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系统鲁棒μ_(-synthesis)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普 胡如夫 尹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基于结构奇异值μ-synthesis鲁棒控制理论,研究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提出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采用dSPACE DS 1103为控制器硬件,建立以压电陶瓷为致动器的单输入单输出薄板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且附加质量被粘贴到薄... 基于结构奇异值μ-synthesis鲁棒控制理论,研究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提出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采用dSPACE DS 1103为控制器硬件,建立以压电陶瓷为致动器的单输入单输出薄板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且附加质量被粘贴到薄板上以测试系统鲁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性能加权函数和鲁棒加权函数的选取,系统能在指定频带上取得良好的减振控制效果,当压电板发生一定程度的质量摄动时,系统依然能保持稳定且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μ-synthesis 鲁棒控制 模型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μ_(-synthesis)的多输入多输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普 胡如夫 尹垚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基于结构奇异值μ-synthesis鲁棒控制理论,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结构振动响应的反馈控制模型,提出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以dSPACE为控制硬件核心,采用压电陶瓷为致动器,建立两输入两输出的薄板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且附加质... 基于结构奇异值μ-synthesis鲁棒控制理论,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结构振动响应的反馈控制模型,提出设计鲁棒μ-synthesis控制器的方法。以dSPACE为控制硬件核心,采用压电陶瓷为致动器,建立两输入两输出的薄板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且附加质量被粘贴到薄板上以测试系统鲁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性能加权函数和鲁棒加权函数的选取,系统能在指定频带上取得良好的减振控制效果,当薄板发生一定程度的质量摄动时,系统依然能保持稳定且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μ-synthesis 鲁棒控制 模型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系统复合摄动的鲁棒H~∞控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普 孙庆鸿 陈南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应用 H∞ 控制原理 ,研究了具有复合摄动的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系统对外扰响应衰减的鲁棒控制设计问题 ,提出了设计鲁棒控制器的方法 ,其思路是 :先选取鲁棒加权函数 ,虚拟评价函数 ,将复合摄动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转化为参数不确定系统... 应用 H∞ 控制原理 ,研究了具有复合摄动的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系统对外扰响应衰减的鲁棒控制设计问题 ,提出了设计鲁棒控制器的方法 ,其思路是 :先选取鲁棒加权函数 ,虚拟评价函数 ,将复合摄动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转化为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能设计 ,然后将参数不确定问题转化为标准 H∞ 控制问题求解。数值仿真表明 ,本文的方法对复合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H^∞控制 复合摄动 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奇异值μ综合的振动系统鲁棒控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普 孙庆鸿 陈南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基于鲁棒结构奇异值理论 ,建立了振动响应的鲁棒控制模型 ,提出了设计鲁棒 μ控制器的方法 ,通过引入虚构的不确定块 ,将振动系统响应性能的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的稳定鲁棒性问题求解 ,兼顾了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控制仿真表明 。
关键词 鲁棒控制 振动主动控制 奇异值理论 模型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的整车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兵 吴晓建 +1 位作者 文桂林 邱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7,共9页
针对悬架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及传感器量测噪声干扰等原因易导致主动悬架控制系统鲁棒性差,以及考虑到整车模型能更准确反映车辆振动响应,且μ综合能针对多个不确定量进行低保守性控制,开展了基于μ综合的整车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首先,... 针对悬架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及传感器量测噪声干扰等原因易导致主动悬架控制系统鲁棒性差,以及考虑到整车模型能更准确反映车辆振动响应,且μ综合能针对多个不确定量进行低保守性控制,开展了基于μ综合的整车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首先,考虑了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以及执行电机的时间常数等12个参量的不确定性,运用线性分式变换建立了含不确定性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μ综合控制方法,设计了参数摄动系统鲁棒控制器,控制系统结构奇异值上下界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及鲁棒性能;最后,通过频域响应和时域响应分析,以及与H_∞控制效果对比分析,表明在多参数摄动的情况下,μ综合控制在保证鲁棒稳定性及鲁棒性能的前提下能更有效地提高车辆平顺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鲁棒控制 Μ综合 不确定性 整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结构系统不确定性的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亮 杜海平 史习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柔性结构系统不确定性的结构奇异值 (μ)分析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的高频未建模动态 ,将其作为名义模型的加型因子或加乘性因子不确定性 ,并从模态空间的参数摄动出发 ,推导了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模型。采用结构奇异值 (μ)分析... 提出了一种柔性结构系统不确定性的结构奇异值 (μ)分析方法。分析了结构系统的高频未建模动态 ,将其作为名义模型的加型因子或加乘性因子不确定性 ,并从模态空间的参数摄动出发 ,推导了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模型。采用结构奇异值 (μ)分析方法对结构系统及其控制器进行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分析。给出的算例表明 ,本文的柔性结构不确定性模型的构造方法及控制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柔性结构系统 振动控制 鲁棒控制 模型不确定性 M分析方法 结构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及精细姿态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孟中杰 闫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83-1687,共5页
为保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良好进气,需要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精细姿态控制,但弹性振动问题极大影响其精细姿态控制精度。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纵向通道为例,分析弹性振动问题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影响,建立面向控制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模... 为保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良好进气,需要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精细姿态控制,但弹性振动问题极大影响其精细姿态控制精度。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纵向通道为例,分析弹性振动问题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影响,建立面向控制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模型,考虑气动参数和模态参数的大范围摄动,采用主动控制策略,基于鲁棒H∞理论和LQR理论设计精细姿态控制系统。大量仿真表明:在考虑测量噪声、舵机非线性、参数大范围摄动的情况下,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刚体攻角,抑制弹性攻角,并保证进气口当地攻角±0.4度的控制精度,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精细姿态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振动建模 精细姿态控制 主动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不确定柔性板系统μ综合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冬伟 白鸿柏 +1 位作者 陶帅 候军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35,共7页
以柔性板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混合不确定模型μ综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识别出柔性板实验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以及对应的状态空间最小实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和线性分式变换设计了将模态参数... 以柔性板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混合不确定模型μ综合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识别出柔性板实验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以及对应的状态空间最小实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对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和线性分式变换设计了将模态参数摄动提取成正则不确定块对角阵的方法,同时将剩余模态表示成高通滤波器形式,再通过引入虚拟不确定块,构建了考虑系统外扰抑制性能和控制增益约束性能的μ综合控制器求解过程。柔性板附加质量时的振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随机扰动时相对LQR控制降噪量提高了4dB,有效地解决了混合不确定柔性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混合不确定模型 鲁棒控制 μ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鲁棒控制研究Ⅰ—不确定性结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锋 李道奎 雷勇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建立了结构振动鲁棒控制的一般性综合框架。首先介绍了线性鲁棒控制的原理和控制系统框架,然后分析了结构动力学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来源,将其分为高阶未建模动态特性、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和作动器/传感器模型误差,通过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 建立了结构振动鲁棒控制的一般性综合框架。首先介绍了线性鲁棒控制的原理和控制系统框架,然后分析了结构动力学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来源,将其分为高阶未建模动态特性、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和作动器/传感器模型误差,通过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示这些不确定性,将动力学模型的确定性部分和不确定性部分分离开来,有效地纳入鲁棒控制的系统框架,进而可以运用鲁棒控制理论求解控制器用于结构的振动控制,从理论上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鲁棒控制 不确定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鲁棒控制研究Ⅱ—仿真算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道奎 王锋 雷勇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176,212,共5页
以柔性悬臂梁为对象,采用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基于μ控制理论设计鲁棒控制器,对梁进行振动控制。详细给出了控制器设计过程,包括模型参数误差,模型不确定性加权函数的选择以及性能加权函数的设计。对闭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在时... 以柔性悬臂梁为对象,采用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基于μ控制理论设计鲁棒控制器,对梁进行振动控制。详细给出了控制器设计过程,包括模型参数误差,模型不确定性加权函数的选择以及性能加权函数的设计。对闭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对比了开环和闭环的性能,考察了参数摄动时闭环的鲁棒稳定性。分析结果验证了μ控制理论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鲁棒控制 悬臂梁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滑模控制的绝对重力仪两级主动减振设计
11
作者 杨晔 吴宗坤 褚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9-724,731,共7页
针对环境振动作用于参考棱镜,影响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低频两级弹性主动减振控制方案,其模型参考控制采用了基于全局鲁棒因子和双幂次趋近律的组合滑模算法来实现。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由高分辨率加速度计作为... 针对环境振动作用于参考棱镜,影响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低频两级弹性主动减振控制方案,其模型参考控制采用了基于全局鲁棒因子和双幂次趋近律的组合滑模算法来实现。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由高分辨率加速度计作为振动敏感元件来检测振动信号,通过组合滑模算法模型参考控制音圈电机反作用于两级主动减振平台,消减载荷平台的垂直方向微振动位移以达到减振的目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案对本征频率小于等于0.05 Hz的振动减振效果明显,在0.01~2 Hz的频段具有85%以上的减振能力,优于一般模型参考滑模控制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鲁棒 双幂次趋近律 组合滑模控制 模型参考 超低频两级主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