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工作机制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崔锦峰 宋学平 +5 位作者 潘有江 包雪梅 郝大鹏 周应萍 郭军红 杨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该文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效用目标,以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四个方面为关联要素,设计构建了隐患整改四维工作体系,探索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四维体系能够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的连续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达成了隐患整改的效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室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水产人才的瓶颈问题与消除机制研究
2
作者 席峰 张春晓 +3 位作者 黄文树 李丹 翁潞梅 姜永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9期141-146,共6页
[目的]为了破解政产学研用乡村振兴水产人才协同创新培养面临的瓶颈问题,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效驱动机制。[方法]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困局,为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机制,从政府、企业与高校及研究生人才角度进行... [目的]为了破解政产学研用乡村振兴水产人才协同创新培养面临的瓶颈问题,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效驱动机制。[方法]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困局,为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机制,从政府、企业与高校及研究生人才角度进行溯源、解析并提供建设性思路。[结果]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瓶颈的根源在于政府在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缺位与错位,政府部门间行政壁垒影响和制约着产学研项目的实施及其人才的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水产人才瓶颈的消除机制在于加强政府主导,切实兼顾产学研群体各方利益关切,基于产学研各方责权利强化经费管理,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育以顶层法律体系设计为基础规范与协同政府部门职能。[结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产人才培养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需求,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抓手,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效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乡村振兴 协同创新 水产人才培养 瓶颈 消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的传热及烧蚀特性研究
3
作者 郭镇源 戴艳俊 王云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1,共11页
为精确分析火箭发动机喷管烧蚀过程及准确预测喷管壁面的烧蚀率,基于FLUENT软件和自定义函数二次开发程序,建立考虑化学烧蚀、机械侵蚀和壁面退移的动态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喷管内的流动传热和烧蚀,分析了喷管内的流动、传热、烧... 为精确分析火箭发动机喷管烧蚀过程及准确预测喷管壁面的烧蚀率,基于FLUENT软件和自定义函数二次开发程序,建立考虑化学烧蚀、机械侵蚀和壁面退移的动态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喷管内的流动传热和烧蚀,分析了喷管内的流动、传热、烧蚀特性以及影响烧蚀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喷管喉部上游区域烧蚀最为严重,第5s时,烧蚀率峰值为0.44mm·s^(-1);化学烧蚀是造成喷管烧蚀的主要原因,与喷管入口压力和温度正相关;辐射换热对烧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点火初期;机械侵蚀主要发生在喷管收敛段区域,与颗粒粒径和质量流量近似成正比,颗粒粒径为100μm时,机械侵蚀率峰值为0.04mm·s^(-1),粒径每增大25μm,机械侵蚀率峰值增加0.01~0.02mm·s^(-1),质量流量每增大0.2kg·s^(-1),机械侵蚀率峰值约增加0.015mm·s^(-1)。该研究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化学烧蚀 机械侵蚀 壁面退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消减作用
4
作者 陈健琴 刘翔宇 +2 位作者 吴静 丁佳妍 高彦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70-3380,共11页
作为一类常见有机新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塑化剂进入土壤后会降低其环境质量,干扰作物生长,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微生物修复技术具备经济、高效、安全的优点.借助基因组学等手段,国内外已从不同基质中分离并鉴定出多种具有P... 作为一类常见有机新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塑化剂进入土壤后会降低其环境质量,干扰作物生长,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微生物修复技术具备经济、高效、安全的优点.借助基因组学等手段,国内外已从不同基质中分离并鉴定出多种具有PAEs降解性能的功能菌株.然而针对多种PAEs共存的复杂土壤环境,仍需通过装配功能菌株、构建复合菌群、研制固定化菌剂,来实现不同PAEs协同降解.本文综合比较了多种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和途径,分析了传质环境、底物浓度、固定条件和菌株复配等因素对PAEs消减的影响,解析了由功能微生物酶促反应驱动发生的PAEs代谢路径,揭示了菌群协同降解PAEs的生物学机制.相较于游离态单菌,经固定化后PAEs降解功能菌剂不仅可以抵御外界复杂环境的干扰,而且能够靶向消减PAEs、提高降解效率,并对作物生长产生正向反馈.指出微生物复合菌群构建、固定化载体优化、菌剂产品创制等本领域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功能微生物 固定化 消减作用 降解机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干预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闫海虹 郭婷 +2 位作者 黄文龙 徐炎 郑海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191,I0037,共7页
足细胞(podocyte)损伤其可引起多种肾小球疾病,修复或改善足细胞损伤为治疗多种肾小球疾病的潜在靶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关键病理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自噬失调、炎症反应、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足细胞... 足细胞(podocyte)损伤其可引起多种肾小球疾病,修复或改善足细胞损伤为治疗多种肾小球疾病的潜在靶点,受到广泛关注。其关键病理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自噬失调、炎症反应、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异常等有关。足细胞损伤属于中医学“肾元”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黄芪可通过补肾益气以扶正、托“毒”外出以祛邪之法治疗足细胞损伤,通过调控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以扶正,拮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抑制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下调内质网应激以祛邪,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保护足细胞作用。对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干预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黄芪治疗足细胞损伤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足细胞损伤 扶正祛邪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痰开窍法在中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于智超 张敬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5-1800,共6页
中风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迅速,发病多端,病机复杂,痰浊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祛痰开窍法是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关键方法,现代医学也从多机制、多... 中风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迅速,发病多端,病机复杂,痰浊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祛痰开窍法是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关键方法,现代医学也从多机制、多角度证实了其应用价值。本文深入阐述了祛痰开窍法的理论基础,细致归纳了该法在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痰火瘀闭、风痰阻络和痰瘀互结等证型中的证治机理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开窍 中风急性期 理论基础 机理探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文场景文本编辑的不确定性感知生成网络
7
作者 高宇童 张颖 +4 位作者 刘湘赣 刘怡典 姜山 郭子毅 宋非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建模的中文场景文本编辑(Chinese scene text editing,CSTE)方法,并发现了1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法通过不确定性引导的调整机制优化预测噪声,提升噪声估计准确性,从而增强生成文本的清晰度和结构... 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建模的中文场景文本编辑(Chinese scene text editing,CSTE)方法,并发现了1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法通过不确定性引导的调整机制优化预测噪声,提升噪声估计准确性,从而增强生成文本的清晰度和结构完整性.同时,通过过滤文本和图像特征中的无关信息,提高了跨模态对齐能力,实现了文本与背景纹理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场景文本编辑 不确定性感知机制 跨模态对齐 冗余消除 噪声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电缆线芯数量检测
8
作者 邵方坤 朱文 +2 位作者 郑洋斌 介婧 侯北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8-2119,共12页
鉴于高压电缆线芯数量的准确检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而截面纹理显著影响检测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x2Pix(Pixel-to-Pixel)模型的线芯截面纹理消除方法,可有效去除线芯截面的纹理。运用U-Net作为生成器,PatchGAN作为判别器完成对... 鉴于高压电缆线芯数量的准确检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而截面纹理显著影响检测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x2Pix(Pixel-to-Pixel)模型的线芯截面纹理消除方法,可有效去除线芯截面的纹理。运用U-Net作为生成器,PatchGAN作为判别器完成对线芯截面图像的转换。为了提高图像生成时的精度,在模型上采样阶段加入自注意力机制和分组卷积,使轻量化模型在消除纹理的同时保证线芯导体轮廓的完整性。最后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准确、高效地分割计算电缆线芯根数。通过在电缆数据集中进行测试表明,所提方法的纹理消除率达到99.2%,线芯数量正确检测率达到98%。相比传统去纹理方法和U-GAN,StyleGAN等主流生成对抗网络,所提Pix2Pix-SA网络对高压电缆线芯截面纹理的消除效果更好,同时提升了电缆线芯数量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Pix2Pix 自注意力机制 纹理消除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PA-Informer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充电容量预测
9
作者 张帅博 赫飞 李宝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4,共12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推广,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状态评估和可充电容量的准确预测对于评估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续航里程和剩余价值意义重大。提出了一种基于ITPA-Informer模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充电容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推广,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状态评估和可充电容量的准确预测对于评估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续航里程和剩余价值意义重大。提出了一种基于ITPA-Informer模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充电容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安时积分法结合卡尔曼滤波来估算可充电容量,并通过两阶段特征工程(递归特征消除和核主成分分析)来筛选特征并降维,以缓解实际工况下的维数灾难。模型方面,在Informer模型的Decoder中引入了改进的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提取了除采样时间间隔外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特征,通过指数衰减因子调整每个时间步对当前预测的贡献度,增强可充电容量随行驶里程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时序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并且在不同月份下的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容量 安时积分法 递归特征消除 核主成分分析 ITPA机制 IN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刑法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阴建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共15页
立足于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法律机制。存量腐败的清除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刑罚的消灭,故可结合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和赦免这两种刑罚消灭制度具体展开。追诉时效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常规... 立足于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法律机制。存量腐败的清除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刑罚的消灭,故可结合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和赦免这两种刑罚消灭制度具体展开。追诉时效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常规机制,但可能时间长、代价大。赦免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非常规机制。可由全国人大适时制定专门决定,设立统一的全国性廉政账户,对党的二十大之前的存量腐败犯罪予以有条件赦免,并在涤清巨大腐败存量的同时,确立公职人员家庭财产和重点事项申报与公示制度等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存量 刑罚消灭 追诉时效 赦免 刑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风井口成雾原因及除雾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国华 刘家明 +3 位作者 朱志根 崔鹏 余一松 李华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209,共8页
针对井口雾气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井下设备及构筑物严重损害等问题,以云南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对井口成雾析水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 针对井口雾气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井下设备及构筑物严重损害等问题,以云南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对井口成雾析水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及温度均能引起空气中水蒸气析出,在严冬风流上行越高,雾气越大;井口成雾析水量随回风量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温度及相对湿度增加呈线性降低;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平均每下降1℃,1%,1 m3/s,井口成雾析水量分别增加84、17.2、5 g/s,说明温度是井口成雾析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对井口成雾析水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温度>相对湿度>回风量。采用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时,回风井巷道内压降为300 Pa,表明气流通过除雾器时会产生压力损失。与加入喷淋试验相比,不加喷淋的双级除雾器除雾方法经济成本显著降低,并且现场除雾效果更显著,因而推荐该矿采用不加喷淋的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风井口 成雾机理 雾气性能 除雾技术 折流式除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释性分层神经模糊网络的股票价格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宏昊 胡峰 邓维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15-3621,共7页
针对现有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难以兼顾精度与可解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神经模糊网络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单元(ANFIS-A),以此单元构建分层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结合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 针对现有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难以兼顾精度与可解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神经模糊网络的股票价格预测模型。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单元(ANFIS-A),以此单元构建分层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结合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BGWO),提出一种特征子集选择算法;提出一种规则消除的递归算法,进一步减少规则数量,提高规则的可解释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股票价格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层次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股票价格预测 可解释性 金融时间序列 规则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及轨面平顺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陈泽林 蔡小培 +2 位作者 赵磊 钟阳龙 王昌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60-4569,共10页
根据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方案,考虑轨道多层结构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不同凹槽纵向间距的无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模型。在路基不均匀沉降、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对轨道应力、层间脱空与轨面... 根据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方案,考虑轨道多层结构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不同凹槽纵向间距的无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模型。在路基不均匀沉降、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对轨道应力、层间脱空与轨面平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基不均匀沉降下,随着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减小,轨道应力不断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变化最显著,因限位凹槽纵向位置变化引起的纵向应力差最大达到1.029 MPa;在夏季高温荷载下,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对轨道结构的应力影响较大,随着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变小,横向应力逐渐减小,减小极值为0.468 MPa,但纵向应力不断增加,最大增加0.403 MPa。传力杆对底座板的受力状态影响明显,随着限位凹槽纵向间距的减小,传力杆纵向应力极值逐渐增大,纵向拉应力最大增加1.51 MPa。在路基不均匀沉降、夏季高温条件下,限位凹槽纵向间距变化对轨面平顺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限位凹槽 传力杆 力学特性 轨面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
14
作者 徐良 阎晓霞 +5 位作者 李龙飞 张胜杰 张宇 吴秀丽 任之强 曹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9-1982,1987,共5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治疗中呈现巨大潜力。“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是中医骨伤科关于骨修复的重要理论,其原本用于描述骨折愈合的持续、渐进过程,而股骨头坏死的血供破坏,必有血瘀,整个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需要良好的血供支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生则骨合,这与骨折修复的过程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将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探讨PRP联合化痰祛瘀中药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去新生骨合 富血小板血浆 化痰祛瘀 中药 非创伤性 股骨头坏死 骨修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淘汰机制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15
作者 周建新 侯宏瑶 郑日成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传统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具有搜索精度高、寻优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早熟收敛、迭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入Tent混沌映射和末位淘汰机制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 传统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具有搜索精度高、寻优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早熟收敛、迭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入Tent混沌映射和末位淘汰机制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with tent,TESSA)。采用2N分段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位置。同时在算法迭代后期引入非线性末位淘汰机制,提高其收敛速度和精度。经过与其他4种群智能算法在6个基准函数上求解性能相比,TESSA的收敛速度、寻优精度、标准误差等性能指标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混沌映射 淘汰机制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翠 翟毓秀 +2 位作者 宁劲松 尚德荣 王家林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5-470,共6页
关键词 水生动物 蓄积 消除 传递 毒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品豆腥味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代养勇 曹健 +2 位作者 董海洲 刘传富 李向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大豆食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但是大豆食品中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豆腥味,许多人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大豆食品的发展和广泛食用。本文就大豆食品中豆腥味的来源以及豆腥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豆腥味 来源 消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组结式消元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纪元 杨廷力 牛志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2-365,共4页
该文提出基组结式消元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秩的大小选取基组,利用贝左结式消元,将一个多项式方程组( PS) 化成一个三角型方程组( TS);求解(TS)并代入(PS) 检验,可得(PS) 的全部解。该法具有消元过程简单和... 该文提出基组结式消元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秩的大小选取基组,利用贝左结式消元,将一个多项式方程组( PS) 化成一个三角型方程组( TS);求解(TS)并代入(PS) 检验,可得(PS) 的全部解。该法具有消元过程简单和消元结果次数较低等优点。凡是可化为多项式方程组求解的问题,均可用该文的方法进行研究;特别在机构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学 基组结式消元法 多项式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T车辆频繁换挡的消除策略 被引量:28
19
作者 何忠波 白鸿柏 杨建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3,22,共6页
分析了AMT车辆的频繁换挡现象,得出在突然加减油门工况下,引起AMT车辆频繁换挡的直接原因是车速相对于油门突变的滞后。提出了根据油门开度变化率来识别突然加减油门工况,通过设置换挡延迟时间来屏蔽突然加减油门时换挡指令的换挡控制策... 分析了AMT车辆的频繁换挡现象,得出在突然加减油门工况下,引起AMT车辆频繁换挡的直接原因是车速相对于油门突变的滞后。提出了根据油门开度变化率来识别突然加减油门工况,通过设置换挡延迟时间来屏蔽突然加减油门时换挡指令的换挡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载货汽车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换挡控制策略不仅能有效消除或减少频繁换挡现象的发生,同时有条件地保留了驾驶员干预换挡功能,满足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需要,提高了AMT车辆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频繁换挡 消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来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美平 李忠勤 +2 位作者 姚晓军 张明军 金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的重要水源。通过对河源区3个水文断面(1号冰川、空冰斗和总控)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径流变化研究,一方面提供径流观测的最新资料,使人们对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近期变化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 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的重要水源。通过对河源区3个水文断面(1号冰川、空冰斗和总控)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径流变化研究,一方面提供径流观测的最新资料,使人们对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近期变化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气候、冰川变化的综合分析,揭示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近50 a变化事实和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河源区3个水文断面径流自有观测记录以来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总控水文断面径流虽有增加,但不显著。影响3个水文断面径流变化的因素不同,1号冰川水文断面径流变化受控于冰川区热量条件,当消融期气温大于2℃时,径流呈加速增长。1号冰川径流不仅包含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瞬时响应,也包含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滞后响应,由冰川物质平衡和面积计算的冰川体积损失量变化较好地验证了径流变化。对于空冰斗融雪径流,降水量多寡是导致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但冰斗区固态降水多,气温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控水文断面径流大小与气温和降水关系比较复杂,表现为近年来气温和降水增加,径流却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河源区实际蒸散增强、冰川快速退缩导致径流峰值已经出现、大范围冻土消融导致的地下渗漏量增多等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机理分析 气候变化 冰川退缩 乌鲁木齐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