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生态畜牧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
1
作者 李倩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74-79,共6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抓住乡村旅游大爆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区域草地、畜牧等资源优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旅游,对实现区域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中国西部典型省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抓住乡村旅游大爆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区域草地、畜牧等资源优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旅游,对实现区域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中国西部典型省份(贵州)如何利用草地、畜牧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从理清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赋能乡村旅游振兴的“家底”入手,找准贵州草地生态畜牧旅游与乡村振兴连接机制,分析草地生态畜牧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总结草地生态畜牧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旨在为我国切实推进贵州草地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草地生态畜牧旅游 中西部地区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秀兰 张永琴 +1 位作者 白洁 刘海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从普惠性教育、整体性思维、内涵式发展、共生型主张、前瞻性布局五个维度为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上,通过对我国西部7...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从普惠性教育、整体性思维、内涵式发展、共生型主张、前瞻性布局五个维度为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上,通过对我国西部70所农村幼儿园的大规模调研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仍面临规模与质量协同的“困顿”、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园本课程特色与底色的“迷失”、教师专业发展能动与被动的“纠葛”、教育督导与评估机制的“乏力”等困境。为此,有必要建立“量质并举”的教育质量观,顺应人口变动,合理调控教育资源,坚持乡土特色与课程底色并重,构建以教师为核心的“1+3+N”育人新格局,加强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西部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75年:演进、特征与前瞻 被引量:2
3
作者 农必全 曲铁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6,共12页
中西部强则中国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实现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计划导向与平衡发展期、效率导向与差异发展期、公平导向与协调发展期、问题... 中西部强则中国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实现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计划导向与平衡发展期、效率导向与差异发展期、公平导向与协调发展期、问题导向与内涵式发展期四个阶段。回顾历史,以因应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点的动力机制、由注重效率走向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由强制性变迁走向共同作用的变迁方式、由扶持援助走向激发活力的内容安排等构成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的内在特征。未来,应植根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与时俱进、因循均衡发展理念彰显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协调内外动因保障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连贯稳定、激发整体活力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内容安排,以开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政策 中西部地区 教育公平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类型界定与治理效应 被引量:19
4
作者 夏冬 夏柱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治理有效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以中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征、路径与治理效应,建立“集体经济-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支持下,中国中部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快速发... 治理有效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以中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征、路径与治理效应,建立“集体经济-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支持下,中国中部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小规模却相对稳定的兜底型集体经济,这也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兜底型集体经济适应中西部乡村发展的现实,具有促进村庄有效治理的积极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了村级组织稳定运转、维持小微公共品有序供给、为留守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出中国应立足于中西部集体经济发展现实,避免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盲目“经营村庄”的实践误区,分类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社集体统筹能力建设,以实现村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兜底型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 村级治理 中西部乡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东西中国”:市场化与当代乡村变迁 被引量:4
5
作者 桂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在三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农村人财物总体呈现东进西出的特点,乡村秩序和乡村发展因而出现了显著的东中西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不仅在城乡关系、村庄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还存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东西中国”是从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呈现出改革开放后乡村变迁逻辑和分布形态。下一步,在定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选择基层治理手段和推动重大涉农政策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东西中国”这个现实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与市场 三大“市场” 东中西农村 东西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留守儿童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义 梁建平 +2 位作者 任贞玲 罗彦平 周维臻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8,共9页
运用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平均BMI指数为15.5;(外)祖父母和父母其中一方是其主要照顾者,且1/4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 运用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平均BMI指数为15.5;(外)祖父母和父母其中一方是其主要照顾者,且1/4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统计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体育生活方式的留守儿童比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人际交友更好,更能主动地适应社会,拥有更多的积极幸福感,情绪障碍和心理烦恼也少于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和体育活动环境滞后是制约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以"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留守儿童为主体,政府层为主导,学校层为主阵地,社会层为支持,家庭层为配合"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1+5"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育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 可持续发展模式 西部 农村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吴昊 曲宗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研究,认为西部地区体育教育还处于一种多类型、多层次,某些地区甚至处于无序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新课标的实施应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到位。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村学校体育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资源诅咒”效应再检验--以晋陕蒙三省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7期104-110,128,共8页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三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三省区在某种程度上或锁定或弱化或破解"资源诅咒"。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是弱化"资源诅咒"的重要途径,强化制度建设是破解"资源诅咒"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资源型地区应加强制造业发展、重视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资源诅咒 资源开发 西部开发 中部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乡村人力资本开发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录堂 韦吉飞 张藕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从教育、保健卫生和文化产业等西部乡村人力资本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了该区人力资本开发中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乘数错位效应和缺乏保护问题,提出了创建西部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政策性银行、建立乡村创业基金和乡土人才流动站等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西部乡村 人力资本 开发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秦巴经济走廊建立的必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桂华 陈勇 +1 位作者 谢为群 樊朝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秦巴经济走廊是指以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系及其余脉为主线所形成的经济区域。在当今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作为接受东部经济辐射的入口和西部大开发前哨阵地的秦巴地区,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提出了构建秦巴经济走廊... 秦巴经济走廊是指以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系及其余脉为主线所形成的经济区域。在当今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作为接受东部经济辐射的入口和西部大开发前哨阵地的秦巴地区,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提出了构建秦巴经济走廊,隆起中部,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将构建秦巴经济走廊的必要性、重要性置于当今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希望能为当今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某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经济走廊 西部大开发 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与化解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太胜 丘苑 王培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9-43,共5页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多重危机:多重社会生活压力恶化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感,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模式的不适...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多重危机:多重社会生活压力恶化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感,繁重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模式的不适应使教师丧失了专业自尊,教育环境的复杂趋势降低了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工具理性主义强化了农村教师的离职意向。从根本上化解中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危机的路径有:深度转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逻辑,建立公平而有质量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本土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农村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制度逻辑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治理体系 农村教育治理能力 本土专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耦合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晓刚 邵雪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6-531,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和历史机遇基于产业耦合理论,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路径,即实现休闲体育产业与农村自然生态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发展,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和历史机遇基于产业耦合理论,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路径,即实现休闲体育产业与农村自然生态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发展,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策略:1)立足当地特色,开发"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农村休闲体育项目;2)各类相关产业、资源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3)要实施农村休闲体育资源的综合开发、稳步发展;4)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以促进当地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期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西部地区 体育产业 休闲体育产业 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 文化资源 产业耦合 耦合发展 体育资源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5
13
作者 周海涛 胡万山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共7页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能力不足、教育投入精准度较低、政策支持模式有待优化与实施效果不佳等方面。我国亟须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高校发展内生能力、实施教育投入精准供给、优化国家政策支持模式、提升教育政策实施效能,进而全面加快中西部高校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高校发展 “双一流”建设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0
14
作者 曹小琳 向小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4,共8页
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受灾严重、年久失修的危房进行改造,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缺乏公平、公开等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及对西部典型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分... 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受灾严重、年久失修的危房进行改造,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缺乏公平、公开等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及对西部典型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危房改造的现状及实施中的影响因素,结合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从25个影响农村危房改造效果的主要因素中提取出6个公共因子,即资金使用因子、对象评选因子、组织管理因子、基层操作因子、客观问题因子、监督管理因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危房改造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危房改造 中央资金 补助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分异视角下乡村企业入城意愿分析——基于浙、豫、川三省193家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储德平 伍骏骞 卫龙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6,共9页
乡村企业入城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利用浙江、河南、四川三省193家乡村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验证,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份的乡村企业入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描... 乡村企业入城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利用浙江、河南、四川三省193家乡村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验证,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份的乡村企业入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描述统计发现:有58.55%的乡村企业主有入城意愿,仅有21.24%的乡村企业主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搬迁,集群环境、土地价格、运输成本等是企业愿意搬迁的主要原因,土地价格政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品产销信息、集群环境是影响企业搬迁方向的重要因素,当地的土地、税收和融资等政府政策对于企业是否入城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总资产、土地价格、运输成本、集群环境、与政府关系对入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税收政策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显性成本(土地价格、运输成本),以及企业的交易成本、寻租成本等隐性成本(集群环境、与政府关系和税收政策),进而影响企业的迁移意愿,且浙江、河南与四川三地计量结果差异显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入城意愿 城镇化 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系与路径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义兵 陈雪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1,49,共7页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协同共生的。当前阻碍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矛盾...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协同共生的。当前阻碍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矛盾即是缺乏在地化意识。遵循当前的“发展”主题,中西部高等教育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重构制度体系、布局体系、目标体系、要素体系和供给体系以凸显其中西部规定性。未来中西部高等教育应在外向的政策建设的支持下,从办学理念重塑、耦合机制加固以及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等内生型路径出发,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适切性回应当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中西部规定性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某省为样本 被引量:3
17
作者 姬秉新 王从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9,共8页
通过对西部某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现状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关键渠道:义务教育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县(区)政府... 通过对西部某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现状的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关键渠道:义务教育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县(区)政府及教育局监督学校经费使用;制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建设标准,用8-10年时间使全国中小学全部达到建设标准;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津贴,用"赎买农村学校教师青春"的补偿办法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心工作;改变靠行政手段管理调动教师的传统办法,用经济手段调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依法管理城乡中小学,使中小学校长真正拥有事权、财权、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义务教育 城乡学校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CBD范围界定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蒋兴 张云 +1 位作者 王卫 徐文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8,共5页
CBD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但有关CBD范围界定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却仍很少。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广西南宁为例,综合运用峰值地价法、功能单元现状分布法、交通网络法和... CBD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但有关CBD范围界定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却仍很少。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广西南宁为例,综合运用峰值地价法、功能单元现状分布法、交通网络法和土地垂直利用强度法等多种方法尝试确定了南宁现有CBD的范围,以期为我国城市CBD的研究,尤其是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CBD范围的界定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商务区 范围界定 西部欠发达地区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非农化进程中的滞阻因素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祥利 任艳玲 王君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0,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非农化的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业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滞后,市场化率比较低。影响西部地区非农化发展的滞阻因素包括:非农化的制度障碍,非农化的成本障碍,非农化的城乡技术障碍,非农化... 我国西部地区非农化的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业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滞后,市场化率比较低。影响西部地区非农化发展的滞阻因素包括:非农化的制度障碍,非农化的成本障碍,非农化的城乡技术障碍,非农化的主体素质障碍,非农化的观念障碍。加快西部地区非农化的路径选择是:以农业产业化推进西部地区非农化,以农村城镇化带动西部地区的非农化,以农民的知识化促进西部地区的非农化,以剩余劳动力外流化加快西部地区的非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发展 三农问题 非农化 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 农民知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191-6196,共6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经典产业理论的梳理,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 西部地区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