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e Ⅱ DMA共享存贮单片机调试卡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 孟东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本文为Apple Ⅱ微型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廉价的单片机调试卡,该卡充分地利用了微机系统的资源,采用DMA通讯技术实现了主存共享及单片机与6502CPU的并行运行。
关键词 微机 单片机 调试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Apple Ⅱ微机优化管理光学零件和系统设计、加工与装配的程序研究(不等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勋 杨筱 石建川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叙述了使用Apple-Ⅱ微机及BASIC语言构成的管理程序系统。此系统专用于光学零件与系统设计、加工与装配的优化管理。
关键词 微机 管理程序 光学零件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EⅡ机上超长程序动态调试的实现
3
作者 李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36-37,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使长达32K以上的程序能在APPLE—Ⅱ微机上进行动态仿真调试。
关键词 微机 程序 动态调试 ap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APPLEⅡ上实现动画的特殊技巧
4
作者 陈庆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89年第1期31-33,共3页
利用APPLESOFT的高清晰度作图功能,可以绘制各种精致的图形,这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用途,但是在一些辅助教学或游戏软件中,这些静止的图形显得缺乏活力,我们需要它们动起来。
关键词 动画 补色原理 图形绘制 ap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APPLE Ⅱ微机系统中建立图形库软件的研究
5
作者 董寅生 张蕾 谢澄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8,共7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气动系统原理图目前在国内尚无先例。作者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程序设计与实践。探索出一种在 CRT 上即兴作图,而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一级图形库和利用一级图库图素在 CRT 上移动、拼合从而生成组合图形并建立二级图形... 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气动系统原理图目前在国内尚无先例。作者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程序设计与实践。探索出一种在 CRT 上即兴作图,而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一级图形库和利用一级图库图素在 CRT 上移动、拼合从而生成组合图形并建立二级图形库的建库软件件。利用软件中的某些功能程序绘制气动控制和传动系统图。这个软件是以气动系统为目标研制的。但研究出的软件可广泛地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二维图形的绘制。如机械、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乃至其它图形、文字等图形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微机系统 图形库 管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EⅡ机和TP801单板机双向并行数据通讯
6
作者 刘永山 李茂宽 +1 位作者 邓成玉 宁喜武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利用一片8255A,完成了APPLEⅡ机与TP801单板机之间的并行双向数据通讯.文中重点讨论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硬件问题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并行 单板机 数据通讯 检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品质及香气影响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7
作者 刘景超 高杨 +3 位作者 廖方舟 李焕勇 郭兴科 杨丽芳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研究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理化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以六代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套袋与不套袋对照处理,通过测量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为研究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理化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以六代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套袋与不套袋对照处理,通过测量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联用法测定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果质量增加,果实密度减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有所降低。香气成分分析显示,套袋处理能改变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显著提高六代红星苹果的色泽和香气品质。综上,套袋处理后,六代红星苹果能更好的保持苹果香气,提高苹果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苹果 套袋处理 品质 香气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 被引量:64
8
作者 佟雪娇 李九玉 +1 位作者 姜军 徐仁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考察秸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红壤修复中的作用,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由花生秸秆、大豆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制备的4种生物质炭对采自江西和广西的2种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提高了红... 为考察秸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红壤修复中的作用,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由花生秸秆、大豆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制备的4种生物质炭对采自江西和广西的2种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提高了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生物质炭对Cu(Ⅱ)吸附的促进作用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低pH值条件下促进作用更明显。pH值4.0和w为2%生物质炭添加水平下,油菜秸秆炭、花生秸秆炭、大豆秸秆炭和稻草炭使江西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7%、79%、51%和54%;花生秸秆炭和大豆秸秆炭使广西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1%和44%,当生物质炭添加水平w达4%时,Cu(Ⅱ)吸附量的增幅达97%和165%。生物质炭表面带负电荷,可以同时增加红壤对Cu(Ⅱ)的静电吸附量和专性吸附量,但以增加专性吸附为主。因此,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可以有效降低Cu(Ⅱ)在酸性红壤中的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生物质炭 作物秸秆 Cu()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与蛋白质作用的光谱性质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秋娈 王春风 +3 位作者 李全民 张永花 曹向阳 刘尚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7,共4页
在pH 3.80~4.20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Cu(Ⅱ)-ARS络合物作用,其吸收光谱发生大幅度变化,生成的深红色三元复合物,λmax为538nm,比试剂本身红移118 nm,比络合物λmax红移30 nm.研究了有生物大分子参与的三元复合物反应体系的... 在pH 3.80~4.20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Cu(Ⅱ)-ARS络合物作用,其吸收光谱发生大幅度变化,生成的深红色三元复合物,λmax为538nm,比试剂本身红移118 nm,比络合物λmax红移30 nm.研究了有生物大分子参与的三元复合物反应体系的光谱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解释了初步机理,在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以Cu(Ⅱ)-ARS络合物为光谱探针光度法测定人血清蛋白质的新方法.蛋白质在0~300mg/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8=2.37×105L·mol-1·cm-1(人血清白蛋白).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的测定基本无干扰,灵敏度比茜素红S探针法高2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茜素红S络合物 蛋白质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处理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白雪蓉 衣冠帅 +5 位作者 乔婉仪 康哲龙 侯旭杰 向延菊 陈胜慧子 谢兵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3,共8页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酸钙(Ca-Glu)处理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及5、10、20 g/L Ca-Glu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表皮水分晾干后于(0±0.5)℃下贮藏,每30 d对果实的品质...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酸钙(Ca-Glu)处理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及5、10、20 g/L Ca-Glu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表皮水分晾干后于(0±0.5)℃下贮藏,每30 d对果实的品质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a-Glu处理有效减缓了果实硬度、总糖含量的下降和可滴定酸的消耗,抑制了过氧化氢含量、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保持了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10 g/L Ca-Glu处理效果最好。综上,10 g/L Ca-Glu处理能很好地维持贮藏期间苹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红富士苹果 葡萄糖酸钙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对红壤吸附Cr(Ⅵ)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仁扣 肖双成 赵安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4-947,共4页
选择3种红壤研究了Cu(Ⅱ)对土壤吸附CrO42-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Cu(Ⅱ)对CrO42-吸附的影响程度随着Cu(Ⅱ)加入量的增加和体系pH的升高而增加。3种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及Cu(Ⅱ)对土壤吸附CrO42-影响的... 选择3种红壤研究了Cu(Ⅱ)对土壤吸附CrO42-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Cu(Ⅱ)对CrO42-吸附的影响程度随着Cu(Ⅱ)加入量的增加和体系pH的升高而增加。3种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及Cu(Ⅱ)对土壤吸附CrO42-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广西红壤>湖南红壤>江西红壤,这与这些土壤游离氧化铁和游离氧化铝含量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Cu(Ⅱ)不仅增加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在铜存在下土壤吸附的CrO42-的解吸量也高于对照体系中的,但解吸增量(加铜体系与对照体系之间解吸量的差值)比吸附增量(加铜体系与对照体系之间吸附量的差值)低得多,说明Cu(Ⅱ)对CrO42-在土壤中吸附的促进作用机制涉及静电作用、专性吸附和表面共沉淀。不同土壤中,不同机制对Cu(Ⅱ)促进CrO42-吸附的相对贡献不同,广西红壤中静电吸附的贡献很小;而在江西红壤和湖南红壤中,由于铜的吸附导致土壤表面正电荷增加使土壤对CrO42-静电吸附量增加是铜增加CrO42-吸附的重要原因之一。铜的促进作用增加了红壤对CrO42-的吸附量,降低了CrO42-在土壤中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Cu() CrO4^2-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Ⅱ)-茜素红-罗丹明B-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钴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明 冯桂荷 王庭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44-345,共2页
提出了钴 (Ⅱ ) 茜素红 罗丹明B 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钴 (Ⅱ )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 ,ε =3.2 8× 10 5L·mol- 1·cm- 1,线性范围为 0~ 7.5 μg/ 5 0ml,测定 2 μg钴 (Ⅱ ) 6次 ,RSD为2 .6 6 % ,用于水中痕量钴... 提出了钴 (Ⅱ ) 茜素红 罗丹明B 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钴 (Ⅱ )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 ,ε =3.2 8× 10 5L·mol- 1·cm- 1,线性范围为 0~ 7.5 μg/ 5 0ml,测定 2 μg钴 (Ⅱ ) 6次 ,RSD为2 .6 6 % ,用于水中痕量钴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红 罗丹明B 聚乙烯醇 光度法 测定 痕量分析 P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钙红-Cu(Ⅱ)络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丹丹 张涛 +2 位作者 任丽萍 石登荣 于金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研究了钙红-Cu(Ⅱ)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钙红-Cu(Ⅱ)-BSA三元络合物的形成导致RLS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增大;同... 研究了钙红-Cu(Ⅱ)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钙红-Cu(Ⅱ)-BSA三元络合物的形成导致RLS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增大;同时引起电子吸收光谱的强度减小,594nm处吸收峰消失。在pH5·65~5.75的酸度条件下,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系统在317nm处有一增强的RLS光谱峰,且增强的RLS强度与BS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实验室确定的优化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75~10μg·mL^-1,线性方程为I=150.88+201.48c(BSA,μg·mL^-1),相关系数r=0.9973。方法检出限为5.62×10^-2μg·mL^-1。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BSA含量的测定。对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之间主要存在的是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红-Cu()络合物 牛血清蛋白 光谱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对水中Pb(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威 邓华 +1 位作者 胡乐宁 李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RMSA对Pb(Ⅱ)的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0 min,Pb(Ⅱ)初始浓度为30~900 mg/L的最佳条件下,RMSA对Pb(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54.54 mg/g。RMSA在多元重金属体系吸附实验中对Pb(Ⅱ)的吸附更具选择性。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是RMSA吸附Pb(Ⅱ)的主要机理。此外,RMSA经过5次循环实验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在经济适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水凝胶 Pb() 海藻酸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与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小华 缪吉根 +1 位作者 缪煜清 陈建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在pH4·2的H3PO4-KH2PO4缓冲溶液中血红蛋白(Hb)与铜(Ⅱ)-茜素红S(ARS)络合物的反应。结果表明:Hb与Cu(Ⅱ)-ARS络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红色的离子缔合复合物,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7nm。在此波长下测得复合...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在pH4·2的H3PO4-KH2PO4缓冲溶液中血红蛋白(Hb)与铜(Ⅱ)-茜素红S(ARS)络合物的反应。结果表明:Hb与Cu(Ⅱ)-ARS络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红色的离子缔合复合物,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7nm。在此波长下测得复合物的组成为nHb:nCu(Ⅱ):nARS=1:4:8,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Hb浓度在1·0×10-7~2·0×10-6mol·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69+151675c(mol·L-1),相关系数r=0·9972。考察了溶液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时间与温度、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Hb-Cu(Ⅱ)-ARS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发现Hb与Cu(Ⅱ)-ARS络合物之间主要以静电引力相结合。进一步考察了常见氨基酸及金属离子对Hb-Cu(Ⅱ)-ARS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铜()-茜素红S络合物 UV-Vis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酸根促进红壤吸附Cd(Ⅱ)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晶 徐仁扣 +1 位作者 赵安珍 谭文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用一次平衡实验法研究砷酸根对Cd(Ⅱ)在红壤表面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砷酸根使土壤对Cd(Ⅱ)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增加,且随着砷酸根加入量的增加,土壤对Cd(Ⅱ)的吸附增量和解吸增量也均增加·当向体系中加入砷酸根后,红壤... 用一次平衡实验法研究砷酸根对Cd(Ⅱ)在红壤表面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砷酸根使土壤对Cd(Ⅱ)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增加,且随着砷酸根加入量的增加,土壤对Cd(Ⅱ)的吸附增量和解吸增量也均增加·当向体系中加入砷酸根后,红壤胶体的Zeta电位显著降低,说明胶体颗粒表面的净负电荷增加·这说明砷酸根主要通过自身吸附增加了土壤表面的净负电荷,从而增加了土壤对Cd(Ⅱ)的静电吸附量·研究结果还表明,在pH3·5—6·0范围内,砷酸根均表现出对Cd(Ⅱ)吸附的显著促进作用,说明砷酸根与Cd(Ⅱ)在红壤表面的协同作用可以在比较宽的pH范围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根 Cd() 吸附-解吸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Cd(Ⅱ)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界颍 伍震威 +1 位作者 徐晓春 乔策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秸秆还田类型及还田水平(水稻、油菜秸秆全量、1/2量)对3种土壤类型﹝沈桥红壤(SQ)、朝山红壤(CS)、新桥水稻土(XQ)﹞Cd(Ⅱ)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为控制土壤中Cd(Ⅱ)环境行为及其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 [目的]探讨不同秸秆还田类型及还田水平(水稻、油菜秸秆全量、1/2量)对3种土壤类型﹝沈桥红壤(SQ)、朝山红壤(CS)、新桥水稻土(XQ)﹞Cd(Ⅱ)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为控制土壤中Cd(Ⅱ)环境行为及其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和等温吸附相结合的方式。[结果](1)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对Cd(Ⅱ)的吸附,在3种土壤的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在XQ上,秸秆还田处理提升Cd(Ⅱ)吸附量的效果较2种红壤显著,其中,油菜秸秆1/2量还田处理(RP1)、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处理(RP2)土壤Cd(Ⅱ)吸附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9.30%和10.47%。对SQ,CS而言,以Langmuir模型的拟合度最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 9,而在XQ中,适用于描述不规则表面吸附的Temkin方程的模拟效果较好。(2)3种土壤Cd(Ⅱ)的解吸量、解吸率都随着土壤中Cd(Ⅱ)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Cd(Ⅱ)的解吸量明显低于对照,尤其以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土壤Cd(Ⅱ)解吸量最小。[结论]秸秆还田对不同土壤Cd(Ⅱ)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油菜秸秆还田增强了土壤Cd(Ⅱ)专性吸附,较水稻秸秆有更好地降低Cd(Ⅱ)风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吸附-解吸 红壤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风霞 陶建中 +2 位作者 王爱荣 王雪静 刘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9-361,共3页
基于铜(Ⅱ)对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褪色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测定痕量铜(Ⅱ)的方法。在pH 8.1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介质中,以454 nm为测定波长,在120μg·L^(-1)以内吸光度ΔA(A_0—A)与... 基于铜(Ⅱ)对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褪色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测定痕量铜(Ⅱ)的方法。在pH 8.1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介质中,以454 nm为测定波长,在120μg·L^(-1)以内吸光度ΔA(A_0—A)与铜(Ⅱ)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15×10^(-8)g·L^(-1)。方法应用于水样中铜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结果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9%~105.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中性红 铜() 胶束增敏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生成素Ⅱ活性片段TP-5增强免疫功能的剂量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勤 杨金波 胡晓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用0.1,1,10,100和1000μg/kgTP-5腹腔注射小鼠,连续10d.能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E-RFC%阳性率提高;循环抗体含量增加;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最佳剂量集中在0.1~10μg/kg.P<0.01.
关键词 胸腺生成素 抗体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吸附伏安法测定铜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黎拒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2-974,978,共4页
基于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还原波,提出了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在极谱分析仪上采用二次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含有1.0×10^(-5)mol·L^(-1)茜素红S的pH 4.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当富集电位为0... 基于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还原波,提出了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在极谱分析仪上采用二次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含有1.0×10^(-5)mol·L^(-1)茜素红S的pH 4.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当富集电位为0 mV,富集时间为180 s,扫描速率为100 mV·s^(-1)时,铜(Ⅱ)-茜素红S络合物吸附在碳糊电极表面,于—316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络合物的峰电流与铜(Ⅱ)的浓度在1.0×10^(-9)~2.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6.0×10^(-10)mol·L^(-1)。方法用于锌合金中铜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3.5%。用标准加入法进行了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6.0%~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伏安法 茜素红S 碳糊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