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MsGPAT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马健芝 杜明阳 +3 位作者 多杰措 罗天蓉 熊辉岩 段瑞君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3-941,共9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介导甘油脂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品种‘中苜1号’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克隆了MsGPAT1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介导甘油脂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品种‘中苜1号’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克隆了MsGPAT1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紫花苜蓿MsGPAT11基因CDS全长为1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55.55 kDa,等电点为9.27;含有保守的酰基转移酶结构域,是典型的GPAT家族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sGPAT11蛋白与同属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PA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且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GPAT6归于同一亚家族。时空表达分析表明MsGPAT11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花中具有极高的表达量。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表明MsGPAT11基因明显受到干旱胁迫(PEG6000)、高盐胁迫(NaCl)、冷胁迫(4℃)的诱导;且在盐、干旱胁迫9 h后,MsGPAT11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上升并出现峰值。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紫花苜蓿干旱、盐的非生物胁迫调控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MsGPAT11基因在逆境下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时空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简便的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0
2
作者 张驰宇 徐顺高 黄新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3-888,共6页
为建立一种新颖、简便的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根据实时定量标准曲线,推导出相对定量基因表达的公式.公式显示相对表达指数只与CT值和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构建标准曲线的标准品需要通过克隆和体外转录获得,实验过程繁琐.当人为成... 为建立一种新颖、简便的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根据实时定量标准曲线,推导出相对定量基因表达的公式.公式显示相对表达指数只与CT值和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构建标准曲线的标准品需要通过克隆和体外转录获得,实验过程繁琐.当人为成比例增减标准品各个稀释度的具体拷贝数时,标准曲线的斜率并不改变,说明标准曲线斜率与标准品的具体拷贝数无关.因此,新的相对定量方法可以用任何一个待测样品的总RNA(或cDNA),经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来构建相对定量标准曲线,获得斜率.与绝对定量法比较,新方法获得了基本相同的斜率和非常一致的定量结果(差异小于4%),而传统的2-#$CT法却表现出较大的定量误差.这些结果表明,新的相对定量方法是一种简便、准确和高效的定量基因表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实时定量RT-PCR 相对定量 绝对定量 标准曲线 mRNA定量 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鲜思美 张素辉 +4 位作者 杨钰 邓诗 吴健 刘嫒 刘宗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羊口疮(Orf)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早期快速诊断及细胞培养物的检测等提供参考,根据GenBank 发表的羊口疮病毒(OrfV)B2L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 pMD18-T-B2L 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 OrfV 核酸的 SYBR Green Ⅰ... 为羊口疮(Orf)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早期快速诊断及细胞培养物的检测等提供参考,根据GenBank 发表的羊口疮病毒(OrfV)B2L 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 pMD18-T-B2L 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 OrfV 核酸的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1;最低检测限为1.0x10^3 copies/μL,比常规 PCR 方法高100倍,与山羊痘和口蹄疫疫苗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组内变异系数为1.061%-2.873%,组间变异系数为0.397%-3.829%。用该方法检测5例 OrfV 感染临床病例和8份不同代次的 OrfV 细胞培养物,阳性率均为100%。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 OrfV 的病原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山羊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家大 陈祥 +2 位作者 龙威海 冯文武 丁玫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63-2267,共5页
为探明放牧条件下山羊组织中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的分布规律,筛选出HSL mRNA表达的最主要组织,为进一步研究山羊肉质与HSL基因的关系奠定基础,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在雷公山山区放牧的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 为探明放牧条件下山羊组织中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的分布规律,筛选出HSL mRNA表达的最主要组织,为进一步研究山羊肉质与HSL基因的关系奠定基础,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在雷公山山区放牧的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和南江黄羊各4只山羊的肝、肾、心、肺、背最长肌、半膜肌、皮下脂肪组织中HS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种放牧山羊H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各有特点,皮下脂肪和心脏中HSL mRNA水平较高,肺、肾、背最长肌和半膜肌次之,肝内最低。在放牧条件下5种山羊皮下脂肪和心脏中HSL mRNA表达丰度较大,是检测mRNA变化的最适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实时荧光定量 放牧山羊 雷公山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梅花鹿P21基因为模板比较相对和绝对荧光定量PCR的准确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大涛 郭倩倩 +3 位作者 朱宏伟 刘振 王桂武 李春义 《特产研究》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核酸分析技术,以SYBRGreen染料法为基础的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倍受青睐。本试验以梅花鹿P21基因为待检测基因,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对不同浓度稀释的模...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核酸分析技术,以SYBRGreen染料法为基础的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倍受青睐。本试验以梅花鹿P21基因为待检测基因,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对不同浓度稀释的模板进行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分别对P21基因和β-actin基因进行绝对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绝对定量的结果比相对定量结果更准确可靠,相对定量在模板256倍稀释后出现较大偏差,在模板浓度较低(低于1 000拷贝)时2种方法都会出现较大误差。因此,建议尽量用绝对定量检测目的基因,当模板浓度太低时建议对样品进行浓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相对定量 绝对定量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脯氨酸转运体StProT3的序列结构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 王万兴 +3 位作者 何长征 胡新喜 熊兴耀 秦玉芝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依据马铃薯转录组数据,鉴定马铃薯脯氨酸转运体(Proline transporter,ProTs)在逆境中的作用。以马铃薯GS393(Solanum commersonii-LZ3.4-Wisconsin,United States)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StProT3基因在不同组织及激素、重金属、... 依据马铃薯转录组数据,鉴定马铃薯脯氨酸转运体(Proline transporter,ProTs)在逆境中的作用。以马铃薯GS393(Solanum commersonii-LZ3.4-Wisconsin,United States)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StProT3基因在不同组织及激素、重金属、盐、干旱和低温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该基因CDS长度为1317 bp,编码43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与SlyProT3有96%的相似性,因而命名为StProT3(NCBI登陆号为MH027990.1)。StProT3基因在马铃薯根、茎、叶、匍匐茎以及块茎中均有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重金属(氯化汞、氯化镉、氯化铜、氯化铝)、干旱、盐渍、激素(IAA、GA3、6-BA)处理能诱导该基因表达,而低温和ABA处理则抑制该基因表达,这表明StProT3基因参与了马铃薯的激素信号传导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脯氨酸转运体 实时荧光定量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miR171家族进化特性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友竞 林玉玲 +6 位作者 崔彤彤 陈晓慧 徐小萍 张梓浩 程春振 陈裕坤 赖钟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5,共8页
为了解龙眼miR171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功能,该研究以龙眼mRNA和miRNA数据库中获得的miR171家族7个前体序列(pre-miRNA)和9条成熟体序列为基础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表达分析。mfold预测显示,premiR171家族成员均能形成典型二级结构,其最... 为了解龙眼miR171家族的进化特性及其功能,该研究以龙眼mRNA和miRNA数据库中获得的miR171家族7个前体序列(pre-miRNA)和9条成熟体序列为基础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表达分析。mfold预测显示,premiR171家族成员均能形成典型二级结构,其最小折叠自由能(dG)介于-39.37^-55.13kal/mol,且家族成员中除pre-miR171-scaffold112和pre-miR171f-scaffold38外,其他成员包含的成熟序列与vvi-miR171a、ptc-miR171f以及ctr-miR171等成熟体完全匹配。NJ进化树分析发现,龙眼pre-miR171家族与柑橘、毛果杨具有较高相似性。psRNAtarget靶标预测显示,龙眼miR171家族的主要靶标为Scarecrow-like6,与其他植物的miR171靶标相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re-miR171家族成员均在龙眼雄花中表达提高,而在果实中表达量降低。研究认为,龙眼miR171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在龙眼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参与雄花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miR171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含量下黑土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丛兢兢 马君玲 +5 位作者 李顺和 高威 鲍雪莲 朱雪峰 解宏图 王连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0-1410,共11页
【目的】阐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土壤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规律,为黑土区农田合理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集典型黑土区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微宇宙试... 【目的】阐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土壤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规律,为黑土区农田合理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集典型黑土区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微宇宙试验,设置4个土壤水分含量梯度(40%WHC、60%WHC、80%WHC和100%WHC)模拟土壤湿度环境,土壤样品在(25±1)℃下连续培养7天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黑土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揭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水分对农田黑土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数量影响显著。硝化微生物AOA基因拷贝数在60%WHC下最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AOB基因拷贝数变化随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由多到少依次为100%WHC、60%WHC、80%WHC和40%WHC。反硝化微生物nirS和nosZ基因拷贝数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在土壤含水量为100%WHC条件下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是40%WHC条件下的38和2.7倍。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分异,微生物物种组间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80%WHC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而100%WHC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低土壤水分(40%WHC和60%WHC)状况下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属为难培养的RB41和硝化螺菌(Nitrospira),高土壤水分(80%WHC和100%WHC)状况下为根瘤杆菌(Rhiz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色土源菌(Flavisolibacter)。土壤水分含量与优势微生物类群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现极强的正相关关系,根瘤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硝化微生物丰度,而较高特别是饱和土壤水分状况下可显著提高反硝化微生物nirS和nosZ的丰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通过增加反硝化nosZ相关微生物的丰度进一步促进N2O还原成N2。土壤水分含量改变了农田黑土的优势微生物类群。硝化螺菌属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根瘤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则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现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在高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反硝化作用被进一步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分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q-pcr 高通量测序 硝化微生物 反硝化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9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栓栓 王波 +5 位作者 宗兴风 王娇 王新奇 姚正培 任燕萍 张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3-1094,共12页
【目的】分析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9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解析HaFT-9蛋白结合特性,为研究梭梭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梭梭cDNA为模板克隆14-3-3蛋白基因HaFT-9,利用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 【目的】分析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9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解析HaFT-9蛋白结合特性,为研究梭梭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梭梭cDNA为模板克隆14-3-3蛋白基因HaFT-9,利用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HaFT-9蛋白结合特性。【结果】克隆得到ORF长度为789bp的梭梭14-3-3蛋白基因,命名为HaFT-9。梭梭幼苗在20%PEG6000、200mmol/LNaCl和100μmol/LABA处理下,HaFT-9的表达量均在胁迫6h时达到峰值,在20μmol/LIAA处理下,HaFT-9的表达量在胁迫1h时达到峰值。梭梭幼苗经40、55℃和55、65℃模拟地表高温胁迫,高温胁迫适应性试验中的常温复原阶段HaFT-9均上调表达。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HaFT-9可与自身形成同源二聚体。【结论】克隆得到HaFT-9基因(登录号为API85525.1),该基因可响应干旱胁迫、盐胁迫、ABA和IAA处理,并与高温胁迫适应性相关,HaFT-9蛋白能与自身互作形成同源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梭梭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 酵母双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GA20ox1·SbGA20ox3和SbGA2ox3基因对高粱品种赤霉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商靖 陆劲羽 +3 位作者 逄洪波 李雪梅 王艳秋 李玥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SbGA20ox1、SbGA20ox3和SbGA2ox3基因对高粱品种赤霉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高粱品种为试材(9544.7057为父本与不同母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代:辽夏梁1号、辽2297、辽2697、辽5397、01-26B;以及01-26A为母本与不同父本进... [目的]研究SbGA20ox1、SbGA20ox3和SbGA2ox3基因对高粱品种赤霉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高粱品种为试材(9544.7057为父本与不同母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代:辽夏梁1号、辽2297、辽2697、辽5397、01-26B;以及01-26A为母本与不同父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代:辽杂35、0-01、9544.7057、3550、辽2697),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不同时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不同品种的高粱之间SbGA20ox1基因、SbGA20ox3基因、SbGA2ox3基因表达含量规律。[结果]SbGA20ox1基因在同一父本不同母本高粱组的基因表达规律基本符合抽穗期>成熟期>拔节期;SbGA2ox3基因在同一父本不同母本高粱组的基因表达规律基本符合抽穗期>成熟期>拔节期,SbGA2ox3基因在同一母本不同父本高粱组的基因表达规律基本符合拔节期>成熟期>抽穗期。而SbGA20ox1基因在同一母本不同父本高粱组的基因表达以及SbGA20ox3基因在各品种高粱的基因表达并未发现明显规律,各时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大部分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SbGA20ox1、SbGA20ox3和SbGA2ox3基因在多个高粱品种各时期的基因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调控赤霉素水平的小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相对表达量 实时荧光定量 赤霉素 小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定量PCR鉴定冷鲜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及其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莹莹 邵俊锋 +1 位作者 郭娟 许慧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150,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并且量化羊肉成分含量的方法。以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出具有特异性引物。选择真核生物核糖体16S rDNA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法。羊肉质量百分比的对数值与之对应...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并且量化羊肉成分含量的方法。以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出具有特异性引物。选择真核生物核糖体16S rDNA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法。羊肉质量百分比的对数值与之对应的循环阈值差值ΔCt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公式为y=-3.4057x-0.3112,R^2=0.9916,扩增效率达E达96.62%。本试验中羊源性DNA检测限可达16 pg/μL,回收率在93.07%~106.20%。抽取8份市售羊肉制品进行检测,有3份含量低于50%。本试验中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所得数据可靠,为肉制品羊源性成分检测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羊肉 线粒体细胞色素B 相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生物检材定量及分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立 刘松 +2 位作者 吴卉 方少平 傅燕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在传统微量生物检材提取方法中,引入荧光定量流程对样品进行初筛,以提高其有效检验。方法将DNA标准品9947A梯度稀释,使用Rotor-Gene Q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定量,用AmpF?STR^(TM) Identifiler^(TM) Plus PCR扩增试剂盒检测基因型,构建... 目的在传统微量生物检材提取方法中,引入荧光定量流程对样品进行初筛,以提高其有效检验。方法将DNA标准品9947A梯度稀释,使用Rotor-Gene Q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定量,用AmpF?STR^(TM) Identifiler^(TM) Plus PCR扩增试剂盒检测基因型,构建微量生物检材可获得完整STR分型结果的定量阈值模型,并使用903个微量检材验证其可靠性。结果检材质量浓度>0.03 ng/μL可直接获得有效的分型;检材质量浓度>0.01~0.03 ng/μL,可通过优化增加PCR热循环参数(30个循环)获得有效分型;检材质量浓度≤0.01 ng/μL时,即使优化PCR也无法得到有效图谱。结论该实时荧光定量阈值模型可有效对微量生物检材进行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串联重复序列 实时荧光定量 微量检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检测与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董超 方香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99-1604,共6页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原真菌,被列为世界十大植物病原真菌之一。该菌能够侵染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大豆(Glycine max)、西瓜(Citrullus lanatus)、香蕉(Musa nan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原真菌,被列为世界十大植物病原真菌之一。该菌能够侵染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大豆(Glycine max)、西瓜(Citrullus lanatus)、香蕉(Musa nan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和苜蓿(Medicago sativa)等100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引起枯萎病和根腐病等。对土壤和植物根组织中的尖孢镰刀菌进行检测和定量是病害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的基础。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尖孢镰刀菌检测和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菌落平板稀释法、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及其应用进行总结,旨在对农牧业生产中尖孢镰刀菌检测和定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检测 定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HcGR)的克隆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国旺 李增强 +3 位作者 周步进 常蒙蒙 陈涛 陈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2-2419,共8页
【目的】克隆红麻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HcGR)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性及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HcGR基因在响应盐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红麻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HcGR基因,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 【目的】克隆红麻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HcGR)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性及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HcGR基因在响应盐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红麻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HcGR基因,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GR基因在红麻不同组织及不同盐度胁迫[CK(0 mmol/L NaCl)、T1(50 mmol/L NaCl)、T2(100 mmol/L NaCl)和T3(200 mmol/L NaCl)]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的HcGR基因开放阅读(ORF)长度为1698 bp,其编码蛋白相对分子量为60 kD,由5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理论等电点(pI)为8.46,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HcGR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以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为辅,所占比例分别为44.14%、27.75%、22.16%和5.95%,其三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3种结构元件相互盘绕而成;该蛋白与榴莲GR蛋白亲缘关系较近。HcGR基因在红麻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且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相对表达量排序为叶>根>茎,表明HcGR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红麻的根和叶中,HcGR基因相对表达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T1处理下达峰值,显著高于CK、T2和T3处理。HcGR基因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波动变化趋势,但T1、T2和T3处理均高于CK,其中T1和T3处理显著高于CK。【结论】HcGR基因在红麻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且可被不同浓度NaCl诱导响应盐胁迫信号,并通过上调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以提高抗盐胁迫能力,故推测该基因在红麻抗盐胁迫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基因克隆 盐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