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ional scale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1
作者 刘有军 景啸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1年第1期26-34,共9页
Urban rail transit(URT)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large capacity,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ollution.Estimating URT network scale is the key to... Urban rail transit(URT)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large capacity,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ollution.Estimating URT network scale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its construction.The existing studies on rational scale of URT network have not dealt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rational URT network scale determination,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T construction and city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of capital supply and traffic demand,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 validity by applying it to the case of Wuhan City's URT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URT) network scale city economy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RB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轮轨高频动态模拟特性初探
2
作者 罗易飞 赵鑫 +2 位作者 温泽峰 黄双超 周志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研究WRRB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的高频动态模拟特性,利用Ansys/LS-DYNA建立试验轮轨和我国服役轮轨的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充分考虑轨下离散支承和系统结构高频振动,集成基于罚函数的“面-面接触算法”、轨面不平顺模型、T... 为研究WRRB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的高频动态模拟特性,利用Ansys/LS-DYNA建立试验轮轨和我国服役轮轨的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充分考虑轨下离散支承和系统结构高频振动,集成基于罚函数的“面-面接触算法”、轨面不平顺模型、Tγ磨耗模型。对比二者在平顺条件和典型高频激励(轨面单个凹坑和波磨)下的轮轨力、接触应力、钢轨磨耗深度,结果表明,试验轮轨在比例载荷作用下能定量模拟服役轮轨的滚动接触行为,但由于轮轨截面几何、悬挂结构、驱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二者存在以下差异:试验轮轨在零横移时也具有约0.12倍静轮重的横向力,法向接触应力偏低,切向接触应力和钢轨磨耗量偏高;轨面短波不平顺激励下的动态轮轨力偏低,车轮滚出凹坑后轮轨力衰减得更快,波磨引起的轮轨“拍”振不明显,但钢轨磨耗深度平均值和峰-谷值均偏高,有利于实物试验时加速轨面不平顺演变。利用该试验台模拟直线或大半径曲线运行工况时应注意以上差异,并考虑加装车轮悬挂与侧滚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尺车轮-环轨 有限元法 短波不平顺 瞬态滚动接触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调性评估及针对性发展策略研究
3
作者 周爱娇 杨静 +2 位作者 周浪雅 王月杏 侯宇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问题,已成为出行服务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节点-场所-客流模型和K-means算法量化评估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性,之后针对不同协调状态的...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问题,已成为出行服务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节点-场所-客流模型和K-means算法量化评估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调性,之后针对不同协调状态的站点群,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车站客流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协调状态可分为客流压力型站点、综合发展型站点、节点失衡型站点、客流失衡型站点、潜力发展型站点和滞后发展型站点共6类;不同类型的站点受到建成环境指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协调状态的站点群进行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建议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客流模型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定量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尺模型试验在滨海机场隧道保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峰 顾问天 +1 位作者 卢院 祁孜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针对某滨海机场扩建工程中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上覆土方大量卸载引起的管片变形位移问题,采用足尺管片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计算开展应用研究。全过程模拟机场扩建区下卧盾构隧道从原始填土状态、上覆土方卸载、道面结构层填筑及飞... 针对某滨海机场扩建工程中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上覆土方大量卸载引起的管片变形位移问题,采用足尺管片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计算开展应用研究。全过程模拟机场扩建区下卧盾构隧道从原始填土状态、上覆土方卸载、道面结构层填筑及飞机附加荷载对隧道管片的变形影响。由于采用足尺管片模型试验进行研究,故无需假定隧道结构边界、受力条件即可获得较为全面详实的各个状态的外荷载、结构变形及病害现象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试验管片在分级加载至荷载最大值时出现结构最大内凹值,且随着填土荷载的增加,试件顶底变形速率逐渐减小;上覆土方卸载过程中,隧道顶底变形量与加载过程方向相反;隧道上覆土方卸载对管片变形的影响显著,隧道原始埋深状态越浅对上覆土方卸载越敏感;道面结构层填筑及飞机附加荷载对隧道管片的变形影响明显低于土方卸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滨海机场 足尺模型试验 盾构隧道 土方卸载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韩宝明 余怡然 +8 位作者 习喆 孙亚洁 鲁放 李思苇 李卓一 黄思齐 胡江枫 桑雁翎 赵韵熙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3400.40 km,其中地铁、轻...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3400.4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50.07%、10.69%和39.24%;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6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900.29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1232.65 km。2022年,全球59个国家的183座城市地铁累计运送乘客586.52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1万人次/(km·d),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212.51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统计国务院52号文件发布后的中国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数据,预测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在中国内地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疫情前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客流数据,预计中国内地客流量将在2024—2025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负荷强度 客流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设计方案理论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潇 任西冲 易正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9,共8页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铺设装配式无砟轨道的发展趋势,克服传统现浇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道系统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铺设装配式无砟轨道的发展趋势,克服传统现浇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道系统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和室内实尺试验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力学响应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板最大拉应力为0.696 MPa,最大位移为0.04 mm;静载试验中轨道结构应变随着垂向静荷载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在510 kN垂向加载力作用下轨道板最大压应变为38.4με,卸载后残余变形很小,未出现明显塑性变形,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疲劳试验中随着疲劳加载次数增加,轨道板混凝土和钢筋应变在较小范围内变化,钢筋变化最大幅值为3με,混凝土最大变化幅值为10με,结构未见裂缝,抗疲劳性能良好;轨道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峰值从上往下逐层递减,衰减效果显著;结构第一阶主频为70 Hz,与车辆系统频率相差较大,不会产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装配式无砟轨道 结构方案 理论分析 实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站点耦合关系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分析
7
作者 李静 路庆昌 +2 位作者 徐鹏程 王琴 王世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5-1955,共11页
为了解析站点分布密集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提出改进的耦合映射格子模型.该模型结合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站点分布密集特征,量化耦合站点间客流演化及耦合站点抵抗力.为了衡量级联失效在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 为了解析站点分布密集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提出改进的耦合映射格子模型.该模型结合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站点分布密集特征,量化耦合站点间客流演化及耦合站点抵抗力.为了衡量级联失效在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与结果,提出失效站点数量比与网络效率比指标.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节点度高或进站客流量大的站点失效后,耦合站点间的级联失效规模是邻接站点间的约2倍,且由于耦合站点间的级联失效的影响,介数中心性大的站点失效所引起的级联失效传播速度最快.在考虑耦合站点间级联失效时,客流对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级联失效的作用力是拓扑结构的约9倍.研究结论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事故管控提供科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级联失效 耦合站点 耦合映射格子模型 站点抵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浮动单元的城市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估计——以广州市为例
8
作者 孙泽彬 陈子睿 +2 位作者 熊思敏 陈传禹 吴蔚 《城市交通》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衡进行测度。以广州市为例,对就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布呈圈层式空间特征,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从一级就业中心向外围先减小再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缩小了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一级、二级(不处于一级就业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和三级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别为32~40 min、14~28 min和10~20 min,而居住组团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主要依附于就业中心且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合适的时间尺度下对职住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和优化住房和就业等资源配置,并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职住平衡 时间尺度 浮动单元 交通网络 可达性 城市轨道交通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引导多尺度降噪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表面缺陷图像降噪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仁祥 潘升 +2 位作者 杨黎霞 王建西 夏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1,共9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图像降噪依赖人工设置滤波参数和缺陷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基于注意力引导多尺度降噪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表面缺陷图像降噪方法。首先采用深层网络中的多尺度卷积自动提取含噪图像的特征,使其不依赖于人工设置滤波参数,...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图像降噪依赖人工设置滤波参数和缺陷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基于注意力引导多尺度降噪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表面缺陷图像降噪方法。首先采用深层网络中的多尺度卷积自动提取含噪图像的特征,使其不依赖于人工设置滤波参数,并克服单尺度卷积特征不够精细导致缺陷边缘模糊的问题;其次利用跳跃连接融合网络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强化浅层特征影响,克服因网络加深导致浅层特征被忽略的问题,使特征更充分;然后利用注意力机制调节特征在空间不同位置的权重,筛选出能表征噪声的特征,获得噪声信息;最后通过重建模块去除含噪图像中的噪声,实现端到端的降噪。试验结果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证明所提方法不仅降噪效果更好,且更有效地保留了缺陷边缘信息,为缺陷精确分割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表面缺陷 图像降噪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香刚 王继军 +2 位作者 王卫东 朱光楠 张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5-1444,共10页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分及其作用位置、轮轨水平力及其作用位置以及钢轨廓形等)、扣件系统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扣件系统的垂向及横向刚度和阻尼以及外形尺寸等)、弹性支承块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弹性支承块的各向刚度、模量、泊松比以及外形尺寸等),建立准确的力学分析模型和几何关系模型,全面清晰地表征了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点。基于力矩平衡计算原理,提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根据单节点实尺模型残余变形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修正,若考虑消除初始装配间隙影响,支承块间距扩大理论计算值增加0.04 mm加以修正,轨距扩大量应增加0.2 mm加以修正,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与传统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证明数据吻合度极高。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全参数计算方法与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开展多参数敏感性分析;能够为不同运营条件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部件优化提供设计依据,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 钢轨抗倾翻性能 轨距保持能力 实尺模型试验 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车轮-环轨滚动接触与磨耗特性仿真分析
11
作者 罗易飞 胡彬 +1 位作者 赵鑫 温泽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4,共10页
为了研究缩尺车轮-环轨滚动接触与磨耗特性,基于轮轨滚动行为(WRRB)模拟试验台参数,利用ANSYS/LS-DYNA建立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集成弹性蠕滑率求解程序和Tγ磨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重点分析轮轨力、蠕滑率、接触应力和... 为了研究缩尺车轮-环轨滚动接触与磨耗特性,基于轮轨滚动行为(WRRB)模拟试验台参数,利用ANSYS/LS-DYNA建立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集成弹性蠕滑率求解程序和Tγ磨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重点分析轮轨力、蠕滑率、接触应力和钢轨磨耗深度,并考虑车轮驱动扭矩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缩尺车轮-环轨结构的高频弹性振动造成轮轨垂向力波动;在比例载荷作用下,纵向动力学行为和钢轨磨耗深度变化趋势与服役轮轨一致;由于环轨的极小曲线半径,自由滚动工况下的横向蠕滑力/率、自旋蠕滑率、钢轨磨耗深度偏大,切向接触应力峰值出现在接触斑后沿两侧;车轮驱动扭矩和速度的影响规律可拟合为一组经验公式.研究可以为此类试验台的设计与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尺车轮-环轨 显式有限元法 瞬态滚动接触 蠕滑 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有限元建模技术的GJ-III型扣件轨道动力特性分析
12
作者 冷圣禧 李伟 +3 位作者 姚学东 周志军 温泽峰 任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5-85,共11页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 GJ-III型扣件轨道作为地铁线路一种中等减振轨道,服役后出现钢轨短波长波磨,导致高频轮轨振动噪声问题。为探明该轨道的动力特性,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减振扣件轨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减小有限长轨道边界反射波影响并同时保证计算效率,采用多尺度建模技术将轨道简化为梁-壳-实体模型。利用该模型探究了轮轨耦合作用下的轨道垂向动力特性,分析了扣件垂向刚度和阻尼对轨道垂向频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50.0 m实体轨道模型简化为12.5 m实体和37.5 m梁-壳模型,可节约65.3%的计算时间,同时仿真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2)钢轨垂向一阶弯曲和pinned-pinned共振模态在轨道垂向位移导纳上表征明显,其频带分别为100~150 Hz和1022~1101 Hz。(3)减振扣件轨道在100 Hz以下振动响应表现为钢轨和道床板的整体弯曲和扭转振动;车辆静载集中力引起的钢轨预应力会诱发400~800 Hz轮对间轨道垂向频响峰值。(4)考虑柔性轮对作用后,轨道垂向位移导纳在分别在43 Hz、381 Hz和641 Hz处出现新的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轮轨耦合的P2共振模态、轮对间钢轨垂向二、三阶弯曲模态。柔性车轮在180 Hz、341 Hz和504 Hz处的振动模态也会引起钢轨垂向导纳出现新峰值。轮对质量效应对减振扣件轨道50~250 Hz内垂向振动有抑制作用,钢轨不易萌生该频段波磨。(5)钢轨垂向一阶弯曲、P2共振和轮对间钢轨垂向弯曲频率均随扣件垂向刚度增加而增加,扣件垂向阻尼仅对轨道导纳波动幅值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 多尺度有限元建模 轨道动态特征 轮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廓形动态测量方法研究
13
作者 赵鑫欣 李海浪 +3 位作者 王胜春 王昊 王宁 李清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对钢轨廓形的快速准确测量是实现高速铁路线路自动化分析的首要前提。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异物飞溅和强反射光等噪声会严重污染钢轨图像,导致钢轨追踪失败和测量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钢轨图像激光条纹分割与廓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对钢轨廓形的快速准确测量是实现高速铁路线路自动化分析的首要前提。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异物飞溅和强反射光等噪声会严重污染钢轨图像,导致钢轨追踪失败和测量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钢轨图像激光条纹分割与廓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连续采集图像的时空上下文信息,定位钢轨感兴趣区域;然后,利用数据密度比缩放的聚类方法,过滤钢轨感兴趣区域中图像噪声并分割钢轨光带;最后,沿光带截面的法线方向实现钢轨廓形提取及测量。选取典型高铁线路试验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密度聚类和共享近邻密度聚类方法的聚类评价指标F1进行对比,并将它连同灰度重心法和Steger方法的钢轨廓形提取结果与MiniProf钢轨廓形测量仪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聚类和廓形提取方法,该方法平均F_(1)值为0.98,廓形测量误差均值为0.08 mm,可使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钢轨数据聚为同一类,且钢轨廓形动态测量精度满足《高速铁路钢轨打磨管理办法》中0.15 mm的要求,有效克服复杂高铁环境噪声,单幅图像处理时间仅为2.2 ms,适用于最高检测速度350 km·h^(-1)下线路自动化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廓形 动态测量 密度比缩放 激光条纹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圈层视角下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与东京都市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蕾 郭然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更好支撑新发展阶段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东京都市圈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多尺度分析和总结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在8 km以内、8~15km、15~30km、30~50km和50km以外5个... 为更好支撑新发展阶段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东京都市圈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多尺度分析和总结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在8 km以内、8~15km、15~30km、30~50km和50km以外5个圈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及不同圈层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形成相关量化指标,并通过指标对比,总结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不同圈层轨道交通的特征差异,最后以此为据提出北京市未来的轨道交通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城市圈层 线网规模 服务水平 数据对比 发展建议 东京都市圈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赛事下城轨运输保障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禹丹丹 乔珂 +2 位作者 张含笑 岳晓辉 牛志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城轨作为城市服务的窗口,对大型赛事交通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城轨在大型赛事运输保障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然后,梳理有关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安全服务、应急指挥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并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工作思路... 城轨作为城市服务的窗口,对大型赛事交通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城轨在大型赛事运输保障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然后,梳理有关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安全服务、应急指挥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并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工作思路,提炼有关线网运力供给和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经验做法;最后,总结大型赛事下城轨运输保障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相关研究可为城轨行业大型赛事运输保障工作提供启示,助力城轨运营企业为活动人员和乘客提供周到满意、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高品质运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赛事 运输保障 运力提升 客运组织 应急指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函数分形表征的地铁钢轨波磨评价方法
16
作者 赵炎南 魏志恒 +2 位作者 朱彬 张胜龙 杨起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72,194,共13页
钢轨波磨问题出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现有钢轨打磨标准中提出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普遍存在无法从多尺度对钢轨波磨粗糙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难以与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标。通过对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数... 钢轨波磨问题出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现有钢轨打磨标准中提出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普遍存在无法从多尺度对钢轨波磨粗糙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难以与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标。通过对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数据进行分形分析,改进并提出适用于钢轨波磨轨面不平顺的分形指标,以此来量化评估钢轨波磨对列车运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轮轨力波动指标拟合效果最优的钢轨波磨评价指标为修正后的分形维数+尺度系数,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经验公式,可用于指导基于钢轨波磨的钢轨打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分形理论 结构函数法 分形维数 特征粗糙度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轨道与实尺轨道模态特征的相似性研究
17
作者 孙林林 蔡世生 +4 位作者 闫子权 张欢 陈晨 刘炳彤 肖俊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为填补建立双轨整车缩尺试验平台的理论空白,本文建立了无载和轮轨耦合条件下的实尺和1∶4缩尺轨道振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无载和轮轨耦合条件下钢轨垂向、横向振动模态特征及相似性,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载条件和... 为填补建立双轨整车缩尺试验平台的理论空白,本文建立了无载和轮轨耦合条件下的实尺和1∶4缩尺轨道振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无载和轮轨耦合条件下钢轨垂向、横向振动模态特征及相似性,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载条件和轮轨耦合条件下,缩尺模型和实尺模型钢轨的模态振型和频率均具有相似性。无载条件下,对于1∶4缩尺模型和实尺模型,钢轨垂向、横向1阶振型均为钢轨1阶挠曲变形,2阶振型均为钢轨pin-pin振动,缩尺模型的1阶频率约为实尺模型的8倍,2阶频率约为实尺模型的4倍;轮轨耦合条件下,缩尺模型和实尺模型钢轨前4阶模态振型一致,均表现为转向架内1阶—4阶弯曲变形,缩尺模型的1阶—4阶频率约为实尺模型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尺轨道 轮轨耦合振动 数值模拟 理论计算 模态特征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的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研究
18
作者 朱震军 曹湛 +2 位作者 和煜栋 张芮嘉 俞佳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99,共5页
轨道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和城市的重要空间区域,研究其周边街道活力对轨道站点TOD发展与街道环境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街景图像、POI和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刻画轨道站点周边街道活力空间分布特征,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 轨道站点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和城市的重要空间区域,研究其周边街道活力对轨道站点TOD发展与街道环境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街景图像、POI和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刻画轨道站点周边街道活力空间分布特征,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街道活力存在集聚效应,以站点为中心向四周延伸;POI业态齐全度对街道活力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绿视率对街道活力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天空开敞度等变量对活力影响相关性不显著,机动交通影响度则对活力呈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轨道站点周边功能布局与精细化街道环境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力 建成环境 轨道站点 多源数据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控制的轨道交通车站差异化设计研究
19
作者 李志成 向鑫 朱剑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根据预测客流及实际需求,梳理出轨道交通可以采用差异化设计的关键因子,通过差异化设计灵活设置平谷线站台宽度和设备设施数量,在提供良好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切实有效地控制车站规模,降低车站建设成本,提高车站利用效率,实现轨道交通... 根据预测客流及实际需求,梳理出轨道交通可以采用差异化设计的关键因子,通过差异化设计灵活设置平谷线站台宽度和设备设施数量,在提供良好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切实有效地控制车站规模,降低车站建设成本,提高车站利用效率,实现轨道交通车站的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站 成本控制 车站规模 差异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曲线钢轨病害及打磨对策研究
20
作者 周维汉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3期10-12,共3页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大客流运输和高密度行车已成为轨道交通的常态,高质量、高标准的乘车体验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曲线钢轨产生的病害类型、萌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对乘车体验的影响,并...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大客流运输和高密度行车已成为轨道交通的常态,高质量、高标准的乘车体验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曲线钢轨产生的病害类型、萌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对乘车体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钢轨病害的主要处理手段即钢轨打(铣)磨,通过从打磨的作用、产生的效益、机具的种类、效果的对比和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打磨措施的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 钢轨病害 剥离掉块 波磨 鱼鳞纹 打磨 铣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