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7
1
作者 吴普特 赵西宁 +1 位作者 操信春 郝仕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已超过200亿m3,远大于南水北调实体工程目前的调水规模;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调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依靠现有南水北调实体工程难以支撑中国北方粮食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用水效率。考虑到中国南北方经济状况的现实差距,以及"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的长期运行,建议国家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同时,加强区域农业水足迹演变与控制研究,制定区域农业水足迹相关技术标准,为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农业 水足迹 北水南调虚拟工程 虚拟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残留沉积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尚斌 陈木宏 +5 位作者 陆钧 陈忠 向荣 郑范 谢强 陈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对南海北部外陆架珠江口西南的E60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通过沉积学分析,认为该孔沉积物形成于近滨环境,时间为全新世初期。根据岩性的变化将该孔分为上下2段,下段岩性较均匀,粒度参数变化较小,主要是风暴成因的递变悬浮... 对南海北部外陆架珠江口西南的E60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通过沉积学分析,认为该孔沉积物形成于近滨环境,时间为全新世初期。根据岩性的变化将该孔分为上下2段,下段岩性较均匀,粒度参数变化较小,主要是风暴成因的递变悬浮沉积序列,形成于近滨上部环境;上段为均匀悬浮,为近滨下部环境。该孔下段的沉积作用主要是对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沉积物的改造和再沉积,基本没有新的陆源物质加入,属于残留沉积或准残留沉积,只是在晚期的上段沉积中才有少量以细粒物质为主的新物源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沉积 粒度 AMS ^14C全新世 南海北部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亮 李团结 +1 位作者 杨文丰 陈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70,共7页
为全面了解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来源,在珠江口至北部湾海域进行了密集的采样工作,然后对4 000多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测试,1 000多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金属含量测试,之后对粒度平均值及Cu、Pb、Zn、Cr含量分布进行了... 为全面了解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来源,在珠江口至北部湾海域进行了密集的采样工作,然后对4 000多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测试,1 000多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金属含量测试,之后对粒度平均值及Cu、Pb、Zn、Cr含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重金属含量平面分布特征较为相似,相对高含量分布区主要位于珠江口及其西侧的粤西近海海域,且均呈现由珠江口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以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中一类沉积物为参照,Pb、Zn超标站点范围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内及海陵岛西部,Cu、Cr的超标站点范围较广,在调查区域分布广泛。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重金属相关性较高,说明具有同源性,由分布图梯度变化可以看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珠江口。将该区域重金属含量进行分区分析后认为,在南海北部近岸海域存在4个重金属富集海域,分别位于珠江口海域、上川岛至海陵岛海域、琼州海峡东部及雷州半岛西部。结合粤西沿岸流及琼州海峡西向流等水动力特征对4个区域重金属来源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琼州海峡周边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自珠江径流输入,并认为珠江径流输入的重金属污染物目前最远可到达北部湾东部。最后,为全面了解重金属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选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重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口至崖门口,中度污染区在调查区东部至西部均有分布;由珠江口向西至阳江近岸海域存在3个潜在生态危害中度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粒度 物源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水泥改性施工均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鸣 宋建平 +1 位作者 刘军 周跃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59-63,共5页
常用无机类膨胀土改性处理主要有石灰改性和水泥改性,就施工工艺而言,影响改性效果主要因素是改性剂与土料拌和的均匀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膨胀土开挖料超大土团的破碎问题;二是开挖料高含水率速降问题。针对水泥改性膨胀土施... 常用无机类膨胀土改性处理主要有石灰改性和水泥改性,就施工工艺而言,影响改性效果主要因素是改性剂与土料拌和的均匀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膨胀土开挖料超大土团的破碎问题;二是开挖料高含水率速降问题。针对水泥改性膨胀土施工工艺,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膨胀土料最大土团级配和含水率控制标准,分析了现场施工采用的旋耕机和条筛碎土新工法的可行性,为水泥改性膨胀土现场施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膨胀土 改性 粒径 含水率 施工 水泥 均匀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闫丽珍 成升魁 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粮食贸易所隐含的虚拟资源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除供需配置和流域配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农业资源配置形式.本文借鉴“虚拟资源”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中国玉米“北粮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于区... 粮食贸易所隐含的虚拟资源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除供需配置和流域配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农业资源配置形式.本文借鉴“虚拟资源”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中国玉米“北粮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于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每年从北方运往南方的玉米将近4×10^7t,相当于向南方调运了(5.9~9.5)×10^6hm^2)的虚拟耕地.作为主要调出区,东北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玉米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合理,华北地区的优势则不明显,资源配置欠合理.虽然虚拟耕地资源流动满足中国南方地区的粮食需求,却承担着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公平代价.Tony Allan提出的虚拟资源贸易是具有利益倾向性的,为了弥补虚拟耕地调出区的损失,有必要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给予中国耕地资源流出区一定补助,对耕地资源给予补偿,并将耕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纳入统一的核算模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粮南运 虚拟资源 流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粮南运”与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兼论水资源生产力的增进、贮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立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 ,南方经济突飞猛进 ,放松了粮食生产 ;北方注重水利设施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 ,从而使历史形成的“南粮北调”局面逐步地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格局。值此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 ,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启动之际 ,本... 改革开放以来 ,南方经济突飞猛进 ,放松了粮食生产 ;北方注重水利设施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 ,从而使历史形成的“南粮北调”局面逐步地呈现出“北粮南运”的格局。值此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 ,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启动之际 ,本文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 ,辩析“南水北调”与“北粮南运”的得与失 ,提出“北压南扩”的粮食布局 ,以及进口必要数量的粮食以缓解北方水危机等的水资源生产力战略贮备意见。并着重强调多种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北粮南运 水资源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粗颗粒悬沙来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西庆 陈吉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探索了长江南水北调占总径流量10%情况下对长江粗颗粒悬沙(≥0.05mm)入海数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对入海细颗粒泥沙的影响主要为南沙北调,但数量较小,在1%左右,而对粗颗粒悬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流量... 探索了长江南水北调占总径流量10%情况下对长江粗颗粒悬沙(≥0.05mm)入海数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对入海细颗粒泥沙的影响主要为南沙北调,但数量较小,在1%左右,而对粗颗粒悬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流量减少导致的水体挟沙能力的降低。通过建立大通站典型枯水年(1978),平水年(1987)及洪水年(1983)月平均流量与月平均床沙质输沙率相关曲线,估算出各典型年在典型流量23000m3/s,30000m3/s与40000m3/s水平下调水流量3000m3/s时导致的入海床沙质输沙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沙率的相对变化在-39%至-24%之间,且在较高的流量水平下,输沙率相对变化较小,但绝对变化增大,经大通入海的床沙质数量每年约减少2350~47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长江口 粗颗粒悬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沿岸泥质沉积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常宏 肖尚斌 +1 位作者 陈忠 陈木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6,52,共6页
对南海北部陆架琼东沿岸泥质区S20孔进行了岩性、粒度和常量元素分析,初步探讨了该泥质区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S20孔岩性较均一,主要为黏土质粉砂,研究区受相对单一而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常量元素含量变化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 对南海北部陆架琼东沿岸泥质区S20孔进行了岩性、粒度和常量元素分析,初步探讨了该泥质区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S20孔岩性较均一,主要为黏土质粉砂,研究区受相对单一而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常量元素含量变化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律",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因子P2O5,MnO,TiO2,Al2O3,Fe2O3和K2O等的组合,体现了元素在表生环境中活动性差异与迁移状况,F2因子MgO和Na2O组合的意义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我们尚无很好的解释,亟待矿物学方面的研究支持。均匀的岩性组成、相对稳定的元素组成表明该区沉积物适宜于古环境重建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陆架 泥质沉积 地球化学特征 粒度 S20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及琼东北海区悬浮体现场激光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亮 张玉芬 +1 位作者 李团结 许冬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对粤西及海南岛东北部海区现场调查,取得了大量悬浮体激光粒度数据。分析发现,调查海区悬浮体总体积浓度值普遍较低,中值粒径分布表层大于底层。对总体积浓度、中值粒径平面图及断面图分析后发现,春夏季调查海区悬浮物主要分为粤西... 通过对粤西及海南岛东北部海区现场调查,取得了大量悬浮体激光粒度数据。分析发现,调查海区悬浮体总体积浓度值普遍较低,中值粒径分布表层大于底层。对总体积浓度、中值粒径平面图及断面图分析后发现,春夏季调查海区悬浮物主要分为粤西、琼州海峡东及海南岛东三部分,且三处悬浮物均存在明显的分界;调查海区大部分海域中值粒径的分布具有在表层近岸小于离岸、在垂向上表层高于底层的特征,琼州海峡内表层中值粒径低于口外。认为生物作用及絮凝作用对该海域悬浮体形成及形态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 悬浮体 粤西 琼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漕北运:中国古代漕运转向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漕运连接着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区域,其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汉唐期间,漕运为东西方向,由东至西;唐宋期间,漕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进一步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方向的不断变化,意味着政治... 漕运连接着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区域,其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汉唐期间,漕运为东西方向,由东至西;唐宋期间,漕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进一步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方向的不断变化,意味着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在空间上的地域关系的变动,总体趋势是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分立北南,南粮大量北运。这一变局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之区的绳索,另一方面,由于漕运长距离运输的空间特点,各王朝意识到漕运除了供食京师之外尚可发挥其调控与制衡社会的功能,于是漕运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社会赈济、救助等领域。此外,漕运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生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这个经济带在明清时期的经济功能及其辐射意义巨大。漕运线路变动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即中国古代统一王朝为什么始终选择内河,其价值取向与内在理念何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漕运 南漕北运 漕运转向 运河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的生态脆弱区人均粮食时空格局变动及驱动力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白景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粮食问题是关系生态脆弱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耕地面积有限、城市化加速、人口增长和生态保护急需加强的背景下,人均粮食的区域差异和驱动力研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县级行政区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元,县域人均粮... 粮食问题是关系生态脆弱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耕地面积有限、城市化加速、人口增长和生态保护急需加强的背景下,人均粮食的区域差异和驱动力研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县级行政区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元,县域人均粮食变化的机制对于生态脆弱区发展至关重要。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37个县为研究单位,借助ESDA和GWR模型,揭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人均粮食区域差异的空间异质性及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2011年,研究区县域人均粮食空间白相关特征明显,区域人均粮食变化的驱动因素呈现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单位面积产量对人均粮食变化的影响最大,耕地面积变动是第二大影响因素,都呈正相关。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平原向山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因此,应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当前人均粮食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在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小尺度地理单元的特性,才能保证脆弱的生态环境能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 空间格局 驱动力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散粮质量追溯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申 董婷婷 +5 位作者 陈召安 王仁海 彭远 张虎成 张富林 张东晖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8期151-155,共5页
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散粮质量追溯技术,以"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质量追溯业务为基础,面向商流环节与物流环节,应用存识别代码及流式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以散粮集装箱为单元,针对储备状态、封箱状态和物流状态按照统一规则... 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散粮质量追溯技术,以"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质量追溯业务为基础,面向商流环节与物流环节,应用存识别代码及流式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以散粮集装箱为单元,针对储备状态、封箱状态和物流状态按照统一规则进行编码,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事务工作量核算、事务信息的发布验证以及存储,最终完成追溯平台区块的核算和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粮南运 集装箱 散粮 区块链 质量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水南调工程”的警示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普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23,180,共4页
在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粮食调运与虚拟水流动量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粮食虚拟水"北水南调工程"引起了一系列潜在的危机:加剧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并拉大了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经济差距。结合我国粮食生... 在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粮食调运与虚拟水流动量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粮食虚拟水"北水南调工程"引起了一系列潜在的危机:加剧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并拉大了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经济差距。结合我国粮食生产用水技术水平与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应对上述潜在危机的建议: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尽快启动研究实施国家粮食生产用水补偿奖惩制度,挖掘农业节水潜力,缓解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水资源压力。2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节水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节水农业工程,充分调动多方资源,促进节水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水南调 粮食安全 虚拟水 用水补偿 蓝水 绿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供水潜在危机及南水北调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蔚杰 王保文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西安市供水现状及严峻的水危机态势、水荒有所缓解及潜在的水危机进行了论述,提出南水北调是解决西安市水资源短缺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 南水北调 城市供水 调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长江口南北槽水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分析
15
作者 刘启雄 陈家祺 +1 位作者 刘海江 张东来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8,共9页
为探究长江口区域最新的泥沙运动特征,于2019年枯季(1月,21个样本)和洪季(8月,58个样本)在长江口南北槽及周边区域现场取样河床表层泥沙样本,测量了样本的中值粒径和级配分布。采用Folk-Ward公式计算了泥沙样本的粒度参数(分选系数、偏... 为探究长江口区域最新的泥沙运动特征,于2019年枯季(1月,21个样本)和洪季(8月,58个样本)在长江口南北槽及周边区域现场取样河床表层泥沙样本,测量了样本的中值粒径和级配分布。采用Folk-Ward公式计算了泥沙样本的粒度参数(分选系数、偏度和峰度),并分析了沙样本内磁性物质含量。基于上述泥沙物理参数,进一步对比分析洪枯季研究区域河床表层泥沙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北槽内洪枯季泥沙样本中值粒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南槽中段洪季泥沙样本中值粒径远小于枯季泥沙样本中值粒径,南槽其他区域洪枯季泥沙样本中值粒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同一中值粒径下,不同沙样本(中值粒径大于63μm)各粒度参数之间差异显著,而泥样本(中值粒径小于63μm)粒度参数间差异相对较小。此外,磁性物质含量测量结果表明枯季沙样本磁性物质组成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洪季沙样本磁性物质的空间分布相对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北槽 深水航道 洪枯季 泥沙样本 中值粒径空间分布特征 粒度参数 磁性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国内北粮南运的船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俊令 韩琳 《船海工程》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根据国内粮运现状、航线及主要装运港口数据和相关影响粮运的因素,分析四类典型的散粮船特点,认为国内北粮南运的船型中,2.5万~3.0万t级船型经济实用,被广泛应用;5.5万t级船型则发展前景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北粮南运 航线分析 船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粮食空间布局逆转对化肥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曾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8期101-102,共2页
“北粮南运”是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南北空间生产格局发生重大逆转,对目前的粮食生产安全及化肥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实证发现,稻谷的种植出现北移,北方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的提高需要更多投入,主要表现在化肥费用上,每增加667 hm^(2)稻... “北粮南运”是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南北空间生产格局发生重大逆转,对目前的粮食生产安全及化肥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实证发现,稻谷的种植出现北移,北方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的提高需要更多投入,主要表现在化肥费用上,每增加667 hm^(2)稻谷的种植,化肥费用以及农膜费用也会相应增加,而这种化肥的过度增加不利于农业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粮南运 投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