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中立柱内板冲压的新型选择NSGA-Ⅱ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亮 彭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4,288,共6页
为了减小汽车中立柱冲压成形的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提出了基于新型选择NSGA-Ⅱ算法的冲压优化方法。介绍了中立柱冲压成形工艺和高强度钢材料;以最小化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为了减小汽车中立柱冲压成形的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提出了基于新型选择NSGA-Ⅱ算法的冲压优化方法。介绍了中立柱冲压成形工艺和高强度钢材料;以最小化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在优化空间抽取了30个采样点,借助AutoForm R7软件得到相应的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使用3阶响应面模型拟合了参数间回归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回归精度。给出了融合非支配排序层和自身累积被支配数的新型选择策略,并将其融入到NSGA-Ⅱ算法中,提出了新型选择NSGA-II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优化模型求解。经生产验证,最大减薄率均值由当13.1%减小为11.6%,最大增厚率均值由1.05%减小为0.98%,验证了这里的方法在中立柱冲压优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中立柱 高强度钢 新型选择策略 多目标优化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高维代理模型的双吸式离心泵优化设计
2
作者 黄腾 江新喻 +3 位作者 黄秉方 胡一帆 刘志远 李琪飞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118,共9页
为了提高双吸式离心泵的运行效率,对某水厂原水泵的叶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叶轮的几何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以叶轮后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h)、前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s)、后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h)、前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s)... 为了提高双吸式离心泵的运行效率,对某水厂原水泵的叶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叶轮的几何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以叶轮后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h)、前盖板的进口安放角β_(1s)、后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h)、前盖板的出口安放角β_(2s)及叶片包角φ为主要优化参数。在变量的取值区间内对叶轮进行几何重构,并生成训练集,进而构建响应面高维代理模型。以此模型作为优化目标变量y,对叶轮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通过对比优化后双吸泵扬程、效率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在设计工况下显著改善了流动分布,减少了不稳定流动,并有效降低了叶轮进口的湍动能,同时提升了叶轮出口的速度;在压水室出口一侧,泵的整体效率提升约3%;优化后的模型在流量为0.7Q_(d),0.8Q_(d),0.9Q_(d),Q_(d)的各工况下均实现了超过3%的效率提升,其中,在0.7Q_(d)和0.8Q_(d)工况下,扬程的涨幅最大,增长了约0.8 m;优化措施显著拓宽了双吸式离心泵的高效工作区,提高了其整体性能。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为双吸式离心泵叶轮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式离心泵 响应面高维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空台排气扩压器非平衡流动k-ωSST湍流模型系数优化
3
作者 聂博文 张健平 +3 位作者 张松 但志宏 陈律江 杨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了准确模拟高空台排气扩压器湍流非平衡流动,采用Fluent软件分析k-ωSST湍流模型系数对扩压器出口静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模型系数。结果表明:随着α_(1)的增大,模拟精度先提高后降低,达到0.341后保持不变。β^(*)... 为了准确模拟高空台排气扩压器湍流非平衡流动,采用Fluent软件分析k-ωSST湍流模型系数对扩压器出口静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模型系数。结果表明:随着α_(1)的增大,模拟精度先提高后降低,达到0.341后保持不变。β^(*)的增大使模拟值逐渐接近目标值,从而提高精度;当模拟值大于目标值时,精度先降低再提高;而模拟值小于目标值时,精度急剧降低。β_(2)的增大也使得模拟值逐渐接近目标值,从而提高精度;当模拟值小于目标值,精度急剧降低。而σ_(ω2)的增大则使得模拟值迅速接近目标值,提高精度;但当模拟值小于目标值时,精度缓慢降低。模型系数α_(1)、β^(*),β_(2)、σ_(ω2)优选范围为0.2973~0.325、0.056~0.098、0.0756~0.089、0.69~1.1984。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显著性分析得到敏感性顺序为α_(1)>β_(2)>β^(*)>σ_(ω2),β^(*)与α_(1)、α_(1)和σ_(ω2)、β_(2)和β^(*)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模型系数α_(1)、β^(*)、β_(2)、σ_(ω2)最佳组合为0.3052、0.0611、0.0826、0.853。最后通过试验验证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系数最佳组合能较好地提高模拟计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ωSST湍流模型系数 不确定性 高空台排气扩压器 数值模拟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板翅式回热器一维可压缩流动算法
4
作者 白一帆 丁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2,709,共9页
为了计算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中板翅式回热器的动态响应过程,本文建立了板翅式回热器的一维可压缩流动模型。采用混合半隐式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提出使用解耦法和半耦合法对流体域和壁面耦合的温度方程进行求解。根据以上... 为了计算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中板翅式回热器的动态响应过程,本文建立了板翅式回热器的一维可压缩流动模型。采用混合半隐式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提出使用解耦法和半耦合法对流体域和壁面耦合的温度方程进行求解。根据以上2种方法计算回热器入口温度阶跃上升算例的结果分析,并模拟分析了回热器在温度、流量、压力和温度-流量复合阶跃扰动下的瞬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解耦法相对于半耦合法拥有更快的求解速度,且更适于板翅式回热器在直接氦气透平循环回路系统的整体计算。本文方法可模拟板翅式回热器在简单扰动下的温度响应过程,并捕捉不可压缩模型无法计算的压力响应和流量响应,可以用于板翅式回热器在循环系统中的动态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直接循环 板翅式回热器 动态响应 一维可压缩流动模型 混合半隐式算法 数值计算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李林葳 姬亚航 +5 位作者 裴玮 杜羿翰 宋艳波 常奇 王伸 刘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0-3329,共10页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以18~28岁年龄段人群的黑色头发和染发剂为试材,以染发后毛发的RGB(red green blue)模型提取值作为响应值,并采用等响应面试验法设计试验,以构建和分析高压脉冲电场的电场强度、脉冲宽度... 为了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毛发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以18~28岁年龄段人群的黑色头发和染发剂为试材,以染发后毛发的RGB(red green blue)模型提取值作为响应值,并采用等响应面试验法设计试验,以构建和分析高压脉冲电场的电场强度、脉冲宽度以及脉冲个数对毛发染色效果影响的数学模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同时处理头发和染发剂后最高可提升RGB参数中的蓝色通道值B为3.7%,对应的最优化工艺化参数为:电场强度1125 V/mm、脉冲宽度175μs、脉冲个数52个。因此,高压脉冲电场对头发和染发剂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染色可改善着色效果,并为毛发染色工艺优化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响应面试验法 毛发 染色 RG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多工艺参数对PLA制件尺寸误差的影响
6
作者 王超 岳彩宾 +4 位作者 罗殿宇 范恒亮 蒋士春 赵静 李大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为探索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FDM)的工艺参数对聚乳酸(PLA)制件成型尺寸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逆向数据采集方法对制件的长度误差、宽度误差、厚度误差进行测量对比,在4个单一工艺参数(外墙打印速度、外墙线宽、打印温度、打印层高)变化... 为探索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FDM)的工艺参数对聚乳酸(PLA)制件成型尺寸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逆向数据采集方法对制件的长度误差、宽度误差、厚度误差进行测量对比,在4个单一工艺参数(外墙打印速度、外墙线宽、打印温度、打印层高)变化对尺寸误差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筛选出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交互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长度误差受工艺参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厚度误差,工艺参数对长度误差、宽度误差以及厚度误差的影响程度的排序均为:打印层高>打印温度>外墙线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 外墙打印速度 外墙线宽 打印温度 打印层高 响应面法 尺寸误差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稻秸蔬菜育苗基质块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辛明金 陈天佑 +5 位作者 张强 焦晋康 白雪卫 宋玉秋 赵瑞 魏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9-225,共7页
为了确定黄瓜育苗块成型的最优工艺参数,以育苗基质和水稻秸秆的混合物为原料,育苗块的抗破坏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为成型质量检测指标,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探讨了原料含水率、压力、秸秆长度和秸秆含量对育... 为了确定黄瓜育苗块成型的最优工艺参数,以育苗基质和水稻秸秆的混合物为原料,育苗块的抗破坏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为成型质量检测指标,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探讨了原料含水率、压力、秸秆长度和秸秆含量对育苗块成型的影响,建立了黄瓜育苗块成型特性参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综合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育苗块抗破坏强度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压力>秸秆长度>含水率=秸秆含量,在交互作用中,含水率与秸秆含量、压力与秸秆长度、秸秆长度与秸秆含量对育苗块抗破坏强度的影响显著(P<0.05);各因素对育苗块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秸秆含量>含水率>压力>秸秆长度,含水率与秸秆长度的交互作用对育苗块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P<0.05)。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得出理论最优工艺参数,并考虑试验的可操作性,对理论最优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及试验验证,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含水率为21%,压力为4.5 k N,秸秆长度为10 mm,秸秆质量分数为12%,该组合条件下的育苗块抗破坏强度为23.03 N,尺寸稳定性为82.83%。分析表明,优化后育苗块的理化特性符合黄瓜育苗的农艺要求。该研究可为黄瓜育苗块成型机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模型 秸秆 育苗块 抗破坏强度 尺寸稳定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模态的高速列车车体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金朋 张卫华 +2 位作者 黄雪飞 肖守讷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73-77,168,共6页
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对于结构动态响应预测以及动态设计至关重要。利用模态试验数据,针对高速列车结构特点与动力学特性,深入分析设计空间方法选择、修正参数选择、响应面拟合和参数修正等关键问题,运用动力修正相关理论提出适合高速列车... 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对于结构动态响应预测以及动态设计至关重要。利用模态试验数据,针对高速列车结构特点与动力学特性,深入分析设计空间方法选择、修正参数选择、响应面拟合和参数修正等关键问题,运用动力修正相关理论提出适合高速列车的基于试验模态车体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并运用该方法,采用模态试验数据修正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的模态分析模型,频率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0.260 9%。研究验证基于模态试验数据高速列车车体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响应面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有限元模型 模型修正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高通量测定发酵液中的腺苷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宁 董会娜 +2 位作者 祖昕 张大伟 吴勇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腺苷是合成阿糖腺苷、腺苷酸(AMP)、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腺苷越来越受到重视,会产生大量的发酵液样品需要检测。基于腺苷脱氨酶(ADA)建立了一种快速、高通量检测发酵液腺苷的方... 腺苷是合成阿糖腺苷、腺苷酸(AMP)、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腺苷越来越受到重视,会产生大量的发酵液样品需要检测。基于腺苷脱氨酶(ADA)建立了一种快速、高通量检测发酵液腺苷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方法优化检测试剂浓度为碳酸钠-碳酸氢钠34.20mmol/L-27.40 mmol/L,亚硝基铁氰化钠3.35 g/L,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为0.172 5%,百里香酚6.64 g/L。该方法检测灵敏,检测限为0.025-6 mmol/L,能够满足发酵检测和高通量筛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腺苷脱氨酶 高通量检测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戊烯/辛烯/十二烯共聚物减阻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艳红 陆江银 +1 位作者 胡子昭 魏生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95-2203,共9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选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将1-戊烯作为单体之一,合成了1-戊烯/1-辛烯/1-十二烯三元共聚物减阻剂,通过核磁共振仪(^(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X射线衍射(XRD)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室... 采用溶液聚合法,选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将1-戊烯作为单体之一,合成了1-戊烯/1-辛烯/1-十二烯三元共聚物减阻剂,通过核磁共振仪(^(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X射线衍射(XRD)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室内环道装置评价了聚合物的减阻性能。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建立减阻率与各因素之间的Box-Behnken数学模型,对三元共聚工艺进行优化,最优聚合条件为:戊烯量0.07 ml,十二烯:辛烯(28)4,主催化剂量0.07 g,助催化剂量0.4 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三元共聚物在添加量10×10^(-6)时减阻率为59.79%。在实验选取的添加量范围内,各因素对减阻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戊烯添加量>助催化剂用量>主催化剂用量>十二烯:辛烯;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存在。引入戊烯制备所得的减阻剂结晶度下降,溶解效果明显优于1-辛烯/1-十二烯二元共聚物,减阻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数学模拟 聚合物 合成 减阻剂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共轨柴油机喷射系统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振明 邵利民 欧阳光耀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7,73,共6页
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响应面近似模型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射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FIRE软件中的喷雾与燃烧仿真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得到了KH-RT喷雾破碎模型参数C2与喷嘴结构参数的关系式,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精度。运用中心复合法设... 基于试验设计理论和响应面近似模型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射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FIRE软件中的喷雾与燃烧仿真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得到了KH-RT喷雾破碎模型参数C2与喷嘴结构参数的关系式,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精度。运用中心复合法设计了优化参数的试验计算矩阵,利用FIRE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用响应面近似模型技术构造了以经济性为主的综合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全局优化与局部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该近似模型进行了寻优,得到了喷射系统参数的最优组合,大幅度减少了共轨柴油机喷射系统参数设计试验的工作量。与原机相比,经过优化的柴油机燃油消耗率降低了5%,NOx和碳烟排放分别降低了10%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共轨柴油机 喷射系统 近似模型 优化设计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关键参数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昕 杨昆 +2 位作者 刘金林 刘振明 曾凡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阐明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关键参数间交互作用对电磁阀电磁力的影响机理,首先有效进行超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参数设计及优化匹配,建立了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 为阐明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关键参数间交互作用对电磁阀电磁力的影响机理,首先有效进行超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参数设计及优化匹配,建立了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采用响应面法构建电磁力近似模型,并进行了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关键参数交互作用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驱动电流与衔铁厚度、衔铁厚度与主磁极半径、主磁极半径与阻尼孔半径这些交互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较大;最后,给出了驱动电流、衔铁厚度与主磁极半径的设计依据,以及主磁极半径和阻尼孔半径优化匹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 响应面法 近似模型 电磁力 高速电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方法的分区仿真试验模型及其最优观测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晓东 张洪 +1 位作者 韩志涛 朱伟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基于SungH.Park的一维分段模型的思想,作者通过引入T函数,在多维仿真设计空间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分区试验模型,并证明了新模型在分区处连续等情况下的模型参数性质,同时基于响应曲面方法中的最优设计理论,在计算机辅助设... 基于SungH.Park的一维分段模型的思想,作者通过引入T函数,在多维仿真设计空间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分区试验模型,并证明了新模型在分区处连续等情况下的模型参数性质,同时基于响应曲面方法中的最优设计理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构造基础上,给出了新仿真试验模型的饱和最优观测设计,从而使分区试验可用较少的观测点建立起高效的仿真模型,为进一步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方法 最优观测设计 分区试验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作用下主机装置靶室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学前 杜强 +2 位作者 鄂林仲阳 徐元利 刘信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90,共6页
在大型固体激光器结构稳定性设计中,数值模拟结果是结构稳定性设计的主要依据,故数值模拟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为了评估装置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基于现代模型验证与确认技术中关于不确定性源的量化及传播分析方法、模型形式误差与预... 在大型固体激光器结构稳定性设计中,数值模拟结果是结构稳定性设计的主要依据,故数值模拟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为了评估装置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基于现代模型验证与确认技术中关于不确定性源的量化及传播分析方法、模型形式误差与预测推断的叠加方法研究,对靶球结构的最大位移响应进行了预测推断。稳定性分析中为了快速进行不确定性参数的传播和灵敏度分析,使用二次响应面模型作为代理模型,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模态阻尼比对靶球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对关心量的稳定性预测结果表明,靶球结构最大位移响应的上界与稳定性设计指标相比,安全裕度仍大于7,说明主机装置的稳定性设计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结构稳定性 主机装置 模型形式误差 二次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铺层顺序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杰 金海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59-1863,共5页
引入反映铺层顺序的代理模型,通过数值实验计算了不同铺层顺序下结构的铺层顺序参数,失稳特征值和固化变形大小,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固化变形和失稳特征值对铺层顺序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并根据所得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最优的铺层顺序参数... 引入反映铺层顺序的代理模型,通过数值实验计算了不同铺层顺序下结构的铺层顺序参数,失稳特征值和固化变形大小,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固化变形和失稳特征值对铺层顺序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并根据所得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最优的铺层顺序参数,再通过铺层顺序的反向设计得到实际的铺层顺序。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稳定性约束条件下,通过铺层顺序优化可以减小固化变形大小,基于代理模型的铺层顺序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铺层顺序的优化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层顺序 结构优化 固化变形 响应面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基质对超高压杀灭枯草芽孢杆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瑀珑 王允祥 江汉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9,共7页
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建立了食品基质对超高压杀灭枯草芽孢杆菌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由该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知,大豆分离蛋白(p<0.0001)、蔗糖(p<0.0001)、pH(p=0.0006)值对超高压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影响显著,豆油影响不显著(p... 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建立了食品基质对超高压杀灭枯草芽孢杆菌影响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由该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知,大豆分离蛋白(p<0.0001)、蔗糖(p<0.0001)、pH(p=0.0006)值对超高压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影响显著,豆油影响不显著(p=0.8363);同时模型的方差分析表明该模型极显著(p=0.0001),实验误差小,以此模型作为食品超高压杀灭枯草芽孢杆菌的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基质 超高压杀菌 枯草芽孢杆菌 数学模型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电磁力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昕 杨昆 +3 位作者 刘金林 聂涛 周磊 曾凡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1,共8页
为科学预测超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的电磁力性能,采用响应面法构建电磁力预测模型,实现其性能的高效预测与优化。建立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试验设计思想,选取驱动电流、工... 为科学预测超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的电磁力性能,采用响应面法构建电磁力预测模型,实现其性能的高效预测与优化。建立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试验设计思想,选取驱动电流、工作气隙、衔铁厚度、线圈匝数、主磁极半径、阻尼孔半径这些关键因素,通过响应面法制定了54组样本点的电磁力数值试验研究方案,构建电磁力预测模型,经过R检验,且仿真试验验证电磁力预测模型最大误差为1.3%,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电控增压泵高速电磁阀电磁力,为超高压共轨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电磁力 响应面法 高速电磁阀 试验设计 电控增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观测资料对南海北部海流的数值同化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宇航 曾学智 彭世球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8,共9页
文章利用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将双站(博贺站和斗龙站)高频地波雷达的表层海流观测数据同化进模式中,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观测覆盖率对同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同化间隔对同化效果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高频... 文章利用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将双站(博贺站和斗龙站)高频地波雷达的表层海流观测数据同化进模式中,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观测覆盖率对同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同化间隔对同化效果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高频地波雷达表层海流观测数据能显著改善模式对表层海流的模拟。当观测覆盖率大于40%时,不同的观测覆盖率的同化效果几乎无差别,这表明模式背景误差协方差能够很好地弥补高频地波雷达在空间上的缺测信息。试验结果还表明同化效果的持续性受到同化间隔的影响:过频繁的同化会造成模式初始场动力不平衡加剧,使得同化效果的持续性变差,而过大的同化间隔则会使同化效果在下一次同化到来前消失。当同化间隔取6h或12h时,同化效果的持续性达到最优。同化对模式预报的改善持续的时长为4~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三维变分同化 海表流场同化 区域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Aermet100磨削力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倡锋 肖炜 +2 位作者 武导侠 王婷 任军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5-719,共5页
为了优化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磨削参数,采用响应曲面实验法,对Aermet100平面磨削力展开了预测模型研究,建立了磨削力的全系数项回归预测模型;采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对磨削力预测模型的显著项和不显著项进行了分析,去除了不显著项,对磨削... 为了优化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磨削参数,采用响应曲面实验法,对Aermet100平面磨削力展开了预测模型研究,建立了磨削力的全系数项回归预测模型;采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对磨削力预测模型的显著项和不显著项进行了分析,去除了不显著项,对磨削力预测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所建模型,分析了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简化的磨削力预测模型误差小,可对磨削力进行有效预测;磨削深度ap与工件速度vw、砂轮速度vs的交互作用对磨削力影响显著;磨削力随着工件速度vw、磨削深度ap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砂轮速度vs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平面磨削 Aermet100 预测模型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旋流除砂器结构响应面优化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美求 赵志远 +2 位作者 宋德双 詹良斌 曾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9,共11页
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旋流除砂器进行了不同结构设计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响应面实验。选用Kriging模型完成了响应面拟合,并结合... 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旋流除砂器进行了不同结构设计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响应面实验。选用Kriging模型完成了响应面拟合,并结合混合整数顺序二次规划(Mixed-Integer Sequence Quadratic Programming,MISQP)算法完成了最优解的获取,实现了对旋流除砂器结构参数的优化。数值模拟结果与预测结果在分离效率和压降上的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多组粒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结构在分离效率上从87.17%提高到95.63%,提升8.46%;底流管直径、溢流管直径和溢流管插入深度都会对分离效率造成显著影响,但溢流管插入深度对压降的影响并不显著;12组不同粒径模拟结果的tromp曲线显示,粒径35~80μm区间,优化结构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30μm以下对分离效率提升并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对超高压旋流除砂器的优化设计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除砂器 超高压 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