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数学史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彬 李春兰 张涛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方程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的历史名题以及七巧板等内容.就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融入中国数学史,得到5点启示: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追根溯源,求真求实;名题变式,以题说法;游戏数学,玩中传知;图文并茂,不乏趣味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史 美国 初中数学教科书 历史名题 七巧板 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中美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孙忠 雷沛瑶 +1 位作者 何忆捷 熊斌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8,共7页
数学竞赛是识别和培养数学英才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英才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数学文化的内涵特点,构建面向数学竞赛试题的数学文化分类框架,以中、美、俄3个国家的试题为样本,分析和比较它们在知识源流、学科联系、社会角色、审美... 数学竞赛是识别和培养数学英才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英才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数学文化的内涵特点,构建面向数学竞赛试题的数学文化分类框架,以中、美、俄3个国家的试题为样本,分析和比较它们在知识源流、学科联系、社会角色、审美娱乐和多元文化5个数学文化维度上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3个国家的试题都注重数学文化,各有特点,但主要集中在审美娱乐和社会角色两个方面.得到数学竞赛命题以及数学资优生培养的相关启示:重视数学文化试题价值,彰显“育人性”;精选数学文化主题素材,注重“多元性”;立足数学文化普及特点,体现“民族性”;链接数学文化内容发展,指向“前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竞赛 数学文化 试题比较 英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情境的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再平 罗新兵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高考的考查载体是情境,分析中国新高考启动以来数学情境类试题命制特征、探索情境类试题育人功能、明确情境类试题的命制方向有重要的意义.以2015—2023年54套全国卷中的174道数学情境试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学试题情境... 高考的考查载体是情境,分析中国新高考启动以来数学情境类试题命制特征、探索情境类试题育人功能、明确情境类试题的命制方向有重要的意义.以2015—2023年54套全国卷中的174道数学情境试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学试题情境的含义、分类与价值;其次,分析了情境试题的题量与分值、变化趋势、难易程度、题型和考查内容等特征;再次,研究了试题情境的主要类型和育人功能;然后,提出了情境类试题的命制建议:关注情境熟悉性与陌生性的辩证关系、注重情境多样性和恰当均衡性的兼顾、立足试题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重视试题考查内容的适度均衡性与综合性、控制整卷情境试题的总体数量和合理难度;最后,提出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 试题情境 育人功能 命制建议 教学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提出问题”: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8,137,共8页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活动,并期许了培养高水平问题提出者的教育目标。在价值维度上,新课标坚持素养与创新导向,既建立“提出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又把握“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发端的时代定位。在操作维度上,新课标呈现“提出问题”的实践指导,既建构“提出问题”教学路径又主张“提出问题”的跨域融合。为落实上述理念,教科书中应设计多样真实情境,开发多类型“提出问题”栏目;教学中推进“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协同并进;需要建构“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指标,开展“提出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提出问题 教育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 被引量:97
5
作者 任旭 夏小刚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8,共4页
问题情境是一类具有思考性和贴近学生现实的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其主要任务就是把概念和定理中的数学关系由已知转化为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未知关系,并置于与学生相关的现实背景中,其核心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问题情境是一类具有思考性和贴近学生现实的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其主要任务就是把概念和定理中的数学关系由已知转化为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未知关系,并置于与学生相关的现实背景中,其核心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教师从衍生性主题的设计、数学内容本质的把握、数学关系的转化以及问题结构的明确等方面去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彰显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 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被引量:64
6
作者 李鹏 傅赢芳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成分,是实现高效数学教学的关键.但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存在多种误区.应以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为标准,从整体规划课堂提问,展现思维过程;有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及时分析统整学生的...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成分,是实现高效数学教学的关键.但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存在多种误区.应以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为标准,从整体规划课堂提问,展现思维过程;有效运用元认知提示语;及时分析统整学生的回答;创设有疑而问的情境,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等方面对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提问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提问 误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和反馈水平实证研究——基于三位教师课堂录像的编码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启宙 孙庆括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5,共4页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主要存在提问的数量和频次偏多,提问的类型不均衡,提问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短及提问反馈形式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可以采...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主要存在提问的数量和频次偏多,提问的类型不均衡,提问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短及提问反馈形式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可以采取合理控制课堂提问的频数,有效控制课堂提问的难度和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及综合运用反馈的应答方式等策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 提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之间关系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丽敏 Lieven Verschaffel 李雪梅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4期67-71,共5页
“ 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这些学者一致认为“ 问题提出” 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 问题提出” 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最大作用是它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问题提出”和“ ... “ 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这些学者一致认为“ 问题提出” 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 问题提出” 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最大作用是它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问题提出”和“ 问题解决” 相互促进,同时,“ 问题解决” 能力的高低也影响“ 问题提出” 的水平.调查表明,中国四年级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 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 问卷调查 数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Vivo10分析的数学教育专业硕士课堂提问研究——以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决赛视频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文宇 范会勇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解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的课堂提问状况,利用NVivo10对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决赛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问类型上,简单性提问的比重达到了92.92%;在提问方式上,直问数量多,追问数量少,且追... 为了解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的课堂提问状况,利用NVivo10对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决赛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问类型上,简单性提问的比重达到了92.92%;在提问方式上,直问数量多,追问数量少,且追问的水平普遍较低;从教学环节看,提问大部分集中在新知讲解环节和导入环节.研究建议如下:要善于把握提问时机;避免出现"满堂问"现象;注重提高复杂性提问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提问 全日制教育硕士 提问类型 提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链的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一项课例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61
10
作者 唐恒钧 HAZEL TAN +1 位作者 徐元根 张维忠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4,44,共6页
以问题解决数学观为依据,提出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教学理念.课例研究中,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整体上体现了该理念,通过问题链为学生提供逐渐深入的数学理解和一定的探索空间.在数学主题联结上分别表现出知识关联与方法关联两种类型,并对整个... 以问题解决数学观为依据,提出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教学理念.课例研究中,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整体上体现了该理念,通过问题链为学生提供逐渐深入的数学理解和一定的探索空间.在数学主题联结上分别表现出知识关联与方法关联两种类型,并对整个教学产生影响.问题链教学受到课时的限制较为明显,这需要单元设计等方式加以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链 有效教学 课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校本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卫标 张淼 余如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校本化的"敢问、会问、善问"的"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校本化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境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原性问题”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文彬 杨玉东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是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原发性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它有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从教师角度,它有助于教师转化数学史上原初的数学问题为教学中的本原性问题.
关键词 本原性问题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数学命题“能力立意”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思林 翁凯庆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从1999年起,中国高考数学命题就把“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能力立意”命题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学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能力立意”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1)加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负... 从1999年起,中国高考数学命题就把“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能力立意”命题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学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能力立意”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1)加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2)削弱数学基础知识的教与学;(3)助推“题海战术”;(4)不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针对这些问题或不足,提出如下对策:(1)高考数学命题应坚持“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并重的原则;(2)高考试题的编拟应立足于教材;(3)借鉴国外考试的数学命题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命题 能力立意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取花 汤服成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农村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是: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概念不清楚,表述能力差;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良好;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利于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提出环境;学生的自我效... 农村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是: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概念不清楚,表述能力差;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良好;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利于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提出环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欠佳.为此,我们必须做到:转变教师的观念;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指导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提出环境;加强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数学问题 问题提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宋晓平 王建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数学课堂学习现实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学用问题”,它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动力源,包括:元认知提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导向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唤起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启动”、“维持”和“意向生成”3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用问题”的系列作和构成“教学用问题链”.“教学用问题链”是高效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动力:教学用问题 动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巩子坤 李忠如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提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具体操作、主观感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过程等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一位教师的教学... 提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具体操作、主观感受、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过程等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为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是传统的讲授式,另一位则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课堂提问 数学活动 理念的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世界”范式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ICME12获奖报告述评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光明 廖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Yves Chevallard在"教学法的人类学理论"(ATD)框架下提出了"探索世界"范式,并试图用这种新范式解决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危机,这对数学学习的方式以及数学学习的价值有较为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探索世界”范式 数学学习 探究性学习 功利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和猜测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文杰 罗增儒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3,共7页
基于对“测试题一”与“测试题二”的解答情况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高中生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及其在解答中的猜测性问题,并为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和选择题的编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教学建议是:(1)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 基于对“测试题一”与“测试题二”的解答情况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高中生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及其在解答中的猜测性问题,并为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和选择题的编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教学建议是:(1)高中生解答数学选择题常用的和基本的解答方法主要有:直接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猜测法:(2)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解答要有适当的“过程性要求”;(3)学生的猜测性解答,有些是“随机猜测”,更多的是合情猜测:(4)选择题的4个选择支的设计十分重要,3个诱误支要具有足够的迷惑性与诱误性:(5)谨防选择题考查意图的“旁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选择题 常用解法 猜测性解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应用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4-57,19,共5页
厘清和明辨以下问题对数学应用能力研究至关重要。(1)数学应用:对其内涵可以从应用的范围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数学应用具有广泛性、渐进性、科学性的特点。(2)数学应用问题:是指用一定的情节描述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3)数... 厘清和明辨以下问题对数学应用能力研究至关重要。(1)数学应用:对其内涵可以从应用的范围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数学应用具有广泛性、渐进性、科学性的特点。(2)数学应用问题:是指用一定的情节描述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3)数学应用问题解决:是指主体在数学元认知监控下,摆脱情节结构,建立并处理数量关系结构的一种数学认知活动。(4)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与传统的"三大能力"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5)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数学应用素质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应用 数学应用问题 数学应用问题解决 数学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特征 被引量:87
20
作者 温建红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是能较好地实现提问目的、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认识力提高的提问.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启发性、多样性、方法性、示范性和情感性等6个方面.
关键词 有效提问 数学教学 内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