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极端气候时空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浩然 杨兆前 +1 位作者 陈中举 龙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3-3553,共11页
为探究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风险发生概率,基于湖南省32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选取12个极端降水指数和16个极端气温指数,利用线性倾向法、M-K趋势检验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 为探究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风险发生概率,基于湖南省32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选取12个极端降水指数和16个极端气温指数,利用线性倾向法、M-K趋势检验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探究,并采用信息扩散模型对湖南省极端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近57年来湖南省极端降水指数总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在空间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极端气温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呈显著变暖趋势,表征高温的指数在空间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对湖南省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显示,湘西北发生极端降水的风险更大,而湘东南的降水总量更多。对湖南省极端气温的风险评估显示,湘西北为持续高温的高风险地区,常德市发生极端高温的风险概率较大,为2~3 a一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极端气温 湖南省 时空特征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岩溶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环境适应性评价与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2
作者 孙雅飞 韩琳 +5 位作者 胡小辉 赵振伟 刘淑芬 刘建友 杨居宝 赵振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53-457,共5页
富水岩溶地区的地下空间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岩溶地质特征,是重要的地下发展和利用的资源。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评价和风险管控挑战。结合富水岩溶地区的特点,讨论了环境适... 富水岩溶地区的地下空间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岩溶地质特征,是重要的地下发展和利用的资源。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评价和风险管控挑战。结合富水岩溶地区的特点,讨论了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包括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以评估地下水动力学、水质变化和岩溶地质风险等因素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介绍了专业工具与技术的应用,如地质勘探、地下水位监测、水质监测、地质雷达和遥感技术等,以支持环境适应性评价和风险管控。探讨了针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结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处理岩溶裂隙等策略。通过综合应用评价方法、专业工具与技术以及风险管控措施,为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岩溶地区 岩溶地质特征 地下空间开发 环境适应性评价 风险管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4
3
作者 陈辉 刘劲松 +2 位作者 曹宇 李双成 欧阳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58-1566,共9页
20多年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经历了从环境风险到生态风险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风险源由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由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范围由局地扩展到区域景观水平。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就是大尺度上研究复杂环... 20多年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经历了从环境风险到生态风险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风险源由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由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范围由局地扩展到区域景观水平。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就是大尺度上研究复杂环境背景下包含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的综合风险研究。目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已经搭建起来,统计方法多采用相对评价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继续加强实验和野外调查,进一步减小不确定性,逐步解决尺度推移问题。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景观 区域 大尺度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管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60
4
作者 刘亚彬 刘黎明 +1 位作者 许迪 章少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共7页
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198-2008年期间检索得到的共享数据平台资料,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水旱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综合对比分析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 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198-2008年期间检索得到的共享数据平台资料,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水旱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综合对比分析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面临的水旱灾害风险压力均较大且旱灾风险要大于水灾风险。粮食主产区的水灾风险空间分布格局为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多以中度风险为主,东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主要为低风险区,而旱灾风险则是东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以高、中风险为主,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的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水旱 灾害 信息扩散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91
5
作者 黄崇福 刘新立 +1 位作者 周国贤 李学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小区域内历史灾情资料不多的特点,引入了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方法,对历史灾情资料进行优化处理,提供了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实用方法。在“湖南省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给出的结果同实际情... 针对小区域内历史灾情资料不多的特点,引入了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方法,对历史灾情资料进行优化处理,提供了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实用方法。在“湖南省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给出的结果同实际情况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业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历史灾情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凤英 毕军 +3 位作者 曲常胜 黄蕾 杨洁 宛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864,共7页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某化工园区企业为例,以硝基苯储罐塌陷为初始事件,采用蝴蝶结方法进行风险源识别,得到硝基苯储罐泄漏事件蝴蝶结,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居民对地表水水源污染易损性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不仅为事故安全防范与应急控制提供关键节点,而且有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增强受体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 风险管理 易损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蝴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产业布局规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谢元博 李巍 郝芳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0-568,共9页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相比单个项目的评价具有信息相对缺乏、风险因素多,风险叠加难度大等特点.信息扩散法可有效应对评价信息不足问题,通过构建和运行风险信息矩阵实现对多个环境风险源的风险值叠加,并最终形成风险分区图以指导区域布局优...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相比单个项目的评价具有信息相对缺乏、风险因素多,风险叠加难度大等特点.信息扩散法可有效应对评价信息不足问题,通过构建和运行风险信息矩阵实现对多个环境风险源的风险值叠加,并最终形成风险分区图以指导区域布局优化和风险管理.本研究结合广州南沙地区发展规划,应用信息扩散法对区域现有及规划风险源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出区域综合环境风险4级分区.评价结果显示,规划的石化基地布局不合理,将大幅增加区域环境风险等级,提出放弃该产业规划或重新选址,该建议得到最终决策的支持.建议区域开发在规划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开展环境风险评价,以此论证区域功能划分和产业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实现优化区域开发和加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环境风险评价 信息扩散法 风险分区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96
8
作者 张丽娟 李文亮 张冬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提出直接估计低温冷害、干旱和洪涝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低温冷害为例,将计算结果与风险指数法和主观频率法做比较。直接估计灾害风险具有:(1)计算过程简单,所需资料少;(2)可对灾害不同级别进行风险评估,利于进行灾害风险...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提出直接估计低温冷害、干旱和洪涝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低温冷害为例,将计算结果与风险指数法和主观频率法做比较。直接估计灾害风险具有:(1)计算过程简单,所需资料少;(2)可对灾害不同级别进行风险评估,利于进行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3)此方法可触类旁通,应用到其它自然灾害风险评估;(4)此方法需要的资料年限短等优点,对开展乡(镇)级小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模糊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康永辉 解建仓 +2 位作者 肖飞鹏 黄伟军 杨云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3-229,共7页
【目的】采用模糊信息扩散法对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为该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采用能表达概率估计模糊不确定性的信息扩散法,在不假定概率分布的情况下,对广西大石山区农业干旱... 【目的】采用模糊信息扩散法对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为该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采用能表达概率估计模糊不确定性的信息扩散法,在不假定概率分布的情况下,对广西大石山区农业干旱灾害损失风险及因旱人饮困难风险进行评估,绘制其区划图,并将分析结果与近20年的实际干旱灾害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基于信息扩散法的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与近20年历史实际干旱灾害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用信息扩散法进行区域干旱风险评估是可行的。【结论】在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用模糊信息扩散法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信息扩散 风险评估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璐 郭兆夏 +1 位作者 柴芊 高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1-255,共5页
以Tmin≤-1℃为冻害指标,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患扩散理论,把1970—2008年38a间日最低气温Tmin≤-1℃的低温天气事件作为风险源,计算陕西省27个苹果主要生产基地县在每年4月各时段发生花期冻害的风险水平,并确定各基地县花期冻害的重点... 以Tmin≤-1℃为冻害指标,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患扩散理论,把1970—2008年38a间日最低气温Tmin≤-1℃的低温天气事件作为风险源,计算陕西省27个苹果主要生产基地县在每年4月各时段发生花期冻害的风险水平,并确定各基地县花期冻害的重点防御时间及开始疏花的时阃。结果表明,4月全省苹果基地县出现Tmin≤-1℃的风险概率均大干十年八遇,而4月10日和20日后出现Tmin≤-1℃的风险概率均小于两年一遇及十年一遇;此外,分别用50%和20%的风险概率作为指标,确定各基地县花期重点防御结束时间和安全疏花起始时间,两个时间均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期冻害 信息扩散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网规划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何永秀 朱茳 +1 位作者 罗涛 何海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5-210,共6页
近年来,自然灾害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科学评价自然灾害对电网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城市电网规划风险评价中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对电网造成的破坏及影响,并基于风险评价理论和信息扩散理论,建立了... 近年来,自然灾害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科学评价自然灾害对电网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城市电网规划风险评价中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对电网造成的破坏及影响,并基于风险评价理论和信息扩散理论,建立了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及对电网影响的风险评价模型。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为考虑自然灾害风险的电网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自然灾害 风险评价 信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杨平 张丽娟 +3 位作者 赵艳霞 姜蓝齐 乔赛男 张晓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和夏玉米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因此加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利用黄淮海地区气象数据以及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和夏玉米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因此加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利用黄淮海地区气象数据以及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运用信息扩散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GIS技术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危险性整体偏高,干旱频率均在64.36%以上,高危险性等级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敏感性偏高,高敏感性等级占总面积的20.80%,集中分布于山东省沿海等地;易损性偏低,高、中易损性地区占总面积的22.4%,各省均有少量分布;干旱综合风险偏高,高、中综合风险地区占总面积的68.43%,整个黄淮海地区除安徽省东南部外其他地区风险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 黄淮海地区 信息扩散法 层次分析法 灾害风险评估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南沿海三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家金 王加义 +3 位作者 林晶 杨凯 马治国 徐宗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8-252,共5页
结合东南沿海三省历年农作物干旱受灾和成灾面积资料,利用最新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认为东南沿海三省农作物干旱受灾风险大于成灾风险;当农作物干旱受灾风险水平≤7.5%,成灾风险水平≤6%时,东南沿海三... 结合东南沿海三省历年农作物干旱受灾和成灾面积资料,利用最新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认为东南沿海三省农作物干旱受灾风险大于成灾风险;当农作物干旱受灾风险水平≤7.5%,成灾风险水平≤6%时,东南沿海三省农业干旱受灾和成灾风险概率均表现为:广东>福建>浙江,当受灾风险水平>7.5%时,福建和广东农作物干旱受灾风险概率互有大小,而浙江省相对较小,成灾风险水平>6%时,农作物干旱成灾风险概率值表现为:福建>广东>浙江;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东南沿海三省 农业干旱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文亮 张冬有 张丽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4-760,共7页
利用黑龙江省74个气象站1971-2005年夏季气温和2004-2007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资料,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干旱和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对干旱和洪涝采用受灾指数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 利用黑龙江省74个气象站1971-2005年夏季气温和2004-2007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资料,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干旱和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对干旱和洪涝采用受灾指数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低温冷害风险概率主要表现为北部大于南部,一般冷害风险概率表现为西南地区大于全省其它地区,严重冷害风险概率则表现为北部地区最高,中部及东南部地区次之;黑龙江省干旱灾害风险概率西部和北部地区明显高于南部和东部地区;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概率则表现为中部地区大于全省其它地区,中部伊春地区为全省洪涝灾害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区划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5
作者 游珍 封志明 +1 位作者 杨格格 杨艳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5-1130,共6页
利用全国地震目录数据库,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利用信息扩散理论,从年最大震级和各级地震灾害年频次两个方面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将风险估计离散值进行曲线拟合,系统... 利用全国地震目录数据库,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利用信息扩散理论,从年最大震级和各级地震灾害年频次两个方面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将风险估计离散值进行曲线拟合,系统评价中国西部地震最为多发5省区的地震风险分布趋势及差异,定量揭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风险,为西部地区地震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西部地区 地震风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信息量法的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丽清 廖婧 +2 位作者 王威 皮维 周兰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选取了地层岩性、地下水开采、断裂带分布、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工程活动、距长江的距离、溶洞发育、岩溶地面塌陷9个评价因子,通过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选取了地层岩性、地下水开采、断裂带分布、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工程活动、距长江的距离、溶洞发育、岩溶地面塌陷9个评价因子,通过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的权重与信息量法确定的信息量进行叠加的方法计算各因子的综合信息量,进而对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根据与已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的对比,验证了AHP-信息量法在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应用中结果的准确性,已发生岩溶塌陷点几乎都位于高危险区。评价结果可为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的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AHP 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资料的中国北方草原火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兴朋 张继权 范久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5,共5页
根据我国北方草原区各省、自治区1991-2005年的草原火灾资料,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风险矩阵对我国北方草原区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我国北方各草原区的草原火灾年发生次数和草原火灾年受灾率在各个风险水平下的风险值,定量地评... 根据我国北方草原区各省、自治区1991-2005年的草原火灾资料,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风险矩阵对我国北方草原区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我国北方各草原区的草原火灾年发生次数和草原火灾年受灾率在各个风险水平下的风险值,定量地评价了我国北方草原区的草原火灾风险。并给出几个重要风险水平下草原火灾风险的空间分布趋势和综合指标下的我国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风险矩阵 草原火灾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9年中国干旱多承灾体灾损风险特征评估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歌 李莹 +2 位作者 陈涛 赵珊珊 黄大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1-623,共13页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年干旱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指标及其灾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不同承灾体的干旱灾损率风险评估,为摸清近十几年的干旱风险格局,提...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年干旱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指标及其灾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不同承灾体的干旱灾损率风险评估,为摸清近十几年的干旱风险格局,提高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指标的年干旱灾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和人口受灾率减少趋势显著,年降水量增加、年干旱累积强度和干旱日数减少以及防灾抗旱能力增强为主要原因。农作物、人口和经济不同承灾体的干旱风险格局存在差异。出现农作物面积受灾率≥20%时的旱灾可能性不高,仅宁夏、山西、内蒙古、甘肃超越概率达较高等级,出现人口受灾率≥30%和直接经济损失率≥1%时的旱灾可能性更低,超越概率小,无省份达高、较高可能性等级。年农作物面积受灾率20年一遇水平下,干旱重灾区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及湖北、湖南、浙江、海南。年人口受灾率20年一遇水平下,干旱重灾区位于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安徽、山西、内蒙古。年直接经济损失率20年一遇水平下,干旱重灾区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中部、西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海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承灾体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方法的中国台风灾害年月尺度风险评估 被引量:26
19
作者 高歌 黄大鹏 赵珊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0-1610,共11页
利用1985—2014年中国台风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中国年和月尺度的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损失风险评估,为提高台风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国年及7—9月各月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 利用1985—2014年中国台风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中国年和月尺度的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损失风险评估,为提高台风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国年及7—9月各月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增加趋势。直接经济损失的月际变化特征明显,8月致灾台风个数多、损失最严重;与1985—1994年相比,后两个10年年内变化幅度大,且9—10月损失大于6—7月。随着直接经济损失水平的增加,发生中、高风险的地区逐渐减少,年直接经济损失≥50亿、≥100亿元水平下,浙江风险概率为全国最高。在10年、20年、30年一遇三个风险水平下,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年直接经济损失一直维持特重灾等级;20年、30年一遇风险水平下,北方地区的山东与辽宁年和8月、河北年台风直接经济损失也达特重等级,防台应对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直接经济损失 风险评估 多时间尺度 信息扩散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和频率曲线适线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超君 欧阳蔚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玉良 郦建强 刘兰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1,116,共6页
为克服农业旱灾风险计算中小样本导致的信息不足,以农业因旱受灾率为损失指标,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频率曲线适线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损失与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旱灾风险评估方法。据此方法定量计算不同旱灾水平年下的农业因旱受... 为克服农业旱灾风险计算中小样本导致的信息不足,以农业因旱受灾率为损失指标,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和频率曲线适线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损失与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旱灾风险评估方法。据此方法定量计算不同旱灾水平年下的农业因旱受灾率,绘制旱灾风险空间分布图。该方法通过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来弥补小样本导致的信息不足,对小容量样本的概率分布估计有较高的精确度。将该方法用于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绘制了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图,以便为安徽省抗旱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频率曲线适线 旱灾风险图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