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residual systolic network for massive MIMO channel estimation by joint training strategies of mixed-SNR and mixed-scenarios
1
作者 SUN Meng JING Qingfeng ZHONG Wei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03-913,共11页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do not always yield reliable estimate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 (DRSN)neural network-based method that is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Thus, the channel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DRSN with its learning ability of noise-containing data, is first introduced. Then,the DRSN is used to train the noise re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least square (LS) channel estimation while applying the pilot frequency subcarriers, where the initially estimated subcarrier channel matrix is consider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tensor of the DRSN input. Afterward, a mix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training data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DRSN under different SNRs. Moreover, a joint mixed scenario training strategy i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multi scenarios robustness of DRSN. As for the findings,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RSN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patial-frequency-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SF-CNN)with simila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achieves better advantages in the full SNR range than the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estimator with a limited dataset. Moreover, the DRSN approach shows robustness in different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channel estimation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与ResDN的火焰检测算法
2
作者 王文标 时启衡 郝友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0-1586,共7页
针对火焰检测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误检率高、算法适应性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轻量高效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AGMM)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快速背景建模,利... 针对火焰检测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误检率高、算法适应性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轻量高效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AGMM)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快速背景建模,利用火焰的闪烁和涌动特性,提取出序列中的可疑候选区域。第二阶段使用残差深度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ormalization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esDN)对可疑候选区域进行判别,并引入简化的残差块替换原有的卷积层进行轻量化设计,实现对火焰的检测与定位。相比于传统分类算法,所设计的两阶段视频火焰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复杂场景下的环境干扰,准确快速地识别火焰,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检测 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GMM) 残差深度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resdn)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进峰 吴盛威 +1 位作者 花广如 吴自高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Bi-LSTM为主的多残差块上,结合稠密残差块网络(DenseNet)与多级残差网络(MRN)的残差连接方式,并且在残差连接上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来提取风电功率值中时序的非线性特征部分。第二部分是Bi-LSTM与全连接层(Dense)组成的解码器,将多残差块提取到的功率值时序非线性特征映射为预测结果。方法在实际运行的风电功率数据上进行实验,并与常见的残差网络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相比于其他模型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以及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风电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成像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继东 翟志强 +3 位作者 孟庆建 苗璐鹏 陈悦 张若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7,70,共13页
针对残膜回收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相似非目标场景干扰,目标场景图像背景复杂且地表残膜尺寸小、破碎度大、无固定轮廓导致残膜覆盖率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车载成像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多... 针对残膜回收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相似非目标场景干扰,目标场景图像背景复杂且地表残膜尺寸小、破碎度大、无固定轮廓导致残膜覆盖率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车载成像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增强的SE-DenseNet-DC分类模型,在DenseNet121模型每个稠密块的非线性组合函数前后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有效特征信息通道的权重,然后引入多尺度串联空洞卷积替换原始模型第1层卷积提升感受野并保持细节敏感度,实现目标场景图像的有效提取;构建了一种基于细节信息增强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CDC-TransUnet分割模型,在TransUnet模型的编码器部分引入CBAM模块提取更加细微和精确的全局特征,在跳跃连接部分引入DAB模块融合多尺度语义信息并弥补编码和解码阶段特征之间的语义差距,然后在解码器部分引入CCAF模块减少上采样丢失的细节信息,实现目标场景图像复杂背景中地表残膜的精准分割。试验结果表明,SE-DenseNet-DC分类模型对目标场景图像的分类准确率、查准率、查全率和F1值分别达到96.26%、91.54%、94.49%和92.83%,CDC-TransUnet分割模型对目标场景图像中地表残膜分割平均交并比(MIOU)达到77.17%,模型预测残膜覆盖率与人工标注残膜覆盖率决定系数(R^(2))为0.92,均方根误差(RMSE)为0.23%,平均相对误差为2.95%,单幅图像评估时间平均为0.54 s。本文方法在残膜回收机回收后地表残膜覆盖率监测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推理速度,为残膜回收机回收质量实时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残膜回收 车载成像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个体识别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孟璋 农丽萍 +1 位作者 李然 王俊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1288,共8页
为解决利用长序列雷达信号对雷达辐射源个体进行分类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的一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1CDNN)模型,利用一维卷积从原始长序列雷达信号中直接提取特征,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引入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学习利用... 为解决利用长序列雷达信号对雷达辐射源个体进行分类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的一维卷积深度神经网络(1CDNN)模型,利用一维卷积从原始长序列雷达信号中直接提取特征,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引入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学习利用全局信息选择关键特征,提高模型的分类识别精度。引入残差使得模型在缓解梯度消失的同时更容易进行优化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实际采集数据集上具有结构简单、训练难度低、分类识别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识别 长序列雷达信号 深度学习 端到端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残差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识别模型
6
作者 杨朋辉 杨长青 +1 位作者 刘静 崔冬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可分离卷积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2-3DCNN)模型,从时间、空间、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特征提取。在网络中引入SE-ResNet网络...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可分离卷积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2-3DCNN)模型,从时间、空间、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特征提取。在网络中引入SE-ResNet网络、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和Xception网络,挖掘脑电信号中更能显著反映情感变化的空间、时间和频率信息。本文在DEAP公共情感数据集上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3DCNN在唤醒度和效价的两个分类任务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59%和97.21%,比目前最先进的模型分别高出2.36%和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
7
作者 程国柱 吕岩峰 冯天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研究。构建了融入灾害性天气特征的轨道交通线网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并选取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并进行模型的客流量预测效果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LSTM、BiLSTM相比较,DRN-BiLSTM在灾害性天气特征输入情况下,MSE分别降低22.10%、21.96%;RMSE分别降低10.54%、10.46%;MAE分别降低3.20%、3.95%;R^(2)分别提升5.01%、2.12%。使用网格搜索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优化后,模型训练损失降低36%。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轨道线网交通客流预测DRN-BiLSTM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捕捉数据的深层特征,极大提升了客流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预测模型 深度残差网络 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 灾害性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框架下的改进Transformer软测量建模
8
作者 顾皓 王佳宇 熊伟丽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94-2604,共11页
为解决工业过程信息因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动态性,数据间存在长期依赖关系,而使时序特征难以被充分提取,提出一种双流框架下的改进Transformer软测量模型。将数据进行分割扩充处理;采用结合自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改进Transformer模... 为解决工业过程信息因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动态性,数据间存在长期依赖关系,而使时序特征难以被充分提取,提出一种双流框架下的改进Transformer软测量模型。将数据进行分割扩充处理;采用结合自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改进Transformer模型的双流结构并行提取特征;将双流特征融合用于软测量回归;引入残差连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采用基于正交随机特征算法的改进多头注意力机制解决传统循环神经网络面临的梯度消失和无法并行等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残差连接 脱丁烷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注意力驱动的微小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9
作者 邹林丰 邓耀华 +1 位作者 陈冠浩 张紫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9,共8页
针对深度卷积提取过程中微小缺陷特征消失问题,该文提出融合双注意力机制和跃进残差结构的微小缺陷识别深度卷积网络模型,该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分别在通道维度和空间维度将权重更多地偏向目标特征,更多地关注到微小缺陷特征,抑制冗余缺陷... 针对深度卷积提取过程中微小缺陷特征消失问题,该文提出融合双注意力机制和跃进残差结构的微小缺陷识别深度卷积网络模型,该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分别在通道维度和空间维度将权重更多地偏向目标特征,更多地关注到微小缺陷特征,抑制冗余缺陷特征;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深度卷积中微小缺陷特征消失的问题,设计跃进残差结构通过少量的支路连接将微小缺陷特征传递到深层网络,既减少微小缺陷特征漏检,同时提高支路卷积计算速度。以实际采集的布匹缺陷数据集开展模型测试实验。该文提出的模型相比于ResNet50、ResNet101,微小缺陷的识别率分别提高6.79%和6.88%,证明该文模型在微小缺陷识别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缺陷识别 双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荧光图像分割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珺 曹志兴 堵威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针对荧光细胞图像分割中细胞轮廓重叠、形态多样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多尺度注意力机制与边界敏感损失函数的分割算法。首先,为了提升模型对多尺度细胞形态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并与特征金字塔结... 针对荧光细胞图像分割中细胞轮廓重叠、形态多样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多尺度注意力机制与边界敏感损失函数的分割算法。首先,为了提升模型对多尺度细胞形态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并与特征金字塔结合构建多尺度注意力金字塔结构,提高网络对复杂细胞形状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设计了一种边界敏感的交叉熵损失函数,通过对细胞边界区域的预测给予更高的权重,增强了网络对细胞边缘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荧光细胞图像数据集上的平均Dice系数和平均IoU系数分别高于现有先进模型,证明了本研究方法在荧光图像分割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残差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超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研究
11
作者 汤媛媛 严恩萍 +3 位作者 唐玉宾 聂小力 聂平静 亓梦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通过整合标签超分辨率(SR)和实例批量归一化网络(IBN-Net),在无本地高分辨率标签的情况下,实现了福建省光泽县的2m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土地覆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CN)模型能... 通过整合标签超分辨率(SR)和实例批量归一化网络(IBN-Net),在无本地高分辨率标签的情况下,实现了福建省光泽县的2m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土地覆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CN)模型能够实现标签超分辨率,将低分辨率标签提升至高分辨率,有效提高分类精度;IBN-Net网络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显著提升跨域应用的效果。相比于内源低分辨率标签,使用高精度的外源标签使模型在光泽县的整体准确率提高2.55%,达到85.48%。本方法在无匹配标签条件下,显著提升土地覆盖制图的精度,可为区域生态监测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制图 标签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FCN网络 IB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NetV2网络的垃圾图像分类算法
12
作者 张振利 陈源 +1 位作者 付豪 曾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29-4238,共10页
目前主流垃圾图像分类算法中存在数据集普适性差、垃圾识别种类少、分类算法局限于特定环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垃圾图像分类的快速性与准确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V2网络的垃圾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以Efficient... 目前主流垃圾图像分类算法中存在数据集普适性差、垃圾识别种类少、分类算法局限于特定环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垃圾图像分类的快速性与准确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V2网络的垃圾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以EfficientNetV2网络作为基准模型,通过添加SK(selective kernel)注意力机制提升分类的快速性,使用迁移学习策略提升分类的准确率。该算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框架对垃圾图像进行处理,无需对数据集图像特征进行人工提取,在实现对垃圾图像快速准确分类的同时增加了垃圾识别的种类。实验表明,新的算法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99.71%,相较于GoogleNet等其他算法,提升了至少4.77%。在时间上相较于VggNet19算法等,提升了至少50%。通过改进EfficientNetV2网络,实现了更为准确快速的垃圾分类,为日益激增的垃圾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深度学习 EfficientNetV2 卷积神经网络 SK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残差网络的多光谱遥感图像锐化方法
13
作者 周庆泽 郭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锐化方法通常会导致锐化图像光谱失真的问题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锐化方法利用网络层之间信息不充分的问题,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网络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残差网络的多光谱遥感图像锐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深...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锐化方法通常会导致锐化图像光谱失真的问题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锐化方法利用网络层之间信息不充分的问题,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网络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残差网络的多光谱遥感图像锐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网络和残差网络,设计深度残差模块,通过堆叠深度残差模块提取图像深层次的空间和光谱特征,同时利用残差建立子块与子块之间的跳跃连接,将梯度信息传递到更深的网络,避免梯度爆炸问题,使网络更加高效。实验基于WorldView-2的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进行模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和现有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光谱失真现象;相较于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图像特征,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空间与光谱信息;全局相对光谱损失、光谱角映射、空间相关系数、整体质量评价指标和全局融合质量评价指标分别比深度卷积锐化网络方法提高24.4%、26.7%、6.2%、4.7%和6.3%。主观视觉评价、客观定量评价和光谱曲线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锐化算法以及常用的深度学习锐化算法,该方法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上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于复杂地物环境条件下的遥感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锐化方法 深度学习 多光谱遥感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生存预测:基于增强CT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文娟 张利文 +3 位作者 邓娟 任铁柱 徐敏 周俊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构建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进展期胃癌(AGC)1、2、3年生存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构建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进展期胃癌(AGC)1、2、3年生存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0)。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增加训练集的数据量,随后基于术前CT增强静脉期图像构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DL模型,预测AGC患者1、2、3年的生存概率。经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然后联合DL模型和临床模型构建综合模型并绘制其诺莫图。计算各模型的Harrel一致性指数(C-index)和风险比(HR),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比较3种模型对OS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模型、DL模型和综合模型的C-index值分别为0.70(95%CI:0.65~0.75)、0.72(95%CI:0.67~0.76)、0.74(95%CI:0.69~0.78)和0.64(95%CI:0.56~0.71)、0.66(95%CI:0.58~0.73)、0.67(95%CI:0.59~0.74),表明综合模型具有最优的生存期预测能力;三个模型的HR分别为2.72(95%CI:2.06~4.02)、2.88(95%CI:1.89~4.39)、2.72(95%CI:2.13~3.49)和2.11(95%CI:1.43~3.11)、4.32(95%CI:1.66~11.24)、1.89(95%CI:1.36~2.60),均以DL模型的HR最高,表明DL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综合模型的诺莫图预测AGC患者1、2、3年生存概率与实际的预后随访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综合模型的净收益优于其它2种模型。结论:基于CT增强静脉期图像利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DL模型是一种良好的AGC患者生存风险评估模型,对AGC患者生存期的早期预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残差卷积神经网 深度学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Inception V1-CBAM-CNN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江鸿 彭雄露 +2 位作者 刘涛 杨文 叶帅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针对现有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RUL)预测方法精度低、轴承健康指标(HI)构建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并融合Inception V1模块和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BAM)的滚动轴承RUL预测模型。首先,在CNN中添加了CBAM机制,并进行了... 针对现有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RUL)预测方法精度低、轴承健康指标(HI)构建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并融合Inception V1模块和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BAM)的滚动轴承RUL预测模型。首先,在CNN中添加了CBAM机制,并进行了加权处理,在通道和空间维度对重要特征进行了强化,对次要特征进行了抑制,通过添加改进的InceptionV1模块,提高了CNN通道间信息交互水平,全面提取了退化特征;然后,进行了网络优化,采用全局最大池化(GMP)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简化,采用Dropout和批量归一化(BN)方法,避免了过拟合,提高了精度,且克服了训练时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最后,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将降噪后的信号重组为三维张量,将其作为HI,构建了退化标签,引入了评价指标,采用PHM2012轴承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在3种工况下将其与深度神经网络(DNN)、CNN方法、结合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网络方法(ResNet)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变负载条件下的平均RMSE为0.033,较其他方法的RMSE值分别降低了86%、78%和69%,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 Inception V1模块 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 卷积神经网络 全局最大池化 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和深度学习的水稻秸秆覆盖度遥感估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继博 李婷 +3 位作者 宋洁 田庆久 刘杨 冯海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51,共14页
【目的】设计一种结合高光谱遥感、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技术的田间水稻秸秆覆盖度(RRC)信息提取方法。【方法】1)实验室测量了多种土壤含水量、水稻秸秆含水量和RRC的“土壤-水稻秸秆”混合光谱。2)基于视觉几何组网络设计了水稻秸... 【目的】设计一种结合高光谱遥感、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技术的田间水稻秸秆覆盖度(RRC)信息提取方法。【方法】1)实验室测量了多种土壤含水量、水稻秸秆含水量和RRC的“土壤-水稻秸秆”混合光谱。2)基于视觉几何组网络设计了水稻秸秆覆盖度高光谱网络(RRChyperNet)模型,该模型融合深层和浅层网络特征开展RRC估算。3)基于实验室实测和田间实测“土壤-水稻秸秆”混合光谱评估了使用RRChyperNet模型开展田间RRC估算的可行性。使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估田间RRC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结果】1)RRChyperNet可用于开展田间RRC信息高精度估算(R^(2)=0.953,RMSE=0.085)。2)基于预训练的RRChyperNet结合迁移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对研究区RRC高精度估算(R^(2)=0.867,RMSE=0.093),其精度明显高于广泛使用的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R^(2)=0.686~0.691,RMSE=0.122~0.128)。3)研究仅基于水稻秸秆开展了RRChyperNet模型训练和性能测试,其针对小麦、玉米等秸秆覆盖度信息提取精度仍需要未来更多的试验来验证。【结论】RRChyperNet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田间水稻秸秆覆盖度信息,为动态掌握农田保护性耕作实施进度和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水稻秸秆覆盖度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信息融合与深度分离卷积的轴承故障诊断网络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同 许昕 潘宏侠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MDIDSC)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MDIDSC)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算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分解;然后,利用分解出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的各个分量构建了多空间状态矩阵,并将该多空间状态矩阵输入该深度分离卷积模型中,进行了卷积训练;同时,在该深度分离卷积模型中添加了残差结构,对数据特征进行了复利用,并对卷积核进行了深度分离,解决了深度模型的网络退化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种空间特征提取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剪,采用一种自适应学习率退火方法进行了梯度优化,以避免模型陷入局部最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个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对比分析可知,MDIDSC在轴承故障诊断方面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方法,MDIDSC的最高测试准确率为100%,平均测试准确率为99.07%;同时,在测试集中的最大损失和平均损失分别为0.1345和0.0841;该结果表明MDIDSC在轴承故障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分离卷积 信息融合 参数修剪 残差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多域信息融合结合深度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DMR-NET的鸟鸣声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娅茹 唐璐 +2 位作者 陈爱斌 彭伟雄 沈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184,共11页
为了高效且快速地识别自然环境中的鸟鸣声,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逐点深度的多感受野注意力残差网络(LPDMR-NET)模型。首先,通过Mel滤波器生成Mel频谱图。接着,采用basicblock和downblock连接生成两层残差网络DBNet,堆叠DBNet作为鸟鸣声识... 为了高效且快速地识别自然环境中的鸟鸣声,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逐点深度的多感受野注意力残差网络(LPDMR-NET)模型。首先,通过Mel滤波器生成Mel频谱图。接着,采用basicblock和downblock连接生成两层残差网络DBNet,堆叠DBNet作为鸟鸣声识别的主干网络,以提高训练速度。然后,利用逐点深度卷积网络(PDNet)提取频谱图特征信息,替代主干网络下采样模块,将两个残差模块的basicblock中的3×3卷积替换为分离分支块(DBB),引入不同的感受野,在复杂多分支结构下显著提高网络的识别性能。最后,在两个残差模块间嵌入轻量级高效置换注意力(SA)模块用于传递两层残差模块间的有效信息,增强频谱图波纹特征,进一步提高网络识别性能。在自建的30类鸟鸣声数据集Birdselfdat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6.82%、F1值为96.73%,在识别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超越了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鸟鸣声分类 深度学习 Mel频谱图 残差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局部多尺度和全局上下文特征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浩淼 张含笑 邢向磊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2,共10页
现有步态识别方法在空间上能提取丰富的步态信息,但是在时间上通常忽略局部区域内的细粒度时间特征和不同子区域间的时间上下文信息。考虑到步态识别为细粒度识别问题同时每个人行走的时间上下文信息具有独特性,提出一种联合局部多尺度... 现有步态识别方法在空间上能提取丰富的步态信息,但是在时间上通常忽略局部区域内的细粒度时间特征和不同子区域间的时间上下文信息。考虑到步态识别为细粒度识别问题同时每个人行走的时间上下文信息具有独特性,提出一种联合局部多尺度和全局上下文时间特征的步态识别方法。将整个步态序列按多个时间分辨率划分并提取局部子序列内的多分辨率细粒度时间特征。在子序列之间基于Transformer提取时间上下文信息,并基于上下文信息融合所有子序列形成全局特征。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大量的实验,在CASIA-B数据集的3种行走状态下取得98.0%、95.4%和87.0%的rank-1准确率,在OU-MVLP数据集上取得90.7%的rank-1准确率。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为其他步态识别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 步态识别 跨视角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残差链接 细粒度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50模型的咖啡生豆质量和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纪元浩 许金普 +1 位作者 严蓓蓓 薛俊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7-243,共7页
咖啡生豆的质量决定着商品咖啡豆的价格,目前对咖啡生豆的筛选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模型来识别咖啡生豆的方法,首先收集8000张咖啡生豆图像建立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数据增强,基于ResNet50模型加入CBAM注意... 咖啡生豆的质量决定着商品咖啡豆的价格,目前对咖啡生豆的筛选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模型来识别咖啡生豆的方法,首先收集8000张咖啡生豆图像建立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数据增强,基于ResNet50模型加入CBAM注意力机制,引入迁移学习机制,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来代替ResNet50残差单元中的传统卷积,构建适用于咖啡生豆分类识别的ResNet50-CBAM-DW模型。为评估模型改进的有效性,与ResNet50、AlexNet、VGG16、MobileNetV2等模型进行比较,改进后模型准确率达到91.1%,相较于原ResNet50模型准确率提升3.0%,参数量降低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网络 咖啡豆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