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O热力平衡核算及天然气消耗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覃显益 高乃平 +3 位作者 高久唯 潘甲志 高鹏 朱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37-4842,共6页
以某船舶涂装车间运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蓄热式高温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的热力平衡关系式,核算了RTO空载和满载运行的数据,验证了炉温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浓度的关系;讨论了排... 以某船舶涂装车间运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蓄热式高温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的热力平衡关系式,核算了RTO空载和满载运行的数据,验证了炉温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浓度的关系;讨论了排风量、沸石转轮浓缩倍率、换热器热利用率和VOCs浓度四个关键参数对天然气消耗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入炉VOCs浓度每增加1000mg/Nm^(3),炉温上升约21℃,排风量越小,沸石转轮浓缩倍率、换热器热利用率和VOCs浓度越大,天然气消耗量越低.基于本研究建立的热平衡方程,结合RTO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在烘干阶段按照工艺要求的3次/h确定车间最小排风量,将沸石转轮浓缩倍率设定为10~14倍,选用换热器热利用率在0.7以上的换热器能在保证RTO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天然气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高温氧化炉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热力计算 天然气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焚烧方案和关键设备研究
2
作者 王亚飞 韩大伟 吕正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详细介绍了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焚烧方案,主要包括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和蓄热体的工作模式。并采用CFD计算方法,对富氢燃料燃烧器的设计和蓄热体的传热阻力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优选出燃烧器合适的配风结构和蓄热式废气... 详细介绍了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焚烧方案,主要包括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和蓄热体的工作模式。并采用CFD计算方法,对富氢燃料燃烧器的设计和蓄热体的传热阻力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优选出燃烧器合适的配风结构和蓄热式废气氧化炉的最佳换向时间,并制定该蓄热式废气氧化炉装置的自控时序表,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废气氧化炉 焚烧方案 燃烧器 蓄热体 传热和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有机废气热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波 马睿 +1 位作者 薛国程 张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32-4242,共11页
研究开发节能、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废气常见的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蓄热式热氧化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关于蓄热式热... 研究开发节能、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废气常见的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蓄热式热氧化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关于蓄热式热氧化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蓄热体的传热与流动阻力、催化剂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换向系统的设计与选用、启动技术。蓄热式热氧化技术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在国内外都已有很多成功的实际运用案例,将来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企业有机废气的成分比较多元化、不稳定及企业间歇生产的特点,使得有机废气浓度和废气量都有间歇性变化,导致RTO系统运行不稳定,因此如何适应入口浓度的波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 环境 污染 催化剂 蓄热式热氧化 蓄热式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废气热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仲卿 刘显伟 +3 位作者 张力 冉景煜 闫云飞 杜学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66-3875,共10页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一种单位体积能量密度低、成分复杂、热值波动大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本文分别介绍了吸附浓缩、蓄热氧化和催化燃烧3类VOCs处理工艺,并主要从工程应用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当前3类工艺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一种单位体积能量密度低、成分复杂、热值波动大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本文分别介绍了吸附浓缩、蓄热氧化和催化燃烧3类VOCs处理工艺,并主要从工程应用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对当前3类工艺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还重点从有机废气性质和工艺特点两方面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制约各自发展瓶颈。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吸附浓缩对复杂有机废气的适应性较强,但单位体积吸附材料利用率较低、占地面积大;催化燃烧具有起燃温度低、节能等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且单一催化剂对组分复杂的VOCs适应性差;蓄热燃烧具有较高的热回收率,但浓度低、热值波动大的有机废气限制了其运行的稳定性;组合式工艺相比3类基本工艺综合性能较好,但系统较复杂、稳定性较差以及占地面积大。未来,对不同工艺的优势进行组合与优化将成为经济、高效和安全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废气 吸附浓缩 蓄热 催化燃烧 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氧化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斌 王红红 +1 位作者 边永欢 张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4-47,49,共5页
针对蓄热式氧化器(RTO)处理VOCs的数值模拟技术,归纳了国内外蓄热体换热、VOCs破坏去除率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总结了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进展,并基于已报道的研究成果与科学前沿,提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蓄热式氧化器 挥发性有机物 数值模拟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通风瓦斯甲烷热氧化装置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元 姜凡 肖云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3-977,共5页
通过热力计算设计搭建了最大处理量为1 000 m3/h的煤矿通风瓦斯热氧化装置,实现了装置的快速启动及长期自维持稳定运行。研究了处理量400~800 m3/h、甲烷浓度0.4%~0.8%、切换时间10~50 s时装置的运行情况,得到了装置的运行特点以及... 通过热力计算设计搭建了最大处理量为1 000 m3/h的煤矿通风瓦斯热氧化装置,实现了装置的快速启动及长期自维持稳定运行。研究了处理量400~800 m3/h、甲烷浓度0.4%~0.8%、切换时间10~50 s时装置的运行情况,得到了装置的运行特点以及各运行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风量、较高的甲烷浓度、较长的切换时间都会导致装置高温区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瓦斯 热氧化 实验研究 蓄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瓦斯蓄热式热氧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浩鑫 吕元 +1 位作者 萧琦 肖云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32-1336,共5页
为模拟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过程的工作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关键性参数,建立了包含周期性边界条件和甲烷单步氧化反应机理的单通道均相反应模型,模拟实验室尺度下的以蜂窝蓄热体作为换热介质的蓄热式热氧化过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 为模拟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过程的工作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关键性参数,建立了包含周期性边界条件和甲烷单步氧化反应机理的单通道均相反应模型,模拟实验室尺度下的以蜂窝蓄热体作为换热介质的蓄热式热氧化过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获得通风瓦斯蓄热式热氧化过程中气体流量、甲烷浓度对装置工作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侧0.3 m长度的蓄热体,30 s的切换周期,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的通风瓦斯氧化需求。模拟给出了稳定和非稳定状态下沿流向的温度分布,可以发现温度分布从启动状态的抛物型温度场,经过上百个切换周期过渡到稳定的梯形温度场,实现自维持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热氧化 通风瓦斯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和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齐晓霓 刘永启 +1 位作者 孟建 尤彦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1-1626,共6页
建立了低浓度甲烷热氧化逆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各种操作参数下的温度分布及甲烷浓度分布曲线,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影响氧化床运行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建立了低浓度甲烷热氧化逆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各种操作参数下的温度分布及甲烷浓度分布曲线,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影响氧化床运行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床内温度分布基本成M型,高温区以及甲烷浓度分布曲线沿气体流动方向周期性往复移动;进口甲烷混合气的浓度越大,温度分布峰值就越高并而且更靠近进口端,高温区域的宽度也增宽,而且高温区域中间凹度加深,进出口温度梯度也会增大;预混甲烷气体的流速从0.15 m/s增大到0.70 m/s时,最高温度峰值和高温区变化不大,因为流速增大一方面使单位时间进入氧化床内反应物的数量增加,放出了更多的热量,但是另一方面气体流速升高而带走的对流换热量也会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风瓦斯 热逆流氧化 陶瓷蓄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氧化及余热回收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波 张龙 +2 位作者 商庆垄 刘梦辉 孙成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3,150,共7页
介绍了新型负压通风三室蓄热氧化及余热回收技术的原理,结合该技术在某包装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和运行方法,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入口日均总烃质量... 介绍了新型负压通风三室蓄热氧化及余热回收技术的原理,结合该技术在某包装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和运行方法,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入口日均总烃质量浓度在800~1 800 mg/m3波动时,系统出口日均总烃质量浓度为7.96~28.89 mg/m3,去除率为97.8%~99.3%;系统每日运行入口总烃质量浓度峰值为2 216.79~3 968.44 mg/m3,相应的出口质量浓度为2.4~72.34 mg/m3,去除率为97.8%~99.9%。系统运行能耗低,回收的余热可充分满足印刷工艺加热需要,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最后分析指出了工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蓄热氧化 余热回收 包装印刷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浓缩-蓄热氧化法处理涂装废气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龙哲 蔡俊雄 +3 位作者 申哲昊 朴泰善 容誉 凌海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78,共4页
用旋转浓缩-蓄热氧化(RC-RTO)系统对某车轮厂涂装废气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以废气处理前后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及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浓度的变化为指标,考察了RC转速对吸附性能、RTO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C... 用旋转浓缩-蓄热氧化(RC-RTO)系统对某车轮厂涂装废气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以废气处理前后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及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浓度的变化为指标,考察了RC转速对吸附性能、RTO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C转速对吸附效果及进入RTO单元浓缩气体中VOCs浓度有较大的影响,RC转速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系统在RC转速为3r/h的条件下连续运行1个月,期间系统不需外加能源即可维持热量平衡,且RC单元及RTO单元排气中5种VOC物质浓度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氧化系统 涂装废气 吸附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排气处理装置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建新 张庆宇 +3 位作者 吴启明 赵鹏飞 张逸 邵和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4-180,共7页
近年来,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RTO)已成为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减少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能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综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RTO)已成为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减少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能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综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2个重要参考指标即压降及热效率。蓄热体是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密度、形状及尺寸会直接影响VOCs排放量和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常见的蓄热体材料为陶瓷复合材料,重点分析了LanteComb-H、40×40孔蜂窝陶瓷、25 mm矩鞍环、MLM-180片状组合蜂窝陶瓷蓄热体对RTO设备压力损失和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nteComb-H具有压降小、热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优化蓄热体结构以解决RTO设备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蓄热体 热效率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氧化炉中蜂窝陶瓷损坏机理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波 商庆垄 +3 位作者 刘梦辉 孙成喜 王卓 蔡晓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6,共7页
结合蓄热氧化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蓄热氧化炉关键部件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损坏形式,分析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损坏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延长蜂窝陶瓷蓄热体使用寿命的措施,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开发高性能、长寿命的新型蓄热... 结合蓄热氧化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蓄热氧化炉关键部件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损坏形式,分析了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损坏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延长蜂窝陶瓷蓄热体使用寿命的措施,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开发高性能、长寿命的新型蓄热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氧化炉 蜂窝陶瓷 破损 热应力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VOCs热氧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林正 陆俞冰 +1 位作者 张睿智 罗永浩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2-3255,共14页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选择苯、甲苯和苯乙烯作为代表性VOCs组分,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热解和氧化的反应特性,获得其总包动力学参数,并应用于VOCs在蓄热氧化装置(RTO)中的CFD模拟。芳烃类VOCs的初始热解步骤主要发生脱氢、脱...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选择苯、甲苯和苯乙烯作为代表性VOCs组分,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热解和氧化的反应特性,获得其总包动力学参数,并应用于VOCs在蓄热氧化装置(RTO)中的CFD模拟。芳烃类VOCs的初始热解步骤主要发生脱氢、脱侧链和开环反应,生成对应支链结构的小分子烃类和苯,而氧化过程则直接生成CO、H2O以及少量的烃类。不同VOCs的热解与氧化反应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动力学分析表明,使用一级反应假设适用于描述VOCs热解及氧化初始阶段的反应过程。CFD模拟表明,提高入口温度可以显著提升VOCs的转化效率,而在同等VOCs处理量的前提下,提高VOCs浓度、降低进口总流量,对VOCs转化效率的改善程度与提高入口温度相当,这表明VOCs浓缩技术耦合RTO更为高效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蓄热氧化装置 分子模拟 反应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发辉 戴方钦 +1 位作者 潘卢伟 郭悦 《冶金能源》 2014年第5期60-64,共5页
通过现场测试韶钢三炼钢7号卧式钢包烘烤器和一炼钢4号立式钢包烘烤器运行情况,研究了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烘烤能力、烘烤温度均匀性、空气预热温度、燃烧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韶钢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的烘烤温度能达到1... 通过现场测试韶钢三炼钢7号卧式钢包烘烤器和一炼钢4号立式钢包烘烤器运行情况,研究了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烘烤能力、烘烤温度均匀性、空气预热温度、燃烧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韶钢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的烘烤温度能达到1100℃以上,煤气利用效率约为30%,烟气中NOx排放浓度为6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燃烧 钢包烘烤 炼钢 氮氧化物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蓄热氧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相煜 王波 +4 位作者 周秋平 王雅亮 成金东 沈佳飞 孙聪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建立蓄热氧化炉的三维单通道简化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煤矿乏风蓄热氧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甲烷体积分数、燃烧室温度、蓄热体温度、排烟温度及蓄热室温度效率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甲烷体积分数0.8%,进口温度27℃,进... 建立蓄热氧化炉的三维单通道简化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煤矿乏风蓄热氧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甲烷体积分数、燃烧室温度、蓄热体温度、排烟温度及蓄热室温度效率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甲烷体积分数0.8%,进口温度27℃,进口流速1 m/s,两侧蓄热室高1.5 m,燃烧室长1.8 m,换向周期60 s的条件下,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蓄热体温度、排烟温度及蓄热室温度效率都呈现出先缓慢后剧烈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甲烷开始反应的位置不断地向蓄热体内移动。蓄热氧化炉稳定运行时,燃烧室的温度约1063℃,排烟温度约375℃,蓄热室温度效率约65.1%。在蓄热氧化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甲烷在蓄热体内反应放热对蓄热室传热性能和设备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高温烟气旁通等可靠的调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乏风 蓄热氧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蓄热式燃烧在定形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文潇 孟娟 +2 位作者 成蒙 关欣 吴文广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43,共4页
通过对绍兴市某印染企业定形机尾气出口温度、浓度、流量及成分等数据的现场检测,发现进出料口漏风量过大是造成定形机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并获得了不同条件对废气浓度差异的影响规律。比较了水洗+静电、活性炭吸附、紫外光催化、冷凝... 通过对绍兴市某印染企业定形机尾气出口温度、浓度、流量及成分等数据的现场检测,发现进出料口漏风量过大是造成定形机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并获得了不同条件对废气浓度差异的影响规律。比较了水洗+静电、活性炭吸附、紫外光催化、冷凝法及热氧化法五种常规尾气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对比了四种热氧化法。基于获得的检测数据通过系统热平衡分析及运行成本评估,提出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蓄热式燃烧(RTO)处理工艺具有节能及减排的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机 热氧化处理 蓄热式燃烧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失效活性炭热再生过程的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崔洪 齐嘉豪 张重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2,29,共5页
失效活性炭的再生利用问题一直是困扰活性炭低成本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为此,对煤质活性炭的热再生/活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针对某些金属氧化物或矿物质对炭-水蒸气反应的催化作用,特别... 失效活性炭的再生利用问题一直是困扰活性炭低成本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为此,对煤质活性炭的热再生/活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针对某些金属氧化物或矿物质对炭-水蒸气反应的催化作用,特别是在移除有机杂质方面的作用,提出“可再生活性炭”(Re-ACs)的制备和应用的新思路。与常规活性炭相比,Re-ACs可降低其再生/活化过程的反应条件,这对于减少能耗和炭损,以及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活性炭 热再生活化 金属氧化物 催化 可再生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燃烧法火灾爆炸风险分析及防范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小良 刘婷婷 +2 位作者 刘晓晨 李浩 杨璐颖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5-1578,共4页
介绍蓄热燃烧法的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以甲烷、甲苯、甲醇、乙酸乙酯等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爆炸极限测试设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梯度(25、50、75、100、150、200、250、300、350℃)、压力梯度(0.1、0.2、0.5、1.0、1.5、2.0、2.5、... 介绍蓄热燃烧法的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以甲烷、甲苯、甲醇、乙酸乙酯等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爆炸极限测试设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梯度(25、50、75、100、150、200、250、300、350℃)、压力梯度(0.1、0.2、0.5、1.0、1.5、2.0、2.5、3.0、3.5、4.0、4.5、5.0 MPa)条件下的爆炸极限,研究蓄热燃烧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几种VOCs爆炸下限都趋于降低,而爆炸上限升高;随着压力的上升,爆炸下限也在降低。结合实验结果和蓄热式热力焚化炉的工作原理,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爆炸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废气 蓄热式热力焚化炉 爆炸极限 危险因素 防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废气处理技术在4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剑飞 冯华 +2 位作者 沈华 武强 崔为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5,84,共4页
对某新建4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各主要废气污染源按照组成、气量、排放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按照各自特点选用包括焚烧、蓄热氧化、光催化氧化、冷凝及吸附在内的多项废气处理技术,大幅消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废气处理 焚烧 蓄热氧化 光催化氧化 冷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萘制苯酐装置尾气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航 毛向荣 周亚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为了能够有效处理苯酐装置尾气并合理选择处理方案,对洗涤吸收、蓄热焚烧和催化焚烧现行3种主要的工业萘制苯酐装置尾气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情况,对各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洗... 为了能够有效处理苯酐装置尾气并合理选择处理方案,对洗涤吸收、蓄热焚烧和催化焚烧现行3种主要的工业萘制苯酐装置尾气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情况,对各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洗涤吸收副产品价值高且同时可满足脱硫要求,但对于萘法苯酐装置来说此系统易发生堵塞;蓄热焚烧占地小、操作简便,但维修率高;催化焚烧系统稳定、工艺优化空间大,但国内在苯酐中几乎没有实际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酐 尾气处理 洗涤吸收 蓄热焚烧 催化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