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吐哈-玉门混炼原油电脱盐排水除油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王建平 薛洁文 +2 位作者 赵自强 郭祥 田宏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针对某炼油厂加工的塔里木-吐哈-玉门混合原油近年来重质化、劣质化趋势加剧,原油电脱盐效率降低及脱后污水含油含渣等问题,分步实施了增设排污除油器、智能响应交直流电脱盐技术、污水大罐沉降以及三相分离处置脱后污水等措施。经过技... 针对某炼油厂加工的塔里木-吐哈-玉门混合原油近年来重质化、劣质化趋势加剧,原油电脱盐效率降低及脱后污水含油含渣等问题,分步实施了增设排污除油器、智能响应交直流电脱盐技术、污水大罐沉降以及三相分离处置脱后污水等措施。经过技术改造后,电脱盐系统运行工况及排污性质明显改善:电脱盐后原油盐质量浓度(以NaCl计)低于2 mg/L,排放污水油质量浓度从1521 mg/L降低到10 mg/L以下,悬浮物质量浓度从169 mg/L降低到4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吐哈-玉门混合原油 电脱盐 脱水 除油 三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拔头油分离单元的模拟与优化
2
作者 白朔琦 韦见中 +2 位作者 付权 严洁 王兴隆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了重整拔头油C5混合烷烃分离单元的模拟模型,并对热泵精馏技术与常规精馏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正戊烷与环戊烷质量分数均不小于99.0%的分离要求下,相比常规精馏技术,热泵精馏技术可大幅降低... 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了重整拔头油C5混合烷烃分离单元的模拟模型,并对热泵精馏技术与常规精馏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正戊烷与环戊烷质量分数均不小于99.0%的分离要求下,相比常规精馏技术,热泵精馏技术可大幅降低脱正戊烷塔的回流比,由6.40降至0.86,系统冷量能耗、热量能耗以及总能耗依次节省10.1%,79.7%和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拔头油 C5混合烷烃 分离 热泵精馏技术 节能 Aspen Plus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氮气分离膜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雷 李东泽 +2 位作者 刘刚 崔鹏 杜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油气行业是甲烷减排的重要关注行业,膜分离技术是实现甲烷高能效、低成本回收与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油气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的CH_(4)与N_(2)混合排放问题,分类综述了聚合物膜、无机膜、MOF混合基质膜在CH_(4)/N_(2)分离领域的研... 油气行业是甲烷减排的重要关注行业,膜分离技术是实现甲烷高能效、低成本回收与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油气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的CH_(4)与N_(2)混合排放问题,分类综述了聚合物膜、无机膜、MOF混合基质膜在CH_(4)/N_(2)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途径,探讨了油气行业CH_(4)/N_(2)膜分离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提高CH_(4)/N_(2)分离膜的分离性能仍是当下研究的首要目标,需借助分子模拟、机器学习等技术探寻合适的MOF、离子液体等材料与基质膜的配对组合;②应考虑油气行业特定的复杂应用场景,开展CH_(4)/N_(2)分离膜修饰层构建方法研究,提高膜的耐污能力,保证膜的分离效率与使用寿命;③应加强与分离膜相匹配的底膜材料的研发,基于膜组件研发,还应综合考虑膜材料性能、分离效果、经济效益,对膜分离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论认为,尽管相关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亟待形成以高性能膜材料为核心的甲烷“零成本/负成本”回收方法,以促进油气行业“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行业 甲烷减排 膜分离 聚合物膜 MOF 混合基质膜 渗透系数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水下处理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超 王定亚 +1 位作者 任克忍 肖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84,共5页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试验开发的油气水下处理技术,包括水下多相混输技术、水下海水分离技术、水下气体分离技术及水下多相分离技术,阐述了水下处理系统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在深入分析海洋油气田不同开发时期水下处理系统...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试验开发的油气水下处理技术,包括水下多相混输技术、水下海水分离技术、水下气体分离技术及水下多相分离技术,阐述了水下处理系统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在深入分析海洋油气田不同开发时期水下处理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多相混输系统、海水分离回注系统和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等3种典型的水下处理系统设计开发流程。最后对国内海洋油气水下处理系统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开发 水下处理系统 水下增压 水下分离 多相分离 多相混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高含水含聚合物采出液处理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伟福 杨忠 +4 位作者 周东月 蒲涛 李永强 黎文亮 王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30,共4页
KYPJ破乳净水一体化处理剂为TA型、AE型、SP型聚醚破乳剂与丙烯酸的反应产物,其中KYPJ-1是针对冀东油田G104-5区块G17站含聚采出液研制的处理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17站高含水(85%-90%)含聚(11-14 mg/L)采出液在55℃静置30分... KYPJ破乳净水一体化处理剂为TA型、AE型、SP型聚醚破乳剂与丙烯酸的反应产物,其中KYPJ-1是针对冀东油田G104-5区块G17站含聚采出液研制的处理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17站高含水(85%-90%)含聚(11-14 mg/L)采出液在55℃静置30分钟后分离出的污水,在外加聚合物量为70-100 mg/L和〉250 mg/L两个区间,其含油量很高;按200 mg/L的量加入KYPJ-1后,外加聚合物量在前一区间时,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大幅下降;除KYPJ-1外再按20-30 mg/L的量加入絮凝剂,则外加聚合物量在后一区间的采出液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降至500 mg/L以下,KYPJ-1的最宜加量为200-250 mg/L。在日处理液量约1.2×10^4m^3的G17站,在含聚14.1 mg/L的采出液中按50 mg/L的量连续加入KYPJ-1,分离出的污水含油量由以前的1600 mg/L降至约300 mg/L,在6个月内维持在500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含聚合物采出水 油水分离 破乳/净水剂 改性混合聚醚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翁蕊 杨普华 罗幼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171,共5页
实验考察了质量比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 10盐水溶液流经质量比3∶7的大庆油砂/石英砂填充岩心时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3000mg/L,用5844mg/L的NaCl溶液配液并驱替,注入量2PV,岩心直径0.4cm、长L... 实验考察了质量比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 10盐水溶液流经质量比3∶7的大庆油砂/石英砂填充岩心时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3000mg/L,用5844mg/L的NaCl溶液配液并驱替,注入量2PV,岩心直径0.4cm、长L=1.5和4.5m,用色谱分离因子Fcs(SDBS与OP 10回收率之比,其值>1)定量表示二者色谱分离程度。流经石英砂填充岩心时基本无色谱分离,流经大庆油砂填充岩心时OP 10完全被吸附,SDBS的吸附很严重,色谱分离充分(L=4.5m)。因此,两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差异越大,多孔介质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越严重,则色谱分离越严重。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段塞增大(1PV→2PV),则Fcs减小(20.78→1.67,20℃,1.5m);温度升高(20℃→45℃),则Fcs略减小(1.80→1.73);在SDBS/OP 10溶液中加碱(2000mg/LNaOH)使Fcs由1.67减至1.55,增加前置碱段塞(2000mg/LNaOH)使Fcs再减至1.45(20℃,1.5m);运移距离增加(L由1.5增至4.5m)使Fcs增大(1.67→1.80,20℃);残余油的存在使20℃时Fcs减小(1.67→1.47,1.5m),使45℃时Fcs增大(1.73→1.84,4.5m),这是吸附和油水相分配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9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色谱分离 充填岩心 化学驱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流体在垂直分支盲管中的流动问题研究
7
作者 张金亚 朱宏武 +2 位作者 徐丙贵 丁矿 强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101,共5页
以一个垂直分支盲管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的复杂流动状况、油水分离情况、主管流量与盲管内含水率分布之间的关系。在主管不同流速与含水率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代数滑移混合模型,求解了主管及盲管内油水混合物的流动问题。计算结果显... 以一个垂直分支盲管为对象,研究其内部的复杂流动状况、油水分离情况、主管流量与盲管内含水率分布之间的关系。在主管不同流速与含水率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代数滑移混合模型,求解了主管及盲管内油水混合物的流动问题。计算结果显示,盲管由混合区和滞止区组成。混合区主要由2个循环涡组成,随着主管路流体流速的增加,盲管内混合区的长度增长。在滞止区形成了油水分离,且分离程度与滞止区的长度以及主管路的湍流强度有关,在进口速度从0.75 m/s到5.00 m/s变化时,滞止区内的最大含水质量分数从70%下降到30%。该结论对于研究分支盲管内的腐蚀、水合物形成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体 分支盲管 数值模拟 油水分离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环状掺输流程油井计量技术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辉 汪忠宝 孔繁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7,129,共3页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目前共有1359口油井采用小环状掺输集油流程。在这种流程中,油井采用翻斗分离器+电子水表的计量方式,计量误差一般较大,计量液量为负值的状况时有发生。现场试验验证了水表与翻斗分离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计算单井产...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目前共有1359口油井采用小环状掺输集油流程。在这种流程中,油井采用翻斗分离器+电子水表的计量方式,计量误差一般较大,计量液量为负值的状况时有发生。现场试验验证了水表与翻斗分离器之间存在系统误差。计算单井产量时,若校正系统误差,并确定合理的掺水量,那么计量结果就会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表 翻斗分离器 系统误差 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处理餐饮泔水油生产混和酸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张晓斌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6期46-47,共2页
探讨泔水油水解工艺,直接用水作催化剂,适应成分复杂的餐饮泔水油,污水处理简单,从酸析、水洗、压力、温度、水解等条件进行研究。采用的工艺条件是:压力,3.2 MPa;加水量,30%左右。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加水量一般是根据中性油的含量来计算... 探讨泔水油水解工艺,直接用水作催化剂,适应成分复杂的餐饮泔水油,污水处理简单,从酸析、水洗、压力、温度、水解等条件进行研究。采用的工艺条件是:压力,3.2 MPa;加水量,30%左右。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加水量一般是根据中性油的含量来计算,因为游离脂肪酸不需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泔水油 环境保护 混和酸 酸析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机采井泵深与掺稀混配点分离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林辉 梁志艳 +2 位作者 蒋磊 程婷 王磊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7,158,共3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受油稠、原油黏温拐点深、泵挂深度大、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抽稠泵及稠油电泵在机械举升过程中普遍存在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稀油损失严重、成本压力大的问题。采用有杆泵及电泵泵挂深度与掺稀混配点分离...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受油稠、原油黏温拐点深、泵挂深度大、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抽稠泵及稠油电泵在机械举升过程中普遍存在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稀油损失严重、成本压力大的问题。采用有杆泵及电泵泵挂深度与掺稀混配点分离设计方法,运用电泵尾管悬挂分离及抽稠泵泵下加深分离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场试验及推广应用效果表明,2种方法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已在塔河油田稠油井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机采井 掺稀混配点 分离设计 泵下加深 尾管悬挂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内部收益率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文江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2000年第1期90-92,共3页
用数例、图表详尽地展现了内部收益率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的适应性、操作性、优劣性 .
关键词 内部收益率 投资评估 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分馏塔在线水洗除盐技术应用总结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开研 张盼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48-52,共5页
延安炼油厂2.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自投产以来,先后多次出现分馏塔塔盘、空气冷却器、机泵、油气管线、换热器等堵塞和腐蚀泄漏问题,严重影响装置安全运行。为解决结盐腐蚀问题,采用了加缓蚀剂、在线水洗、加大水洗水用量等常规处理措... 延安炼油厂2.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自投产以来,先后多次出现分馏塔塔盘、空气冷却器、机泵、油气管线、换热器等堵塞和腐蚀泄漏问题,严重影响装置安全运行。为解决结盐腐蚀问题,采用了加缓蚀剂、在线水洗、加大水洗水用量等常规处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0年对分馏塔塔顶循环回流系统实施了在线除盐技术改造,采用湍旋混合-顺流萃取-油水深度分离的组合方法,注水萃取分馏塔塔顶循环油中的腐蚀性介质和可溶性盐类,投用后分馏塔塔顶循环油氯离子质量分数稳定在2μg/g以下,分馏塔塔顶循环系统氯离子分离脱除率达到了80%左右,除盐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馏塔 在线水洗除盐 湍旋混合 分馏塔塔顶循环 油水深度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生成油液相加氢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子千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重整生成油加氢工艺流程简单灵活,占地面积小,可镶嵌在现有装置工艺流程中,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产品质量优良、过程清洁环保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及化工领域。文中主要从工艺、设备、技术、实用性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国内装置采用... 重整生成油加氢工艺流程简单灵活,占地面积小,可镶嵌在现有装置工艺流程中,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产品质量优良、过程清洁环保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及化工领域。文中主要从工艺、设备、技术、实用性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国内装置采用的脱烯烃方法,以及新建重整装置采用FITS加氢工艺的技术应用情况。经过技术改造实践,该技术对原料适用性强,可使生成油溴指数由2000~6000 mgBr/100 g降至200 mgBr/100 g以下,苯、甲苯产品溴指数可降至10 mgBr/100 g以下,二甲苯产品溴指数可降至20 mgBr/100 g以下。重整装置生产的苯、甲苯、混苯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分离 混合二甲苯 重整生成油 液相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聚类分析的解释方法在埕北油田气顶区混合油气层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卓 王建立 +2 位作者 夏良冰 刘广明 张弘 《录井工程》 2022年第3期73-77,83,共6页
埕北低凸起油气成藏构造是受燕山、喜山期多次区域性抬升影响而形成,埕北油田东二上亚段构造高部位区域气层发育,经过二十余年生产开采,气顶区已非原始气层状态,气藏规模变小且分布不均,常规录井、测井方法难以判别气油界面。在油田综... 埕北低凸起油气成藏构造是受燕山、喜山期多次区域性抬升影响而形成,埕北油田东二上亚段构造高部位区域气层发育,经过二十余年生产开采,气顶区已非原始气层状态,气藏规模变小且分布不均,常规录井、测井方法难以判别气油界面。在油田综合调整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平井着陆在纯油层中,规避混合油气层对产能的影响,收集埕北油田12口井的气测数据,运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得出关键分离系数α值,将分离系数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埕北油田气顶区的混合油气层解释方法,其在钻井过程中应用能实时判别并解释混合油气层,从而指导水平井准确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聚类分析 混合油气层 分离系数 埕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输接力流程计量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杨伟民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为了实现边远区块的经济有效开发,榆树林油田于2011年在东163区块开始试验混输接力流程,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后又推广运用于徐30和树2区块。然而,采用混输接力流程要求区块必须独立计量产量,油气混输属于典型的多相流介质,多相流介质... 为了实现边远区块的经济有效开发,榆树林油田于2011年在东163区块开始试验混输接力流程,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后又推广运用于徐30和树2区块。然而,采用混输接力流程要求区块必须独立计量产量,油气混输属于典型的多相流介质,多相流介质的计量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混输独立区块集输量规模介于单井和大站之间的特点,采用完全分离法的计量方式,该方式所需分离器占地面积较小,工艺稳定,计量准确,较好地适应混输工艺的计量需求,计量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 接力流程 多相流介质 分离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加氢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腐蚀泄漏分析及防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元凯 张银珠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23年第3期52-55,共4页
某公司蜡油加氢装置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E5102在运行9 a后发生内漏,导致装置被迫紧急停工检修。检修结束后,对管束的腐蚀泄漏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观察、管束测厚、元素分析及离子分析,结合工艺模拟计算、腐蚀机理分析和注水情况分... 某公司蜡油加氢装置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E5102在运行9 a后发生内漏,导致装置被迫紧急停工检修。检修结束后,对管束的腐蚀泄漏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观察、管束测厚、元素分析及离子分析,结合工艺模拟计算、腐蚀机理分析和注水情况分析,认为管程NH_(4)Cl结盐导致垢下腐蚀、注水冲洗不彻底及注水方式不合理是引起换热器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希望对各企业预防加氢装置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的腐蚀泄漏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加氢 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 内漏 NH 4Cl结盐 垢下腐蚀 注水方式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预分离设备的模拟设计及优化
17
作者 杨宗政 董迎春 +2 位作者 李芳 吴志国 张忠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0,共7页
目的 石油开采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中大多含有泥-砂等固体颗粒,为了提高油、水、砂混合液的分离速率,设计了一种一体化的油、水、砂预分离设备,并对其进行实际能力测试。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设备的旋流油水分离... 目的 石油开采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中大多含有泥-砂等固体颗粒,为了提高油、水、砂混合液的分离速率,设计了一种一体化的油、水、砂预分离设备,并对其进行实际能力测试。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设备的旋流油水分离单元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并探究了最佳操作条件,通过实例验证模拟的结果是否准确、设计的设备尺寸是否可行。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模拟优化出的旋流器主直径为66.5 mm,溢流口直径为4.6 mm,底流口直径为14 mm,大锥角为20°。在该尺寸下进行了最佳操作条件的探究,当油相体积分数为10%时:模拟得到最佳入口流速为15 m/s,溢流分流比为15%,除油效率为83.1%;实例试验的最佳入口流速为15 m/s,溢流分流比在15%~20%之间,除油效率为79%。结论 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优化的设备能够满足油水分离预处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预分离 油水砂混合液 旋液分离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计橇在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上的应用
18
作者 朱国承 郄海霞 《石油工程建设》 2011年第6期25-26,88-89,共2页
对于黏度和密度不同的油品顺序输送,对油品界面进行检测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的是密度法。文章介绍了密度计橇的结构及功能,论述了密度计橇在实际运行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在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上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应用表明,密... 对于黏度和密度不同的油品顺序输送,对油品界面进行检测的方法应用比较普遍的是密度法。文章介绍了密度计橇的结构及功能,论述了密度计橇在实际运行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在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上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应用表明,密度计橇能非常准确地判定成品油管道输送油品中的柴油—汽油混油界面,并能按预先设定的操作程序实现纯油和混油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顺序输送 密度计橇 油品界面检测 纯油和混油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