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te geometric nonlinear formulation for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铸永 洪嘉振 刘锦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19-124,共6页
A complete geometric nonlinear formulation for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of a flexible beam undergoing large overall motion was proposed based on virtual work principle, in which all the high-order terms relate... A complete geometric nonlinear formulation for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of a flexible beam undergoing large overall motion was proposed based on virtual work principle, in which all the high-order terms related to coupling deformation were included in dynamic equations. Simulation examples of the flexible beam with prescribed rotation and free ro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the first-order approximation coupling (FOAC) model may lead to a significant error when the flexible beam experiences large deformation or large deformation velocity. However, the correct solutions can always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resent complete model. The difference in essence between this model and the FOAC model is revealed. These coupling high-order terms, which are ignored in FOAC model, have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flexible body. Therefore, these terms should be included for the rigid-flexible 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flexible body undergoing motions with high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beam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导激光多层级对称耦合装置设计及其射流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周嘉禾 吴胜奇 +3 位作者 钟胜波 李芝春 黄诺帝 朱利民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光水耦合是水导激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节省耦合装置的加工成本,实现低入口压力下腔内水压的均匀分布和射流的稳定,提高耦合装置性能和水导激光加工质量,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层级对称... 光水耦合是水导激光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节省耦合装置的加工成本,实现低入口压力下腔内水压的均匀分布和射流的稳定,提高耦合装置性能和水导激光加工质量,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层级对称流道的光水耦合装置结构。对耦合装置的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耦合腔内部的速度矢量、流线分布以及喷嘴口出射液流的形态。结果表明,光水耦合装置内各截面流场速度矢量分布均匀,无局部波动存在,射流在喷嘴出口处的速率可达40 m/s,出射后的稳定长度可达120 mm;在入流压力1.0 MPa、喷嘴孔直径250μm的条件下,喷嘴孔处出射液流平衡稳定无波动,实际稳定长度约为85 mm。该光水耦合装置结构合理可靠,能够满足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水导激光 耦合装置 结构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载运煤敞车超常低周疲劳刚柔耦合评估新方法
3
作者 靳世英 朴思扬 +3 位作者 聂春戈 张俊林 李向伟 朴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80,共11页
备用传力路径变化不确定性使准静态应变能成为决定平面心盘旁承接口耦合程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既有方法丧失了小位移线弹假设的应用前提。根据这一相关性发现,提出了刚柔耦合疲劳损伤评估新方法。为了攻克散料运输铁路货车刚柔耦合... 备用传力路径变化不确定性使准静态应变能成为决定平面心盘旁承接口耦合程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既有方法丧失了小位移线弹假设的应用前提。根据这一相关性发现,提出了刚柔耦合疲劳损伤评估新方法。为了攻克散料运输铁路货车刚柔耦合仿真难题,采用了实体单元及边界共节点处理技术。在正常AAR5级谱和局部扭曲叠加谱激励输入下满载运煤敞车刚柔耦合仿真分析表明:上旁承运行荷载增大迫使车体结构扭曲产生不高于2 Hz的低频敏感响应。钩缓冲击座附近焊缝疲劳损伤评估结果与现场塑性破坏完全吻合。由于局部刚度不足,短竖梁补强设计也很难奏效。借鉴通用敞车耳板铆接的设计经验,合理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结构补强方案,使满载运煤敞车不会再发生上述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载运煤敞车 刚柔耦合仿真技术 模态结构应力恢复 焊缝疲劳损伤评估 超常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飞行中气动、运动和控制耦合的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来平 马戎 +2 位作者 常兴华 赵钟 赫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6-417,共42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以非定常数值模拟为核心,开展气动/运动/控制等多学科耦合的"数值虚拟飞行"模拟成为可能.数值虚拟飞行有助于飞行器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和整个设计过程中分析和评估飞行器的非线性飞行力学...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以非定常数值模拟为核心,开展气动/运动/控制等多学科耦合的"数值虚拟飞行"模拟成为可能.数值虚拟飞行有助于飞行器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和整个设计过程中分析和评估飞行器的非线性飞行力学和稳定性与控制性能.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数值虚拟飞行中"气动/运动/控制"耦合的一体化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重点介绍了气动/运动/控制耦合一体化计算方法,并介绍了作者在一体化耦合计算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初步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了数值虚拟飞行中的一些挑战性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以预期,随着E级计算的到来,在不久的将来,数值虚拟飞行将给新型飞行器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虚拟飞行 非定常流动 动态网格技术 飞行力学 机动飞行 耦合计算 稳定性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与运载火箭耦合分析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邱吉宝 张正平 李海波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6-436,共21页
本文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航天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介绍航箭(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为航箭)耦合系统载荷分析基本思想.然后介绍以下3个方面的载荷分析方法:(1)采用基础激励理论初始载荷分析的近似方法;(2)考虑航箭... 本文以载荷分析为主要内容,概述航天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介绍航箭(航天器/运载火箭简称为航箭)耦合系统载荷分析基本思想.然后介绍以下3个方面的载荷分析方法:(1)采用基础激励理论初始载荷分析的近似方法;(2)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分支模态综合法.导出采用约束模态质量界面加速度的航天器载荷计算方法;当仅考虑静定约束特殊情况时,退化的方程与Chen采用有限元法导出的方程相同.给出新航天器载荷瞬态分析技术,即一个以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载荷结果可以用来获得相同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新航天器结构的必要的载荷信息.(3)考虑航箭耦合影响的航天器/运载耦合系统模态综合法.包括: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以及航天器/运载耦合的界面综合动态响应计算新方法.最后,介绍验证载荷分析技术.简要讨论验证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结构动态试验仿真技术,该方法包括了一套修正数学模型的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该方法已应用于复杂的结构建模.在进行CZ-2E运载火箭实尺模态试验之前,用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给出CZ-2E模态参数的预示结果,并与随后获得的实际模态试验结果相比,两个结果彼此之间高度一致.这个结果证明了模态试验仿真技术已成功地预示了CZ-2E运载火箭的模态参数,验证了建议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可靠性.讨论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技术.介绍了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40t振动台系统台面控制仿真方法和D卫星振动台振动试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模态综合法 耦合载荷分析 载荷分析验证技术 试验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双管火炮耦合发射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军荣 何永 米粮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3,共5页
该文应用ADAMS和MATLAB两大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双管火炮的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双管耦合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通过分析,提出了双管延时击发的最佳时间间隔,使大口径双管火炮在发射时避免出现两发弹同时出炮口受到空气动力干扰... 该文应用ADAMS和MATLAB两大软件平台,建立了某双管火炮的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双管耦合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通过分析,提出了双管延时击发的最佳时间间隔,使大口径双管火炮在发射时避免出现两发弹同时出炮口受到空气动力干扰、两个后坐阻力的峰值叠加、底盘产生较大的偏转及滚翻等问题,为提高大口径双管火炮的射速及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为物理样机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双管火炮 耦合发射 联合仿真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加载真空中铝靶冲量耦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红 童慧峰 +1 位作者 李牧 孙承纬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0-523,共4页
为了获得强激光加载真空中铝靶的冲量耦合系数,利用激光体烧蚀模型,采用流体力学理论和1维Lagrange有限差分的计算方法,对真空条件下不同激光参量时气化物质对靶产生冲量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Phipps... 为了获得强激光加载真空中铝靶的冲量耦合系数,利用激光体烧蚀模型,采用流体力学理论和1维Lagrange有限差分的计算方法,对真空条件下不同激光参量时气化物质对靶产生冲量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Phipps定标关系符合得较好。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条件下,冲量耦合系数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烧蚀 冲量耦合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导激光切割玻璃的耦合装置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杨保健 谢顺德 代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0,共4页
为了解决激光切割钢化玻璃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导致产生裂纹并发生破裂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光液耦合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耦合腔内多场分析,获得了微水导激光切割钢化玻璃的工艺参量。结果表明,在喷口口径为0.4mm、水束压力为20MPa、激... 为了解决激光切割钢化玻璃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导致产生裂纹并发生破裂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光液耦合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耦合腔内多场分析,获得了微水导激光切割钢化玻璃的工艺参量。结果表明,在喷口口径为0.4mm、水束压力为20MPa、激光功率为48W、切割速率为20mm/s的工艺条件下,厚度为0.5mm及1.0mm的玻璃试样的切割表面均比较光滑、基体内无微裂纹存在,切缝宽度约为100μm。该双注水口耦合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钢化玻璃切割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微水导激光耦合 数值模拟 喷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模型中实时耦合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杭丽 张东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6-219,共4页
通过分析实时耦合复合模型中物模(物理模型)与数模(数学模型)的连接过程,指出:复合模型中的物模部分与数模部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二者间的实时耦合以及耦合的精度是复合模型成功的关键;耦合的时间和空间匹配条件保证了复合... 通过分析实时耦合复合模型中物模(物理模型)与数模(数学模型)的连接过程,指出:复合模型中的物模部分与数模部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二者间的实时耦合以及耦合的精度是复合模型成功的关键;耦合的时间和空间匹配条件保证了复合模型中物模与数模两个部分连接的时空连续性;控制周期的大小、控制变量的选择以及控制的策略是影响复合模型耦合精度的主要因素,复合模型各部分都应以满足这些因素为前提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模型 实时耦合 模拟技术 水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实时耦合复合模型的实现——以淮河入海水道模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杭丽 张东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98,共4页
以概化的淮河入海水道为例研究复合模型的实现.通过对原型的总体分析确定复合边界的位置,对复合边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为实现数、物模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菱形差分网格.为了提高耦合的精度,在数学模型中加入了... 以概化的淮河入海水道为例研究复合模型的实现.通过对原型的总体分析确定复合边界的位置,对复合边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为实现数、物模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菱形差分网格.为了提高耦合的精度,在数学模型中加入了复合边界处水位变化的预判断.对影响复合模型运行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强调复合模型实时耦合中参数的匹配问题.给出了模型的运行情况,其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实现了实时耦合的复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实时耦合 复合模型 模拟技术 入海水道 水力学 水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模型仿真的货车转向架悬挂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晶 李华 +2 位作者 朴明伟 徐世峰 吴荣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4,共9页
为了合理挖掘技术潜能,货车转向架设计及运用需要依靠基础试验手段,通过启发式模型仿真,逐步形成对其悬挂非线性的正确认知,在轻量化车体与走行部之间尽可能避免产生相关激励。利用刚柔耦合仿真技术,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表明:在轻量化车体... 为了合理挖掘技术潜能,货车转向架设计及运用需要依靠基础试验手段,通过启发式模型仿真,逐步形成对其悬挂非线性的正确认知,在轻量化车体与走行部之间尽可能避免产生相关激励。利用刚柔耦合仿真技术,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表明:在轻量化车体与走行部之间,重载卡滞是相关激励形成的1项主要成因。在重载卡滞的影响下,如中部横向支架斜撑杆局部结构失稳和中部侧墙横向结构不稳定,两者均会转变为振动开裂或振动疲劳问题。等效斜楔摩擦模型具有对干摩擦强非线性影响的启示意义,且形成了如下2点正确认知:相对摩擦因子并非恒定不变,在重载工况下,一般不得大于0.10;加载卡滞单边力学特性迫使心盘垂向动荷趋于脉冲载荷类型,其对轻量化车体结构疲劳损伤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结合快捷铁路货运需求,合理制订了解决重载卡滞问题的技术方案,利用复合斜楔新技术,参考典型配置形式,适当增大斜楔尖角,消除或减轻干摩擦强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转向架 黏滑振动 重载卡滞 刚柔耦合仿真技术 相关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包锅炉给水与负荷-压力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太华 宋建锋 田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火电单元机组为一复杂多变量对象,给水流量与机组负荷-机前压力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利用能量及质量守恒定律,从锅炉侧和汽轮机侧分别分析给水流量影响机组负荷和机前压力的机理,建立给水流量-锅炉燃料量-汽轮机调门开度与机组负荷... 火电单元机组为一复杂多变量对象,给水流量与机组负荷-机前压力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利用能量及质量守恒定律,从锅炉侧和汽轮机侧分别分析给水流量影响机组负荷和机前压力的机理,建立给水流量-锅炉燃料量-汽轮机调门开度与机组负荷-机前压力之间的三入二出动态模型。模型以微分方程形式给出,主要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便于工程实用。并针对一实际机组,根据其设计数据确定模型参数。通过构建控制系统仿真发现,机跟炉和炉跟机控制方式均不能有效消除给水流量波动对机组负荷及机前压力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汽包锅炉 给水 负荷-压力 耦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驮背运输2车组系统内力复杂性及其处理技术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晶 吴荣坤 +2 位作者 彭钰 李华 朴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5-195,共11页
为了准确分析驮背运输2车组系统内力,提出并验证了复杂曲面接触摩擦简化处理技术对策。多体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表明:空载/重载单车可以实现车耳锁定、滚道支承以及地面支承3个平衡态及其传力路径转变,充分保障了货运汽车或集装箱半拖挂车... 为了准确分析驮背运输2车组系统内力,提出并验证了复杂曲面接触摩擦简化处理技术对策。多体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表明:空载/重载单车可以实现车耳锁定、滚道支承以及地面支承3个平衡态及其传力路径转变,充分保障了货运汽车或集装箱半拖挂车公铁转运的100%滚装作业。利用复杂约束的拓扑关系图,提升了系统建模的模块化或模板建模程度。在全面考核仿真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利用刚柔耦合仿真技术,深入研究了变形协调性和结构稳定性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规律,为轻量化车体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局部高应力及其交替变化是判定结构损伤的主要依据之一,因而相关约束的内力性质需要通过刚柔耦合仿真加以具体分析,并非仅局限于几何空间研究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驮背运输2车组 复杂约束 多体系统动态仿真 约束内力 刚柔耦合仿真技术 局部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流牵伸通道结构模型的构建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青 梁高翔 +3 位作者 殷俊清 盛晓超 吕绪山 党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2-60,共9页
为提高牵伸比,缩短纺纱工艺流程,提出一种通过气流来实现对棉条牵伸的方法,即气流牵伸方法。建立了气流牵伸通道的结构模型,通过对气流牵伸通道中纤维与气流的双向耦合影响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纤维在气流牵伸通道中... 为提高牵伸比,缩短纺纱工艺流程,提出一种通过气流来实现对棉条牵伸的方法,即气流牵伸方法。建立了气流牵伸通道的结构模型,通过对气流牵伸通道中纤维与气流的双向耦合影响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纤维在气流牵伸通道中波动前进,且在接近或流出通道出口时,纤维再次变直;纤维在牵伸通道中加速前进,且在通道不同位置运动速度不同,其结果是纤维在牵伸通道向前运动过程中实现重新分布;弯钩纤维在牵伸通道中受到的气流牵引力大,因此移动得更快,且纤维的弯钩在向前运动过程中逐渐被拉直;在气流牵伸通道中,纤维经历了加速、重新分布和拉直等过程达到牵伸的目的,证实了气流牵伸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牵伸方法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纤维运动规律 纺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涡模拟方法的多层动网格技术识别平板气动参数
15
作者 刘祖军 葛耀君 杨詠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6-160,共5页
从弱耦合的角度出发,对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描述结构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固耦合。在保证动网格运动速度符合空间守恒法则的条件下,针对固体模型在流场中运动受网格尺寸限制且易造成... 从弱耦合的角度出发,对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描述结构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固耦合。在保证动网格运动速度符合空间守恒法则的条件下,针对固体模型在流场中运动受网格尺寸限制且易造成网格变形过大导致计算失败的问题提出了多层动网格的解决方法。流体动力计算时考虑湍流的作用,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平板做单自由度强迫振动的断面绕流流场,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气动力时程曲线获得气动导数。仿真结果与通过Theodorsen理论导出的平板气动导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动网格 大涡模拟 气动参数 UDF 流固耦合 空间守恒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流体晃荡与弹性结构的相互耦合作用(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仁庆 方智勇 吴有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70,共10页
提出了处理粘性流体晃荡与弹性结构相互耦合作用的理论及相应数值计算方法。流体运动采用N-S方程描述,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并由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液体自由表面通过流体体积法进行重构。为了考虑液舱结构变形对液体晃荡的影响,... 提出了处理粘性流体晃荡与弹性结构相互耦合作用的理论及相应数值计算方法。流体运动采用N-S方程描述,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并由超松弛迭代法求解。液体自由表面通过流体体积法进行重构。为了考虑液舱结构变形对液体晃荡的影响,应用了FAVOR技术。由此建立了描述液体晃荡与结构相互耦合作用的水弹性理论,并由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列运算,以考察二维液舱不同结构刚度对液体晃荡的影响。计算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的物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粘性流体 晃荡 弹性结构 耦合作用 FAVO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车-轨-桥快速仿真分析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汉云 余志武 +1 位作者 国巍 蒋丽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7-965,共9页
针对车-轨-桥耦合系统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原理,在OpenSEES单一平台中实现了车-轨-桥系统快速仿真分析。其将车辆、轨/桥两子系统在OpenSEES软件中建模并封装成服务器,各服务器之间地位相等,无主次之分;轮轨接触关系... 针对车-轨-桥耦合系统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原理,在OpenSEES单一平台中实现了车-轨-桥系统快速仿真分析。其将车辆、轨/桥两子系统在OpenSEES软件中建模并封装成服务器,各服务器之间地位相等,无主次之分;轮轨接触关系被处理成客户端协调器;客户端协调器与服务器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实时逐步数据交互。从而无需编程即可在OpenSEES平台实现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该模拟方法能够将OpenSEES软件强大的非线性及地震分析功能快速应用于车-轨-桥耦合问题求解,是一种实用方便、简单易学的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车-轨-桥耦合系统 客户端-服务器原理 OPENSEES 快速仿真分析技术 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机联轴器铸造工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宏伟 王茜 +1 位作者 郑喜平 王艳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5-97,共3页
梅花弹性联轴器是刮板输送机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减速机。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V-Cast对联轴器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拟软件添加了保温冒口、保温材料、冷铁和浇注系统。模拟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关键词 联轴器 数值模拟 铸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on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inspection robo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晓晖 吴功平 +1 位作者 杜娥 李三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6期869-876,共8页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dynamic performance. Firs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bstacles and symmetrical mechanism of the robot prototype, four basic subactions were abstracted to fulfill full-path kinematic tasks. Then,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built with Lagrange equation, whil^e a multi-flexible-body dynamic model of a span of lin~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al synthesis method and Lagrange equation. The two subsystem models were coupled under rolling along no-obstacle segment and overcoming obstacle poses, and these simulations of three subactions along different spans of line were performed in ADM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coupling vibration parameters and driving moment of joint motors, show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robot along ftexibile obstructive working path: in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robot can fulfill the preset motion goals; it responses slower in more flexible path; the fluctuation of robot as well as driving mo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in startup and brake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rigid environment;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ing environment flex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pection robot transmission line OBSTRUCTI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化铣保护胶激光刻型热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安安 张鸿帅 +1 位作者 燕国强 郭跃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24,共6页
激光刻型过程中,保护胶与铝合金因热物理性能参数不同会导致界面裂纹、保护胶脱落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热应力耦合分析法,建立了2维多层材料有限元模型,将脉冲激光以高斯热流密度载荷的形式加载在保护胶表面,通过计算求解得到... 激光刻型过程中,保护胶与铝合金因热物理性能参数不同会导致界面裂纹、保护胶脱落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热应力耦合分析法,建立了2维多层材料有限元模型,将脉冲激光以高斯热流密度载荷的形式加载在保护胶表面,通过计算求解得到铝合金基体的应力分布云图以及在热应力作用下保护胶切口形貌随激光加工参数的演变规律,对比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重复频率等加工参数对温度场、应力场、刻蚀形貌与应力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功率60 W、扫描速率10 m/min、重复频率100 kHz时,对温度场、应力场、刻蚀形貌与应力位移的影响最小。该研究对于激光刻型在化学铣切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为激光刻型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刻型 有限元仿真 热应力耦合 铝合金 化学铣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