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韦桂源 黄华东 罗起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分别于治疗前,治...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5、7天测定血清TNF-α,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血清TNF-α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是治疗重型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血清TNF-α的动态变化能够预测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重型颅脑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英起 赵宁 +5 位作者 李波 刘磊 王增禄 朱宝娥 颜真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 目的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一种新型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 (novel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nrhTNF α)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进行鉴定 ,为进入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 ,将hTNF α基因的 5′端 17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删除 ,基因中Pro8Ser9Asp10 的编码序列用Arg Lys Arg的编码序列取代 ,同时Leu157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将hTNF α突变基因 ,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 2 0中 ,构建高表达工程菌株。纯化表达产物 ,对连续 3批制备的新型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结果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N末端、C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nrhTNF α与天然的hTNF α相比较 ,N末端缺失了 7个氨基酸 ,13位氨基酸为Arg Lys Arg ,其后为天然hTNF α 11位以后的氨基酸。 15 7位Leu的密码子被Phe的密码子所取代。产物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6 7.4 %。经 (NH4) 2 SO4沉淀、Q SepharoseF .F .及S SepharoseF .F .柱层析分离纯化后 ,产品的纯度达 99% ,比活性达 1× 10 9IU/mg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nrhTNF ,对连续 3批制备的nrhTNF α按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检定要求进行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rhG-CSF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汪晓洁 寿涛 +3 位作者 胡静 李世武 刘锐 缪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3-8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CSF)不仅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也有促进粒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本研究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rh G-CSF升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药合理的应用策略。方法:126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化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C共3组。3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rh G-CSF。其中A组(低剂量):rh G-CSF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1天;B组(中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2天;C组(高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rh G-CSF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rh G-CSF可以使近60%的患者白细胞高于4.0×109个/L;对于Ⅲ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低剂量组白细胞水平回升天数更长,高剂量组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缩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化疗后加用高剂量rh G-CSF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平均水平,能明显缩短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低下的持续时间。126例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4.76%,其中低剂量组为9.52%,中剂量组为4.76%。rh G-CSF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rh G-CSF均可促进化疗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相同化疗剂量下选用高剂量的rh G-CSF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快速上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肿瘤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h-TNF协同顺铂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魏素菊 尤江莲 +1 位作者 韩文峰 刘义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 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 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h-TNF(150万U/kg)组、DDP(6.15 mg/kg)组、联合用药组(DDP+rmh-TNF)。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开始瘤内注射药物3 d,RT-PCR法测定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ector,VEGF)、激酶结构域受体(kinase domain region receptor,KDR)、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receptor,MVD)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mh-TN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MVD数分别为(24.76±1.28)、(18.95±1.22)、(19.53±1.15)、(10.43±1.05),两单药组的MVD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低于两单药组(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71±0.004)、(0.138±0.006)、(0.134±0.006)、(0.095±0.006),两单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的荧光指数FI值依次为(1.000±0.000)、(0.875±0.020)、(0.848±0.127)、(0.545±0.107),单药组的MMP-2蛋白的(FI)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单药组VEGF、KD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表达均低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rmh-TNF能够增强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LEWIS肺癌 抗血管生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NFα加rhIL-2诱导小鼠CNE3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焦伟 刘时才 +1 位作者 莫祥兰 黄振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敏感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抗瘤效应及抗瘤机理。方法:利用我室建立的鼻咽癌细胞株(CNE3)制成的裸鼠鼻咽癌模型,rhTNFα通过与rhIL-2配伍瘤内注射以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经治疗后出现坏死、体积缩小、甚至消失;超微结构观察凋亡细胞缩皱,核内异染色质边集;免疫组化研究发现:rhTNF-α有下调(突变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其可能与rhTNF-α的抗癌机理有关;rhIL-2能增强rhTNF-α的抗瘤作用。结论:rhIL-2增强rhTNF-α的抗瘤机理可能与IL-2诱导癌细胞表达TNF受体作用有关,该研究为临床在鼻咽镜下进行TNF局部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鼻咽癌细胞株 裸鼠 抑瘤效应 RHTNFΑ RH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经^(60)Co辐射后细胞因子的持续分泌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敏 徐荣婷 +3 位作者 王克敏 厉兴君 胡亮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的^(60)Co辐射后,测其24小时的TNF分泌量。观察^(60)Co辐射强度与TNF分泌量的关系及辐射后细胞存活期的差异。将上述辐射后细胞放入液氮冻存,复苏观察TNF分泌量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HHCL-TNF经过^(60)Co辐射后仍能持续分泌约四周,40~100G辐射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HHCL-TNF细胞^(60)Co辐射后液氮冻存一段时间,复苏后仍能持续分泌TNF约三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肿瘤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修饰 肝癌细胞 ^60CO辐射 细胞因子 持续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浩 赵福涛 王艳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1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TNF-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叶泽兵 李志樑 +3 位作者 宋旭东 潘迪光 付强 刘映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RO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5代HUVEC用于实验。采用RIA检测培养基中CF...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RO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5代HUVEC用于实验。采用RIA检测培养基中CF6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结果TNF-α能有效激活NF-κB并诱导HUVEC表达CF6增加;ROS干预能抑制NF-κB激活并减轻TNF-α诱导的HUVEC之CF6表达。结论TNF-α通过激活NF-κB使CF6表达增加;ROS可抑制TNF-α对NF-κB激活,进而抑制NF-κB对CF6的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脐静脉内皮细胞 偶联因子6 核因子-ΚB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宁 张英起 王增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nrhTNF-α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动物的急性中毒表现及病理变化与rhTNF-α相似,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nrhTNF-α的抑瘤作用明显,毒副反应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药效 毒理 药理 临床前研究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6及HE4和CA125在EAO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翠红 孙文杰 +4 位作者 于艳丽 崔娇姣 周鹏翔 杜潘艳 蒙长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5-1488,149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中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9月在唐山...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患者中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9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卵巢癌患者,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52例,卵巢浆液性腺癌3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35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受检者HE4和CA125含量;酶联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和IL-6含量。结果:HE4、CA125及IL-6和TNF-α在EAOC组的水平低于浆液性卵巢癌组,而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HE4、CA125及IL-6和TNF-α在EAOC组Ⅲ、Ⅳ期的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各指标在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P<0.05);HE4与CA125和IL-6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5,P<0.05;r=0.362,P<0.05);HE4及IL-6联合诊断EAOC价值最高。结论:炎症因子IL-6和TNF-α和肿瘤标志物HE4及CA125在辅助诊断EAOC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 TNF-Α IL-6 HE4 CA125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宁 刘磊 +2 位作者 王增禄 张英起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通过称量所形成的肿瘤重量 ,观察nrhTNF α对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肿瘤抑制率计算结果显示 ,nrhTNF α对 4株瘤细胞的生长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 ,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nrhTNF α的抑瘤作用明显强于重组人TNF α(rhTNF α)。结论nrhTNF 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nr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抑制作用 小鼠 移植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内毒素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葛志华 张莹 孙立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 目的:观察野黄芩苷对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水平。结果:100μg/ml LPS可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加入LPS同时分别给予0.001~10μg/ml不同浓度野黄芩苷,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能抑制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其中在1μg/ml时作用达到最强。结论:野黄芩苷对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人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TNF-α联合顺铂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伟 栗超越 张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mhTNF-α)联合顺铂(CDDP)对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T组:加入rmhTNF-α(20μg/L);C组:加入CDDP(2mg/L);T+C组:加入rmhTNF-α(20μg/L)及CDDP(2mg/L)...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mhTNF-α)联合顺铂(CDDP)对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T组:加入rmhTNF-α(20μg/L);C组:加入CDDP(2mg/L);T+C组:加入rmhTNF-α(20μg/L)及CDDP(2mg/L)。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PCNA、Bcl-2、P17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组、C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C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T组PCNA-LI、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T+C组PCNA-LI、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T组及T+C组P170蛋白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rmhTNF-α能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长,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有关,且rmhTNF-α与CDDP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U251细胞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链抗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萍 邓健蓓 +2 位作者 药立波 韩骅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将抗hTNF-α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以期得到GST-ScFv融合表达蛋白。方法: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拼接法获得的E6ScFv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DH... 目的:将抗hTNF-α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以期得到GST-ScFv融合表达蛋白。方法: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拼接法获得的E6ScFv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1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光密度扫描和Western-blot验证表达产物。结果:SDS-PAGE显示,E6ScFv表达产物约为52ku左右,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光密度扫描结果表明,GST-E6ScFv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Western-blot证实,在相应分子量处,有GST-E6ScFv融合蛋白的显色印迹;进一步对表达产物的形式分析,GST-E6ScFv融合蛋白的表达产物为包涵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链抗体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hTNF-α协同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素菊 张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协同顺铂(cisplatin,DDP)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DDP组(3mg/kg)、rmh...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协同顺铂(cisplatin,DDP)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DDP组(3mg/kg)、rmhTNF-α组(150×104U/kg)、rmhTNF-α(150×104U/kg)+DDP(3mg/kg)组。于细胞接种的第7天,肿瘤直径约0.6cm时,瘤内注射给药,连续3d,停药1d后处死小鼠,剥离并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1)rmhTNF-α+DDP组治疗的抑瘤率(36.61%)明显高于DDP组(17.12%)或rmhTNF-α组(15.83%)单药治疗(P<0.05)。两药联合使用的q=1.2,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2)联合用药治疗后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28.2±1.8)%]显著高于DDP[(21.6±1.0)%]和rmhTNF-α[(19.3±2.0)%]单药治疗(P<0.05);前者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2期。(3)3个治疗组移植瘤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程度较单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rmhTNF-α与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Lewis肺癌移植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顺铂 LEWIS肺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菊 李峰 +2 位作者 何春霞 吴超 晋红中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 73(6. 69,12. 37)比(14. 25 (10. 53,23. 28),P <0. 001]、LEP水平[0. 42 (0. 17,2. 60)比3. 90 (1. 38,7. 20),P=0. 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 29 (10. 62, 21. 33)比9. 13 (7. 36,15. 78),P=0. 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 95 (8. 12,15. 26)比9. 73 (6. 69, 12. 37), P=0. 027]、LEP水平[2. 84 (1. 04,9. 34)比0. 42 (0. 17,2. 60),P<0. 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瘦素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31)PNMR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荣清 骆传环 杜泽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用31P核磁共振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和γ_干扰素(IFN_γ)联合对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_4作用后含磷化合物的变化;Molt_4细胞系的 31P谱主要由三磷酸腺苷(ATP)、无机磷(Pi)、磷酸单酯等的共振峰组成 ;31P谱显示γ_干扰素、... 用31P核磁共振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和γ_干扰素(IFN_γ)联合对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_4作用后含磷化合物的变化;Molt_4细胞系的 31P谱主要由三磷酸腺苷(ATP)、无机磷(Pi)、磷酸单酯等的共振峰组成 ;31P谱显示γ_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γ_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对Molt_4细胞作用后 ,三磷酸腺苷的 β位磷的共振峰与无机磷的峰高比值 (hATP/hPi)不同程度地降低 ;同时根据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核磁共振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磷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泽兵 汪凡军 +3 位作者 张刚庆 杨旺民 覃海森 刘兴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β(NF-κβ)激活与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β(NF-κβ)激活与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β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内NF-κβ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6、ICAM-1浓度。结果TNF-α有效激活NF-κβ并诱导HUVECs分泌IL-6、sICAM-1增加;黄芪注射液预先孵育2h能抑制NF-κβ表达并减轻TNF-α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TNF-α可能通过激活NF-κβ使IL-6、sICAM-1增加,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黄芪注射液对上述反应有拮抗作用,推测是通过抑制NF-κβ途径实现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脐静脉内皮细胞 核因子-κβ 白介素-6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彬 欧阳平 +3 位作者 陈烨 赖文岩 谢晋国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分别应用1、10、20、100ng/ml的TNF-α作用24h及36h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MTS/PE...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株ECV304,分别应用1、10、20、100ng/ml的TNF-α作用24h及36h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MTS/PES法确定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Western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syndecan-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4h各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对照组(1.956±0.214),TNF-α100ng/ml组(2.154±0.250),TNF-α20ng/ml组(2.26±0.151),TNF-α10ng/ml组(2.118±0.205),TNF-α1ng/ml组(2.106±0.136)。统计分析显示低至1ng/ml的TNF-α仍能明显刺激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P<0.05),其中以TNF-α20ng/ml组细胞增殖最显著P<0.05)。36h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24h的细胞增殖率(P<0.05)。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syndecan-4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结论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样细胞的增殖及syndecan-4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改变,这种作用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ecan-4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