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SLC和免疫佐剂CpG-ODN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黑素瘤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相范 许振柱 +3 位作者 唐丽华 李安娜 徐显辉 柳春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和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ODN)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黑素瘤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SLC-Fc融合蛋白,体外检测SLC-Fc对小鼠... 目的:探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和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ODN)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黑素瘤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SLC-Fc融合蛋白,体外检测SLC-Fc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趋化效应。建立小鼠黑素瘤移植模型,随机分生理盐水对照组、CpG-ODN组、SLC-Fc组以及SLC-Fc+CpG-ODN组共4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浸润情况。结果:成功制备SLC-Fc蛋白,SLC-Fc对小鼠淋巴细胞具有剂量依赖性(0.03、0.3和3μg/L)趋化作用。瘤内注射SLC-Fc和(或)CpG-ODN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联合治疗组瘤体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并且小鼠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联合治疗组瘤体内CD4+、CD8+T淋巴细胞和CD11c+树突状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P<0.01),并且其肿瘤引流淋巴结也明显增大。结论:SLC和CpG-ODN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黑素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趋化CD4+T、CD8+T细胞和促进DCs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CPG寡聚脱氧核苷酸 黑素瘤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L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趋化活性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飞 张叔人 +5 位作者 宁力 孙文欣 梁肖 张雪艳 付明 林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克隆小鼠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体 内外检测该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的免疫趋化功能。方法:用RT-PCR从C57BL/6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小鼠SLC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克隆小鼠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体 内外检测该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的免疫趋化功能。方法:用RT-PCR从C57BL/6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小鼠SLC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LC。在体外,用基因枪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细胞有SLC的表达;利用趋化小室法,检测表达产物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在体内,用基因枪通过小鼠皮肤局部转染SLC基因,观察转染局部淋巴细胞的浸润。结果:克隆的基因经测序证实,为小鼠SLC基因Scya21b型。转染SLC基因的B16F10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RT-PCR检测到SLC的表达,同时培养基上清具有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通过基因枪局部转染小鼠皮肤,24 h后皮肤病理检查显示,局部皮内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从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到小鼠SLC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LC在体内外均可以表达,并具有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真核表达质粒的剂量-趋化效应及抑瘤效应研究
3
作者 贺宇飞 张桂梅 +4 位作者 王小红 张慧 袁野 李东 冯作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观察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真核表达质粒剂量-趋化效应关系及不同剂量体内应用时对小鼠H22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了小鼠SLC真核表达质粒(pSLC),体外转染检测pSLC在体外的剂量-趋化效应关系,体内不同剂量的pSLC质粒局部注... 目的:观察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真核表达质粒剂量-趋化效应关系及不同剂量体内应用时对小鼠H22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了小鼠SLC真核表达质粒(pSLC),体外转染检测pSLC在体外的剂量-趋化效应关系,体内不同剂量的pSLC质粒局部注射检测其表达情况及体内的剂量-趋化效应关系,并观察不同剂量的pSLC对小鼠H22肝癌治疗的剂效关系。结果:当剂量在0·5μg以下时,pSLC在体外转染的趋化效应与转染剂量呈正相关,但在0·75μg时明显下降;pSLC体内局部注射时,在所检测的200μg剂量以内,随注射质粒剂量的增加,其表达的mRNA水平逐渐增加,相应地,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亦逐渐增强,pSL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亦随其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P<0·001)。结论:体内局部转染表达pSLC,能够有效趋化聚集免疫细胞,对肿瘤产生免疫治疗效应。通过提高转染表达效果,可增加SLC趋化作用,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质粒 剂量-趋化效应关系 H22肝癌 基因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趋化因子SLC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4
作者 罗福康 郑红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SLC(secondarylymphoid tissuechemokine)的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表达融合蛋白。方法 从人扁桃体中提取总RNA ,再进行RT PCR ,扩增SLC成熟蛋白基因 ,并在 5’和 3′分别添加Nco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 ,通过这两个...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SLC(secondarylymphoid tissuechemokine)的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表达融合蛋白。方法 从人扁桃体中提取总RNA ,再进行RT PCR ,扩增SLC成熟蛋白基因 ,并在 5’和 3′分别添加Nco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 ,通过这两个酶切位点重组于pET3 2a( +)载体上 ,转化E .coliDH5α ,筛选阳性克隆 ,酶切鉴定 ,DNA测序检测插入序列的正确性 ,经突变删除因NcoⅠ位点引入而在肠激酶位点和目的基因间多余的 3个氨基酸 ,DNA再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SDS PAGE分析其表达 ,并通过金属离子亲和层析、除盐、弱阳离子交换层析 ,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 ,Westernblot验证纯化的融合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了SLC天然蛋白的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 ,表达并纯化出融合蛋白 ,Westernblot证明该融合蛋白能与羊抗人SLC一抗结合。结论 构建的天然SLC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以可溶性蛋白的方式稳定表达SLC硫氧还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 突变 融合表达 载体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共表达载体pSLC-IRES-IL-2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丽 赵跃然 +4 位作者 王来城 焦玉莲 张捷 马春燕 崔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构建共表达质粒pSLC-IRES-IL-2,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人SLC和IL-2cDNA的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引物,构建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相连的SLC和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LC-IRES-IL-2,用电穿孔法以共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 目的:构建共表达质粒pSLC-IRES-IL-2,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人SLC和IL-2cDNA的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引物,构建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相连的SLC和IL-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LC-IRES-IL-2,用电穿孔法以共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SLC和IL-2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检测表明,以重组共表达质粒pSLC-IRES-IL-2转染的COS-7细胞能表达SLC和IL-2,表达产物的Mr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SLC和IL-2基因的共表达质粒,以其转染COS-7细胞后,能分泌性表达SLC和IL-2,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 白细胞介素-2 共表达质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COS-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SLC基因的Birc5-siRNA质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6
作者 舒榕 王强 +3 位作者 朱慧芬 孙媛丽 贺琪 万京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SLC基因的Birc5-siRNA质粒载体,为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使用Ambion公司siRNATarget Finder设计的Birc5mRNA干扰序列,将Birc5-siRNA插入载体PEGFP6-1后转化大肠埃希菌扩增培养,提取质粒;将SLC插入质粒pGenesil-8... 目的构建携带SLC基因的Birc5-siRNA质粒载体,为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使用Ambion公司siRNATarget Finder设计的Birc5mRNA干扰序列,将Birc5-siRNA插入载体PEGFP6-1后转化大肠埃希菌扩增培养,提取质粒;将SLC插入质粒pGenesil-8后转化细菌扩增培养,提取质粒;挑取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菌液测序鉴定;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特异性沉默Birc5且携带SLC基因的质粒,命名为pgsiRNA-Birc5+SLC。结果质粒Birc5能被EcoRⅠ酶切出1条约400bp的DNA条带,说明Birc5-siRNA已插入质粒载体PEGFP6-1;pGenesil-8-SLC能被BglⅡ+XbaⅠ酶切出1条约430bp的DNA条带,说明SLC插入正确;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菌液Birc5-siRNA和SLC测序结果显示均为插入正确的克隆质粒;经酶切鉴定分析显示pgsiRNA-Birc5+SLC符合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携带SLC基因的Birc5-siRNA质粒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LC基因的Birc5-siRNA质粒,为进一步研究靶向沉默肿瘤Birc5基因并趋化淋巴细胞抗肿瘤研究提供了工具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Birc5 SI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和甲胎蛋白共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侯静 李明峰 +3 位作者 熊伟民 何新颖 邸立军 任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2-50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实验拟制备携带人AFP和SL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于体外感染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作用,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造血干细胞,IL-4、GM-CSF联合TNF-α刺激CD34+细胞分化为DC。并检测经Lenti-AFP/Lenti-SLC转染致敏后的DC对CTL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结果: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a、CD11c、CD80和CD86。MTT法检测Lenti-AFP/Lenti-SLC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表达AFP的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性高于未转染DC组和无DC组(P<0.05和P<0.01),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P<0.01)。结论:Lenti-AFP/Lenti-SLC抗原转染的DC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AFP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甲胎蛋白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忠军 赵跃然 +3 位作者 游力 高春义 魏海明 田志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 :获得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SL C)基因 ,并通过大肠杆菌实现人 SL C的非融合表达。 方法 :提取淋巴结组织总 RNA,RT- PCR法扩增人 SL C成熟肽基因 ,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 ,DNA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 ,与相应酶切... 目的 :获得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SL C)基因 ,并通过大肠杆菌实现人 SL C的非融合表达。 方法 :提取淋巴结组织总 RNA,RT- PCR法扩增人 SL C成熟肽基因 ,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 ,DNA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 ,与相应酶切的表达载体 p BV 2 2 0连接、筛选、鉴定。 4 2℃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SDS- PAGE和 Western印迹法鉴定重组蛋白 ,分子筛初步纯化目的蛋白。 结果 :表达蛋白占菌体 15 %以上 ,免疫印迹证实为特异性蛋白 ,分子筛纯化后纯度达 90 %以上。 结论 :成功获得人 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