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股东失权机制的立法进步与司法挑战
1
作者 傅穹 王俊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4,共12页
在我国限期认缴制改革实施背景下,股东失权机制旨在落实公司资本充实到位,有别于解决公司内部团结的股东除名机制。目前,股东除名被吸纳于股东失权条款之中,股东除名机制的独特功能与适用范围有待重新解释。股东失权的理论基础不限于民... 在我国限期认缴制改革实施背景下,股东失权机制旨在落实公司资本充实到位,有别于解决公司内部团结的股东除名机制。目前,股东除名被吸纳于股东失权条款之中,股东除名机制的独特功能与适用范围有待重新解释。股东失权的理论基础不限于民法的“合同解除理论”“社团惩戒说”,其提供了公司组织法的理论补强。为充分发挥股东失权的惩戒功能,不妨扩张适用于加速到期与抽逃出资等情形。股东失权的董事会决策判断须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准则,坚持股东平等对待原则。股东失权后的处理措施有待优化,司法解释应提供“股权拍卖模式”的首选方案。“失权减资注销”的性质更贴近“定向实质减资”,须履行全体股东的一致决与公司债权人保护程序。股东失权责任体系有待重构,失权股东对公司承担差额损失赔偿责任,失权股东的前手负有出资填补责任,其他股东的比例出资连带责任必须慎用,负有过错的董事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失权股东诉讼救济极具必要性。对于股东失权机制引发的新型资本诉讼,司法实践应提供本土化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失权 股东除名 公司资本充实 出资义务 股东平等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基于中小股东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33
2
作者 冉戎 刘星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83,共11页
引入小股东容忍水平,从小股东角度对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划分,将控制权私有收益区分为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和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做出相应的调整,探讨了适度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对... 引入小股东容忍水平,从小股东角度对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划分,将控制权私有收益区分为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和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做出相应的调整,探讨了适度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对该思想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一定的条件下,大股东会选择一个能使小股东保持沉默的水平来获取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保持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可持续性.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大股东经营与管理公司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侵害性质,会使得大、小股东收益受损,同时公司价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 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 小股东容忍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冻结条件下股东除名决议的效力及其利益平衡 被引量:5
3
作者 雷鑫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151,共7页
在我国,股东除名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采取的强制其退出公司的惩罚性措施,也是法律赋予有限责任公司用以督促股东按时足额缴纳出资的手段。随着股权执行案件的增多,法院对公司股权采取冻结措施后,公司对被... 在我国,股东除名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采取的强制其退出公司的惩罚性措施,也是法律赋予有限责任公司用以督促股东按时足额缴纳出资的手段。随着股权执行案件的增多,法院对公司股权采取冻结措施后,公司对被冻结股权的股东予以除名或者宣布股东失权的决议是否有效的问题日益突出。对股权冻结情况下公司对股东除名或者宣布失权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应坚持私法自治原则,司法谨慎介入公司营运空间,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存在欺诈情形下,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解除股权被冻结的股东资格的决议应为有效。适用股东除名制度有利于平衡公司及其股东与被除名股东及其债权人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除名 股东除名决议效力 利益冲突 股权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超控制权收益与合理控制权收益实现途径 被引量:8
4
作者 曾林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涉及大股东的成本从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种:大股东的私人成本和公司成本。由于大股东私人成本的存在,造成了事实上的大股东与小股东同股不同权现象。因此大股东有动力寻找控制权收益来补偿其私人成本并获得回报,以实现事实上的同股同权。... 涉及大股东的成本从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种:大股东的私人成本和公司成本。由于大股东私人成本的存在,造成了事实上的大股东与小股东同股不同权现象。因此大股东有动力寻找控制权收益来补偿其私人成本并获得回报,以实现事实上的同股同权。超控制权收益论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该理论提出股权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现金流权的获得途径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害 大股东私人成本 超控制权收益 合理控制权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出资“合理怀疑”规则的检视及程序展开——基于《公司法解释三》第20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登科 尹志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1,共8页
《公司法解释三》第20条建立了对股东出资情况的“合理怀疑”规则。这一规则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力图查明事实的功能定位不同,与解决证据偏在问题所设定的两项具体规则衔接并不顺畅。规则本身未确定“合理怀疑”的实体判断标准,规则适用... 《公司法解释三》第20条建立了对股东出资情况的“合理怀疑”规则。这一规则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力图查明事实的功能定位不同,与解决证据偏在问题所设定的两项具体规则衔接并不顺畅。规则本身未确定“合理怀疑”的实体判断标准,规则适用的程序节点不明确,以致司法实务效果欠佳。法官应参照“合理怀疑”的实体判断基准,以现行民事诉讼程序为基础,在庭前会议、证据调查环节,通过原告事实主张具体化,适时对被告科处事案解明义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举证责任承担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主张具体化 事案解明义务 合理怀疑证据 股东出资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践性难点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巩丽霞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新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践的最大难点是如何界定"滥用",以防止该制度本身被滥用。这一作为有限责任制度的否定制度,是专为股东而设的,因此,"滥用"的主体只能是公司股东而不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 新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践的最大难点是如何界定"滥用",以防止该制度本身被滥用。这一作为有限责任制度的否定制度,是专为股东而设的,因此,"滥用"的主体只能是公司股东而不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于"滥用"的本质是股东缺乏正当利益的行为对利益平衡的破坏,因此,"滥用"的界定应当以"本身违法"与"正当合理"为其原则。正当合理原则着眼于结合行为的后果而强调行为的目的,这一原则在保障公司自治性的同时,作为一般条款能够对实体法律制度存在的漏洞起到价值补充作用,符合权利的要义。具体列举的"滥用"行为,至少包括股东操纵股东会、公司财产、人事、业务不独立以及公司形骸化、股东出资不实等,特别应该明确的是,只有公司的实有资本不足与股东出资不实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以"滥用"的法定理由,在个案中否定公司人格,直索股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有限责任 滥用 控制股东 正当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葛强 苏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文章在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存在六个方面局限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内涵,并从必然性、可能性、空间与灵活性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其作为理财目标合理选择的理由。
关键词 股东财富最大化 资本价值最大化 合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认缴制下股东除名制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4,共6页
股东除名制度是对股东最严重的惩罚措施,其在公司内部自治方面及保护守信股东和公司利益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我国2013年实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允许股东出资完全认缴,这给债权人利益保护带来新的挑战。股东除名制度的适用对债权人的... 股东除名制度是对股东最严重的惩罚措施,其在公司内部自治方面及保护守信股东和公司利益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我国2013年实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允许股东出资完全认缴,这给债权人利益保护带来新的挑战。股东除名制度的适用对债权人的交易安全可能极为不利,对此,资本认缴制下应审慎适用股东除名制度,更加具体明晰股东除名事由和股东除名的表决机制,增加被除名股东权利救济的途径,建立债权人对股东除名事项的知情权并赋予异议权,以实现公司法在保护股东、公司和债权人利益方面达到平衡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认缴制 股东除名事由 表决机制 债权人知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及其规制——以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叶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0,共9页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问题。一方面,高校享有通过制定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力;另一方面,这一权力是有界限的,主要受到合理行政原则的限制。为此,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设定开除学籍处分权的规制路径,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开除学籍 处分 权界 合理行政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公司股东不规范行为的成因及规范建议
10
作者 陈述云 刘带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股东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操纵证券公司、以证券公司为平台融资牟利、出资不到位、出资不实、抽逃出资、虚假出资、长期占用券商资金等。导致股东不规范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券商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券商股东监管和审查的宽松以及现行... 股东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操纵证券公司、以证券公司为平台融资牟利、出资不到位、出资不实、抽逃出资、虚假出资、长期占用券商资金等。导致股东不规范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券商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券商股东监管和审查的宽松以及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规范股东行为应从优化券商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券商董事会的职能和效率、提高券商股东的进入门槛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商 证券公司 股东行为 不规范行为 抽逃出资 法律法规 股权结构 虚假出资 审查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