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空军控治理“释法/造法”新维度与新路径
1
作者 王国语 张泽辰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25,159,160,共29页
外空被视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相比硬实力比拼而言,外空军控规则博弈更为显性、直接和长效,因为军控规则往往意味着禁止或限制某类能力或行为。随着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日益增加,博弈各方对于有序博弈的诉求不断提升,航天大国对于具... 外空被视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相比硬实力比拼而言,外空军控规则博弈更为显性、直接和长效,因为军控规则往往意味着禁止或限制某类能力或行为。随着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日益增加,博弈各方对于有序博弈的诉求不断提升,航天大国对于具体军控规则的诉求整体趋同,但由于战略定位的不同也必然存在实质性分歧。2008年以来,相关方根据博弈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外空安全治理国际规则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各类外空军控倡议层出不穷,规则博弈日趋激烈复杂。大部分观点认为,外空军控已形成中俄主导的“硬法”与美西方主导的“软法”两种治理路径,阵营之争首先体现为路径之争。软法/硬法二分法治理维度已成为加剧大国外空博弈的政治工具和导致外空治理更加分裂的“伤害性力量”。各国被迫“选边站队”,形成了两大军控进程并行竞争的局面,外空军控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对各方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外空军控博弈的关键就在于谁能率先提出打破僵局的新维度和新路径,引领国际社会走向良性的外空安全治理,谁就将真正主导外空安全全球治理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空软法 外空硬法 外空军控 外空安全全球治理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空军控何以实现?——基于战略稳定性视角的分析
2
作者 徐能武 高杨予兮 司孟韩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7,182,183,共23页
当前,各国对外空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但外空系统的固有特征使得对其的军事利用存在明显的“能力-脆弱性”悖论。美国企图利用外空系统的战略价值加快外空武器化,谋求外空绝对军事优势,以护持其全球霸权。面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威胁... 当前,各国对外空系统的依赖日益加深,但外空系统的固有特征使得对其的军事利用存在明显的“能力-脆弱性”悖论。美国企图利用外空系统的战略价值加快外空武器化,谋求外空绝对军事优势,以护持其全球霸权。面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威胁,其他国家必然会利用外空系统的脆弱性特征进行非对称反制。随着外空对抗的不断升级,外空的危机稳定性不断降低,并最终危及全人类的外空利益。因此,各国最理性的选择是进行外空军备控制。从现有实践来看,基于维护战略稳定考量的外空军控应在各国加快发展和平利用外空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国际协调,不断推进以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为主旨的外空军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空军控 外空武器化 军备竞赛 非对称制衡 战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外层空间利用:内涵、态势及展望
3
作者 唐尧 杨惠根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共13页
南极和外层空间是人类较晚涉足的区域,直到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社会才迈入认识、保护、利用南极和外层空间的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南极地理位置在支撑外层空间利用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卫星/空间站等空... 南极和外层空间是人类较晚涉足的区域,直到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社会才迈入认识、保护、利用南极和外层空间的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南极地理位置在支撑外层空间利用中具有的独特作用,卫星/空间站等空间平台能为南极探测与利用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支持。南极外层空间利用既是南极探索和利用的新领域,又是外层空间探索和利用的特殊区域,同时是全球治理一个新的交叉领域。美国、欧盟、中国均已启动南极外层空间利用的研究项目和设施。从各方实践来看,美国是先锋引领者,在南极点利用冰盖建立了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实施最大规模的宇宙中微子观测;欧盟加速推进,在欧洲北部和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世界最强大的非相干散射雷达(EISCAT),对极区电离层扰动变化实施精密测量;中国也在快速发展,在南极天文和极光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科学发现;总体上,南极外层空间利用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发展态势。作为南极和外层空间和平利用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中国应当与国际社会一道,通过组织国际研究项目/合作计划以增进科学认知,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以推动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全球公共产品以促进环境保护与和平利用,为南极外层空间利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外层空间 利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大型星座下空间交通管理的安全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杰 张韬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56,160,共32页
低轨大型星座的快速发展使外层空间安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军民融合加深、大国竞争加剧、外空武器化战场化趋势的背景下,愈发繁忙拥挤的外空环境不仅给外空活动的业务安全保障造成严峻挑战,还带来了战略误判和冲突升级等国家空间安... 低轨大型星座的快速发展使外层空间安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军民融合加深、大国竞争加剧、外空武器化战场化趋势的背景下,愈发繁忙拥挤的外空环境不仅给外空活动的业务安全保障造成严峻挑战,还带来了战略误判和冲突升级等国家空间安全层面的挑战。构建一套能够覆盖两个安全层面的国际空间交通管理机制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的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对国家空间安全要素考量不足,有必要结合国际外空治理在空间物体登记、外空活动透明度、空间监测与跟踪能力提升以及空间碎片治理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明确完善空间物体登记机制、保障空间业务安全和协调国家空间安全这三大空间交通管理任务。面对空间交通管理亟须应对的空间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应着力完善星座登记、促进星座信息共享与提升活动透明度,从而构建一体两面的安全机制,保障外空活动和空间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大型星座 空间交通管理 空间业务安全 国家空间安全 国际外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育种中药材防风的FTIR分析与表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关颖 郭西华 +3 位作者 邸立杰 王志宙 孟增辉 朱艳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3-1285,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第四代太空防风与地面组防风和对照品防风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种防风主要吸收峰的峰形峰位相近,说明太空防风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1 640 cm-1处酮的C O吸收峰明显增强,表明色...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第四代太空防风与地面组防风和对照品防风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种防风主要吸收峰的峰形峰位相近,说明太空防风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1 640 cm-1处酮的C O吸收峰明显增强,表明色原酮类含量明显增加;2 927和2 856 cm-1处亚甲基的CH吸收峰和1 054 cm-1处C—O吸收峰明显增强,表明色原酮苷类、多糖类含量明显增加;1 743 cm-1处内酯的CO吸收峰强于地面组,低于对照品,说明香豆素类含量较地面组增加,少于对照品。整体来看,太空防风成分得到优化,其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育种 防风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式PID算法和逆变调功的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代海林 袁伟峰 +2 位作者 贺云 张丽丽 张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4-752,共9页
针对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需承受高剂量辐照的要求,建立了空间温度和辐照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模型,选用制冷机组和加热组件实现了系统加热和制冷,结合防冻液循环与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了环境模拟温箱温度远程控制和防辐照设计。将温... 针对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需承受高剂量辐照的要求,建立了空间温度和辐照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模型,选用制冷机组和加热组件实现了系统加热和制冷,结合防冻液循环与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了环境模拟温箱温度远程控制和防辐照设计。将温控过程分为制冷、加热和保温3个阶段,并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逆变调功方法和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温控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温箱实际温变曲线与设定的温变曲线拟合良好,达到了主要技术指标,可以满足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PID 外层空间 环境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空资源利用与外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祥民 王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外空具有重要资源价值,各国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的活动已经对外空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国际间通过签订国际条约等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太空法律,但在外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外空环境保护方面的直接规定却不系统。为了实现人类对太空资源... 外空具有重要资源价值,各国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的活动已经对外空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国际间通过签订国际条约等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太空法律,但在外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外空环境保护方面的直接规定却不系统。为了实现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外空环境的保护,在太空资源和环境立法方面应该订立保护外空资源与环境的专门性国际条约、实行外空活动"准入制度"、建立外空天体资源的国际开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空资源 太空环境 外空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相机碳纤维外罩结构及模态分析和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初昶波 柴文义 +2 位作者 张昊苏 贺天兵 汶德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3-1037,共5页
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T300设计、制造了具有较复杂外形和多级斜挡光环的航天相机外遮光罩,并简要介绍了制造工艺过程。运用有限元法完成了模态分析,利用现有工装联接碳纤维外罩完成了模态测试,得到了其径向模态及其振型,并给出了... 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T300设计、制造了具有较复杂外形和多级斜挡光环的航天相机外遮光罩,并简要介绍了制造工艺过程。运用有限元法完成了模态分析,利用现有工装联接碳纤维外罩完成了模态测试,得到了其径向模态及其振型,并给出了试验频响函数图。通过比较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测试数据表明,有限元分析模型与实际产品各阶模态误差均在2.3%以内。由此可见,碳纤维外罩结构合理,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行,该方法如扩展到大型航天相机动力学建模过程,将对设计相机整机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试验 航天相机 碳纤维外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外遮光罩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4
9
作者 贾学志 金光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60-1565,共6页
选择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某空间相机外遮光罩,介绍了遮光罩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对该外遮光罩进行了优化。以外遮光罩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选择遮光罩的径向厚度和光阑厚度为... 选择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某空间相机外遮光罩,介绍了遮光罩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对该外遮光罩进行了优化。以外遮光罩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选择遮光罩的径向厚度和光阑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基频和自重变形为约束条件,进行最优化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外遮光罩基频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相机外遮光罩的质量由7.2 kg减少到4.4 kg,较优化前减少了38.9%。最后用有限元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校核,结果比较理想,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外遮光罩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育种射干的X射线荧光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表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关颖 丁喜峰 +2 位作者 王文静 郭西华 朱艳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0-462,共3页
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方法,对我国独创的第4代太空诱变育种射干中多种元素种类和含量及晶态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组射干K元素含量比地面组、对照品分别提高了1.03和0.31倍,Mg元素分别提高了1.44和0.06... 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方法,对我国独创的第4代太空诱变育种射干中多种元素种类和含量及晶态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组射干K元素含量比地面组、对照品分别提高了1.03和0.31倍,Mg元素分别提高了1.44和0.06倍,Ca,Mn和Fe元素含量比地面组分别提高了0.95,0.30和0.29倍,Al元素比地面组、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8.5%和85.5%,并在射干中鉴别出一水草酸钙(CaC2O4.H2O)晶体,晶体含量是地面组<太空组<对照品。从而可得出结论:太空射干中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比地面组都更接近或优于对照品。文章研究结果和方法对筛选品质优良的太空药材籽种和推广种植太空药材以及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标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诱变育种 射干 X射线荧光光谱 粉末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与深空动态场景实时仿真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长波 王章野 +2 位作者 缪永伟 曾阳艳 彭群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35-140,共6页
卫星与深空动态场景的实时仿真对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现提出了一个深空动态场景的绘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建立了基于天文学星表的深空场景模型,计算出卫星及各星体的运行轨迹,实现了卫... 卫星与深空动态场景的实时仿真对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现提出了一个深空动态场景的绘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建立了基于天文学星表的深空场景模型,计算出卫星及各星体的运行轨迹,实现了卫星目标和深空场景的真实感合成,并采用一系列加速绘制技术,最终实现了深空动态场景的实时生成和交互式虚拟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深空场景 实时绘制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磁场及其生物响应机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莫炜川 刘缨 赫荣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5-842,共8页
根据亚磁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空间亚磁环境的实际情况,本文定义磁感应强度总量在"0<|B|≤5μT"区间内的静态弱磁场为亚磁场.亚磁场能对生命活动的多个方面,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月球与火星航天计划的开展,... 根据亚磁生物学的研究历史和空间亚磁环境的实际情况,本文定义磁感应强度总量在"0<|B|≤5μT"区间内的静态弱磁场为亚磁场.亚磁场能对生命活动的多个方面,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月球与火星航天计划的开展,航天员将长期暴露于亚磁空间中.这可能对宇航员的身心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亚磁场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将为相关载人航天的空间防护提供理论基础,已成为空间生物科学以及航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磁场 地外空间 生物学效应 亚磁实验体系 亚磁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空间无源搭载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梅 向青 +7 位作者 李红艳 徐波 陈志华 刘轩 房青 耿传营 郭宇鹏 唐劲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筛选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无源搭载的最佳条件。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纯化后接种在微载体上 ,按不同细胞浓度、血清浓度、微载体量和温度分组。 3 3d后 ,Giemsa染色 ,光境下观察 ,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细胞存活率 8%和10 %的两... 目的筛选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无源搭载的最佳条件。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纯化后接种在微载体上 ,按不同细胞浓度、血清浓度、微载体量和温度分组。 3 3d后 ,Giemsa染色 ,光境下观察 ,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细胞存活率 8%和10 %的两组为最佳条件。利用所选条件 ,将细胞搭载于第 2 0颗返回式卫星 ,空间飞行 18d ,细胞返回后 ,经单克隆化 ,获得 110株单克隆细胞 ,存活率为 1 1%。结论筛选出B16细胞无源搭载的最佳条件 ,实际空间飞行表明细胞在空间中的存活时间和生存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B16细胞 培养系统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质子辐照效应的SRIM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旭东 程远 +3 位作者 孟惠民 俞宏英 樊自拴 顾鹏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利用SRIM-2003软件模拟10~110 keV质子辐照下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微观交互作用,并计算了质子的能量传递、能量损失、射程以及氧化锌的阻止本领。结果表明,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源于质子与氧化锌核外电子之间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利用SRIM-2003软件模拟10~110 keV质子辐照下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微观交互作用,并计算了质子的能量传递、能量损失、射程以及氧化锌的阻止本领。结果表明,质子与氧化锌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源于质子与氧化锌核外电子之间的非弹性碰撞过程,氧化锌的辐照损伤以电离效应为主;辐照损伤区主要集中在90~700 nm的射程范围内,10~110 keV质子辐照能够模拟氧化锌在外空间的光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辐照损伤 电离 质子 外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马蔼乃 邬伦 +2 位作者 陈秀万 程承旗 毛善军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该文阐述 1995年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关于 3S(RemoteSensing ,GlobalPositioningSystemandGeographicalIn formationSystem)的研究与应用 ;1998年以来 ,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 ;2 0 0 0年以来 ,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 该文阐述 1995年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关于 3S(RemoteSensing ,GlobalPositioningSystemandGeographicalIn formationSystem)的研究与应用 ;1998年以来 ,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 ;2 0 0 0年以来 ,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地理信息科学”的杂志 ,国外也有将 3S称为空间信息技术 (SpatialInformationTechnique )的。该文作者长期以来研究并讲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 ,提出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 ,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信息巨系统 ,进而提出了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 ;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天地人机关系 ,发展了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 ;并且论述了地理信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指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 天地人机关系 可持续发展 信息社会 GIS RS GPS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梅 房青 +6 位作者 向青 徐波 李红艳 耿传营 郭宇鹏 潘琳 唐劲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6-568,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一些改变,此变化是可逆的;对细胞的形态、致瘤性及免疫系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此系统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无源搭载装置,适合于研究空间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细胞 低温 培养系统 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温差法的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水树老化评估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杜伯学 马宗乐 +3 位作者 高宇 程欣欣 杨林 李宏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9,共7页
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场、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发生老化,引发事故,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此,选取水树老化10kV 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差法研究了温差电流与试样老化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场、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发生老化,引发事故,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此,选取水树老化10kV 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差法研究了温差电流与试样老化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温差电流幅值随着试样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温差电流与直流电压的幅值正相关;随着电缆水树老化时间的增加,空间电荷密度峰值的位置向绝缘层外部移动;内热法与外冷却法分别适用于电缆的整体和局部老化检测,但是对于老化程度较轻的电缆,内热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温差法评估XLPE电缆水树老化程度的有效性,为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检测与寿命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电力电缆 老化 温差法 内热法 外冷法 空间电荷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采样容器爆炸焊接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湘江 李向荣 +1 位作者 邵思杰 张庆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46,共4页
针对深空探测采样容器爆炸焊接密封工艺,将圆柱形容器爆炸焊接简化为平板爆炸焊接,设计了几种密封工艺方案,进行了爆炸焊接实验,结合爆炸复合件强度拉伸试验和金相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条型炸药作用下能得到相对应的... 针对深空探测采样容器爆炸焊接密封工艺,将圆柱形容器爆炸焊接简化为平板爆炸焊接,设计了几种密封工艺方案,进行了爆炸焊接实验,结合爆炸复合件强度拉伸试验和金相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条型炸药作用下能得到相对应的条形焊接区域,且能很好地实现焊接-切割一次成型;确定的焊接工艺能实现严实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采样容器 密封工艺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盆地幕式构造演化及成盆类型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家雄 张伟 +3 位作者 颜文 卢振权 张景茹 龚晓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中国近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尤其是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在此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近海盆地构造演化具有幕式演化特征,逐渐... 中国近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尤其是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在此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近海盆地构造演化具有幕式演化特征,逐渐形成了"沟-弧-盆"系统,在边缘海浅水及深水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断坳双层结构的不同类型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坳陷期中新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进而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近海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具有由陆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的特点,形成了多套不同类型储盖组合,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相互耦合配置,进而最终形成并控制影响了近海沉积盆地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式构造演化 陆缘区内带与外带 平面内油外气 纵向油气叠置 中国近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空间基本法案》及其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寿平 吕卓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促进空间活动商业化发展,改革现行的空间管理体制,摆脱"和平主义宪法"和1990年《美日卫星采购协议》的束缚,日本2008年5月通过了《空间基本法案》。法案允许日本将外空用于"防卫性"军事目的,制定空间基本措施有... 为促进空间活动商业化发展,改革现行的空间管理体制,摆脱"和平主义宪法"和1990年《美日卫星采购协议》的束缚,日本2008年5月通过了《空间基本法案》。法案允许日本将外空用于"防卫性"军事目的,制定空间基本措施有计划地推进与空间开发利用有关计划的落实,在内阁设立空间开发战略本部。法案的出台对日本空间活动的发展、亚太地区的区域和平与安全以及对国际空间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本法案 空间活动 军事化 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