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 被引量:134
1
作者 刘电芝 黄会欣 +3 位作者 贾凤芹 龚茜 黄颀 李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9-649,共11页
性别角色代表个人的社会性别,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与性别角色也发生着变化。由于已有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多年来没有修订,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测量亟需一个对发展变... 性别角色代表个人的社会性别,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与性别角色也发生着变化。由于已有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多年来没有修订,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测量亟需一个对发展变化敏感的有效测量工具。本研究根据性别角色研究的通行原则,基于1700个相关词汇,筛选出男女正性词各35个,中性词20个。在386名大学生中初测结果显示,男性化量表(16个题目)含领导力、男子气、理性、大度四个因子,体现出男性的"工具性"特质;女性化量表(16个题目)含同理心、女子气、勤俭心细三个因子,反映出女性的"表达性"特质;中性化量表则有18个题目。之后在全国5008名大学生中的复测表明,该男性化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女性化量表为0.84;两个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8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他评效度和专家效度较高。与已有性别角色量表比较,构成本量表的词汇有较大变化:男性化词汇体现的"理性化"特质反映出当代中国男性的特点;女性化词汇虽仍以"表达性"特质为主,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勤俭心细"的特征。大样本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群体数量各占约三分之一;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男性化比例男性高于女性,女性化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减弱但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量表编制 词汇变化 性别角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 被引量:211
2
作者 钱铭怡 张光健 +1 位作者 罗珊红 张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同时使用正性和负性量表,测量了38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此量表将大学生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男... 以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同时使用正性和负性量表,测量了380名大学生。结果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此量表将大学生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男性中分别占24.7%、15.4%、31.5%、28.4%,在女性中分别占22.5%、28.0%、25.0%、24.5%。该研究与西方已有同类量表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负性量表,文中对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量表 大学生 社会赞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 被引量:96
3
作者 蔡华俭 黄玄凤 宋海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486,共13页
在西方文化下,关于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致性模型、双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按照一致性模型,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是最为理想的;按照双性化模型,在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 在西方文化下,关于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致性模型、双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按照一致性模型,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是最为理想的;按照双性化模型,在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的个体社会适应性最强而且心理最健康;按照男性化模型,男性化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运用大样本的网络数据,探讨在中国文化下,上述三个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具体地,在性别角色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双性化模型得到支持,同时具有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高;男性化模型和一致性模型都没有得到支持。这表明当代西方文化中的理想模型——男性化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具有文化特异性。这一结果不仅增进和丰富了人们对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认识,还对我国目前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双性化 主观幸福感 中国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55
4
作者 钱铭怡 罗珊红 +2 位作者 张光健 陈萍 姚萍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4-19,共6页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在 3 80名大学生中作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并考察了性别和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 ,认为男性更坚强能干 ,女性更...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在 3 80名大学生中作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并考察了性别和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 ,认为男性更坚强能干 ,女性更被动顺从 ,且这一印象不因性别和性别角色而改变。但男女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角色被试之间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差异。总体而言 ,性别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比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性别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道阳 张更立 姚本先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8-664,共7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2)男女大学生在善良... 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2)男女大学生在善良是男女性别角色共有正价特质,负责、真诚、稳重和善良是男性角色正价特质,温柔与真诚是女性角色正价特质的重要性认识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男生认为的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中女生只认为勇敢、坚强、真诚、稳重、负责是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男生更认为温柔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女生更认为真诚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3)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私、虚伪、刻薄、饶舌是女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男生把势利是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女生把自私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负、自私、粗鲁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负与懦弱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男生认为势利比自负更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角色 人格特质 刻板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燕 魏祝晓娜 葛列众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3年第4期339-347,共9页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角色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7,共8页
父亲教养方式越来越成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父亲养育孩子的本能、父亲的参与度、父亲对子女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父亲对子女的自我认同等几个方面对国外心理学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并展望了关于... 父亲教养方式越来越成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父亲养育孩子的本能、父亲的参与度、父亲对子女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父亲对子女的自我认同等几个方面对国外心理学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并展望了关于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教养方式 参与度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化服装时尚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于国瑞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中性化服装是在中性时尚的影响下,从服装功能分类上引出的概念。中性化服装不是中性装,也不同于女性化男装和男性化女装。中性化服装对个体的意义主要有:中性化着装适应职业角色的需要,双性化气质更具有社会适应性,个体外观管理中的扬... 中性化服装是在中性时尚的影响下,从服装功能分类上引出的概念。中性化服装不是中性装,也不同于女性化男装和男性化女装。中性化服装对个体的意义主要有:中性化着装适应职业角色的需要,双性化气质更具有社会适应性,个体外观管理中的扬长避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解释了中性化特征的内在心理结构。中性化服装时尚的审美价值首先源自服饰文化习俗的宽容,还体现在着装创新带来的新奇视觉感受以及流行产生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文化 中性装 中性化服装 服饰外观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道运动员与大学生男女双性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明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对柔道运动员和一般大学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类型的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之间男柔道运动员与男大学生均无显著差异,女柔道运动员双性化人数与女大学生相比呈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柔道运动员在双...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对柔道运动员和一般大学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类型的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之间男柔道运动员与男大学生均无显著差异,女柔道运动员双性化人数与女大学生相比呈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柔道运动员在双性化和恰当定型两种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等级柔道运动员在性别角色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类型 柔道运动员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特征:自我参照实验范式的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志新 汪玉林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的性别和教学内容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红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男女双性化性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因素和教学内容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性别角色具有一定影响。学校和体育教师应有意识。
关键词 儿童 性别角色 体育教师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角色对大学生自卑感、孤独感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桃 钟增志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性别角色与自卑感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缺陷感量表和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显著的男性特质,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显著的女性特质;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 目的:探讨性别角色与自卑感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缺陷感量表和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显著的男性特质,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显著的女性特质;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性特质及女性特质对孤独感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卑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性特质的提高能显著降低自卑感,这种作用在个体女性特质高时表现尤为显著。结论:性别角色对孤独感和自卑感有显著预测作用,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自卑感 孤独感 男性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中会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 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性化 人格特征 性别角色类型 新性别角色类型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跨性别交际困扰度的性别角色差异研究(英文)
14
作者 李茶 金赫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0X期207-208,212,共3页
假设双性化大学生在跨性别交际最为顺利,困扰程度最低。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测量,把研究对象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及未分化四个类型,并运用郑日昌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中"与... 假设双性化大学生在跨性别交际最为顺利,困扰程度最低。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测量,把研究对象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及未分化四个类型,并运用郑日昌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中"与异性交往"部分的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困扰程度进行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假设,并发现未分化学生在跨性别交际中最易受阻,女性化学生比男性化学生更易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跨性别交际 困扰程度 大学生 双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爱情观——以性别及性别角色为变量
15
作者 杨洋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7期416-421,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本科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爱情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性别和性别角色在爱情观上无显著交互作用;(2)大学生的爱情观中奉献得分最高,其次是同伴,得分最低的是游戏;(3)男大...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本科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爱情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性别和性别角色在爱情观上无显著交互作用;(2)大学生的爱情观中奉献得分最高,其次是同伴,得分最低的是游戏;(3)男大学生爱情观中的浪漫、游戏、同伴、占有和奉献得分都显著高于女大学生;(4)男性化个体的游戏爱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双性化个体的游戏爱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个体;女性化和双性化个体现实爱和占有爱得分都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化和未分化个体;双性化个体的奉献爱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化和未分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 性别角色 爱情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男女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闻军明 梁庆 孙一兰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采用CSRI和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测查338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和职业倾向得分,用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差异。结果发现:男性在R、I类职业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在A、S、C类职业倾向得分... 采用CSRI和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测查338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和职业倾向得分,用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差异。结果发现:男性在R、I类职业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在A、S、C类职业倾向得分显著低于女性;性别角色差异:在所有6类职业倾向得分上,双性化者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者,男性化者在S、E类职业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性别角色 职业倾向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对同性恋态度研究概况与趋势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淼 孟维杰 《阴山学刊》 2012年第4期18-22,共5页
同性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现象。近几年,国内的学者对同性恋态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态度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而四分模型对内隐心理过程的更为精确的描述以及以性别角色为划分维度可以很好地解... 同性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现象。近几年,国内的学者对同性恋态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态度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而四分模型对内隐心理过程的更为精确的描述以及以性别角色为划分维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研究对象的有效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学者们应该关注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态度 四分模型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孱弱无力的女性关怀——从《中国式离婚》反思当代女性生存困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萍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王海鸰通过《中国式离婚》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婚姻的主流状态,并试图以一个僭越者的姿态质询"男女平等"时代下的性别秩序与性别角色,反思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但她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文化的整合,使其别样的女性关怀变得... 王海鸰通过《中国式离婚》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婚姻的主流状态,并试图以一个僭越者的姿态质询"男女平等"时代下的性别秩序与性别角色,反思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但她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文化的整合,使其别样的女性关怀变得越发的孱弱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秩序 性别角色 女性生存困境 女性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他人对幼师女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父母、同伴和教师是幼师女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同伴是幼师女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和家长对幼师女生与异性交往的态度是不得超越友谊的,幼师女生的女性观受母亲、同伴的影响,表现出现代与传统兼有的倾向。
关键词 重要他人 社会化 幼师女生 性别角色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闻军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按正性和负性特质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正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和负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运用心理测量法探查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 按正性和负性特质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正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和负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运用心理测量法探查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角色类型 外显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