萌 +3 位作者 张冬梅 许红 洪庆涛 孟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567-2568,共2页
目的:观察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温肾润肠的作用机制及其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复制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检测济川煎及其拆方对模型大鼠粪便干、湿重和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目的:观察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温肾润肠的作用机制及其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复制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检测济川煎及其拆方对模型大鼠粪便干、湿重和血清SP、VI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肾润肠组粪便干湿比显著升高(P<0.01),其余各药物治疗组粪便干湿比显著降低(P<0.01)。济川煎及拆方各组血清SP升高,而VI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济川煎及拆方各组可改善STC模型动物粪便性状,其作用机理与血清SP水平升高,以及异常升高的VIP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济川煎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及其短肽对甲烷水合物生长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穆慧云 柳扬 +5 位作者 吕晓方 穆祎 余益松 周诗岽 马千里 王传硕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寻找环保高效的水合物抑制剂对于防止油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保障流动安全与绿色油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氨基酸及其短肽等天然产物因具有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等特性逐渐受到关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甘氨酸及其短肽对甲烷水合... 寻找环保高效的水合物抑制剂对于防止油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保障流动安全与绿色油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氨基酸及其短肽等天然产物因具有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等特性逐渐受到关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甘氨酸及其短肽对甲烷水合物在250 K、50 MPa环境下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与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VCap)对甲烷水合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甘氨酸五肽的抑制效果与PVCap接近,甘氨酸三肽次之,而甘氨酸单体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此外,通过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以及氢键等参数分析,得到了氨基酸类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甘氨酸及其短肽中羧基的H原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对水合物笼型结构具有扰动作用,羧基的双键O原子与水分子的H原子形成的氢键对水分子的结构具有破坏作用;相较于氨基酸单体,短肽的碳链能够阻止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移动到水合物表面,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水合物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绿色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的设计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动力学抑制剂 氨基酸 短肽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TAT-Apoptin融合蛋白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苏夏 马瑾璐 +2 位作者 吕毅 黄辰 段康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研究SP-TAT-Apoptin融合基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以pcDNA3.1/Apoptin质粒11为模板,构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用SP-TAT-Ap... 目的:研究SP-TAT-Apoptin融合基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以pcDNA3.1/Apoptin质粒11为模板,构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用SP-TAT-Apoptin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转染后Blasticidin霉素进行筛选,并进行鉴定得到稳定表达SP-TAT-Apoptin的CHO细胞株。收集含有TAT-Apoptin融合蛋白的筛选细胞培养上清,用于HepG2细胞培养。于共培养后的不同时段收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用包含SP-TAT-Apoptin融合基因的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SP-TAT-Apoptin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继续用于HepG2细胞培养,可观察到HepG2细胞阻滞于G1期并引起细胞凋亡。结论:SP-TAT-Apoptin融合表达可引起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G1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蛋白转导域 鸡贫血病毒 Apoptin蛋白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sp. 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娟 陆兆新 +1 位作者 别小妹 吕凤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Bacillussp.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法,对影响Bacillus sp.fmbJ224产抗菌肽的6个发酵外部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深层该菌发酵产...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Bacillussp.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法,对影响Bacillus sp.fmbJ224产抗菌肽的6个发酵外部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深层该菌发酵产抗菌肽的主要因子为温度、装液量、发酵时间。在此基础上,然后用Box-Bo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水平及交互作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温度33.08℃,装液量为71.93ml,发酵时间为43.45h时抗菌肽的含量提高了199.19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p.fmbJ224 新型抗菌肽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曲面法(RSM) Box—Bo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带电短肽T^(+)_(1)、T^(-)_(2)对α-淀粉酶调控机制初探
9
作者 杨琪 纪佳仪 +4 位作者 蒋昕悦 陈书书 杨晓钰 刘春莹 窦少华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为探究酶与底物作用体系中带电短肽是否对酶活性及其结构产生影响,探讨人工合成带电短肽对α-淀粉酶的调控机制,添加人工合成带电短肽T^(+)_(1)和T^(-)_(2)到α-淀粉酶催化体系中,并测定酶活性、Zeta电位等指标。结果表明,短肽T1+的加... 为探究酶与底物作用体系中带电短肽是否对酶活性及其结构产生影响,探讨人工合成带电短肽对α-淀粉酶的调控机制,添加人工合成带电短肽T^(+)_(1)和T^(-)_(2)到α-淀粉酶催化体系中,并测定酶活性、Zeta电位等指标。结果表明,短肽T1+的加入使α-淀粉酶活性降低1.29%,短肽T^(-)_(2)的加入使α-淀粉酶活性升高0.4%,同时,二者使酶结构发生了不同改变,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带电短肽使α-淀粉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构象发生了变化。推测人工带电短肽对酶的调控机制是通过改变酶表面及活性中心的结构,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短肽 Α-淀粉酶 酶活性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选择素的工程化脂质体的设计与炎症靶向评价
10
作者 叶雨濛 余波 +3 位作者 陆沙沙 周于 丁美红 程桂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3-1022,共10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靶向E-选择素,可竞争性地抑制E-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阻断中性粒细胞在血管的黏附,进而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病变部位的募集和浸润。方法采用后插入法开发了基于E-选择素的亲和短肽IELLQARC...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靶向E-选择素,可竞争性地抑制E-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阻断中性粒细胞在血管的黏附,进而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病变部位的募集和浸润。方法采用后插入法开发了基于E-选择素的亲和短肽IELLQARC标记的盐酸多柔比星(DOX)脂质体(IEL-Lip/DOX)。分别制备2-1P配方组[Mol(PC):Mol(DPI)=100∶1]和2-3P配方组[Mol(PC):Mol(DPI)=100∶3],对其修饰密度、体外释放特性进行测定。并且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大鼠股动脉物理损伤炎症模型、斑马鱼局部炎症模型,尾静脉或躯干定点分别注射不同配方的PEG化DOX脂质体(P、2-1P、2-3P)测定其炎症靶向能力。结果不同配方(2-1P、2-3P)IEL-Lip/DOX的表面短肽修饰密度分别为4.76、7.57 pmoL/cm^(2)。与未修饰脂质体相比,IEL-Lip/DOX在pH 5.5条件下的48 h累积释放速率均降低(P<0.05);在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中,活化炎症内皮细胞对IEL-Lip/DOX的摄取量增加(P<0.0001),且2-1P配方穿过内皮屏障的能力高于2-3P配方(P<0.01);在小鼠ALI模型中,IEL-Lip/Cy5.5在肺组织中的荧光强度增加(P<0.05),Z-(2-1P)和Z-(2-3P)配方分别提高了53.71%和93.41%,且2-1P配方在肺中的分布相比于正常小鼠增加(P<0.05),提升幅度为24.19%;在大鼠股动脉物理损伤炎症模型中,2-1P配方的损伤侧/健康侧血管荧光强度值升高(P<0.05);在斑马鱼局部炎症模型中,各配方在炎症部位的聚集程度均增加(P<0.001)。结论提出了一种靶向E-选择素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高效靶向活化炎症内皮细胞,增加药物在炎症部位的蓄积,为中性粒细胞不适当激活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IEL短肽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靶向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GP的SP端短信增值业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伟明 刘玉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30-32,共3页
短信增值业务是电信增值业务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电信增值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愈演愈烈的服务提供商(SP)竞争中,大型SP纷纷开发自己的短信平台,以保证其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实现对不断变化的增值业务的可控性。针对整个SP端增值... 短信增值业务是电信增值业务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电信增值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愈演愈烈的服务提供商(SP)竞争中,大型SP纷纷开发自己的短信平台,以保证其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实现对不断变化的增值业务的可控性。针对整个SP端增值业务平台如何架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网关接入模块与短信增值业务模块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设计与实现。该架构的特点是实现短信增值业务和网关接入的分离,具有统一管理功能与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提供商 短信平台 CNGP 短消息网关 增值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蛋白肽体内降血压功效研究
12
作者 卫萍 刘国明 +1 位作者 韦珍 邓中霖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 旨在为火麻蛋白作为降血压功能因子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以火麻仁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火麻蛋白,再通过分步酶解法制备火麻蛋白肽,以火麻蛋白肽为原料进行动物实验探究其体内降血压功效。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阳性组[卡托普利20 mg/kg,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火麻蛋白肽中剂量组(750 mg/kg,雄性SHR)和火麻蛋白肽大剂量组(1500 mg/kg,雄性SHR),研究短期给药(单日1次)和长期给药(连续21 d)对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心律和体质量的影响,并对火麻蛋白肽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和火麻蛋白肽干预后,单日给药后1 h及连续给药7 d后均可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单日短期给药药效可持续5 h,长期给药21 d还有药效,且火麻蛋白肽大、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相比,降压效果未见有显著差异(p>0.05);短期给药和长期给药对SHR心率均有一定影响,而长期给药对SHR体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火麻蛋白肽中与其发挥降血压功效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占比高达31.91%,此外,部分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脂肪族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以及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也较高。综上,火麻蛋白肽在SHR体内具有一定的降血压功效,具有开发成新型降血压功能食品成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蛋白 火麻蛋白肽 SHR 降血压 心率 体质量 长效 短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肽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稳定性
13
作者 杨迎 金泉 +8 位作者 罗静 黄心阳 许蓓 龚盛祥 张维 房郁雯 王正武 吴金鸿 史海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100,共5页
以丝胶肽中的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pH、紫外光照时间和人工消化液对丝胶肽F5-SP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5-SPs在较高温度下(>37℃)稳定性良好;在强酸强碱的条件下,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活... 以丝胶肽中的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pH、紫外光照时间和人工消化液对丝胶肽F5-SP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5-SPs在较高温度下(>37℃)稳定性良好;在强酸强碱的条件下,F5-SPs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明显降低;紫外光照对F5-SPs影响较小。此外,F5-SPs在经过两种人工消化液的处理后,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本文研究显示新发现的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丝胶肽F5-SPs对温度、pH、紫外光照以及人工消化液都有一定的耐受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肽 F5-sps抑制剂 Ⅱ一葡萄糖苷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偶联低分子量壳聚糖介导siRNA对靶基因的沉默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树民 孔繁强 +2 位作者 孙蓓 左爱军 梁东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0-986,共7页
放射性标记针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的siRNA,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CS)制备成CS/siRNA复合物,转染可稳定表达Luc基因的MDA-MB-231/Luc人乳腺癌细胞系.与较大分子量壳聚糖相比,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与siRNA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更小的粒径... 放射性标记针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的siRNA,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CS)制备成CS/siRNA复合物,转染可稳定表达Luc基因的MDA-MB-231/Luc人乳腺癌细胞系.与较大分子量壳聚糖相比,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与siRNA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更小的粒径及更强的siRNA转染能力,但是对靶基因的沉默效应却不高.其原因归咎于低分子量壳聚糖(Mr为2 000或5 000,LMWC)与siRNA间强烈的电荷引力限制了siRNA在细胞内的释放.合成基序为LLLRRRDNEY*FY*VRRLL的可磷酸化短肽(p SP)与LMWC相偶联,合成p SP-LMWC.分别对siRNA及p SP-LMWC进行FAM及Dabcyl标记,利用FRET技术检测细胞内p SP-LMWC与siRNA的解离.结果表明,p SP修饰可大幅度增加siRNA与LMWC在细胞内的解离,成为有功能的游离形式,从而显著下调靶基因的表达.本文的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良好的siRNA递送能力,促进其与siRNA在细胞内的解离可有效提高siRNA对靶基因的沉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肽 磷酸化 壳聚糖 解离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自螺旋藻渣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抗菌肽SP-AP-1和伊枯草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付云 赵谋明 +1 位作者 庞一扬 刘小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的抗菌肽SP-AP-1和伊枯草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的抗菌肽SP-AP-1和伊枯草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蛋白合成及对基因组DNA结合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模拟细胞膜的疏水环境探究抗菌肽发挥抑菌作用时其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抗菌肽SP-AP-1和伊枯草菌素均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钾离子释放量、蛋白质泄漏量及细胞膜疏水性增加,但抗菌肽SP-AP-1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种抗菌肽均能抑制菌体蛋白合成,尤其对分子质量为17、20、25~35 kDa的蛋白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虽然两种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没有明显阻滞作用,但增大抗菌肽质量浓度,SP-AP-1可与溴化乙锭竞争性结合DNA,使基因组DNA条带变暗,影响蛋白质的表达。本实验为螺旋藻渣抗菌肽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sp-AP-1 伊枯草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便汤从肺论治便秘对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肺肠SP、VI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海霞 钱海华 +1 位作者 张相安 韩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12-216,260,共6页
目的观察通便汤对慢性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肺肠组织神经递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阐明其治疗便秘从肺论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0只用复方苯已哌啶诱导STC便秘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通便汤对慢性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肺肠组织神经递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阐明其治疗便秘从肺论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0只用复方苯已哌啶诱导STC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120 d。造模结束后,造模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治疗药物组(通便汤)、阳性对照组(福松),每组10只大鼠。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24 h大便数量及含水量,测定小肠碳末推进率,观察肺肠组织病理变化,用ELISA测定大鼠肺肠组织SP、VIP含量变化。结果药物干预后,治疗组各组大鼠24 h排便量及大便含水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通便汤在改善大鼠排便方面优于福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便汤组碳末推进率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福松组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便汤组在推进小肠推进率方面优于福松组(P<0.05);药物干预后通便汤组及福松组大鼠肺肠组织病理切片细胞形态学改变得到修复,通便汤较福松组修复程度高;通便汤及福松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肺肠组织SP含量均增加(P<0.05);治疗后福松组及通便汤组大鼠肺肠VI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通便汤和福松干预后两组肺肠SP、VIP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便汤能够明显改善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其治疗便秘从肺论治可能是通过上调肺肠组织SP含量,下调肺肠VIP含量来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便汤 慢性传输型便秘 P物质(sp) 血管活性肠肽(VIP)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短肽药物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媛 董雪迎 +1 位作者 周策凡 唐景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1-2114,共14页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诊断晚、转移快、易耐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联合用药和化疗,但效果较差。因此,开发新的治癌药物迫在眉睫,精准治...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诊断晚、转移快、易耐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联合用药和化疗,但效果较差。因此,开发新的治癌药物迫在眉睫,精准治疗和靶向药物或将成为改善胰腺癌患者生存的新方向。靶向肽缓解了这些问题,显著提高了治疗效率和递送靶向性,作为新兴的靶向药物,其对胰腺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凭借自身的分子质量小、选择性高等特点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短肽通过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或直接穿膜到达目标靶点等多种机制诱导癌细胞死亡。临床上直接用药或联合化疗药物用于肿瘤治疗。本文针对靶向胰腺癌的短肽药物展开综述,总结了短肽在NF-κB、Wnt、自噬等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竞争性结合、抑制关键因子表达或改变通路活性达到抑癌效果,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短肽 靶向治疗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对便秘的改善研究
18
作者 杨夕缘 杨波 +2 位作者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4,共13页
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部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lactis)已被证明对便秘有改善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为研究不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对便秘的缓解效果,建立便秘动物模型,通过3株动物双歧杆... 便秘是常见胃肠道疾病,部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lactis)已被证明对便秘有改善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为研究不同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对便秘的缓解效果,建立便秘动物模型,通过3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的干预试验,测定便秘相关指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探究各菌株缓解便秘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CFM1278和BB12干预显著改善便秘小鼠排便质量、排便粒数、粪便含水质量分数、首粒黑便时间和小肠推进率,而FJSSZ6M5的干预效果不显著。CCFM1278干预调节便秘小鼠肠道菌群中Akkermansia、Ruminiclostridium 6、Ruminococcus1和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改善短链脂肪酸和脱氧胆酸水平,促进胃泌素、生长抑素分泌,抑制水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8的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综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CFM1278具有缓解便秘的潜力,可将为便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脱氧胆酸 胃肠调节肽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运脾方促矮小大鼠生长的效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张利 赵鋆 +5 位作者 金莺 刘建刚 杨楚文 宋勤丽 芦小叶 叶青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运脾方对矮小大鼠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30只、雄性15只大鼠合笼过夜,雌鼠受孕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低蛋白饲料组与标准饲料组,所有孕鼠分娩后采用标准饲料喂养。仔鼠2周龄去除雌仔鼠,3周龄离乳。标准... 目的:观察补肾运脾方对矮小大鼠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30只、雄性15只大鼠合笼过夜,雌鼠受孕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低蛋白饲料组与标准饲料组,所有孕鼠分娩后采用标准饲料喂养。仔鼠2周龄去除雌仔鼠,3周龄离乳。标准饲料组孕鼠分娩的新生仔鼠中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方法选取10只雄鼠仔鼠标记为正常组,选矮小模型仔鼠50只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运脾方药液0.76 g/mL、1.52 g/mL、3.04 g/mL灌胃,1 mL/100 g;西药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腹部皮下注射(0.84 IU/kg)。每天上午8:00给药,1次/d,连续3周。对比各组身长、体质量、骨密度(BMD)、骨矿盐(BMC)及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吡啶交联肽(ICTP)、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各组大鼠治疗后身长、体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MD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西药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PIC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3组血清PICP含量大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中药3组、西药组血清ICTP含量小于模型组(P<0.01),中药3组血清ICTP含量大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中药3组、西药组血清GH含量小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GH含量大于西药组(P<0.05),低剂量组血清GH含量大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IGF-1水平小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肾运脾方可促进矮小大鼠身长、体质量增长,促进骨代谢,增加BMD,其效用机制为通过促进血清GH利用、提高血清IGF-1水平发挥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运脾方 中药 矮小 大鼠 骨密度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微绿球藻发酵肽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20
作者 杨婷 李华文 +3 位作者 许训 郭红辉 邹堂斌 夏恩琴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9,共9页
探讨了拟微绿球藻发酵肽(FNPs)的提取、组成分析及其对果蝇体内抗衰老效果。与非发酵组相比,FNPs的多肽含量增加约100条,肽中的抗氧化位点显著增加。FNPs的最大吸收强度在258 nm处,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在果蝇实验中,经口干预后,5μg/mL... 探讨了拟微绿球藻发酵肽(FNPs)的提取、组成分析及其对果蝇体内抗衰老效果。与非发酵组相比,FNPs的多肽含量增加约100条,肽中的抗氧化位点显著增加。FNPs的最大吸收强度在258 nm处,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在果蝇实验中,经口干预后,5μg/mL FNPs可使自然衰老的黑腹果蝇的平均寿命延长约13天。同时观察到,在70~90日龄时,0.5,5和10μg/mL的FNPs均可缓解因年龄引起的MDA、SOD和CAT等氧化应激指标的恶化,并将其提高到阳性组水平。结果表明,FNPs是潜在的缓解自然衰老引起的健康问题的生物活性成分,其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得,在作为新型抗氧化成分进行功能性食品开发或营养保健膳食制剂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抗衰老 拟微滤球藻发酵肽 黑腹果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