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6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spreaders in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gravity law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Li Yan Ya-Peng Cui Shun-Jiang N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582-590,共9页
In complex networks,identifying influential spread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networks and ensuring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networks.Nowadays,it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net... In complex networks,identifying influential spread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networks and ensuring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networks.Nowadays,it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networks,aviation networks,computer networks,and social networks,and so on.Traditional centrality methods mainly include degree centrality,closeness centrality,betweenness centrality,eigenvector centrality,k-shell,etc.However,single centrality method is onesided and inaccurate,and sometimes many nodes have the same centrality value,namely the same ranking result,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odes.According to several class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that is more full-scaled and universally applicable.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method are several aspects of node’s properties,including local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entral location of nodes,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properties of neighbor nodes.In view of the idea of the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we regard the basic centrality method as node’s attribute and use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weigh different attributes,and obtain node’s combined centrality.Then,the combined centrality is applied to the gravity law to comprehensively identify influential nodes in networks.Finally,the classical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pidemic spreading in six real-society networks.Our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considers the four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nodes,but also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neighbor nodes from the aspect of gravity.It is proved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single centrality method and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networks influential NODES entropy weight method GRAVITY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ntropy-based multi-criterion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optimum weak-subgrade treatment
2
作者 罗君君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3期191-197,共7页
Proper treatment of weak subgrade soil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ing a highway of good quality. We proposed an entropy-based multi-criterion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 for a group of experts to evaluate alternativ... Proper treatment of weak subgrade soil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ing a highway of good quality. We proposed an entropy-based multi-criterion group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 for a group of experts to evaluate alternatives of weak subgrade treatment, with an aim to select the optimum technique which is technic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viable. We used fuzzy theory to analyze multiple experts' evaluation on various factors of each alterative treatment. Different experts' evaluations are integrated by the group eigenvalue method. An entropy weight is introduced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subjective human factors of experts. The optimum alternative is identified with ideal point diseriminant analysis t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of each alternative to the ideal point and prioritize all alternatives according to their distances. A case study on a section of the Shiman Expressway verifi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ive a rational decision on the optimum method of weak subgrad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y engineering weak subgrade 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entropy weight group eigenvalu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g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with Fuzzy Mathematic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and Post-Ripening Mechanism of High-Temperature Daqu during Storage
3
作者 YANG Junlin YANG Shaojuan +8 位作者 WU Cheng YIN Yanshun YOU Xiaolong ZHAO Wenyu ZHU Anran WANG Jia HU Feng HU Jianfeng WANG Diqiang 《食品科学》 2025年第9期48-62,共1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enzyme activities,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microbial communities,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Daqu(HTD)during the maturation process,and a standar...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enzyme activities,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microbial communities,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Daqu(HTD)during the maturation process,and a standard system was established f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HTD.There were obvious change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enzyme activities,and 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s,which affecte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HTD to a certain extent.The results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vealed significant microbial diversity,and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hang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did the fungal community.During the storage process,the dominant bacterial genera were Kroppenstedtia and Thermoascu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ominant microorganisms and quality indicators highlighted their role in HTD quality.Lactococcus,Candida,Pichia,Paecilomyces,and protease activity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isovaleraldehyde.Acidic protease activity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Moisture promoted isobutyric acid generation.Furthermore,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combined with multi-factor fuzzy mathematics.Consequently,this study provides innovative insights f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HTD during storage and establishes a groundwork for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torage of HTD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auce-flavor Baij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community high-temperature Daqu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maturation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ilarity evaluation of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 and a new method of drill bit selection
4
作者 YAN Tie XU Rui +4 位作者 SUN Wenfeng LIU Weikai HOU Zhaokai YUAN Yuan SHAO Y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2期450-459,共10页
Considering the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drill bit working conditions,drill bit application effect and drill bit economic benefits,the similarity of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grey relational ... Considering the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drill bit working conditions,drill bit application effect and drill bit economic benefits,the similarity of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heory to screen out candidate drill bits with reference values.A new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drill bit was established by constructing the absolute ideal solution,changing the relative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and introducing entropy weight to work out the closeness between the candidate drill bits and ideal drill bits and select the reasonable drill bi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bsolute ideal solution,improvement of relative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troduction of entropy weight,the inherent defects of TOPSIS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such as non-absolute order,reverse order and unreasonable weight setting,can be overcome.Simple in calculation and easy to understand,the new bit selection method has good adaptability to drill bit selection using dynamic change drill bit database.Field application has proved that the drill bits selected by the new drill bit selection method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verage rate of penetration,low wear rate,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the drilled formations in actual drilling.This new method of drill bit selection can be used as a technical means to select drill bits with high efficiency,long life and good economics in oil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ll bit selection stratum anti-drilling abilit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bsolutely ideal solution relative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entropy weigh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drill 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武鸣区灰岩矿山为例
5
作者 全毅博 甘能俭 +3 位作者 伍静 朱敏杰 吕堂安 李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背景、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FAHP-Entropy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MGES),对38座灰岩矿山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矿山仅占比21%,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占比47%,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占比32%,武鸣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整体属较严重~严重级别。研究结果为武鸣区政府有限的治理资金指明了优先治理方向。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复杂、难操作的不足之处,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有极大优势,可为同业技术人员和学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FAHP-entropy赋权法 灰岩矿山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和熵权TOPSIS法的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
6
作者 刘慧悦 钟彬 +1 位作者 曾芳 何玥 《现代医院》 2025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运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法及熵权TOPSIS方法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集2018—2023年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运用传统指标和DRGs指标分别对心血管... 目的运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法及熵权TOPSIS方法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集2018—2023年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运用传统指标和DRGs指标分别对心血管内科整体情况、收治病组结构、不同病区绩效横向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样本医院心血管内科出院病例数、收治病例的难度(CMI)波动上升,DRG组数相对稳定,专业覆盖情况较理想。部分重点病组时间、费用消耗指数较高,不同病区医疗服务绩效横向比较存在差异。同时熵权TOPSIS综合评价中,4个病区排名与实际学科发展定位相符。结论DRG方法和熵权TOPSIS法能够有效地对医院学科发展中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合理,对医院指导临床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学科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熵权TOPSIS法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微灌过滤器模糊综合评价
7
作者 仵峰 高兴杰 +3 位作者 宰松梅 刘伟业 黄静 聂敏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微灌过滤器的性能并实现优选,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微灌过滤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过滤器的额定性能、工作性能、过滤水质性能和价格4个层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 为了综合评价微灌过滤器的性能并实现优选,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微灌过滤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过滤器的额定性能、工作性能、过滤水质性能和价格4个层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以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各种微灌过滤器的评级。以4种常见的单体微灌过滤器和2种组合过滤器为例,运用构建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常见灌溉水质与过滤流量20m^(3)/h工况条件下,砂石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较差”,离心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一般”,网式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叠片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较好”,砂石+网式组合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较好”,离心+网式组合过滤器的评价结果为“较好”。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的微灌过滤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过滤器4个层面的性能进行评价,相较于单一根据经验或流量来选型,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可为微灌过滤器的选型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过滤器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8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能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吗?——基于浙江省县域案例的组态分析
9
作者 徐旭初 姜刚迪 吴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8,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必要条件分析(NCA)和熵权-CRITIC-TOPSIS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绿色发展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前因条件均不单独作为产生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4类表现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组态,分别为基建拉动型价值转化驱动、技术效率型生产转型驱动、数据赋能型生态治理驱动和资金拉动型价值转换驱动。3)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以数字基建为基础,以生产数字化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普及为现实支撑,以多主体协同参与实现生态共治为组织基础,以生态转化重塑市场价值为转型动力,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提升。通过数字基建、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乡村的生产转型、生态治理和价值转化,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绿色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必要条件分析(NCA) 熵权-CRITIC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10
作者 杨智璇 金若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耦合协调关系。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绿色经济”框架,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指数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构建耦合协调测算模型,并基于我国31座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其耦合—协调关系,分析该...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耦合协调关系。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绿色经济”框架,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指数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构建耦合协调测算模型,并基于我国31座城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其耦合—协调关系,分析该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两系统长期处于高耦合区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且二者有较强的交互作用,西部地区城市总体水平较低;(2)样本总体协调度处于过渡区间,但呈波动式向协调区间演进态势,城市间差异不断加大,呈现高水平协调发展、后进协调发展、协调程度停滞发展3种类型;(3)四象限模型分析表明,样本城市可分成高智慧—高绿色、低智慧—高绿色、低智慧—低绿色、高智慧—低绿色4种类型,不同类型城市的两系统相对发展程度不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绿色经济 耦合协调 熵权法 Super-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中脊带铝土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评价研究
11
作者 沈镭 孙文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确保铝土矿产资源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难题。本研究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对中脊带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涉及的32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脊带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铝土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有待提升。大多数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尚需进一步提升。根据耦合协调度分析,经济-环境滞后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等水平,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矿产-环境滞后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表现较好,但需进一步优化绿色开采技术;经济-矿产滞后型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较好,但面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滞后的问题。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质勘探、推动绿色技术开发、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期为中脊带地区的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中脊带 铝土矿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融合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概率区间预测
12
作者 王淑青 翟宇胜 +2 位作者 胡文庆 盛世龙 刘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传统的基于单一测点的预测模型无法全面反映水电机组的健康状态,这导致难以实现机组劣化状态的准确评估。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数据融合与概率区间预测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选取机组不同测点在各工况下健康运行的数... 传统的基于单一测点的预测模型无法全面反映水电机组的健康状态,这导致难以实现机组劣化状态的准确评估。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数据融合与概率区间预测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选取机组不同测点在各工况下健康运行的数据构成数据集,采用期望最大化—高斯混合模型(EM-GMM)拟合机组健康运行状态下的各监测量的概率密度分布;然后,计算待估样本在给定机组健康状态分布下的负对数似然概率,以作为劣化度指标;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测点劣化度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得到综合劣化度指标;最后,为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优化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代替传统的点预测模型,并使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和评估,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多数据融合 EM-GMM健康模型 劣化度指标 熵权法 概率区间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及应用
13
作者 贺振祥 柯丽华 +4 位作者 姚囝 张光权 王其虎 胡南燕 黄兆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和变权思想,充分利用岩爆对象属性特征信息差异和专家对工程条件复杂多变性的识别与判断信息,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和云模型方法,建立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减少了岩爆预测权重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客观地反映了岩爆对象属性特征差异对变权计算的影响,有效描述岩爆预测等级边界处微小变化的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及其边缘区间单边界的特征信息,也提高了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20组国内外岩爆实例,预测准确率达90%,均高于熵权-云模型、改进CRITIC-多维云模型和RSTOPSIS法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模型的建立为客观反映岩爆工程实际情况和提高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提供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博弈论 变权理论 模糊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非对称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一阶逻辑子句选择方法
14
作者 曾国艳 徐扬 +1 位作者 陈树伟 姜世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共9页
基于一阶逻辑的自动定理证明器(ATP)在知识表达和自动推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启发式策略则是提升ATP性能的关键研究方向.主流的启发式策略通常通过描述子句属性来确定属性优先级,从而选择子句,但属性优先级受人为因素影响,且评估子... 基于一阶逻辑的自动定理证明器(ATP)在知识表达和自动推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启发式策略则是提升ATP性能的关键研究方向.主流的启发式策略通常通过描述子句属性来确定属性优先级,从而选择子句,但属性优先级受人为因素影响,且评估子句耗时较长.为此,本文基于矛盾体分离(S-CS)规则,提出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MCDM)子句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熵权法对子句属性进行客观赋权;其次,结合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Ⅱ)对子句进行评估,得到子句的完全排序;最后,将提出的MCDM方法加入自动定理证明器CSE 1.5(contradiction separation extension 1.5)、Vampire 4.7和Eprover(E 2.6)中,分别形成新的证明器MCDM_CSE、MCDM_V和MCDM_E.对MCDM_CSE测试了国际定理证明器问题库TPTP(Thousands of Problems for Theorem Provers)中一阶逻辑格式的定理,并对MCDM_V和MCDM_E测试了2022年CADE(Conference on Automated Deduction)竞赛例(一阶逻辑组).实验表明:MCDM_CSE比CSE 1.5多证明了151个定理(来自TPTP),并且能够证明Vampire 4.7无法证明的5个定理、E 2.6无法证明的41个定理以及Prover9无法证明的293个定理;在更短的平均时间内,MCDM_V比Vampire 4.7多证明了6个定理(来自CADE 2022),MCDM_E比E 2.6多证明了8个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逻辑 矛盾体分离规则 启发式策略 多属性决策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优选银丹活血通瘀胶囊提取工艺
15
作者 王单单 白淑贤 +4 位作者 陈雪平 吴作敏 王瑞 董敬远 于晓涛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目的:优化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以加水量、... 目的:优化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优选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及出膏率的权重分别为0.435 4、0.091 9、0.044 1、0.069 0、0.029 9、0.294 7、0.035 1。BP神经网络预测的最佳工艺综合评分为97.71(RSD为0.47%),正交试验所优选工艺的综合评分为94.24(RSD为0.72%)。结论:最终优选出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0.5 h,且该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活血通瘀胶囊 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综合评估
16
作者 李朋 胡涛 狄鹏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针对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层次理论,构建了要素较为齐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将属性层次模型(AHM)与EW法(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SPA(集对分析)实现对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 针对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层次理论,构建了要素较为齐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将属性层次模型(AHM)与EW法(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SPA(集对分析)实现对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综合考虑,最终建立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集对分析的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客观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对火工品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属性层次分析 熵权法 组合赋权 集对分析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CA砂浆脱空位置对单元式无砟轨道动力状态影响评价研究
17
作者 张芷寒 高亮 +4 位作者 郭志鹏 赵书鑫 钟阳龙 王继 姜涵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增加,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脱空现象日益加剧。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脱空在空间位置上随机分布。为明确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态服役性能的影响,提出时、频域融合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为验证构建的轨道动力状...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增加,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脱空现象日益加剧。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脱空在空间位置上随机分布。为明确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态服役性能的影响,提出时、频域融合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为验证构建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建立高速车辆-无砟轨道-路基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脱空位置下的轨道结构动力响应;选取钢轨、轨道板、底座板和路基子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各结构加速度、位移响应的时程和功率谱密度特征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波形因子、脉冲因子、峭度因子、偏度因子和裕度因子指标对时、频域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并采用熵权法实现砂浆脱空位置对轨道动力状态的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无脱空、板边脱空、板中脱空条件下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的时、频域响应结果可知,钢轨、轨道板垂向加速度受板边脱空影响整体大于板中脱空影响,但板边/板中不同纵向位置脱空产生的加速度峰值相差不大;脱空会造成钢轨、轨道板加速度共振峰的前移,但仅靠时、频域响应难以准确描述不同CA砂浆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力状态的影响规律。而采用熵权法建立的轨道动力状态评价结果可知,沿线路纵向不同位置处的脱空,板端位置脱空对轨道结构的影响更大;线路横向不同位置处的脱空,板边位置脱空对轨道结构的动力状态影响更大;CA砂浆脱空的最不利位置为板端角处。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条件下的轨道结构服役状态的判定提供借鉴,并为轨道结构科学准确的养护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砂浆脱空 熵权法 动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期叶片功能性状和生长综合评价
18
作者 刘俊涛 张卫华 +5 位作者 朱报著 徐放 白青松 廖焕琴 陈新宇 郭镜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片背部颜色和绒毛量),分析苗木生长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初步选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SPAD、叶面积等9个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叶组织密度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5.14%~20.94%之间。除了叶组织密度、地径,其余性状的重复力均高于0.5。相关分析显示,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体积与叶片干物质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呈极显著正或负相关(P<0.01)。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广东含笑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进行选择评价,排名前5的广东含笑无性系为CG3、1、5、8804、8999,Ci值均在0.6以上,5个无性系的苗高、叶面积比无性系群体平均值高4.68%、24.25%,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84%和22.12%,而且叶片背部的呈色效果较好,且绒毛较多和颜色较深,观赏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含笑 无性系 叶片功能性状 相关关系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19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相关指标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构建与评价
20
作者 张宇宏 祝红梅 +2 位作者 李婷 魏华华 郭俊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关指标在护理工作量测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31个科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3年全年各科室11项护理工作量评价指标的数据,使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重,利用秩和比法构建DRG和非DRG工作量评价模型,比较常规测算、DRG模型及非DRG模型3种护理工作量评价方式的优劣。结果:DRG模型和非DRG模型中护士人数、出院人次、床位周转次3个指标权重相同,权重最高的指标均为转入/转出人次,危重人日数次之。相对权重、病例组合指数、护理消耗指数分别处于第8、第5、第10顺位,病例组合指数为模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DRG模型和非DRG模型科室分档结果显示,优档有5个科室(占16%),良档有22个科室(占71%),一般档有4个科室(占13%),分档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RG相关指标构建的护理工作量评价模型可更好地体现不同科室间的差异,对护理工作量测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为护理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护理工作量 评价模型 秩和比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