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道自注意图卷积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明 张帅斌 +2 位作者 高云园 佘青山 范影乐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GCN,CAMGCN)。首先,CAMGCN计算脑电信号各个通道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图建模,并通过通道位置编码模块学习通道间关系。然后将得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分量通过通道自注意图嵌入模块进行图嵌入,得到图数据。最后通过多级GCN模块提取并融合多层次拓扑信息,得出分类结果。CAMGCN深化了模型在自适应学习通道间动态关系的能力,并在结构方面提高了自注意机制与图数据的适配性。该模型在BCI Competition-Ⅳ2a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83.8%,能够有效实现对运动想象任务的分类。该实验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深度学习和脑机接口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图 图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与局部-全局图网络的认知负荷脑电识别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天彤 郑妍琪 +2 位作者 魏韬 戴亚康 邹凌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9-1857,共9页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习模块这2个部分组成。首先,使用时间学习模块通过多尺度时间卷积捕捉EEG信号的动态频率表示,并通过空间与通道重建卷积(SCConv)和1×1卷积核级联模块融合多尺度卷积提取的特征;其次,使用图形学习模块将EEG数据定义为局部-全局图,其中,局部图特征提取层将节点属性聚合到一个低维向量,全局图特征提取层通过VGAE重构图结构;最后,对全局图和节点特征向量执行轻量化图卷积操作,由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通过嵌套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心算任务(MAT)数据集上,相较于次优的局部-全局图网络(LGGNet),VLGGNet的平均准确率(mAcc)和平均F1分数(mF1)分别提升了4.07和3.86个百分点;在同时任务EEG工作量(STEW)数据集上,相较于表现最好的多尺度时空卷积神经网络(TSception),VLGGNet的mAcc与TSception相同,mF1仅降低了0.01个百分点。可见VLGGNet提高了认知负荷分类的性能,也验证了前额叶和额叶区域与认知负荷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脑电信号 多尺度时间卷积 变分图自编码器 局部-全局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老年人感知受限的颈部按摩仪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薛艳敏 王爽 许梦婷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为满足老年人对颈部按摩仪的使用需求,减轻老年用户操作障碍,以老年人感知受限为研究角度,根据老年用户需求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颈部按摩仪设计特征进行转化;通过视触觉感知试验获取脑电和用户偏好数据,探讨符合老年人感知受限的颈部按... 为满足老年人对颈部按摩仪的使用需求,减轻老年用户操作障碍,以老年人感知受限为研究角度,根据老年用户需求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颈部按摩仪设计特征进行转化;通过视触觉感知试验获取脑电和用户偏好数据,探讨符合老年人感知受限的颈部按摩仪产品设计要素;提出产品按键材质与人机尺寸等适老化设计指标及原则,并据此设计面向老年群体的颈部按摩仪。该方法突出了老年用户感知需求与产品按键间的关系,可为同类适老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也为面向老年用户需求的智能产品设计扩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设计 颈部按摩仪 脑电试验 视触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保鲁 江影 +1 位作者 蒋孝锋 赵未璞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6,共9页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 为促进脑电分析在服装工效、设计审美、消费决策等领域的个体心理状态、认知形成机制与评价研究,文章对脑电分析在服装心理认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脑电信号采集处理、成分特征提取、特征信息判定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介绍了EEG和ERP技术路径下的脑电成分特征与关键指标。其次,探讨了脑电分析在服装舒适性评价、服装审美感知评价、服装消费决策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脑电信号判定指标、实验范式和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脑电分析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从标准化范式研究、贴近真实应用环境研究、场景细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服装 认知评价 感性工学 ERP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
5
作者 孙鸽 林卫红 +1 位作者 娄洪伟 韩金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有算法难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伪影检测。本研究对YOLO算法进行改进,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作为骨干网络,对网络的输入数据、结果矩阵和损失函数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导联的EEG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利用临床采集和公开数据集的伪影标注数据(共4711条)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93.7%和79.8%,检测速度为31.0 ms/帧。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上优于传统YOLO模型和其他先进算法。同时提升了EEG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可有效改善EEG在临床判读和智能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肌电伪影 YOLO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与模拟失重对大鼠脑电信号的影响规律及损伤机制
6
作者 丰俊东 田刘欣 +3 位作者 李骞 赵锡达 杨颖清 王维泰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8,共17页
通过生物电信号评估辐射与失重对脑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规律与损伤机制,为空间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护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以SD大鼠为对象,设立不同实验组.采集并分析大鼠脑电信号频谱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脑电信号异常.同时检测大鼠脑... 通过生物电信号评估辐射与失重对脑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规律与损伤机制,为空间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护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以SD大鼠为对象,设立不同实验组.采集并分析大鼠脑电信号频谱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脑电信号异常.同时检测大鼠脑部特定区域的蛋白质表达量变化,以探讨损伤机制.辐射组与失重辐射复合组大鼠脑电信号出现慢波化,复合作用影响显著,神经网络模型能有效识别异常信号.辐射与失重导致大鼠脑部髓鞘受损,相关蛋白表达量出现变化,提示胶质细胞激活.辐射与失重对大鼠脑电信号有明显影响,复合作用效果更为显著,这可能与髓鞘受损及胶质细胞激活有关.本研究为空间环境下的风险评估与防护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失重 脑电信号(EEG) 神经网络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多模脑功能监测评估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孙实安 王迎东 +3 位作者 程晓峰 邸燕娜 姜健慧 于朝旭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查,并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79例)和血肿稳定组(41例)。通过对比两组间QEEG和TCD的参数差异,探究这些监测指标与血肿扩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血肿扩大组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吸烟比例也较高,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初始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血肿扩大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DAR和DTABR值均高于续血肿稳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其中DAR和DTABR的相关性尤其强(r值分别为0.774和0.738,P<0.05),P1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0.2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参数在预测血肿扩大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AR的AUC值高达0.970。随访期间,血肿稳定组的MR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优于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QEEG和TCD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定量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视图卷积网络癫痫智能辅助检测
8
作者 李奇 闫旭荣 +3 位作者 武岩 赵迪 常立娜 孙瀚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8-1995,共8页
针对单一视图网络癫痫检测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视图卷积网络癫痫智能辅助检测模型(multi-view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fused attention mechanism,FAM-MCNN)。该模型从时域、频域、时频域和非线性域提取... 针对单一视图网络癫痫检测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视图卷积网络癫痫智能辅助检测模型(multi-view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fused attention mechanism,FAM-MCNN)。该模型从时域、频域、时频域和非线性域提取多视图特征来全面表征脑电信号;采用多尺度卷积捕捉不同层次的细节信息;引入注意力机制分别从视图维度和单个特征向量维度对特征进行加权融合,从而提高对癫痫患者不同类别脑电信号的区分能力。在CHB-MIT癫痫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单一视图网络相比,FAM-MCNN模型的平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提高了14.29%、16.13%、12.54%。此外,对该模型采用少量训练样本(25%)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其检测性能达到了拥有大量训练样本(80%~90%)的对比模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多视图卷积 注意力机制 癫痫智能辅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网络脑心交互的视觉诱发情绪效价评估
9
作者 蔡志鹏 高鸿祥 +1 位作者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理时大脑半球间的不对称连接,特别是大脑右半球在交互中的主导地位。脑电分析强调了低频段(δ、θ、α)在情绪信息传输中的核心作用,其中额叶区域的δ-θ耦合对情绪调节尤为关键。在高效价情绪状态下δ-θ耦合的%TDS值(0.78±0.05)显著高于低效价状态(0.65±0.04)。此外,低效价脑心交互的平均连接强度最高达(0.68±0.06),而高效价下降至最低(0.59±0.03)。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对情绪加工中大脑皮层与心脏同步机制的理解,而且丰富了神经生理学与情绪科学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交互 EEG振荡 情绪诱发 网络生理学 时间延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脑电识别研究
10
作者 张学军 付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4,共9页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F-RCNN)模型的情绪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经预处理的脑电信号中提取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锁相值(Phase-locked value,PLV)和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作为空间连通特征,使用包含两个残差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情感信息。在SEE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PLV构造的连接矩阵与脑电情绪关系更为密切,其平均准确率可达93.38%,标准差为3.35%。与传统算法相比,SCF-RCNN在情绪识别领域的分类任务中表现更为优越,表明该方法在情绪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绪识别 残差神经网络 连通特征 锁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空频多维特征的短时窗口脑电听觉注意解码网络
11
作者 王春丽 李金絮 +2 位作者 高玉鑫 王晨名 张珈豪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824,共11页
在鸡尾酒会场景中,听力正常的人有能力选择性地注意特定的说话者语音,但听力障碍者在这种场景中面临困难。听觉注意力解码(AAD)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听者的脑电信号(EEG)响应特征来推断听者关注的是哪个说话者。现有的AAD模型只考虑脑电信... 在鸡尾酒会场景中,听力正常的人有能力选择性地注意特定的说话者语音,但听力障碍者在这种场景中面临困难。听觉注意力解码(AAD)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听者的脑电信号(EEG)响应特征来推断听者关注的是哪个说话者。现有的AAD模型只考虑脑电信号的时域或频域单个特征或二者的组合(如时频特征),而忽略了时-空-频域特征之间的互补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分类能力,进而影响了模型在决策窗口上的解码精度。同时,已有AAD模型大多在长时决策窗口(1~5 s)中有较高的解码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频多维特征的短时窗口脑电信号听觉注意解码网络(TSF-AADNet),用于提高短时决策窗口(0.1~1 s)的解码精度。该模型由两个并行的时空、频空特征提取分支以及特征融合和分类模块组成,其中,时空特征提取分支由时空卷积块和高阶特征交互模块组成,频空特征提取分支采用基于频空注意力的3维卷积模块(FSA-3DCNN),最后将双分支网络提取的时空和频空特征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听觉注意力二分类解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TSF-AADNet模型在听觉注意检测数据集KULeuven(KUL)和听觉注意检测的脑电和音频数据集(DTU)的0.1 s决策窗口下,解码精度分别为91.8%和81.1%,与最新的AAD模型一种基于时频融合的双分支并行网络(DBPNet)相比,分别提高了5.40%和7.99%。TSF-AADNet作为一种新的短时决策窗口的AAD模型,可为听力障碍诊断以及神经导向助听器研发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听觉注意力解码 短时决策窗口 时空频特征 神经导向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情绪错误记忆的脑电微状态功能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宜轩 李颖 +3 位作者 肖倩 王灵月 尹宁 杨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有助于探究大脑的记忆加工机制.采集不同情绪状态下错误记忆脑电信号,由微状态分析得到各情绪组模板图(微状态1~5),根据微状态拟合结果划分各情绪组记忆再认4个阶段(早期加工、熟悉性加工、情节性回想加工和... 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有助于探究大脑的记忆加工机制.采集不同情绪状态下错误记忆脑电信号,由微状态分析得到各情绪组模板图(微状态1~5),根据微状态拟合结果划分各情绪组记忆再认4个阶段(早期加工、熟悉性加工、情节性回想加工和后提取加工)的时间段,在时间覆盖率有显著差异的微状态内构建相位锁值脑功能网络.从时间、空间2个角度分析脑电信号,结果表明各情绪组的大脑加工模式从情节回想加工阶段出现不同.积极组在前额区活跃的微状态3、5中持续停留且脑功能性强;消极组在微状态1中持续停留且脑功能性差;中性组在中央区活跃的微状态3、4中持续停留.积极组的时间和脑力资源多用于情节联想和推理,消极组的大脑处于低迷状态的时间长,中性组的时间和脑力资源多用于信息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情绪 错误记忆 微状态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术锋 单丽 +1 位作者 蔡治东 朱欢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8,共11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脑电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以32名学龄儿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后休息10 min,再完成N-back任务测试,对照组模拟40 min日... 目的:探讨急性有氧运动对学龄儿童工作记忆、脑电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以32名学龄儿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后休息10 min,再完成N-back任务测试,对照组模拟40 min日常生活后完成N-back任务测试。记录两组受试者N-back任务反应时、正确率、速率校正分数(rate-correct score,RCS)及0-back、1-back、2-back记忆负荷下的脑电α、β、γ功率。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正确率(P<0.05)、RCS(P<0.05)、F7(P<0.01)和F3/P3/O1(P<0.05)通道的α和β对数相对功率的记忆负荷×组别交互效应显著。其中,实验组的正确率、RCS、F7/F3/P3/O1通道β对数相对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7/F3/P3/O1通道α对数相对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的正确率、反应时、RCS、F7/F3/P3/O1通道α对数相对功率随着记忆负荷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F7/F3/P3/O1通道β对数相对功率随着记忆负荷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急性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儿童工作记忆表现,其神经学机制与运动改变脑电α、β波特征有关;工作记忆状态下脑电α波呈现抑制特征,脑电β波呈现增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氧运动 学龄儿童 工作记忆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船舶驾驶员工作负荷识别研究
14
作者 宋雨 牛泽瀚 +5 位作者 刘俊杰 高强 崔建辉 王伟 吉月辉 宋晓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7,共7页
船舶驾驶员的工作负荷状态直接影响航行安全与操作效率,高负荷状态下行为可靠性易于降低,进而导致人为操控失误发生。该研究采集了船员在执行日常航行任务(正常航行、船舶会遇、应急事件和靠泊)时的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 船舶驾驶员的工作负荷状态直接影响航行安全与操作效率,高负荷状态下行为可靠性易于降低,进而导致人为操控失误发生。该研究采集了船员在执行日常航行任务(正常航行、船舶会遇、应急事件和靠泊)时的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用于识别船员工作负荷。首先,根据多资源占用理论标定工作负荷,将船员的工作负荷分为高和低两种级别;然后,对脑电信号预处理后提取微分熵(differential entropy,DE)和相位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两类频域和空间域特征;最后,用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分类脑电工作负荷。结果表明,基于PLV特征与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器组合取得了最佳分类结果,平均准确率达到88.31%。船员在航行过程中额叶和枕叶的活跃性显著高于其他脑区,船员在执行航行任务时额叶和枕叶位置的电极连接关系较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船舶驾驶员 工作负荷 相位锁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枢机制:基于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琼迪 张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PSC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主观的神经生理学量表进行评估诊断,而脑电图(EEG)及磁共振成像(MRI)具备提供客观指... 大约1/3的脑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PSC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临床上主要依靠主观的神经生理学量表进行评估诊断,而脑电图(EEG)及磁共振成像(MRI)具备提供客观指标的优势。本文基于EEG、MRI以及EEG-MRI融合技术,对PSCI患者的脑电波谱、脑结构、脑网络变化等中枢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索EEG和MRI对预测及诊断PSCI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对PSCI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脑电图 磁共振成像 中枢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静息微状态在广泛性焦虑症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宸芮 吴毅明 +2 位作者 陈新旺 和亚勇 南山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近年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阶段。目前该疾病的诊断常依赖于DSM-5和ICD-10的标准,存在一定主观性和局限性,而了解大脑网络功能和结构连接的内在活动已被证明是... 近年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阶段。目前该疾病的诊断常依赖于DSM-5和ICD-10的标准,存在一定主观性和局限性,而了解大脑网络功能和结构连接的内在活动已被证明是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微状态能够观测到宽泛的频率成分,捕捉大脑活动的动态变化,以此为GAD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深入探讨EEG微状态特征,探讨GAD患者在大脑功能网络方面存在的异常现象,旨在进一步为GAD患者提供明确诊断、优化治疗效果并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脑电图 微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ta爆发期的帕金森病患者脑功能网络特征研究
17
作者 郝玉洁 杨硕 +2 位作者 刘硕 娄旭 王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9-1289,共11页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核心症状是运动功能受损。大脑基底神经节运动网络中beta频段神经电活动同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头皮脑电、脑功能网络与临床量表评估,探讨beta频段神经电活动爆发期对脑功能网络特征的影...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核心症状是运动功能受损。大脑基底神经节运动网络中beta频段神经电活动同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头皮脑电、脑功能网络与临床量表评估,探讨beta频段神经电活动爆发期对脑功能网络特征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纳入13名PD患者为PD组,13名健康受试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静息态脑电数据,提取脑电数据中的beta爆发期与非爆发期,利用加权相位滞后指数构建相位同步网络,对比两组受试者不同时期、4个频段下的相位同步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的变化,讨论网络特征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beta爆发期时4个频段下相位同步网络拓扑特征参数较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beta爆发期时beta频段下相位同步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与UPDRS-III评分呈负相关,非爆发期时low gamma频段下相位同步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与UPDRS评分和UPDRS-III评分、全局效率和平均度与UPDRS-II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PD患者beta爆发期脑功能网络特征显著提高,beta爆发期时beta频段脑功能网络特征与临床量表评分负相关,而非爆发期时low gamma频段脑功能网络特征与临床量表评分正相关,说明PD患者运动功能与beta爆发期有关。本文结果可为PD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脑功能网络 相位同步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Brain:无线可穿戴脑电采集技术
18
作者 孟庆桐 常东明 +3 位作者 曹姗 胡若晨 蒋田仔 左年明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51,共11页
介绍一种自主研发的无线可穿戴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技术:SignBrain(型号P).SignBrain设备为爪形结构,设计符合国际10-20导联标准,具有18个盐水电极,配合万向活动抱紧部件,始终保持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弥补了头型较大、发量较多佩戴使... 介绍一种自主研发的无线可穿戴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技术:SignBrain(型号P).SignBrain设备为爪形结构,设计符合国际10-20导联标准,具有18个盐水电极,配合万向活动抱紧部件,始终保持电极与头皮紧密接触,弥补了头型较大、发量较多佩戴使用的问题.设备不用打导电膏实现“即戴即用”的使用方式,采集的脑电信号通过低功耗蓝牙实时传输至软件系统,系统支持在线阻抗检测、Marker同步记录等功能.同时研发了与设备配套的PC端软件、应用接口以及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软件,能在线、离线、远程查看数据.SignBrain技术已在临床医院及相关单位完成小批量的试用,通过脑机交互领域中闭眼想象写字实验、高频视觉诱发实验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于设备的开发和应用讨论请访问网站:www.SignBrain.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Brain 脑电 可穿戴 非侵入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神经血动力与电生理监测的一体化fNIRS-EEG成像系统
19
作者 王语珂 朱闻睿 +2 位作者 张丽敏 高峰 刘东远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2,共9页
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和脑电图(EEG)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立自然和社会交互场景下的神经认知响应与精神状态的脑功能测量与分析。尽管已有一些fNIRS-EEG双模态研究,但多为分立设备实现,数据存在测量通道有限、灵敏度低、数据... 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和脑电图(EEG)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立自然和社会交互场景下的神经认知响应与精神状态的脑功能测量与分析。尽管已有一些fNIRS-EEG双模态研究,但多为分立设备实现,数据存在测量通道有限、灵敏度低、数据不同步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在日常情境下探索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过程,发展了一种轻量型fNIRS-EEG双模态成像系统,实现了覆盖全脑的fNIRS(80通道)和EEG(32通道)的同步采集、实时传输以及结果可视化。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性能评估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就fNIRS测量而言,多源并行测量模式下系统波动程度<1%,线性度>0.99,可以准确探测10 mm深度下20%的波动变化;就EEG测量而言,系统输入参考噪声<1μV,信噪比可达52 dB(输入信号100μV),共模抑制比可达112 dB;就一体化测量而言,系统可实现20 Hz(fNIRS)和500 Hz(EEG)的高信效度全并行采样以及传输,并提供基于终端时钟的时间戳信息,以实现同步触发超扫描监测。进一步地,利用稳态视觉诱发实验验证了所发展系统的在体监测能力。综上,系统可以实现在同一时间标准下大脑神经电信息与血氧活动信息一体化动态采集,为日常情境脑感知和认知监测提供了新的仪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 脑电图 全并行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矿工体脑综合疲劳识别研究
20
作者 田水承 张筱雅 +4 位作者 李红霞 毛俊睿 白旭腾 聂玉蓉 尕永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7,共11页
为识别矿工体-脑综合疲劳程度,降低煤矿人因风险,精准防控因矿工疲劳所致的煤矿安全事故,招募24名矿工,设计实施矿工体-脑综合疲劳诱发试验,并测量其进行1-back任务时的脑电信号、统计矿工执行任务期间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此外,收集矿... 为识别矿工体-脑综合疲劳程度,降低煤矿人因风险,精准防控因矿工疲劳所致的煤矿安全事故,招募24名矿工,设计实施矿工体-脑综合疲劳诱发试验,并测量其进行1-back任务时的脑电信号、统计矿工执行任务期间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此外,收集矿工主观疲劳数据作为矿工体-脑综合疲劳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矿工体-脑综合疲劳程度识别模型。研究显示:(1)在矿工作业时,随着体力疲劳增加,清醒度会短暂提高,但随后大脑会保持高度警惕并产生疲倦感,达到体-脑综合疲劳状态;(2)所构建的矿工体-脑综合疲劳识别模型的总体识别准确度为90.48%,并引入混淆矩阵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3)模型对矿工各级体-脑综合疲劳识别效果良好,可为矿工体-脑综合疲劳调控措施和检测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矿工 脑电 疲劳识别 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