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Enterprises Marketing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ZHOU Mei-hua WANG Fu-dong ZHANG Hong-ho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71-375,共5页
For effectively early warning the marketing risk caused along with the varied environment, a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wa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isk early warning method, and com... For effectively early warning the marketing risk caused along with the varied environment, a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wa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isk early warning method,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dairy enterprises, the index system caused by the marketing risk was also studied. The'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was used for screening the indexes, the grades and critical values of the marketing risk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configuration of BP network, node processing and error analysis, the early warning resuits of the marketing risk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hrough the function approach in the marketing early warning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complex vari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 neural network Marketing risk early warning Authentic pro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tern changes and early risk warning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a study of mangrove-dominated wetlands in northeastern Fujian,China
2
作者 Fangyi Wang Jiacheng Zhang +4 位作者 Yan Cao Ren Wang Giri Kattel Dongjin He Weibin Yo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447-1462,共16页
The exotic saltmarsh cordgrass,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Peterson&Saarela,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for the extensive destruction of mangroves in China due to its invasive nature.The species has rapidly sp... The exotic saltmarsh cordgrass,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Peterson&Saarela,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for the extensive destruction of mangroves in China due to its invasive nature.The species has rapidly spread wildly across coastal wetlands,challenging resource managers for control of its further spread.An investigation of S.alterniflora invasion and associated ecological risk is urgent in China's coastal wetlands.In this study,an ecological risk invasive index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Predictions were made of'warning degrees':zero warning and light,moderate,strong,and extreme warning,by developing a back propagation(BP)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coastal wetlands in eastern Fujian Province.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lterniflora mainly has invaded Kandelia candel beaches and farmlands with clustered distributions.An early warning indicator system assessed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he invasion and showed a ladder-like distribution from high to low extending from the urban area in the central inland region with changes spread to adjacent areas.Areas of light warning and extreme warning accounted for43%and 7%,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reliable prediction of the ecological risk of S.alterniflora invasion.The model predicts that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is invasive species will change little in the next 10 years.However,the invaded patches will become relatively more concentrated without warning predicted.We suggest that human factors such as land use activities may partially determine changes in warning degree.Our results emphasize that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alterniflora invasion i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wetlands is significant,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are needed,particularly for K.candel be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warning system Ecological risk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Kandelia candel beaches Fujia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Information Monitoring
3
作者 汪雪锋 朱东华 +1 位作者 刘嵩 刘佳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Relying on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information monitoring, data mi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tc., the dynamic technology early-warn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echn... Relying on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information monitoring, data mi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tc., the dynamic technology early-warn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utomatic retriev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reat evaluation, and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subsystem, which implements uninterrupted dynamic monitoring, trace and crisis early-warning to the specific technology. Empirical study testifies that the system improves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echnology early-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early-warning system information monitoring dynamic retrieval technology threatevaluation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agement and instant query of distributed oil and gas production dynamic data
4
作者 WANG Hongliang MU Longxin +2 位作者 SHI Fugeng LIU Kaiming QIAN Yur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5期1014-1021,共8页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engine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using big data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parallel computing,data warehouse modeling technology,realizing the optimal management and instant qu...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engine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using big data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parallel computing,data warehouse modeling technology,realizing the optimal management and instant query of distributed oil and gas production dynamic big data.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quick response of the production data of more than 36×10^4 oil,gas and water wells is realized.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subject model of oil,gas and water well production is built to pretreat the relevant data.At the level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CNPC),the rapid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such as oil and gas production tracking,early production warning of key oilfields,analysis of low production wells and long shutdown wells,classification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laws have been realized,and the processing time has been shortened from 1 d to 5 s.The basic unit of oil and gas production analysis is refined from oilfield to single well,making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re detailed.The process can be traced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CNPC,oil field company,field,block and single well,and th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each unit can be mastered in re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ION performance big data parallel computation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ptimal management INSTANT QUERY early PRODUCTION w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
5
作者 张熔轩 张万顺 +4 位作者 刘馨 彭虹 陈勇 陈刚 李翱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193,共8页
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是提升水污染防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提出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平台技术体系,建立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具备自动化收集多源异构的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等底座数据并融... 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是提升水污染防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提出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平台技术体系,建立了香溪河流域水环境磷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该平台具备自动化收集多源异构的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等底座数据并融合处理的功能,可为流域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过程条件提供支撑,进一步对降雨过程、水文变化、总磷浓度和水环境风险提供预测和评价结果,并对2016年和2020年进行磷风险预报预警应用,为香溪河提升流域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推进磷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磷风险管控 预报预警平台 业务化应用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浩晗 王龙 +3 位作者 侯浩钶 谢祯奇 韩瑜 崔晓晖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5-308,共14页
深度学习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真实性鉴别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首先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Transformer架构与图... 深度学习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真实性鉴别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首先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Transformer架构与图神经网络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尽管深度学习在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数据质量差、隐私保护能力弱和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思路,如推动数据标准化、加强隐私保护、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制定等。未来,深度学习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将推动食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深度学习 食品检测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的构建——基于CFPS2020微观数据分析
7
作者 张肖肖 李青 宇思默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24-231,共8页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在分析生计脆弱性导致脱贫家庭返贫风险产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CFPS2020数据,借助VSD模型,从暴露度、敏感度、适应能力3个维度形成脱贫家庭返贫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在分析生计脆弱性导致脱贫家庭返贫风险产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CFPS2020数据,借助VSD模型,从暴露度、敏感度、适应能力3个维度形成脱贫家庭返贫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评估模型量化测度脱贫家庭返贫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返贫预警机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我国脱贫家庭脱贫稳定较强,返贫风险较小;从地理位置来看,西部地区属于中度返贫风险区域,面临着较高的内源风险和外源风险,“三区三州”仍是防止返贫的重点关注对象,东部地区返贫风险最低;从不同维度来看,影响四组脱贫家庭返贫风险差异主要原因是其自身适应性能力不同,其次是风险敏感性,风险暴露度影响最小;从具体指标来看,4组脱贫家庭风险敏感性和适应能力指数主要贡献因子是人力和金融指标,自然指标对其贡献率最低;基于返贫风险测算临界值,预警机制应结合警度、警源,从警度等级判断、警源识别与确认、预警帮扶介入、预警监督保障4个方面构建,以期增强预警识别的精确度,达到“精准帮扶”。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对五大风险靶向精准施策,构建有效的防返贫预警机制,根据不同返贫风险等级脱贫家庭出台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贫风险评估 生计脆弱性 VSD模型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平平 苗金红 +1 位作者 崔璐璐 李灿灿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10月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61例),Ⅱ组(59例)。...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3—10月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61例),Ⅱ组(59例)。Ⅰ组接受风险预警干预,Ⅱ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组新生儿穿刺点肿胀及渗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和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Ⅰ组穿刺点肿胀及渗血程度均低于Ⅱ组(P<0.05);Ⅰ组并发症(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感染)总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低于Ⅱ组(P<0.05);Ⅰ组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Ⅱ组(P<0.05)。结论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非计划拔管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减轻家属焦虑、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风险预警干预 PICC置管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施工中的风速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克凡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风速监测与预警技术不完善的问题,分析了强风对施工安全的严重影响及现有监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预警模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风速监测与预警体系。结果表明,该体...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风速监测与预警技术不完善的问题,分析了强风对施工安全的严重影响及现有监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预警模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风速监测与预警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实现了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和99%以上的预警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防范了多起安全事故,显著提升了复杂环境下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施工 风速监测 安全风险 预警技术 现场监测系统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船舶现场作业风险智能识别系统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郭先游 陈亚锋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生产或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安全风险场景监控盲区大、监督管理难、安全监管弱、外包人员难管理的问题,通过现场布置摄像头(固定式、移动式)、智能安全帽、执法记录仪等,实现施工作业现场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实时...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生产或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安全风险场景监控盲区大、监督管理难、安全监管弱、外包人员难管理的问题,通过现场布置摄像头(固定式、移动式)、智能安全帽、执法记录仪等,实现施工作业现场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实时监测。以AI视觉识别算法为核心,智能识别常见违章行为,及时预警,建立了现场作业风险智能识别系统,在海上船舶现场作业场景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船舶作业过程中的视频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智能识别,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手段,有效推动了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转型升级,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视觉识别算法 作业风险 智能识别 预警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监管策略优化
11
作者 李若彤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4-6,共3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监管策略优化,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食品安全 风险预警 监管策略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矿区石头梅露天煤矿潜水治理机制
12
作者 赵建忠 刘汉骋 《露天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了将三塘湖矿区潜水可能造成的安全危险降至最低,采用潜水涌水水源识别和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建立潜水突水危险监测与预警平台,查明了矿区潜水补给来源;从边坡稳定性、工程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分析潜在的危险性,采用源头治理机制,... 为了将三塘湖矿区潜水可能造成的安全危险降至最低,采用潜水涌水水源识别和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建立潜水突水危险监测与预警平台,查明了矿区潜水补给来源;从边坡稳定性、工程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分析潜在的危险性,采用源头治理机制,利用监测、预警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潜水对开采造成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水源识别 危险性评价 监测预警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虎山煤矿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研发及应用
13
作者 杨希培 高家奎 贺福权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144-147,152,共5页
针对五虎山煤矿灾害监测存在的数据孤岛、灾害预警态势智能化缺失等问题,结合《智能化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分析五虎山煤矿灾害管控现状,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研究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五虎山煤矿智能... 针对五虎山煤矿灾害监测存在的数据孤岛、灾害预警态势智能化缺失等问题,结合《智能化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分析五虎山煤矿灾害管控现状,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研究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五虎山煤矿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系统主要包含安全概览、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与决策支持等模块,以GIS一张图为核心,实现“人、机、环、管”四要素的全方位监测,通过智能知识库和风险指标体系支持风险态势研判及决策分析。五虎山煤矿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能够实现主要灾害指标及风险态势的有效监测及评估,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 智能安全管控 监测预警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客运站客流分析及异常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杨小林 张晋 +2 位作者 庄金翠 韩晓丹 庞娜娜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及时发现铁路客运场所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事件,并主动进行干预,设计基于图像分析的客运站客流分析及异常报警系统。利用客运站既有的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客运场所图像;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和算法,根据客运站具体需求... 为及时发现铁路客运场所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事件,并主动进行干预,设计基于图像分析的客运站客流分析及异常报警系统。利用客运站既有的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客运场所图像;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和算法,根据客运站具体需求,不断优化目标检测和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复杂特征提取方法,优化异常分类报警阈值,实现了客运站客流、旅客越线或跌倒、公共场所消防等安全隐患场景的实时监控、分析、预测和异常报警。基于某车站的试点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车站客流密度、人员行为异常及消防预警等重要事件,有效提升了车站的安全预警能力,以及车站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技术 铁路客运 安全管理 预警检测 客流密度 旅客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智能导航的露天煤矿数字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
15
作者 张珂 《露天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解决大型露天煤矿工程施工现场人力成本高、质量控制难、设备协调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智能导航的露天煤矿数字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应用多元异构信息融合处理技术与空地一体化三维测量和精细化施工机械控制技术,... 为解决大型露天煤矿工程施工现场人力成本高、质量控制难、设备协调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北斗智能导航的露天煤矿数字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应用多元异构信息融合处理技术与空地一体化三维测量和精细化施工机械控制技术,实现了大规模露天煤矿高精度自动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结合搭建的导航定位软硬件模块,实现了不同应用场景下低动态高精度融合定位。现场实践表明:该平台可有效提升露天煤矿施工全过程的管控、异常行为监控及预警,提高施工作业的自动化水平,降低施工风险,节约施工的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 自动化施工 露天煤矿 信息化管理 异常监控与预警 多源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芦永华 李义芳 +1 位作者 黄芳 何文英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推动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的传染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名专家,筛...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推动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的传染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名专家,筛选出了三个一级指标,涉及流行前期指标、典型症状期指标、非典型症状期指标等,同时涉及7个二级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平均得分为8.27±0.24分,可获得性平均得分为7.74±0.34分。结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当地及时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并进行调查指标分布趋势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可为有效预防传染病提供相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型 传染病 预警体系 流行前期指标 典型症状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的现状与建议
17
作者 许翠娅 陈小红 +4 位作者 杨芳 朱琳 朱雨晨 陈财珍 黄奕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84-292,共9页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监测与管控、赤潮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总结,结合近年来福建省海水贝类贝毒污染状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贝毒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严格产毒藻预警浓度、建立贝类毒素分级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赤潮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 风险预警 分级管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封存泄漏风险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志升 吴向阳 +6 位作者 吴倩 王冀星 林汉弛 郭军红 王锐 李金花 林千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CO_(2)驱油封存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能实现大规模CO_(2)封存。然而,驱油封存过程伴随着多种CO_(2)泄漏风险。针对以往CO_(2)泄漏风险管理系统的缺乏,特别是缺少基于在线监测的管理系统,难以支撑动态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CO_(2)驱... CO_(2)驱油封存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能实现大规模CO_(2)封存。然而,驱油封存过程伴随着多种CO_(2)泄漏风险。针对以往CO_(2)泄漏风险管理系统的缺乏,特别是缺少基于在线监测的管理系统,难以支撑动态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CO_(2)驱油封存泄漏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开发了集成多环境实时风险识别和评估、多空间风险预测、多层级风险预警和全过程风险控制的动态CO_(2)泄漏风险管理系统,并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石油CO_(2)驱油封存示范项目。案例应用研究表明,所开发的CO_(2)泄漏风险管理系统可以全空间动态识别CO_(2)驱油封存过程的各种泄漏风险,有效支撑泄漏风险的动态管理,为CO_(2)驱油封存项目提供全面及时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封存 CO_(2)泄漏 风险管理 风险预测 风险预警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崩岸险情智能感知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构想及成果展望
19
作者 卢金友 周银军 +2 位作者 邓彩云 郭超 李凌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自然演变的常见形式,严重威胁防洪安全、航道畅通及沿江经济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甚至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建成运行引起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显著改变,近年来,中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自然演变的常见形式,严重威胁防洪安全、航道畅通及沿江经济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甚至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建成运行引起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显著改变,近年来,中下游河道持续冲刷、局部河势调整、崩岸频发,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尽管以往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治理,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崩岸机理复杂,隐蔽性、突发性和随机性强,预警及治理难度依然很大。本文以“崩岸机理揭示—大范围筛查—介入式监测—多尺度预警—系统化防治”为总体思路开展研究,围绕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崩岸机理与险情智能筛查、河道岸坡土体全要素实时感知及崩岸模拟预警技术、耦合河势控制措施的崩岸系统防治技术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重点研究持续冲刷下河势变化与崩岸动态响应关系,研发多源信息融合的崩岸险情智能筛查技术、河道岸坡全要素一体化智能感知技术、多尺度河道崩岸预测与预警技术,以及耦合河势控制措施的崩岸系统防治技术,旨在揭示持续冲刷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崩岸发生的驱动因素及内在机理,研发崩岸险情智能感知预警及防治关键技术,实现崩岸险情智能筛查、多要素监测、动态预警与系统防治。研究有望显著提高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发生的预见性和治理技术水平,促进崩岸从灾后抢护向灾前预防转变,为河道系统治理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崩岸 机理 筛查 监测预警 系统治理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效果,设计了一种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方法。首先设计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指标,并采集大量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数据,然后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进行建...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效果,设计了一种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方法。首先设计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指标,并采集大量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数据,然后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进行建模,并对它们预警结果进行组合,最后与传统方法进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可以准确找到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变化特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正确率超过94%,远远高于传统方法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结果,大幅度降低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误警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 电子商务 信用风险 预警正确率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