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调节SIRT1/Nrf2/HO-1通路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
1
作者 方虹 宋纯东 +7 位作者 张守琳 王旭 樊艳敏 季晗舒 卜继常 宋珂 陈晨晨 丁樱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3,共7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造模组(n=36)。造模组采用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建立IgAN大鼠模型,第12周灌胃结束时随机选取2只造模组大鼠留取标本验证,造模成功;将造模组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0)、泼尼松组(n=12)、GTW组(n=12);从第13周起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血液、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 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h-UTP、ALT、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系膜区IgA沉积明显,肾脏病理损伤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GTW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UTP、ALT、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系膜区IgA沉积减少,肾脏病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TW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IGA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RFX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凯 张亚萍 +1 位作者 曹丽 张晓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调节因子X1基因(regulatory factor X1,RFX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F98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慢病毒转染法将RFX1转染到F98细胞,构建过表达RFX1的F98细胞株(F98-RFX1组),同时设立空质粒对照组(F98-... 目的:探讨过表达调节因子X1基因(regulatory factor X1,RFX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F98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慢病毒转染法将RFX1转染到F98细胞,构建过表达RFX1的F98细胞株(F98-RFX1组),同时设立空质粒对照组(F98-Vector组)和正常培养组(F98组)。用计数法观察过表达RFX1对各组F98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V/PI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RFX1对F98细胞凋亡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RFX1对F98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过表达RFX1胶质瘤F98细胞株。过表达RFX1组胶质瘤F98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F98组[48 h:(12.08±2.17)×10~4/ml vs(23.67±4.51)×10~4/ml,P<0.05]和F98-Vector组[96 h:(8.17±0.31)×10~4/ml vs(18.58±1.18)×10~4/ml;P<0.05];过表达RFX1组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上升[(21.89±2.33)%vs(3.38±1.39)%、(10.42±1.83)%,P<0.05];过表达RFX1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33.3±7.99)vs(56.5±13.9)、(60.6±11.8)个,P<0.01]。结论:RFX1可以调控增殖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F98细胞 调节因子x1(rfx1)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大鼠骨髓来源PD-L1^(hi)tol-DC构建及其免疫学功能鉴定
3
作者 杨志琦 侯培博 +3 位作者 吴浪 刘晶 丁洋 李明皓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I)hi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提取DA大鼠骨髓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养6 d诱导骨髓细胞分... 目的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I)hi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提取DA大鼠骨髓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体外培养6 d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应用脂多糖刺激细胞成熟,继续培养2 d收集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加入PD-L1慢病毒载体病毒原液或同等剂量慢病毒病毒原液,培养2 d后收集PD-L1^(hi)tol-DC和Lv-imDC。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PD-L1^(hi)tol-DC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水平。将imDC、mDC、Lv-imDC及PD-L1^(hi)tol-DC分别与Lewis大鼠脾脏来源CD8^(+)T细胞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上清液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及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情况。结果经PD-L1基因修饰构建的PD-L1^(hi)tol-DC形态符合tol-DC特征,表面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表达水平较低。与CD8^(+)T细胞混合培养后,PD-L1^(hi)tol-DC组上清液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7A水平较低,T细胞凋亡及Treg分化增多。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PD-L1可成功诱导构建DA大鼠骨髓来源PD-L1^(hi)tol-DC,促进抑炎因子分泌及T细胞凋亡,诱导Treg分化,抑制同种异体CD8^(+)T细胞免疫反应,这为下一步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XRα通过下调IRF3、GRIP1负性调控Kupffer细胞中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欧志兵 黄庆勇 +3 位作者 孙科 魏思东 龚建平 涂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8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所得细胞在含20%小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LR4配体激活剂LPS(1μg/ml)组、LXRα配体激活剂T0901317(5μg/ml)组、LPS和T0901317共同处理组。收集培养细胞,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的LXRα、GRIP1及IRF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L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在T0901317处理组最高,LPS处理组最低。联合处理组中,LXRα表达明显低于T0901317处理组(P<0.05),但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在LPS组最高,联合处理组表达明显降低,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PS组及联合处理组中,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及T0901317处理组(P<0.05)。IFNβ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对照组和T0901317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联合处理组IFNβ含量比LPS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IFNβ表达T0901317处理组表达最低。TNF-α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T0901317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水平较低,且他们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IL-1β的表达趋势与TNF-α相同。结论在应用LPS处理之前预防性应用LXRα激动剂,能明显抑制Kupffer细胞的IRF3及GRIP1表达,通过抑制IRF3、GRIP1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应,从而抑制LPS所诱导的Kupffer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x受体Α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 干扰素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上调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CPF、PXR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畅 李绍雪 +3 位作者 高宇 柴进 张全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CYP7A promoter-binding factor,CP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分别于0、12、24、48、72h刺激HepG2细胞,抽提细胞的RNA、总蛋白和核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膜转运蛋白MRP3、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在转录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每个时间点设立阴性对照DMSO组和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组。结果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其作用强于UDCA(P<0.05)。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也可明显上调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作用强于UDCA。对CPF表达的上调作用与UDCA相当(P<0.05)。结论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刺激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上调,且有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核转录因子SP1 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 核受体孕烷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佳 姚玮艳 +2 位作者 朱黎明 曹海霞 章永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8-380,384,共4页
目的探讨Ad5/F35腺病毒介导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和包装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Ad5/F35-XAF1组),设立对照病毒感染组(Ad5/F35-Null组)... 目的探讨Ad5/F35腺病毒介导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和包装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Ad5/F35-XAF1组),设立对照病毒感染组(Ad5/F35-Null组)和空白组。运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对感染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细胞周期,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Ad5/F35-XAF1组SW1990细胞XAF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Ad5/F35-XAF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增殖活性明显降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后,能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胰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Mg(0.7)Zn(0.3))TiO3-xCa(0.61)La(0.26)TiO3系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莉 沈春英 丘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1-x)(Mg0.7Zn0.3)TiO3-x(Ca0.61La0.26)TiO3(MZT-CLT)系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通过(Ca0.61La0.26)TiO3来协调(Mg0.7Zn0.3)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MZT-CLT陶瓷的主晶相为(Mg0.7Zn0.3)TiO3,第二相为Ca0.61La0.2... 本实验研究了(1-x)(Mg0.7Zn0.3)TiO3-x(Ca0.61La0.26)TiO3(MZT-CLT)系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通过(Ca0.61La0.26)TiO3来协调(Mg0.7Zn0.3)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MZT-CLT陶瓷的主晶相为(Mg0.7Zn0.3)TiO3,第二相为Ca0.61La0.26TiO3和(Mg0.7Zn0.3)Ti2O5.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温度为1275℃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时,Zn的蒸发导致陶瓷致密度和介电性能下降.随着(Ca0.61La0.26)TiO3含量的增大,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品质因数减小.当x=0.13,烧结温度为1275℃保温4h,(MZT-CLT)陶瓷具有优良微波介电性能,εr=26,Q.f=86000 GHz,τf=-6×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Mg0.7Zn0.3)TiO3–x(Ca0.61La0.26)TiO3陶瓷 介电常数 品质因数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与XAF1基因在胃肠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霆 陈村龙 +3 位作者 王继德 崔生达 崔丹瑜 郭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与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胃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胃癌、大肠癌组织以及胃肠道肿瘤细胞株中的XAF1及HSF1蛋白表达;用含有HSF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与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胃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胃癌、大肠癌组织以及胃肠道肿瘤细胞株中的XAF1及HSF1蛋白表达;用含有HSF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肠道肿瘤细胞株或用RNA干扰的方法上调或下调HSF1表达,同步检测对XAF1表达的影响;用应激原(stressstimuli)刺激诱导HSF1表达,观察对XAF1表达的作用。结果在胃肠癌组织中HSF1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胃肠癌细胞株中XAF1与HSF1的表达呈负相关,应激刺激上调HSF1的同时下调XAF1表达。结论胃肠道肿瘤细胞高表达HSF1,其结果是抑制XAF1表达,这种机制应该是XAF1在(胃肠道)肿瘤细胞中低表达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缺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F1 xAF1 胃肠道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XAF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永福 杨红星 +1 位作者 唐哲 卢宾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癌组织(48例)、胰腺良性疾病组织(26例)和正常胰腺组织(15例)中XAF...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癌组织(48例)、胰腺良性疾病组织(26例)和正常胰腺组织(15例)中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胰腺良性疾病及正常胰腺组织中,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31.3%、7.7%和0%,X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84.6%及88.9%,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χ2=11.169,P=0.004)。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蛋白的表达均与胰腺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胰腺癌组织中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呈负关联(rP=-0.463,P<0.001)。结论:X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XAF1甲基化修饰水平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Mg0.7Zn0.3)TiO3-x(Ca0.61Nd0.26)TiO3系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正东 沈春英 +2 位作者 李亮 杨建 丘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1-x)(Mg0.7Zn0.3)TiO3-x(Ca0.61Nd0.26)TiO3体系陶瓷(MZCNT)的微波介电性能,通过(Ca0.61Nd0.26)TiO3协调(Mg0.7Zn0.3)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实验发现,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温度为1250℃... 本实验研究了(1-x)(Mg0.7Zn0.3)TiO3-x(Ca0.61Nd0.26)TiO3体系陶瓷(MZCNT)的微波介电性能,通过(Ca0.61Nd0.26)TiO3协调(Mg0.7Zn0.3)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实验发现,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温度为1250℃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时,(Ca0.61Nd0.26)TiO3的分解和Zn的蒸发导致陶瓷致密度和介电性能下降.此外,随着(Ca0.61Nd0.26)TiO3含量的增大,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品质因数减小.当(Ca0.61Nd0.26)TiO3含量为13%,烧结温度为1250℃,保温4h,(MZCNT)陶瓷具有优良微波介电性能,εr=24.3,Q.f=34000GHz,τf^-9×10-6/℃,从而达到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Mg0.7Zn0.3)TiO3-x(Ca0.61Nd0.26)TiO3陶瓷 介电常数 品质因数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莹 姚咏明 +2 位作者 董宁 刘峰 盛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BALB/c小鼠脾脏Treg。采用固相包被抗-CD3及可溶性CD28辅助活化,给予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经HMGB1刺激后的TregFoxp3蛋白表达于24~72h明显下调(P<0.05,P<0.01),其中以作用48、72h后表达下调尤为显著(P<0.01);给予不同剂量HMGB1刺激72h后,10、100、1000ng/ml的HMGB1均可诱导Foxp3表达减弱(P<0.05,P<0.01),其中HMGB1的浓度在1000ng/ml时Foxp3表达下调最明显。Foxp3mRNA表达呈现出与蛋白表达相同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HMGB1通过诱导TregFoxp3mRNA表达下调,进一步影响其蛋白产物合成,从而影响Treg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黎明 涂水平 +3 位作者 戴强 姚玮艳 乔敏敏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BS),隔天注射1次,疗程2周。每3天测量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观察Ad5/F35-XAF1组移植瘤的生长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XAF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PBS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瘤内注射Ad5/F35-XAF1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P<0.05或P<0.01),而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XAF1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肝癌 腺病毒 移植瘤 凋亡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X-box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鉴定(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风劲 宋方洲 +1 位作者 易发平 成海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5-753,共9页
X-box 结合蛋白 1 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多项信号转导过程. 为进一步研究 XBP1 的生物学功能,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肝细胞文库中筛选 XBP1 的结合蛋白. 首先运用 PCR 技术扩增获得 XBP1 的编码序列,克隆至 pGEM-T 载体,经测序... X-box 结合蛋白 1 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多项信号转导过程. 为进一步研究 XBP1 的生物学功能,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肝细胞文库中筛选 XBP1 的结合蛋白. 首先运用 PCR 技术扩增获得 XBP1 的编码序列,克隆至 pGEM-T 载体,经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诱饵载体 pGBKT7 中,转化酵母 AH109(a type). 免疫印迹检测诱饵质粒 pGBKT7-XBP1 在AH109 酵母中的表达之后,含有诱饵质粒的酵母 AH109 与含有肝细胞 cDNA 文库质粒 pACT2 的酵母 Y187(αtype)配合,配合后的二倍体酵母生长在含有 X-α-gal 的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 (SD/-Trp-Leu-His-Ade) 进行选择和筛选,经测序和序列比对确定阳性克隆的开放读码框 ORF,得到 7 种不同的蛋白质.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筛选蛋白质与 XBP1 的相互作用,克隆其中一种蛋白质 MT1E,并运用 GST pulldown 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检测了 MT1E 和 XBP1 的相互作用(体外 / 体内),结果提示,MT1E 可能是 XBP1 的一个新的调节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 7 种蛋白质分别与肝细胞基础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密切相关. 上述结果有助于揭示 XBP1 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探讨 XBP1 的表达和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ox结合蛋白1 酵母双杂交 转录因子 诱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诱导肺腺癌SPC-A-1细胞发生Parthanatos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恒文 曾子君 +5 位作者 方良毅 谭佩欣 谢松喜 张红丹 潘燚 高东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X线诱导肺癌SPC-A-1细胞是否发生新的细胞死亡形式Parthanatos。方法以肺腺癌SPC-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2、4、6、8、10 Gy梯度剂量辐射细胞,平板克隆法测定X线辐射对人肺癌细胞SPC-A-1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WST-1法进行... 目的初步探讨X线诱导肺癌SPC-A-1细胞是否发生新的细胞死亡形式Parthanatos。方法以肺腺癌SPC-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2、4、6、8、10 Gy梯度剂量辐射细胞,平板克隆法测定X线辐射对人肺癌细胞SPC-A-1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WST-1法进行验证。LD50辐射细胞后4、8、12、24 h,RT-PCR法检测细胞AIF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IF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AIF向细胞核内转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辐射后不同时间AIF在线粒体蛋白组分和核蛋白组分中的分布变化。TUNEL法检测辐射后12 h细胞核DNA的断裂。结果 X线对SPC-A-1细胞的LD50大致为3 Gy。以3 Gy辐射细胞后不同时间AIF在转录、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辐射后12 h 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位,伴随细胞核的溶解、碎裂。亚细胞组分Western blot检测到12 h后AIF在线粒体蛋白组分中显著下降,由对照组的1.12±0.15下降至12 h组的0.21±0.07(P<0.05),而在核蛋白组分中显著上升,由对照组的0.05±0.02上升至12 h组的0.45±0.07(P<0.05),同时在固缩的细胞核中检测到DNA的断裂。结论 AIF核转位参与了X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辐射后12 h 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位显著增多,导致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细胞发生了Parthanat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 x线辐射 核转位 肺癌细胞SPC-A-1 Parthanat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及XAF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琼 林菊生 +4 位作者 常莹 余琴 里进 胡晓文 王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具有促凋亡作用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1)的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SMMC7721细胞后,RT-PC...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具有促凋亡作用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1)的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SMMC7721细胞后,RT-PCR法检测XAF1 mRNA的变化,MSP检测XAF1基因甲基化的变化,用MTT法检测5-Aza-CdR对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经过5、10μmol/L 5-Aza-CdR处理后,RT-PCR检测显示,SMMC7721中XAF1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34,P=0.002)。MSP检测结果XAF1的甲基化得到了逆转。用1、5、10μmol/L的5-Aza-CdR处理SMMC7721细胞24、48、72 h后,MTT检测到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各药物浓度处理72 h后凋亡率均明显增加,5、1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3±0.92)%、(12.62±1.30)%,与对照组(3.53±0.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13,P=0.001)。其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结论5-Aza-CdR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使XAF1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得到逆转,XAF1基因转录水平上调,为其应用于肝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 甲基化 5-氮杂-2′-脱氧胞苷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1116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相关因子1表达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迪晖 王继德 +3 位作者 程天明 姜泊 杨洲 张宇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242-1244,1247,共4页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1116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相关因子1(XAF1)表达调节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250、125、62.5和0 U/ml)的IFN-α作用细胞,荧光素酶报道系统检测IFN-α对XAF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运用逆转录...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1116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相关因子1(XAF1)表达调节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250、125、62.5和0 U/ml)的IFN-α作用细胞,荧光素酶报道系统检测IFN-α对XAF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IFN-α对XA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FN-α可提高XAF1启动子活性,在lovo和sw1116中分别达到61.7%和87.1%(P<0.05),同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XAF1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IFN-α可上调XAF1表达,提示XAF1可能是干扰素刺激基因(I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相关因子1 抑癌基因 Α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IRF-1结合位点的鉴定
17
作者 周建博 邱文 +3 位作者 卢燕来 单锴 赵聃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ssociated factor 1,XAF1)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fac... 目的:构建大鼠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ssociated factor 1,XAF1)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factor-1,IRF-1)对XAF1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IRF-1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序列(-1497~+166 nt),将XAF1基因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获得pGL3-XAF1-QC,与大鼠野生型IRF-1表达质粒(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确定IRF-1对XAF1基因的启动作用。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XAF1基因启动子上IRF-1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构建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XAF1-1、pGL3-XAF1-2、pGL3-XAF1-3和pGL3-XAF1-4)。将上述全长和各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IR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筛选IRF-1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GL3-XAF1-QC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XAF1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而将pGL3-XAF1-QC、pGL3-XAF1(1~4号)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后证实,pGL3-XAF1-3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GL3-XAF1-1和pGL3-XAF1-2。提示IRF-1可能结合在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的-337~-47 nt区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全长及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筛查出IRF-1在XAF1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区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 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Mg(0.9)Co(0.1))TiO3-x(Ca(0.61)La(0.26))TiO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英文)
18
作者 刘昊 沈春英 +1 位作者 卢正东 丘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研究了(1-x)(Mg0.9Co0.1)TiO3-x(Ca0.61La0.26)TiO3(MCT-CLT)体系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目的是通过(Ca0.61La0.26)TiO3(CLT)协调(Mg0.9Co0.1)TiO3(MCT)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实验发现,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 研究了(1-x)(Mg0.9Co0.1)TiO3-x(Ca0.61La0.26)TiO3(MCT-CLT)体系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目的是通过(Ca0.61La0.26)TiO3(CLT)协调(Mg0.9Co0.1)TiO3(MCT)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实验发现,烧结温度和陶瓷组成对微波介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烧结温度为1300℃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时,陶瓷致密度和介电性能下降.此外,随着CLT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品质因数减小.当CLT含量为13%,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2h,(MCCLT)陶瓷具有优良微波介电性能,εr=22.4,Q×f=35000 GHz,τf=-8.7×10-6/℃,从而达到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Mg0.9Co0.1)TiO3-x(Ca0.61La0.26)TiO3陶瓷 微波介质陶瓷 介电常数 品质因数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XAF1启动子序列中活性IRF-1作用元件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雷锋 高春芳 +1 位作者 徐迪辉 王继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在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中鉴定一具有高度活性的IRF-1作用元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AF1转录起始处(-30^-38nt)有一潜在的干扰素(IFN)调节因子1结合元件(IRF-E),与同义IRF-E序列同源性达76.2%,命名为IRFE-XAF1。应用凝胶电泳... 目的在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中鉴定一具有高度活性的IRF-1作用元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AF1转录起始处(-30^-38nt)有一潜在的干扰素(IFN)调节因子1结合元件(IRF-E),与同义IRF-E序列同源性达76.2%,命名为IRFE-XAF1。应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检测IRFE-XAF1的核蛋白结合活性,并分别定点突变其核心序列内-34nt和序列旁-28nt,检测突变后XAF1启动子活性变化及对IFN-α作用的影响。结果EMSA实验发现32P标记的含IRFE-XAF1的双链寡核苷酸DNA探针可与细胞核蛋白结合,且可被IRF-E同义探针阻断,定点突变后结合活性丧失,证实该IRFE-XAF1位点具有与转录因子结合的活性。含该IRFE-XAF1位点的XAF1启动子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且可被IFN-α诱导,IRFE-XAF1序列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其中-34nt突变后完全消除了IFN-α上调启动子活性的作用。结论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具有一高度活性的IRF-E,其序列为-38ntGAAACGAAA-30nt,这一发现提示XAF1是IFN-α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1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洁 李红雨 +2 位作者 赵书君 石鸿玉 付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8-517,共10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XCL1 mRNA的相对表达;体外运用siRNA沉默Ishikawa细胞中CXCL1的基因表达,分别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沉默CXCL1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NF-κB,MMP9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XCL1表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及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CXCL1沉默组中,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pNF-κB,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XCL1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NF-κB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子宫内膜样腺癌 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