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8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乳源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 HM018改善人源化妊娠小鼠肠道代谢
1
作者 田小燕 赵军英 +9 位作者 刘彦品 刘斌 张珍珍 赵育瑾 赵岩岩 袁玉莹 刘璐 王雅茹 乔为仓 陈历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175,共17页
探究母乳源副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 HM018对粪菌移植人源化妊娠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无菌小鼠,移植健康孕妇的粪便菌悬液构建肠道菌群人源化无菌小鼠模型,受孕后,副格氏乳杆菌干预3周。结果表明,与模... 探究母乳源副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 HM018对粪菌移植人源化妊娠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无菌小鼠,移植健康孕妇的粪便菌悬液构建肠道菌群人源化无菌小鼠模型,受孕后,副格氏乳杆菌干预3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干预14 d时显著增加了人源化妊娠小鼠肠道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增加了Roseburia和Clostridum的丰度和粪便中胆汁酸尤其是次级胆汁酸的含量。此外,显著改变了20条代谢通路的37种血清代谢物,其中显著上调了吡哆醇和肉豆蔻油酸含量,显著下调了壬酸含量,显著影响了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有增加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的趋势。本研究表明L.paragasseri HM018可改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具有潜在的健康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paragasseri HM018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胆汁酸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源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腹泻羔羊空肠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碧波 吴克 +8 位作者 师晓龙 闫奕凝 李嘉豪 段国庆 李熊 任彦鹏 董佳宁 张春香 任有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52-3569,共18页
旨在研究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腹泻羔羊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空肠菌群及空肠黏膜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选用24只刚断奶的羔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腹泻组(D组)、腹泻+抗生素处理组(DA组)、腹泻+... 旨在研究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腹泻羔羊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空肠菌群及空肠黏膜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选用24只刚断奶的羔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腹泻组(D组)、腹泻+抗生素处理组(DA组)、腹泻+植物乳杆菌处理组(DL组),每组6个重复,在正式试验第1天开始对D组、DA组和DL组羔羊分别灌服20 mL ETEC K99菌液,持续8 d。在第9天早上,DA组羔羊注射氟苯尼考,DL组羔羊灌服植物乳杆菌菌液,持续4 d。试验第1、9、13天空腹采集羔羊血液用于检测羔羊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浓度;屠宰后采集羔羊空肠内容物以测定菌群组成,采集空肠组织用于检测肠道黏膜屏障相关蛋白和黏膜蛋白,阿利新蓝(AB)染色研究酸性黏液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处理8 d后,D、DA和DL三组羔羊粪便均不成形,且三组羔羊血清中DAO和D-LA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说明腹泻模型构建成功;2)在第9天,与C组相比,D、DA和DL组羔羊血清中T-AOC、SOD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第9天相比,DA和DL组羔羊在第13天时其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P<0.05),DAO、D-LA浓度和MDA显著降低(P<0.05);3)与C组相比,D组羔羊空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和MUC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D组相比,DA组羔羊空肠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但Claudin1蛋白和MUC2蛋白的表达量有所降低(P>0.05);DL组羔羊空肠组织Occludin蛋白、Claudin1蛋白以及MUC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A组;4)与C组相比,D和DA组羔羊空肠内容物中菌群Chao值和Shannon值均显著降低(P<0.05),DL羔羊空肠内容物中菌群Chao值和Shannon值有所增加(P>0.05)。C、D和DL组羔羊空肠中Firmicutes丰度均显著高于DA组(P<0.05)。C、D和DA组Actinobacteriota丰度都显著高于DL组(P<0.05)。D组羔羊空肠中Proteobacteria丰度略高于C和DL组(P>0.05),DA组羔羊空肠中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高于C、D和DL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与MUC2表达相关的微生物较多,Proteobacteria与空肠MUC2的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ota与空肠MUC2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NK4A214_group与MUC2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Escherichia-Shigella与MUC2的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表明,ETEC K99诱发羔羊腹泻,腹泻羔羊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空肠内容物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空肠黏膜屏障蛋白表达量降低。相比于抗生素治疗,灌服Lactobacillus plantarum增加了空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促进空肠酸性黏液及黏膜组织屏障蛋白的表达。总体而言,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羔羊腹泻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羔羊 抗氧化能力 肠道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昌武 朱亚军 +2 位作者 张彦 伍业旭 郑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76,共6页
该研究对比了小麦蛋白水解物与不同蛋白胨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重点从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解析了小麦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形态、活菌数、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蛋白水解物是一... 该研究对比了小麦蛋白水解物与不同蛋白胨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重点从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解析了小麦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形态、活菌数、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蛋白水解物是一种适用于嗜酸乳杆菌培养的有机氮源,同等培养条件下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高于其他蛋白胨,小麦蛋白水解物中分子质量为2000~5000 Da的组分是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关键营养,含谷氨酰胺、脯氨酸组成的多肽可能是促进嗜酸乳杆菌缩短菌体,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提高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蛋白水解物在嗜酸乳杆菌生产及其他发酵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蛋白 水解物 嗜酸乳杆菌 菌体形态 冻干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合成纳米硒特性研究
4
作者 蔡赐美 李秉承 +6 位作者 盛载静 陈钰霖 李雪玲 胡斌 朱剑锋 杨美艳 胡文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0-156,共7页
乳酸菌具有还原亚硒酸钠为纳米硒的能力。为了采用更加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纳米硒颗粒,本研究首先探索了培养基中加硒浓度、加硒时间,以及培养时长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合成纳米硒的影响,随后对所产的纳米硒颗粒的粒... 乳酸菌具有还原亚硒酸钠为纳米硒的能力。为了采用更加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纳米硒颗粒,本研究首先探索了培养基中加硒浓度、加硒时间,以及培养时长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合成纳米硒的影响,随后对所产的纳米硒颗粒的粒径、zeta电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硒含量为0~600μg/mL时,硒浓度越高,转化得到的纳米硒越多;当培养基中硒浓度高于600μg/mL时,发酵液中的纳米硒含量反而减少。在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对数中前期,即第6 h时添加亚硒酸钠,更有利于纳米硒的合成。而培养至32 h后,纳米硒几乎不再继续合成。通过扫描电镜及粒径和电位仪分析发现,嗜酸乳杆菌所产的纳米硒颗粒呈球形,且超声破碎有助于其释放;纳米硒颗粒带负电荷,电位绝对值为40~50 mV,粒径大小较多分布于170~210 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还原亚硒酸钠所产的纳米硒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综上,嗜酸乳杆菌可以将亚硒酸钠还原合成纳米硒,且所产的纳米硒颗粒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亚硒酸钠 纳米硒(SeNPs) 加硒浓度 加硒时间 培养时长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开发益生菌新鲜干酪 被引量:8
5
作者 董成 张和平 +1 位作者 赵树平 包秋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145,共6页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发酵剂制作新鲜干酪,并对其在新鲜干酪中的活力和添加Lactobacillus后新鲜干酪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b.casei Zhang在新鲜干酪中具有较高的活力,添加2%、1%、0.5%Lb.case...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发酵剂制作新鲜干酪,并对其在新鲜干酪中的活力和添加Lactobacillus后新鲜干酪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b.casei Zhang在新鲜干酪中具有较高的活力,添加2%、1%、0.5%Lb.casei Zhang发酵剂的干酪中,4℃冷藏开始前,Lb.casei Zhang活菌数分别为2.24×10^8 cfu/g,1.38×10^8 cfu/g,5.55×10^8 cfu/g,4℃冷藏28d后,Lb.casei Zhang存活率分别为99.12%,98.31%,98.61%。在制作过程中和4℃冷藏过程中,与空白组相比,添加Lb.casei Zhang对新鲜干酪的pH值、滴定酸度、蛋白水解活性影响都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新鲜干酪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分群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凯 李春玲 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5,共9页
对乳杆菌属所有已有效发表的种做了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各个类群的标签序列把乳杆菌属分为12个主要类群,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类群内种间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以及同源性较高种间的区别。希望对乳杆菌属各个种的区分和鉴定提供... 对乳杆菌属所有已有效发表的种做了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各个类群的标签序列把乳杆菌属分为12个主要类群,并详细分析了各个类群内种间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以及同源性较高种间的区别。希望对乳杆菌属各个种的区分和鉴定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分析 分群 lactobacillus 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晓蕾 唐悦 +2 位作者 齐向辉 韦宇拓 黄日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根据二醇脱水酶与甘油脱水酶的激活因子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从L.diolivoran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假定的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gldG、gldH)全序列,补全了GenBank中该基因序列的未知部分,构建了表达质粒pSE-gldGH,以E.coliB... 根据二醇脱水酶与甘油脱水酶的激活因子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从L.diolivoran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假定的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gldG、gldH)全序列,补全了GenBank中该基因序列的未知部分,构建了表达质粒pSE-gldGH,以E.coliBL21为宿主,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的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gldGH表达产生68ku、13ku两个蛋白质,它们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得到共纯化,纯化产物即假定的激活因子为分子质量约325ku的蛋白质聚合体,由这两个蛋白质以等摩尔量组成,因此假定的激活因子可能为α4β4亚基结构.以L.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为对象,进行激活实验,结果证实gldGH表达产物具备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醇脱水酶 激活因子 功能鉴定 1 3-丙二醇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影响Lactobacillus brevis 4903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庆芳 迟乃玉 +1 位作者 薛景珍 魏毓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研究可知,亚硝酸盐对Lactobacillusbrevis4903发酵有抑制作用,环境中亚硝酸盐一旦分解掉,这种抑制作用就会被解除。分析其原因:①亚硝酸盐抑制了乳酸菌生长,从而抑制了乳酸发酵;②在发酵初期可能因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使亚硝酸盐... 通过研究可知,亚硝酸盐对Lactobacillusbrevis4903发酵有抑制作用,环境中亚硝酸盐一旦分解掉,这种抑制作用就会被解除。分析其原因:①亚硝酸盐抑制了乳酸菌生长,从而抑制了乳酸发酵;②在发酵初期可能因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使亚硝酸盐酶解生成NH3,NH3中和了乳酸菌生成的酸(H+),从而使环境pH值的下降和酸的积累变得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lactobacillus brevis 4903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汪昕昕 任倩然 +3 位作者 付天娇 张卫兵 任发政 甘伯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0,共6页
采用2.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14(L.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L.casei-14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为(7.66±0.58)cm,与... 采用2.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14(L.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L.casei-14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为(7.66±0.58)cm,与模型组((6.73±0.42)cm)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分别为(4.22±0.97)和(4.17±1.33),与模型组(8.00±2.1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组织病理学炎症评分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炎症评分分别为(4.88±0.83)和(4.13±0.64),极显著低于模型组(10.50±1.85)(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L.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和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以达到预防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casei-14 溃疡性结肠炎 REAL-TIME PCR 炎症细胞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酸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乌日娜 岳喜庆 张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0,共4页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是1株筛选自发酵酸马奶,并具有耐酸等益生特性的益生乳杆菌。该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比较了其在pH值为7.0和5.5的培养液中分别生长至对数生长期中期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有11个蛋白质点表达发...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是1株筛选自发酵酸马奶,并具有耐酸等益生特性的益生乳杆菌。该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比较了其在pH值为7.0和5.5的培养液中分别生长至对数生长期中期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有11个蛋白质点表达发生明显变化,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其中有3个表达增强的蛋白质点分别鉴定为翻译因子(EF-Tu),N-乙酰氨基葡萄糖-6-磷酸脱醛酶(NagA)和小热休克蛋白(sHsp)。酸胁迫可诱导乳酸菌产生复杂的酸应激反应,涉及不同的代谢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蛋白质组 酸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reuteri PYR8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艳禾 张兰威 +1 位作者 胡森 步志高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510,共6页
以Lactobacillus reuteriPYR8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亚油酸异构酶(linoleate isomerase,LI)基因,将其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中.重组菌株GS115/pPIC9K-LI经1%甲醇诱导后,SDS-PAGE电泳表明该... 以Lactobacillus reuteriPYR8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出亚油酸异构酶(linoleate isomerase,LI)基因,将其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中.重组菌株GS115/pPIC9K-LI经1%甲醇诱导后,SDS-PAGE电泳表明该基因在酵母中得到表达,即分子量约为67 kD的重组LI蛋白.经SP-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Phenyl 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为95%的重组LI蛋白样品.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纯化的重组LI具有亚油酸异构酶的活性,酶的比活力为6.8 U?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lactobacillus reuteri PYR8 亚油酸异构酶 共轭亚油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培养基组分对Lactobacillus J23合成抗菌肽Bac-J23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易华西 韩雪 +1 位作者 杜明 张兰威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5期56-58,共3页
研究了培养基MRS组分对乳酸菌Lactobacillus J23产生广谱抗菌肽Bac-J23的影响,并对其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浓度为5g/L的乙酸钠对Bac-J23的合成具有刺激诱导作用,蔗糖对Bac-J23合成的最有利,酵母提取物对Lactobacillus J2... 研究了培养基MRS组分对乳酸菌Lactobacillus J23产生广谱抗菌肽Bac-J23的影响,并对其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浓度为5g/L的乙酸钠对Bac-J23的合成具有刺激诱导作用,蔗糖对Bac-J23合成的最有利,酵母提取物对Lactobacillus J23的生长和Bac-J23的合成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KH2PO(415g/L^20g/L)有利于Bac-J23的合成,MgSO(40.2g/L)对合成Bac-J23最有利,MnSO4和Tween-80对Bac-J23合成及Lactobacillus J23生长均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培养基 lactobacillus J23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的培养条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淼 张臻裕 陈晓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82,共4页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是来自人体肠道的一株重要的益生菌。作者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温度为37℃和培养基起始pH值为6.4。当在改良的MRS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10 g/L碳酸钙,并经过一次中间补糖(8 g/L)培养,菌体...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是来自人体肠道的一株重要的益生菌。作者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温度为37℃和培养基起始pH值为6.4。当在改良的MRS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10 g/L碳酸钙,并经过一次中间补糖(8 g/L)培养,菌体干重达7.12 g/L活菌数为3.89×10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菌株的产胺测定与抗生素耐药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会咏 甘伯中 +3 位作者 任发政 郭慧媛 张卫兵 文鹏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30,共7页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是具有脱基因毒性的益生菌株,试验通过HPLC分析了该菌在脱羧酶培养基中的产胺情况,并利用药敏纸片评价了其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产生组胺、亚精胺和腐胺,合成量分别为68.83、2.11、8.94mg/L,精...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是具有脱基因毒性的益生菌株,试验通过HPLC分析了该菌在脱羧酶培养基中的产胺情况,并利用药敏纸片评价了其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产生组胺、亚精胺和腐胺,合成量分别为68.83、2.11、8.94mg/L,精胺和酪胺未检出.在所测定的15种抗生素中,测试菌株对喹诺酮类的3种抗生素以及糖肽类的2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对青霉素G表现出耐药性;对利福平、红霉素表现出中度敏感;对其他7种抗生素均表现出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 体外安全性评价 生物胺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发酵生产Kefiran多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毕洁 王淼 +1 位作者 周昀 苏晓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80,共5页
研究了发酵条件(温度、起始pH、接种量等)对乳酸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发酵产Kefiran多糖的影响,并对菌体的形态及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形态在生长期间会发生改变,为短杆状-链杆状-短杆状;胞外多糖是从菌体... 研究了发酵条件(温度、起始pH、接种量等)对乳酸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发酵产Kefiran多糖的影响,并对菌体的形态及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形态在生长期间会发生改变,为短杆状-链杆状-短杆状;胞外多糖是从菌体生长期开始合成的;接种量为10%、起始pH为5.3、培养温度为25℃时有利于多糖的合成;CaCO3、Tween80和NaCl的添加量分别为1.2%、4%和0.25%时,胞外多糖的产量可达1.5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KEFIRAN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KSFY07对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衰老小鼠运动能力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潇潇 周雅琳 +1 位作者 冯霞 赵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8,共10页
该研究通过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观察了一株新发现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KSFY07,LDSBKSFY07)对衰老小鼠运动能力提升的作用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观察衰老小鼠跑步能力、游泳耐力、血液生... 该研究通过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观察了一株新发现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KSFY07,LDSBKSFY07)对衰老小鼠运动能力提升的作用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观察衰老小鼠跑步能力、游泳耐力、血液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变化和mRNA表达变化、小鼠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变化来检测LDSBKSFY07提升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机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DSBKSFY07(1.5×10^(9) CFU/kg BW灌胃)能够延长衰老小鼠的跑步时间和力竭游泳时间,降低衰老小鼠血清中的血尿素氮、血乳酸、丙二醛的水平,增加肝糖原、肌糖原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组织病理学观察提示LDSBKSFY07减轻了小鼠肝脏和肾脏肾组织的衰老损伤。qPCR结果显示LDSBKSFY07具备下调衰老小鼠肝脏、肾脏和骨骼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的mRNA表达和上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Cu/Zn-SOD、Mn-SOD、过氧化氢酶表达的能力。另外,LDSBKSFY07还可以下调衰老小鼠骨骼肌组织的syncytin-1 mRNA表达。同时,LDSBKSFY07还增加了衰老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丰度和降低了拟杆菌门的丰度。而且,LDSBKSFY07对组织、血清和肠道菌群状态的调节作用优于维生素C(150 mg/kg BW灌胃)具有减缓小鼠衰老和提升其运动能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衰老 运动 维生素C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限制条件下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传1000代过程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羿 白梅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通过检测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情况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碳源限制性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代期间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细胞形态有微弱变化;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总体... 通过检测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情况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在碳源限制性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代期间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细胞形态有微弱变化;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总体基本维持不变;L.casei Zhang在碳源限制条件下长期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碳源限制培养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传1000-2000代过程中的实验室进化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瑞芬 惠文彦 +2 位作者 白梅 张文羿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了研究L.casei Zhang实验室进化特性,对其三个谱系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2 000代期间表观特性(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研究结果显示: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各谱系间进化趋势基本平... 为了研究L.casei Zhang实验室进化特性,对其三个谱系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2 000代期间表观特性(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研究结果显示: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各谱系间进化趋势基本平行,即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等特性未发生明显的多样性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侧面表明L.casei Zhang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进化1 000~2 000代过程中表型特征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实验室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LH对水产养殖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卓佳 周海平 +2 位作者 杨莺莺 洪敏娜 梁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2-349,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乳酸杆菌LH就养殖废水、饲料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15~30℃,乳酸杆菌浓度为103~106cfu·mL-1,底物浓度为50~150mg·L-1条件下,测定废水的pH、NH3-N、NO2-N、NO3-N、PO4-P和COD。结果表明,与对...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乳酸杆菌LH就养殖废水、饲料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15~30℃,乳酸杆菌浓度为103~106cfu·mL-1,底物浓度为50~150mg·L-1条件下,测定废水的pH、NH3-N、NO2-N、NO3-N、PO4-P和CO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个实验组养殖废水和饲料的NO2-N、NO3-N、PO4-P显著降低,而NH3-N则显著上升,COD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不同温度、菌接种量和底物浓度下,乳酸杆菌LH对养殖废水和饲料NO2-N、NH3-N、PO4-P、NO3-N的降解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乳酸杆菌LH能有效地降低养殖废水和饲料中的NO2-N、PO4-P、NO3-N,而使NH3-N的浓度升高,对COD无明显作用。实际应用上,应把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联用,以发挥各个菌株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水产养殖 污染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晓蕾 齐向辉 +1 位作者 韦宇拓 黄日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8-2942,共5页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原料,是良好的溶剂、抗冻剂或保护剂,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氨酯的单体,可在地毯、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食品、化...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原料,是良好的溶剂、抗冻剂或保护剂,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氨酯的单体,可在地毯、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食品.当前化工合成是生产1,3-丙二醇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 二醇脱水酶 辅酶B12 甘油脱水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