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区水稻育秧技术规程
1
作者 孙兴荣 卞景阳 +5 位作者 邵凯 刘琳帅 李杰 王迪 刘凯 董擎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28-131,共4页
为了促进西部盐碱地区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盐碱地区水稻育秧过程中生产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缺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育秧过程比普通育秧更为复杂的实际情况等问题,规范了大棚建设、种子的选择及处理、播种、秧床管理等关键... 为了促进西部盐碱地区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盐碱地区水稻育秧过程中生产技术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缺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育秧过程比普通育秧更为复杂的实际情况等问题,规范了大棚建设、种子的选择及处理、播种、秧床管理等关键措施。为盐碱地水稻育秧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措施。该技术规程为盐碱地水稻育秧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盐碱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盐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区 水稻 育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滨海盐碱区暗管埋设下土壤水盐变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慧涛 谭莉梅 +2 位作者 于淑会 徐丽 刘金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93-1699,共7页
为探索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在河北滨海盐碱地治理的适用性,考虑排水方式、暗管埋设关键参数(深度与间距)因素水平下,在河北省南大港农场布置并开展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分别为1个明沟排水处理(对照,CK)和4个暗管排水处理(T1、T2、T3、T4... 为探索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在河北滨海盐碱地治理的适用性,考虑排水方式、暗管埋设关键参数(深度与间距)因素水平下,在河北省南大港农场布置并开展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分别为1个明沟排水处理(对照,CK)和4个暗管排水处理(T1、T2、T3、T4,埋深/间距分别为1.0 m/20 m、1.2 m/30 m、1.4 m/40 m、1.6 m/50 m);对照处理设CK1、CK2两个重复。通过周年试验与观测,分析了暗管埋设条件下潜水埋深控制、耕层土壤含盐量变化、暗管最优埋设参数、盐分离子组分变化等。结果表明:(1)暗管排水排盐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具有增强降水淋洗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抑制返盐的能力,适合潜水埋深较浅的河北滨海盐碱区应用;(2)与明沟排水对照处理比较,在降水相对集中的雨季,暗管排水有更好地缓解涝渍灾害作用,减少70%的涝渍危害;(3)暗管排水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耕层(0~20 cm)含盐量,平均降低1.1‰,棉花种植与出苗盐分耐受关键期可平均降低土壤含盐量1.8‰;(4)从地下水埋深的平均下降速率、平均回升速率、暗管铺设经济成本综合考虑,T2处理(即1.2 m埋深,30 m间距)为河北滨海盐碱区最优铺设方案;(5)各盐分离子随土壤水运动迁移速率存在差异,其中以Cl-迁移速率最快,Ca2+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滨海盐碱区 盐碱地治理 暗管排水排盐技术 潜水埋深 土壤含盐量 盐分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智媛 苗玉新 +2 位作者 孙明明 李晓晨 张元良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81-83,共3页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调研。并根据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户的调研采访,总结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 马铃薯主栽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生产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樊景胜 连永利 +5 位作者 徐婷 曲忠诚 赵索 赵佰仁 徐莹莹 王淑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然而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农民长期粗放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西部气候变化特点、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然而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农民长期粗放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西部气候变化特点、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西部 生态脆弱区 气候 耕作措施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低山丘陵坡面集水工程抗旱造林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野 王力刚 +1 位作者 李峰 王韡烨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4期17-18,共2页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覆膜、撒水泥、刨光、自然坡面)措施,开展了不同坡面集水措施对造林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面处理措施对土壤含水率、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撒水泥处理措施土壤含水率最高,覆膜处...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覆膜、撒水泥、刨光、自然坡面)措施,开展了不同坡面集水措施对造林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面处理措施对土壤含水率、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撒水泥处理措施土壤含水率最高,覆膜处理措施造林成活率最高,且苗木生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坡面集水措施 抗旱造林 黑龙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燕麦种质资源饲草产量与饲用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史京京 薛盈文 +3 位作者 郭伟 于崧 陆旺 于立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3-1071,共9页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黑龙江西部农牧交错区燕麦品种的高效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比较了66份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饲草产量、营养指标及其饲喂价值评估指标,以相对牧草质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3综合评定了饲草营养价值,并利用聚...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黑龙江西部农牧交错区燕麦品种的高效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比较了66份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饲草产量、营养指标及其饲喂价值评估指标,以相对牧草质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3综合评定了饲草营养价值,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各品种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6个燕麦种质资源中,T07和坝莜12号饲草产量最高,为最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推广的高产草量燕麦品种;Heacharrelyngby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都3、T19、三分三、74-N-29和白燕2号,为最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推广的高品质燕麦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5类,以种质群Ⅱ饲草产量最高、营养价值最低,种质群Ⅲ饲草产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西部地区 燕麦 种质资源 饲草产量 饲用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