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7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Cotton Breeding Resistant to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Diseases
1
作者 YE Peng-sheng,ZENG Hua-lan,WEI Shu-gu,ZHANG Yu,LI Qiong-ying(Industri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Jianyang,Sichuan Province 641400,China)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1-,共1页
Both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s are important soil-borne diseases,which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chemical fungicides.The two diseases,especially Verticillium wilt,have
关键词 Studies on Cotton breeding resistant to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Diseases HIGH TH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鉴定及QTL-seq定位
2
作者 党增青 乔慧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4,共8页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十字花科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明确萝卜种质资源抗性水平并挖掘抗性位点,采用田间自然发病与苗期人工接种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价40份萝卜资源对根肿病的抗性,并利用抗感亲本构建分...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十字花科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明确萝卜种质资源抗性水平并挖掘抗性位点,采用田间自然发病与苗期人工接种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价40份萝卜资源对根肿病的抗性,并利用抗感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开展QTL-seq定位分析。结果表明,1份地方品种和4份杂交种表现免疫,1份地方品种和3份杂交种呈现高抗,3份地方品种表现抗病。在1、2、5号染色体上共定位到4个抗性相关QTL位点,其中位于2号染色体的rs2.1为主效位点。筛选出多份优异抗源并定位到萝卜根肿病抗性位点,为抗萝卜根肿病育种和基因克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根肿病 鉴定 基因定位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aO doping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u/(NiFe_2O_4-10NiO) cermet inert anode for aluminum electrolysis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延清 黄礼峰 +3 位作者 田忠良 王家伟 张刚 张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6期743-747,共5页
The CaO-doped Cu/(NiFe2O4-10NiO) cermet inert anodes were prepared by the cold isostatie pressing-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Na3AlF6-K3AlF6-Al203 mel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 CaO-doped Cu/(NiFe2O4-10NiO) cermet inert anodes were prepared by the cold isostatie pressing-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Na3AlF6-K3AlF6-Al203 mel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5Cu/(NiFe2O4-10NiO) cermet sintered at 1 200 ℃ increases from 82.83% to 97.63% when 2% CaO (mass fraction) is added. During the electrolysis,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cermet inert anode descends owing to the chemical dissolution of additive CaO at ceramic grain boundary, which accelerates the penetration of electrolyte. Thu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melts of Cu/(NiFe2O4-10NiO) cermet inert anode is reduced.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ermet inert anode, the content of CaO doped should be decreased and the technology of cleaning the ceramic grain boundary should be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sis Cu/(NiFe2O4-10NiO) cermet CAO inert anode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的遗传改良
4
作者 杨静 王朝阳 +5 位作者 张晓晖 徐义 王鹏飞 宋易先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ZS11)中,获得3个改良株系ZS11CR(CRb+PbBa8.1)、ZS11HR(ALS1R+ALS3R)和ZS11CHR(CRb+PbBa8.1+ALS1R+ALS3R)。利用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湖北枝江)和噻吩磺隆除草剂(45 g a.i.ha^(-1))对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S11CR、ZS11CHR对4号生理小种抗性达到免疫水平,ZS11HR、ZS11CHR对噻吩磺隆除草剂抗性显著。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株高较ZS11一定程度增加,而在开花期、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株系,其中ZS11CR具有根肿病抗性、ZS11HR具有除草剂抗性、ZS11CHR兼具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这些改良株系不仅目标性状得到了改良,同时维持了ZS11的优良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中双11 根肿病抗性 除草剂抗性 噻吩磺隆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5
作者 王天宇 郭向阳 +5 位作者 黄露 王黎明 祝云芳 吴迅 王安贵 刘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209,共7页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6种病害进行人工接种,并对其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6份Suwan改良系对常见的6种病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材料间对不同的病害抗性存在差异。其中,QB6231高抗(HR)丝黑穗病,12ED-27高抗(HR)穗腐病,QB5910高抗(HR)茎腐病,QB2182、QB2218和QB6231高抗(HR)小斑病,QB2182和QB5910高抗(HR)大斑病。这些材料可在西南地区直接或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uwan种质 改良系 抗病性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的KASP标记开发及应用
6
作者 李文奇 许扬 +7 位作者 王芳权 朱建平 陶亚军 李霞 范方军 蒋彦婕 陈智慧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gmR基因编码区存在单核苷酸变异,开发KASP分子标记PigmR-K,通过对水稻品种和F_(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稻瘟病表型鉴定,并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标记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根据PigmR基因编码区序列第2503位存在特异性单核苷酸A>C变异,建立基于KASP的PigmR精准高效基因分型技术体系,通过对159份水稻品种、270份F_(2)群体单株以及247份BC_(1)F_(3)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检测,PigmR-K能够高效区分供试水稻材料的纯合抗病、纯合感病和杂合基因型,并与人工接种穗颈瘟症状一致。【结论】利用PigmR基因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PigmR-K具有精准高效等优势,有利于稻瘟病抗性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谱抗性 稻瘟病 PigmR基因 KASP 育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聚合育种培育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
7
作者 闫影 王凯 +5 位作者 张丽霞 胡泽军 叶俊华 杨航 顾春军 吴书俊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食味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直是优质粳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为满足生产上对水稻品种优质多抗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优质与抗病、抗逆性状的协同改良。【方法】以携带香味基因型badh2-E2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的优... 【目的】食味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直是优质粳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为满足生产上对水稻品种优质多抗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优质与抗病、抗逆性状的协同改良。【方法】以携带香味基因型badh2-E2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的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母本,浓香型优质粳稻品种武香粳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在连续多代的自交过程中,利用基因badh2-E2和Wx^(mp)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表现进行选种,在F8稳定株系中选择综合性状最优株系,命名为沪12-30。随后,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k-m的宜直播、抗稻瘟病品种秀水114为母本,沪12-30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一代后连续自交选种。在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对badh2-E2、Wx^(mp)、Pita和Pik-m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品质测定、抗稻瘟病鉴定和宜直播性状鉴定筛选育成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结果】沪香粳216含有香味基因型badh2-E2、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抗稻瘟病基因型Pita和Pik-m。该品种具有香味,口感柔软有弹性,直链淀粉含量为9.2%~10.4%;稻瘟病综合抗病指数为2.5,病级3级,表现为中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病等级为3级,表现为抗病;直播成苗率高,株高87 cm,抗倒性强,每667 m^(2)产量达650 kg。【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目标性状表型鉴定是实现多目标性状聚合育种的重要手段,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优质多抗粳稻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分子聚合育种 抗稻瘟病 食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受选择基因分析
8
作者 朱春红 刘宏祥 +9 位作者 王志成 顾昊天 陶志云 曾涛 宋卫涛 徐文娟 章双杰 古丽娜·艾山 王逸飞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基因测序仪进行10×深度测序,采用XP-EHH方法对获得的高质量SNPs位点鉴定基因组显著差异区域,挖掘全基因组范围内潜在的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基因。结果显示:对SNPs位点质控后共获得445530个SNPs,XP-EHH方法筛选到288个受选择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基因ANAPC5、CDK1、MYO6、DCTN1、PPP2R2D、HSPA2、SCX、TWF2、DCUN1D1、PTPRS、HIF1A、PTPRS、HAGHL被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或分子功能前10条通路中;KEGG富集通路中与细菌感染或者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主要有沙门氏菌感染、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涉及的基因有AKT3、PIK3C2B、ITPR3、MYO6、DCTN1、CALML4、AZI2。综上所述,在肉种鸭中筛选到可能与鸭抗沙门氏菌抗性相关基因20个,初步从全基因组学角度揭示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遗传机制,为后续肉鸭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鸭 抗沙门氏菌感染 全基因组 受选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热6号’咖啡的选育与优质抗锈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赵明珠 赵萍香 +5 位作者 马关润 刘成 郭铁英 白学慧 李锦红 周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13-21,37,共10页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区域性试验中,‘德热6号’平均鲜果产量为970.70~1174.66kg/666.7m^(2),较对照品种‘卡蒂姆7963’,增产幅度达-0.25%~15.09%;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果产量达667.67~964.04kg/666.7m^(2),较对照实现-6.83%~18.29%的增产,产量优势明显。品质方面,区域性试验测定该品种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0.76~82.51分,比对照增长0.64%~1.88%;生产性试验中,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1.33~82.66分,较对照提升1.55%~2.17%。经过田间抗锈病鉴定,‘德热6号’展现高抗锈病特质,契合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等咖啡产区推广需求。该研究成果可助力推动咖农增产、产业升级,为我国咖啡良种体系注入新活力,提升我国咖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热6号’ 咖啡 选育 高产 优质 抗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新品种‘德热5号’的选育与抗锈性研究
10
作者 赵明珠 赵萍香 +5 位作者 马关润 萧自位 郭铁英 白学慧 李锦红 周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1期10-20,26,共12页
为选育具有株型好、优质、高产和抗锈病性等优良性状的咖啡新品种,从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进育种材料‘SL16-Cavimor20’,通过系统选育程序,育成优良咖啡新品种‘德热5号’。该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平均鲜果产量... 为选育具有株型好、优质、高产和抗锈病性等优良性状的咖啡新品种,从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进育种材料‘SL16-Cavimor20’,通过系统选育程序,育成优良咖啡新品种‘德热5号’。该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平均鲜果产量为969.03~1172.16kg/666.7m^(2),比对照‘卡蒂姆7963’增产2.56%~19.09%;生产性试验的平均鲜果产量为958.21~1240.43kg/666.7m^(2),比对照增产9.74%~21.41%,产量表现突出。区域性试验的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1.17~84.76,比对照增加0.42%~3.68%;生产性试验的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1.25~82.42,比对照增加0.42%~2.91%。该品种抗锈性田间鉴定结果为高抗,适宜在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等咖啡种植区推广。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现咖啡良种化生产提供新的品种选择,对促进咖农增产增收、咖啡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热5号’ 咖啡 选育 高产 优质 抗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生态学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瑶 梁艳萍 +2 位作者 李斌 丁仁展 李坤明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4-11,共8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危害等的生态学特征,探讨了防控苹果绵蚜的主要方法策略,结合目前苹果绵蚜研究现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展望了未来抗苹果绵蚜的育种方向。旨在为苹果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抗苹果绵蚜研究参考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生态学特征 防控策略 抗性资源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海农红2号选育和应用
12
作者 唐清杰 王慧艰 +3 位作者 邢福能 翟李楠 岑新杰 严小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海农红2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大丰糯作为母本、凤枣丝苗作为父本进行杂交,2014—2019年利用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米常规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显示,海农红2号苗瘟抗性指数为1级高抗,白叶枯... 海农红2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大丰糯作为母本、凤枣丝苗作为父本进行杂交,2014—2019年利用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米常规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显示,海农红2号苗瘟抗性指数为1级高抗,白叶枯病抗性指数为3级。2020和2021年分别在海南6个市县进行区试,海农红2号抗病能力强、熟色好,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潜力。2022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海农红2号 选育 抗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豫农523选育报告
13
作者 刘万代 臧云锋 冯伟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19-722,共4页
为选育适宜河南旱作区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抗旱、广适冬小麦品种,河南农业大学以洛旱2号作母本、豫农41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水旱协调选择系谱法选育而成高产抗旱冬小麦新品种豫农523。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旱地组小麦... 为选育适宜河南旱作区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抗旱、广适冬小麦品种,河南农业大学以洛旱2号作母本、豫农41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水旱协调选择系谱法选育而成高产抗旱冬小麦新品种豫农523。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760.1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3.8%。2021—2022年度参加河南省旱地组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86.5 kg/hm^(2),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6.2%。该品种株高73.3 cm,有效穗数5.14×10^(6)穗/hm^(2),穗粒数34.0粒,千粒重47.0 g。平均籽粒容重808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8 g/kg,湿面筋含量324 g/kg,面团稳定时间3.4 min,吸水量585 mL/kg。具有高产、抗旱、抗倒伏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 高产 豫农523 选育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产抗倒伏小麦品种东昌212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崔文礼 黄建华 +2 位作者 于学奎 沈家成 高景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东昌212是用皖麦19/皖麦33高代品系作母本、皖宿0622作父本进行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的优质稳产抗倒伏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该品种在2019—2021年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7657.30 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3.03%... 东昌212是用皖麦19/皖麦33高代品系作母本、皖宿0622作父本进行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的优质稳产抗倒伏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该品种在2019—2021年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7657.30 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3.03%;病害接种鉴定显示,2019—2020年、2020—2021年该品种对赤霉病分别表现为中抗和中感,对白粉病分别表现为中感和中抗,对纹枯病分别表现为感和感。详述了其选育过程、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品种 东昌212 稳产 抗倒伏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持绿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斌 郑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稳定性面临着干旱、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带来的严峻挑战。持绿性状(Stay-Green,SG)是一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保持叶片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农艺性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稳定性面临着干旱、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带来的严峻挑战。持绿性状(Stay-Green,SG)是一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保持叶片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农艺性状,在逆境条件下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通过遗传作图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检测到超300个叶绿素相关QTL,并鉴定了Stay-Green(SGR)、Pheophytinase(PPH)和Non-Yellow Coloring 1(NYC1)等关键基因,它们通过调控叶绿素代谢和光合作用效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激素信号与转录因子网络通过协同调控延缓叶片衰老。在表型鉴定技术方面,基于无人机遥感和高光谱成像的快速、精准测定技术显著提升了持绿性状研究的效率,为挖掘持绿关键基因和解析调控网络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育种应用中,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基因编辑技术有助于加快持绿性状的改良进程,增强小麦在逆境条件下的光合效率和产量稳定性。为了应对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并促进小麦抗逆高产育种,文章综述了小麦持绿性状的分类、功能特征及其在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抗逆性和光合效率中的作用,重点总结了持绿性状的遗传基础、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绿性状 遗传基础 分子调控 抗逆性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占春 钟桂涛 +3 位作者 张贝贝 谢怡琳 唐定中 王伟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经常受到稻瘟病的威胁,严重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挖掘和利用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具有广谱抗性的优良品种是目前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基因一般为编码...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经常受到稻瘟病的威胁,严重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挖掘和利用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具有广谱抗性的优良品种是目前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基因一般为编码含有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NB)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leucine-rich repeat,LRR)的基因家族,也被叫做NLR基因,在水稻抗稻瘟病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NLR基因的挖掘以及阐明其与对应效应因子之间的识别和激活机制,对于培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水稻中NLR基因的挖掘概况、NLR蛋白与稻瘟病菌效应因子之间的识别方式,以及成对NLR蛋白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NLR基因 抗性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抗旱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彩锦 包明芳 +6 位作者 王文虎 尚继红 曾燕霞 沙晓弟 朱新忠 王学敏 刘文辉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23,共20页
紫花苜蓿属豆科四倍体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是草食动物所需的优质蛋白饲草资源。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对全球各国农业产业和畜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干旱等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及水资源短缺,旱灾已是... 紫花苜蓿属豆科四倍体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是草食动物所需的优质蛋白饲草资源。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对全球各国农业产业和畜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干旱等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及水资源短缺,旱灾已是束缚整个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育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不但能保持高产稳产,还能节约水资源。因此,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抗旱性鉴定评价情况,抗旱品种审定登记现状以及抗旱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我国紫花苜蓿抗旱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紫花苜蓿抗旱育种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旱性 种质资源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ET蛋白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洋一舟 郭尽新 +5 位作者 乔凯彬 徐珣 刘翔宇 王凤婷 潘洪玉 刘金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总结SWEET蛋白在生物胁迫中的应答机制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互作中SWEET基因的代谢特征、调控途径及特异性防御反应,并讨论使用基因编辑工具编辑SWEET基因增强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SWEET蛋白参与植物-病原物互作的机制及利用SWEET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转运蛋白 SWEET蛋白 SWEET基因 植物-病原物互作 生物胁迫 寄主防御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繁殖性能、肉品质和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艺理 邓董华 +1 位作者 黄珂 吴苗苗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9,共8页
中国作为全球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养猪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众多猪种中,地方猪种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和种质资源价值,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家畜遗传资源,还对新品种的培育、家畜遗传多样性的维护... 中国作为全球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养猪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众多猪种中,地方猪种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和种质资源价值,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家畜遗传资源,还对新品种的培育、家畜遗传多样性的维护以及生猪产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地方猪的繁殖性能、肉品质、抗逆性优势特点及优质基因的选育,为优质地方猪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种 繁殖性能 肉品质 抗逆性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00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动态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郑武 阮志平 +3 位作者 鲁国东 陈在杰 郑亨城 王宗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了1995-2000年从福建省18个县(市)采集分离的204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25个生理小种.1995-1999年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ZB13为优势小种;2000年,ZC群出现频率高于ZB群,成为优势小种群,ZC13... 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了1995-2000年从福建省18个县(市)采集分离的204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25个生理小种.1995-1999年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ZB13为优势小种;2000年,ZC群出现频率高于ZB群,成为优势小种群,ZC13成为优势小种.最后简要讨论了近年来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动态及鉴别品种的使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抗病育种 稻瘟病 组成 分布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