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1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Tree模型的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生态效益评估
1
作者 王希 徐敏 王美仙 《园林》 2025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植物是发挥绿道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量化植物的生态效益不仅能更直观地表现绿道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为未来建设或更新绿道植物景观时选择高生态效益植物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调查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应用情况,运用i... 植物是发挥绿道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量化植物的生态效益不仅能更直观地表现绿道的生态价值,而且可以为未来建设或更新绿道植物景观时选择高生态效益植物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调查北京10条绿道木本植物的应用情况,运用i-Tree模型量化绿道以及单种本本植物在吸收CO_(2)、净化空气、截留雨水、节能4方面的生态效益,并探索绿道和植物特征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10条绿道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且种数分布比较均匀,生长状态稳定,有利于生态结构稳定性的维持以及生态效益的发挥;10条绿道共产生节能效益(672.82万元)>净化空气效益(135.73万元)>截留雨水效益(124.57万元)>吸收CO_(2)效益(16.68万元);乔木的单株生态效益高于灌木,高生态效益乔木有桑、胡桃、悬铃木、毛白杨、美国皂荚、刺槐、鹅掌楸、黑杨、臭椿、黑松;灌木有野茉莉、胡枝子、贴梗海棠、黄栌、平枝栒子、迎春、金银忍冬、欧洲荚蒾、暴马丁香、锦带花;株高高于6 m、胸径(地径)大于20 cm、冠幅大于4 m的木本植物生态效益较高;适当延长绿道长度、增加木本植物数量、丰富植物群落配置层次,可以提高绿道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绿道 木本植物 生态效益 i-tree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tate/event fault trees using formal model checking 被引量:3
2
作者 JIANG Quan ZHU Chunling WANG Si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5期959-973,共15页
A state/event fault tree(SEFT)is a modeling technique for describing the causal chains of events leading to failure in software-controlled complex systems.Such systems are ubiquitous in all areas of everyday life,and ... A state/event fault tree(SEFT)is a modeling technique for describing the causal chains of events leading to failure in software-controlled complex systems.Such systems are ubiquitous in all areas of everyday life,and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es are increasingly required for these systems.SEFTs combine elem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fault tree with elements from state-based techniques.In the context of the real-time safety-critical systems,SEFTs do not describe the time properties and important timedependent system behaviors that can lead to system failures.Further,SEFTs lack the precise semantics required for formally modeling time behavior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SEFTs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from SEFT to timed automata(TA),and use the model checker UPPAAL to verify system requirements’properties.The combination of SEFT and TA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an integrated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process for real-time safety-critical systems.Finally,we present a case study of a powerboat autopilot system to confirm our method is viable and valid after achieving the verification goal step by 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event fault tree (SEFT) TIMED AUTOMATA (TA) model transformation safe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ee模型的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赛 李松 丁茗童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 行道树作为街道绿化系统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运转。以武汉市临江大道中段为例,基于i-Tree构建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议模型,通过以货币值作为统一衡量标准分析演算研究地27种常见行道树及街道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旨在为行道树树种选择优化,以及街道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街道的植景搭配中,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为:美学价值>能源节省价值>雨水截留价值>空气净化价值>生态固碳价值。2)研究地全部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131.8万元,平均1 km行道树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28.65万元,单株行道树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达307.23元。3)行道树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也存在明显种间差异,其中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在演算树种中价值量较高,空气净化和生态固碳价值量较低。因此,在街道行道树配置过程中,应将能源节省、美学价值和雨水截留价值作为首要参考因素,再结合街道属性综合考虑树种选择与应用,以构建功能全面的城市行道树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提高行道树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i-tree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种间对比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DIP重症细分组研究——以呼吸衰竭患者为例
4
作者 杨扬 史力群 +3 位作者 郑瑞强 林华 於江泉 蔡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299例重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穷尽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决策树模型构建呼吸衰竭重症病例组合方案并进行各组费用测算。结果 住院日、主要手术/操作、离院方式、转归情况是影响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分类变量,最终形成8个DIP组及相应的标准费用;各组内同质性高,组间异质性强,分组效果较好。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DIP优化分组方案符合临床实际,标准费用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且不会大幅度增加医保基金支出负担,能够为医保部门优化该病种的细分组方案提供参考,促进医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按病种分值付费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顺序统计树类结构的函数式建模及其自动化验证
5
作者 左正康 刘增鑫 +2 位作者 柯雨含 游珍 王昌晶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31-3553,共23页
动态顺序统计树结构是一类融合了动态集合、顺序统计量以及搜索树结构特性的数据结构,支持高效的数据检索操作,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等领域.然而,当前工作侧重讨论结构不变性,如平衡性,而忽略了功能正确性的讨论.... 动态顺序统计树结构是一类融合了动态集合、顺序统计量以及搜索树结构特性的数据结构,支持高效的数据检索操作,广泛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等领域.然而,当前工作侧重讨论结构不变性,如平衡性,而忽略了功能正确性的讨论.且现有研究方法主要针对具体的算法程序进行手工推导或交互式机械化验证,缺乏成熟且可靠的通用验证模式,自动化水平较低.为此,设计动态顺序统计搜索树类结构的Isabelle函数式建模框架和自动化验证框架,构建经过验证的通用验证引理库,可以节省开发人员验证代码的时间和成本.基于函数式建模框架,选取不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平衡的二叉搜索树(以红黑树为代表)和平衡的多叉搜索树(以2−3树为代表)作为实例化的案例来展示.借助自动验证框架,多个实例化案例可自动验证,仅需要使用归纳法并调用一次auto方法或使用try命令即可,为复杂数据结构算法功能和结构正确性的自动化验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顺序统计树 搜索树 函数式建模 自动化验证 Isabelle定理证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
6
作者 尹春勇 王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0-2247,共8页
针对现有差分隐私推荐算法中评分矩阵稀疏、相似性计算依赖于共同评分项且忽略负相似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利用决策树信息熵变化量构建用户间树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K-means算法基于树相似... 针对现有差分隐私推荐算法中评分矩阵稀疏、相似性计算依赖于共同评分项且忽略负相似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利用决策树信息熵变化量构建用户间树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K-means算法基于树相似性矩阵对用户进行聚类,并通过差分隐私指数机制在目标用户所在簇中选取相似邻居用户集合,根据邻居集合推荐预测分值最高的项目。实验结果在MovieLen 100K和Yahoo Music数据集上显示,该算法相比现有算法,F_(1)值分别提高了7.3%和5.4%,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推荐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推荐系统 决策树 树相似性 隐私保护 聚类模型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木莲群落幼苗、幼树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7
作者 况小宝 李婷 +3 位作者 林国江 张称称 徐佳文 杨清培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2,共8页
探究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为该濒危植物的针对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江西省玉京山落叶木莲群落更新层进行调查,结合Hegyi单木竞争模型量化了186株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落叶木莲幼苗、幼树受到... 探究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为该濒危植物的针对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江西省玉京山落叶木莲群落更新层进行调查,结合Hegyi单木竞争模型量化了186株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落叶木莲幼苗、幼树受到的竞争压力以种间竞争为主,种间竞争指数为1390.66,占总竞争指数的61.55%;落叶木莲幼苗、幼树所受种内、种间和总竞争指数与胸径的关系均符合指数函数,证明其所受的3种竞争强度均随胸径的增加而变小。此外,落叶木莲幼苗、幼树所受竞争强度在胸径小于2.80 cm的表现为种间高于种内,随后呈相反趋势。在生长进程中,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竞争压力整体以种间竞争为主,种内和种间竞争会逐渐减弱,且种内竞争占总竞争强度的比重会逐渐升高。针对落叶木莲的保护,应在群落更新层中适当移除竞争力较强的非濒危树种,以缓解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极小种群 物种更新 竞争模型 阳性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复杂场景树种跨域泛化分类模型
8
作者 陈广胜 温林郅 +3 位作者 张文均 李超 于鸣 景维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5,共13页
【目的】针对不同区域因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差异导致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提升复杂森林场景下无标签树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跨域树种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选取德国巴登-符... 【目的】针对不同区域因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差异导致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提升复杂森林场景下无标签树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跨域树种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南部和中国黄山市祁门县西部为源域,德国图林根州中部和中国黄山市祁门县东部为目标域,构建一种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网络(HUFNet)模型进行树种分类,HUFNet模型包含基于CNN的编码器层、基于Transformer的解码器层、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机制(GLAFE)、特征精炼头(FRH)和边界优化模块(ERV)。模型经源域数据集训练后,在目标域上测试验证其泛化能力,实现复杂场景跨域树种分类。【结果】通过多个源域和目标域数据集的对比验证,HUFNet模型在目标域HainichUAV数据集上对针叶和阔叶树种的分类总体准确率(OA)为75.1%,平均交并比(mIoU)为58.3%,相比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分类架构分别提升13.7%与11.7%。在目标域HuangshanEast数据集上,HUFNet模型的OA为71.7%,mIoU为56.8%,相比ViT-R50作为编码器的混合架构,OA提升1.2%。【结论】HUFNet模型的跨域树种分类性能明显提升,不仅保持了高精度的识别能力,而且在目标域上展现出强大的跨域泛化能力,同时大幅降低了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该模型基于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单域泛化方法,为跨域树种分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树种分类 单域泛化 语义分割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变量依赖关系的需求模型耦合分析方法
9
作者 尹伟 窦霖 +2 位作者 高忠杰 王立松 孙倩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机载软件是典型的安全关键软件,其开发和验证过程在航空业内受到严格控制。机载软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需求分析成为关键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需求验证阶段,需要关注系统部件之间的交互方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预期。对此,... 机载软件是典型的安全关键软件,其开发和验证过程在航空业内受到严格控制。机载软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需求分析成为关键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需求验证阶段,需要关注系统部件之间的交互方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预期。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软件需求的基于VRM模型的耦合分析方法,定义了需求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度量指标来衡量系统部件之间的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为了弥补基于需求层面的耦合分析技术的不足,使用VRM模型作为形式化需求模型,在系统需求层次进行建模和分析,有效支撑了DO-178C对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软件部件的相关要求。同时,提出了基于变量间层次依赖关系的耦合度量方法,将变量间的关系定义为n叉依赖树的结构,并使用一系列算法对变量划分权重。通过构造变量矩阵、需求变量依赖树等方法对耦合度进行度量,形成了基于变量依赖关系的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分析原型。该研究突破了基于需求层面的耦合分析技术,为复杂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帮助,提高了机载软件开发的质量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M模型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需求变量依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陈艺萍 丁美祝 +2 位作者 邵洒云 周逊 何文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决策树模型,并分析其对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250例老年COPD病人中有120例发生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合计6层、17个节点,选择牙齿缺失情况、营养状态、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以及COPD严重程度5个解释变量,其中营养状态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620,0.739)],决策树模型AUC为0.747[95%CI(0.689,0.800)],2种模型的Delong检验结果显示Z=3.118,P=0.001。结论:老年COPD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高于国Logistic回归模型,可为老年COPD病人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吞咽障碍 影响因素 决策树模型 预防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结构模型的晚稻杨梅冠层光分布模拟研究
11
作者 华珊 李双伟 +2 位作者 张淑文 戚行江 张真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果树冠层形态结构决定其冠层内部的光分布情况,果园修剪管理通过改变冠层内微环境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光截获能力,最终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以晚稻杨梅果树自然生长与修剪管理两种树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视角图像序列法重... 果树冠层形态结构决定其冠层内部的光分布情况,果园修剪管理通过改变冠层内微环境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光截获能力,最终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形成。以晚稻杨梅果树自然生长与修剪管理两种树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视角图像序列法重建杨梅树冠层三维结构,结合三维辐射模型和光线追踪算法定量模拟冠层内光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视角图像序列法可以较好地重建杨梅树冠层形态结构,果树主要形态参数模型提取值与人工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RMSE<19.3 cm。自然生长树型结构较为紧凑,叶片相对集中,光截获量大多集中于冠层顶部,中下部由于枝条叶片的遮挡,截获光照较少。修剪后,果树矮化,枝条分布松散均匀,尤其冠层中下部枝条叶片遮挡较少,整体叶面积较自然生长树型增加16.3%,中下部光截获系数高于自然生长树型。修剪管理使得晚稻杨梅的叶片光截获能力提高15.8%。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修剪方案形成的树型结构对果树冠层光分布和光截获量的影响,为杨梅果树整形修剪装备智能化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杨梅 多视角图像 三维重建 冠层结构 光分布 辐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DT-BO-GRU的中长期光伏功率滚动预测模型
12
作者 李超 涂腾 +3 位作者 彭勋辉 李振 晁梓博 刘淑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5-284,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提取的贝叶斯优化GRU中长期光伏发电功率滚动预测模型。首先借助决策树模型对光伏组件模型进行参数提取,重新组成特征数据集;其次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构建新的GRU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对树模型提取的光伏参数进行光伏功... 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提取的贝叶斯优化GRU中长期光伏发电功率滚动预测模型。首先借助决策树模型对光伏组件模型进行参数提取,重新组成特征数据集;其次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构建新的GRU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对树模型提取的光伏参数进行光伏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极端地区等特殊场景下具有高精度的预测效果,且实验仿真结果拟合曲线更接近真实值,模型整体评价指标误差较低。因此,该文提出的融合DT-BO-GRU模型具有更高预测精度,为在北方地区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神经网络 贝叶斯算法 决策树模型 参数提取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车站组团客流关系研究
13
作者 刘军 罗维嘉 许心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准确刻画建成环境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间的作用关系是掌握客流需求的重要前提。针对站间OD研究数据不完备、多维稀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站组团的建成环境与客流间映射关系研究方法,以实现组团OD的精准分析。首先,基于自然地理特性“... 准确刻画建成环境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间的作用关系是掌握客流需求的重要前提。针对站间OD研究数据不完备、多维稀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站组团的建成环境与客流间映射关系研究方法,以实现组团OD的精准分析。首先,基于自然地理特性“以团代点”,考虑客流去向特征,计算团间相似度,形成两层的组团划分方法,解决数据稀疏的问题;其次,从O/D组团的吸引能力、OD可达性特征两个维度构造建成环境指标体系及建成环境描述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GBDT)模型的刻画建成环境特征和客流之间关系的方法,分析单因素对于客流的影响强度及阈值;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验证。结果表明: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车站组团间客流存在时空异质性、非线性特征及阈值效应;组团的研究视角有效解决了数据稀疏的问题;OD阻抗特征是影响客流的首要特征,解释度高达38.40%;人口经济特征是次要影响因素,且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着重关注网络拓扑,优化交通可达性,进而深入考量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轨道交通规划者提供定量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建成环境指标的有效范围、调整空间,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 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 组团OD客流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树模型下船舶机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
14
作者 李烈熊 戴立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38,共5页
船舶机电设备各状态量关系复杂,单一或少数状态量难以准确反映其真实性。决策树模型能借节点和分支清晰呈现不同状态量组合及交互作用,给出更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因此,提出决策树模型下船舶机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计算各状态量与船... 船舶机电设备各状态量关系复杂,单一或少数状态量难以准确反映其真实性。决策树模型能借节点和分支清晰呈现不同状态量组合及交互作用,给出更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因此,提出决策树模型下船舶机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计算各状态量与船舶机电设备可靠性的关联度,筛选高关联度状态量作为重点监测评估对象。利用决策树融合这些高关联度状态量数据样本特征信息,通过设定根、叶节点,以当前可靠性状态数据特征子集确定基尼指数,据此分裂可靠性等级,生成直观树形结构,明确映射关系,增强评估解释性。并用悲观剪枝法对构建的决策树评估模型剪枝,简化模型以提升评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船舶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29%以上,可以保障船舶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模型 船舶 机电设备 可靠性评估 悲观剪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梨树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15
作者 彭秀媛 沙守峰 +4 位作者 白冰 姚磊 鞠博闻 左越 明烺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1-3,81,共4页
[目的]针对梨树单木分割的技术难题,如树冠交叠严重及复杂地形影响等,融合地形高程、冠层高度等多维特征,构建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多维空间模型,并优化冠层高度模型(CHM)。[方法]评估了3种分割方法:基于CHM的分水岭算法、基于点云数据的距... [目的]针对梨树单木分割的技术难题,如树冠交叠严重及复杂地形影响等,融合地形高程、冠层高度等多维特征,构建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多维空间模型,并优化冠层高度模型(CHM)。[方法]评估了3种分割方法:基于CHM的分水岭算法、基于点云数据的距离判别聚类算法,以及基于CHM的种子点生长算法。[结果]基于优化后的CHM的种子点生长算法在复杂果园环境中表现最佳,准确率达0.85,分割精度达0.8,显著优于其他方法。[结论]为果园精准管理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分割 激光点云 冠层高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A的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16
作者 郭欣欣 江朝阳 +2 位作者 王众 王陈 夏天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581,共5页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用自适应步长因子替代算法随机步长因子,加快算法后期寻优迭代速度,缩短寻优时间。将改进的树种算法用于双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与其他算法对比,该方法所得电流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测数据与测量数据拟合程度高,表明改进的树种算法能有效地对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收敛性,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太阳电池 双二极管模型 改进树种算法 自适应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
17
作者 黄兴国 徐益 王丹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圆模型迭代拟合的方法进行非目标点识别;最后拟合圆/椭圆模型实现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实现样地林木胸径自动化、批量化提取,无须样地大小、单木数量等先验知识输入;当切片厚度8 cm时,胸径提取精度最高,且椭圆模型优于圆模型;可为空地遥感数据森林生物量估算由点到面快速反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点云 密度聚类 切片厚度 拟合圆/椭圆模型 样地林木胸径(DBH)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能算法优化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井漏预测
18
作者 白凯 戴升升 +1 位作者 张照硕 金思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9-168,共10页
井漏预测一直是钻井中堵漏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传统方法依赖专家经验,技术可复制性差,在特征参数选择上缺乏与井漏的相关性分析,导致预测精度低,且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5模型树的改进随机森林(IRF)算法,并采... 井漏预测一直是钻井中堵漏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传统方法依赖专家经验,技术可复制性差,在特征参数选择上缺乏与井漏的相关性分析,导致预测精度低,且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5模型树的改进随机森林(IRF)算法,并采用基于Sobol序列的初始化策略,引入自适应螺旋变化策略更新发现者位置,同时利用Lévy飞行策略来更新跟随者位置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IRF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建立一种ISSA-IRF井漏预测模型。该模型整合了来自地质、钻井泥浆和钻井作业相关的18个参数,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递归特征消除和梯度提升树确定了11个关键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ISSA-IRF模型在井漏预测上的准确率提升了7.7%,且模型的性能显著优于经典的井漏预测模型(如LSTM、BP和SVM等)。改进后的模型可用于现场堵漏控制,为防漏堵漏作业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预测 随机森林算法 M5模型树 Sobol序列 自适应螺旋变化 Lévy飞行策略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盈江县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19
作者 汤明华 罗恒春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1)^(2))、胸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D_(1)+1))以及胸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2)-D_(1)^(2)+1))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模型比较、评价以及交叉验证的方法对7个树种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预估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筛选出不同树种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盈江县7个树种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栎类、西南桦、青冈、木荷、旱冬瓜、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因变量分别为ln(D_(2)^(2)-D_(1)^(2)+1)、D_(2)-D_(1)、D_(2)-D_(1)、ln(D_(2)^(2)-D_(1)^(2)+1)、ln(D_(2)-D_(1)+1)、ln(D_(2)^(2)-D_(1)^(2)+1)、ln(D_(2)^(2)-D_(1)^(2)+1);基于模型拟合结果、结果检验及残差分析,7个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顺鑫 余婷 +4 位作者 金正 邓锐 阳蕊灿 陶建平 罗唯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5-1787,共13页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槐树类植物的科学保护策略至关重要。采用优化MaxEnt模型预测刺槐、短绒槐和槐在当前和未来2070年四种气候情景下(SSP1_2.6,SSP2_4.5,SSP3_7.0和SSP5_8.5)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确定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使用ArcGIS绘制三种槐树的高精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温度和降水是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短绒槐和槐对最干季度均温响应最敏感,而等温性是影响刺槐潜在分布的最重要因子;(2)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广阔共346.49万km^(2),刺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次之,为252.4万km^(2),而短绒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狭小共77.71万km^(2);(3)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的潜在分布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且主要向更高纬度地区扩张。与当前气候相比,刺槐在未来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呈现向东北、华北地区扩张的趋势,短绒槐主要向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部、东北地区北部扩张,槐主要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扩张。绘制了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地图,揭示了三种植物在中国的生境差异,为槐树的种质资源管理和生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树 MaxEnt模型 模型优化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