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电镜中透射-反射式STEM明场成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学平 侯小虎 +3 位作者 刘飞 梁绍波 崔晓明 白朴存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本文研制了一套透射-反射式扫描透射(STEM)明场成像装置,该装置使用背散射电子探头接收经过铂片反射的透射电子信号,可安装在FEI Quanta FEG系列扫描电镜中实现STEM明场成像。分别以埃洛石、Au@ZIF-8纳米颗粒和喷金乳胶标样验证自制STE... 本文研制了一套透射-反射式扫描透射(STEM)明场成像装置,该装置使用背散射电子探头接收经过铂片反射的透射电子信号,可安装在FEI Quanta FEG系列扫描电镜中实现STEM明场成像。分别以埃洛石、Au@ZIF-8纳米颗粒和喷金乳胶标样验证自制STEM明场成像装置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埃洛石STEM明场像的衬度与透射电镜中STEM明场像一致,管腔和管壁具有明显的衬度差异,可以清晰辨识管腔结构;在Au@ZIF-8纳米颗粒的STEM明场像中,Au颗粒衬度较暗,ZIF-8衬度较亮,通过两者之间的衬度差异可以观察到核壳结构;喷金乳胶标样上纳米金颗粒之间可识别的最小距离为2.03 nm,进一步验证了自制STEM明场成像装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明场像 成像装置 图像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信华 李爱东 刘治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3-1240,共8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理、方法及技术特点,并结合具体的高K栅介质材料(如铪基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结构外延氧化物薄膜)对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目前球差校正STEM Z-衬度的像空间分辨率已达亚埃级,该技术在高K柵介质与半导体之间的界面微结构表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对此,本文亦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Z-衬度stem 高K柵介质材料 界面微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大范围图像配准方法
3
作者 李德响 袁欣 +2 位作者 何玉涛 明文全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图像配准的最大偏移范围,且不损失图像配准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噪音程度的扫描电镜图像中,并与传统互相关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PGA算法配准效果均优于传统的互相关算法。此外,将本方法应用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原子分辨率图像中,结果表明,对于周期性强的原子图像,当两张图像偏移量达到(250,250)像素时,MPGA算法仍能准确预测偏移量,其最大可准确预测偏移量比互相关算法大140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遗传算法 原子分辨率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的STEM象观察
4
作者 杨序纲 叶燕春 阎捷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87-90,共4页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物材料。在高放大倍数下的观察,能获得直接透射象(TEM)难以观察到的某些微结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stem 透射电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深对HAADF-STEM原子分辨率三维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沈若涵 明文全 +4 位作者 何玉涛 陈志逵 席海辉 何忆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通常被认为是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被广泛地应用于倾转系列三维重构之中。但是,在像差校正电镜中,当电子束的横向分辨率提升到亚埃尺度时,其纵向景深也将缩小至纳米尺度。当景深小于样品的厚度时,...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通常被认为是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被广泛地应用于倾转系列三维重构之中。但是,在像差校正电镜中,当电子束的横向分辨率提升到亚埃尺度时,其纵向景深也将缩小至纳米尺度。当景深小于样品的厚度时,高角环形暗场像将从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转变为样品内某一深度的光学层析。本论文通过理论模拟,研究了纳米尺度景深下原子分辨率三维重构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当景深小于样品厚度时,三维重构技术只能正确重构样品中的局部区域。该区域的大小与入射电子束景深呈正相关,位置与入射束的欠焦量有关。另外,研究还发现实际正确重构的区域相对于电子束名义聚焦位置偏上,即存在提前聚焦现象,其偏离程度与样品内原子的原子序数、会聚角以及加速电压有关。当原子序数越大或会聚角越大时,其与名义聚焦位置偏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高角环形暗场像 倾转系列三维重构 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STEM-EELS在纳米催化剂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名权 李傲雯 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542,共7页
低电压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由于能够有效地避免撞击位移损伤(knock-on damage)和提高电子束与样品的非弹性散射截面,从而在低维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以最近在CrNi氧化物... 低电压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由于能够有效地避免撞击位移损伤(knock-on damage)和提高电子束与样品的非弹性散射截面,从而在低维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以最近在CrNi氧化物和Ni-N-C单原子催化剂上的工作为例,展示利用低电压STEM-EELS表征不同元素不同化合价态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在单原子敏感度下进行化学键合的分析。这些基于低加速电压下的STEM-EELS结果为理解纳米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更全面的认识以及为材料设计提供了进一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 低电压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 电子能量损失谱 纳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Ni/α-MoC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单原子精度STEM-EELS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猛 许名权 +1 位作者 李傲雯 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9-586,共8页
单原子精度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是对材料进行原子级精细表征、揭示材料原子尺度结构-物性关系的关键技术,在单原子催化剂等纳米能源材料的表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长期以来,极差的信噪比限制了单原子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广泛应用。本文... 单原子精度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是对材料进行原子级精细表征、揭示材料原子尺度结构-物性关系的关键技术,在单原子催化剂等纳米能源材料的表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长期以来,极差的信噪比限制了单原子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广泛应用。本文以负载Ni/α-MoC单原子催化剂为例,展示如何通过优化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光路以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噪来大幅提高单原子电子能量损失谱的信噪比,进而实现Ni单原子及纳米团簇的原子级化学成像和价态分析。这些单原子电子能量损失谱结果结合其他实验表征的方法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Ni/α-Mo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帮助理解了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也为低原子序数金属原子负载催化剂的表征提供了广泛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 电子能量损失谱 单原子催化剂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电子显微学前沿
8
作者 张艳 陈曦 +4 位作者 李喜霞 李琳琳 陈联万 韩华 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2455,共26页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研究尺度、分辨率、吞吐量和易用性等方面发展迅速,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呈爆炸式增长,该技术因此被《自然》(Nature)评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前沿技术之一。然而,vEM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亟待进一步推广。本综述涵盖了vEM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样品制备、数据收集、图像处理等全方位的内容,便于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去了解、学习、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电子显微学成像技术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图像处理 跨尺度 深度学习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eO_(3)⁃NiFe_(2)O_(4)复合多铁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磁电耦合研究
9
作者 王靖辉 陈双杰 +4 位作者 吕晓东 刘嘉琦 唐云龙 朱银莲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56,共8页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本文探索研究了生长在Nb:SrTiO_(3)上的BiFeO_(3)⁃NiFe_(2)O_(4)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电耦合性能。衍衬分析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BiFeO_(3)和NiFe_(2)O_(4)在沉积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并自组装...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本文探索研究了生长在Nb:SrTiO_(3)上的BiFeO_(3)⁃NiFe_(2)O_(4)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电耦合性能。衍衬分析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BiFeO_(3)和NiFe_(2)O_(4)在沉积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并自组装外延生长形成纳米复合结构。进一步利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揭示了BiFeO_(3)与NiFe_(2)O_(4)两相间的界面和相分离细节;BiFeO_(3)基体中存在大量的层状缺陷和氧空位片,造成局部晶格膨胀和复杂的极化分布。多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证明了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翻转和保持性能,以及较低的漏电流和明显的磁电耦合。本工作呈现了一种自组装复合多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期望为未来微电子器件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复合薄膜 自组装 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 磁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重要枝梢害虫松瘿小卷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慧 严善春 +1 位作者 李杰 高璐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8,171,172,共8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落叶松重要枝梢害虫松瘿小卷蛾触角感器类型、结构、分布进行研究。松瘿小卷蛾触角共有8种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雌雄触角感器分布特...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落叶松重要枝梢害虫松瘿小卷蛾触角感器类型、结构、分布进行研究。松瘿小卷蛾触角共有8种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雌雄触角感器分布特点相同,但类型、数量不同,有性二型现象。在鳞翅目昆虫触角上观察到板形感器,其顶端具孔,可能具有味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瘿小卷蛾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枝梢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霍玉秋 闫玉涛 +3 位作者 刘晓霞 丁津原 翟玉春 田彦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纳米SiO2并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所制备的纳米SiO2作为500SN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为粒径60nm左右的球形微粒,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具有无定形晶体结构;纳...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纳米SiO2并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所制备的纳米SiO2作为500SN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为粒径60nm左右的球形微粒,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具有无定形晶体结构;纳米SiO2作为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500SN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当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2.0%时,相应的pB值最高、磨斑直径最小、摩擦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添加剂 500SN基础油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对苜蓿茎降解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俊 侯玉洁 +2 位作者 赵国琦 霍永久 邬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6-78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瘤胃微生物对苜蓿茎降解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长势和株高相近的初花期苜蓿茎进行尼龙袋降解率试验,并截取第2节茎均分为6份,在瘤胃中分别降解6、12、24、48和72 h,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本试验旨在研究瘤胃微生物对苜蓿茎降解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长势和株高相近的初花期苜蓿茎进行尼龙袋降解率试验,并截取第2节茎均分为6份,在瘤胃中分别降解6、12、24、48和72 h,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苜蓿茎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在瘤胃中的降解主要发生在24 h内,且在48 h后中性洗涤纤维只有很少部分被降解。2)非木质化的表皮、厚角组织、绿色组织、形成层、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薄壁组织均可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快速降解,且在24 h时已完全降解,但木质化程度高的次生木质部纤维及导管几乎不能被降解。3)带荚膜球菌和不规则形状菌是降解纤维组织的主要细菌,且不同组织结构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规律存在差异。由此可见,苜蓿茎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可快速降解,但降解速率及程度受其组织结构及组分的影响,而高度木质化的结构在瘤胃中难以降解,提示了降低高度木质化组分含量是提高苜蓿茎降解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茎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滤:一种提取细胞外泌体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国文 李青 +5 位作者 牛鑫 胡斌 刘鹃 沈晓黎 汪泱 邓志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旋转超滤技术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exosome)的方法。方法收集BMSCs细胞培养上清,低速离心去除残余细胞,0.22μm滤器过滤除去细胞碎片,采用旋转超滤技...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旋转超滤技术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exosome)的方法。方法收集BMSCs细胞培养上清,低速离心去除残余细胞,0.22μm滤器过滤除去细胞碎片,采用旋转超滤技术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所获外泌体的形态,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标记物CD63、CD9蛋白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外泌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使用旋转超滤技术成功分离出BMSCs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外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00nm,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外泌体中有其特异标记物CD63、CD9蛋白的表达。外泌体能够促进HUVECs增殖,并且其促细胞增殖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结论旋转超滤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外泌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间质干细胞 旋转超滤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茎的化学成分及其微观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坤 付时雨 +1 位作者 周雪松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分析了香蕉茎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其他非木材纤维原料相比,香蕉茎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低。此外,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显示,香蕉茎的纤维细长,并具有独特的纤维盘旋结构和薄膜... 分析了香蕉茎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其他非木材纤维原料相比,香蕉茎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低。此外,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显示,香蕉茎的纤维细长,并具有独特的纤维盘旋结构和薄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 化学成分 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柴油为基液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金升 尹衍升 +2 位作者 张银燕 马来鹏 张淑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磁性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文献中对有机基液型磁性液体的报道较少,且仅限于煤油和二酯等几个品种。本文研究了利用柴油为基液制备磁性液体的工艺,对制得的磁性液体进行了性能检测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表征,对实验过程进行...  磁性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文献中对有机基液型磁性液体的报道较少,且仅限于煤油和二酯等几个品种。本文研究了利用柴油为基液制备磁性液体的工艺,对制得的磁性液体进行了性能检测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表征,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液体 柴油 油酸 SEM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纳米石墨的制备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0
16
作者 黄海栋 涂江平 +3 位作者 干路平 邹同征 李春忠 赵新兵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采用搅拌球磨法制备了平均直径1 μm、厚度10~20 nm的片状纳米石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片状纳米石墨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四球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片状纳米石墨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 采用搅拌球磨法制备了平均直径1 μm、厚度10~20 nm的片状纳米石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片状纳米石墨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四球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片状纳米石墨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片状纳米石墨能够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降低摩擦系数,其最佳添加量约为50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纳米石墨 添加剂 润滑油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粒子增强化学镀Ni-P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Al2O3粒子增强Ni-P复合镀层,并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示扫描量...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Al2O3粒子增强Ni-P复合镀层,并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粒子没有改变复合镀层镀态结构(非晶态),但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根据等速升温和等温的DSC曲线对化学复合镀层的晶化过程做了动力学分析,晶化表观活化能和Avrami指数均有降低.在230°C热处理24h后,化学复合镀层发生晶化析出Ni3P,而同样条件下的Ni-P合金保持非晶态.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值比化学镀Ni-P镀层明显提高,热处理后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400°C热处理1h后达到最高值(HV50超过1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纳米Al2O3粒子 微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晓艳 温贤涛 +3 位作者 李虎 鲁建 范红松 张兴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饱和Ca(OH)2溶液的上清液、磷酸和可溶性胶原为原料,在37℃、中性条件下,采用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仿生骨修复材料。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晶粒大小进行分析。... 以饱和Ca(OH)2溶液的上清液、磷酸和可溶性胶原为原料,在37℃、中性条件下,采用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仿生骨修复材料。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晶粒大小进行分析。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弱结晶的纳米尺度(5nm×60nm~20nm×80nm)的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纤维组成。复合材料在晶相组成、化学组成和晶体尺寸上类似于天然骨。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168.85MPa)和弹性模量(5.87GPa)介于致密骨和牙本质之间。此复合材料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滴定法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晓琦 金旭 +3 位作者 李建明 焦航 吴松涛 刘晓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19,共17页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以其高分辨率电子束成像及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微纳米级精密加工功能,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促进石油地质学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纳米地质学。本文重点...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以其高分辨率电子束成像及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微纳米级精密加工功能,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促进石油地质学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纳米地质学。本文重点介绍了FIB-SEM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性开发情况。FIB-SEM的二维大面积成像与三维切片-成像分析可有效解决岩石样品非均质性强的表征难题,并可对岩石内部的孔隙、微裂缝、矿物、有机质和残留油等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成像分析,为数字岩心的构建提供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高质量原始数据。FIB-SEM强大的微纳加工功能,为下一代储层矿物分析、地球化学微观分析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制样手段。另外,FIB-SEM可以集成多种先进分析技术,形成集高分辨率成像、物理化学测试为一体的石油地质综合分析平台,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低加速电压成像 三维切片成像 微纳米加工 扫描透射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峰 庄平 +3 位作者 章龙珍 施兆鸿 黄晓荣 闫文罡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87,共5页
运用扫描与透射电镜对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银鲳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全长约39.51±1.64μm,头部长约1.98±0.30μm,表面粗糙。头部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核和中心粒复合体。细胞核位于头部腹... 运用扫描与透射电镜对银鲳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银鲳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全长约39.51±1.64μm,头部长约1.98±0.30μm,表面粗糙。头部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核和中心粒复合体。细胞核位于头部腹侧,卵圆形。细胞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近端中心粒为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中段的主要结构为袖套和线粒体。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4~5个线粒体及少量囊泡。尾部细长,长约37.52±1.68μm,至末端逐渐变细。尾部的主要结构为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具有波纹状侧鳍,排列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银鲳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