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尖根管充填峡部模拟根管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马雨琪 梁宇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5,共7页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带有不规则结构(Hus&Kim Ⅴ型、YinⅡ型峡部)的根管模型,并利用切片和影像学手段评价单尖根管充填的效果,以期对临床应用单尖根管充填技术提供参考。方法:(1)纳入具备Hus&KimⅤ型、YinⅡ型峡部根管结构...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带有不规则结构(Hus&Kim Ⅴ型、YinⅡ型峡部)的根管模型,并利用切片和影像学手段评价单尖根管充填的效果,以期对临床应用单尖根管充填技术提供参考。方法:(1)纳入具备Hus&KimⅤ型、YinⅡ型峡部根管结构的人离体前磨牙,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重建根管系统,设计打印标准化3D根管模型,并用罗丹明B染色和偏差拟合验证模型可用性。(2)将30个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使用不同充填方法进行根管充填,分别为对照组:热垂直加压充填组;实验组1:0.06锥度(30#)单尖充填组;实验组2:0.04锥度(35#)单尖充填组,均采用多组分混合根管封闭剂(GuttaFlow 2)。样本储存1周后,在距根尖2、4、6、8 mm处进行横切片,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充填率和充填物构成比。(3)在上述结果基础上,选择充填率较高的实验组1(n=4)与对照组(n=4)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进一步分析充填效果,测量根管系统、主根管及峡部内充填物体积,并计算体积充填率。采用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评估差异,并通过Tukey’s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1)用罗丹明B染色后可见染色液从模型根尖孔溢出,染色范围达主根管系统及峡部区域,切片显示无残余支撑材料,打印模型偏差为0.03 mm,拟合平均距离为0.02 mm,证实模型可用。(2)实验组1和2在距根尖4、6、8 mm层面上的充填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04,P<0.01)。两实验组在根尖2、4 mm处的充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根管中上段6、8 mm处,实验组1的充填率高于实验组2(P<0.01)。同一实验组内,根尖区2、4 mm处的充填率均低于根管中上段6、8 mm处(P<0.01)。两实验组在根尖段2、4 mm的牙胶及封闭剂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83,P>0.01),根尖2 mm处牙胶占比较大,根尖4 mm处封闭剂占比较大(P<0.01)。(3)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实验组1与对照组的体积充填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33,P<0.01),其中在峡部结构中,实验组1的体积充填率为54.33%±4.35%,在主根管内为78.31%±4.21%,均低于对照组的峡部体积充填率76.48%±4.89%和主根管体积充填率86.90%±3.29%(P<0.01),实验组1的体积充填率在主根管高于峡部(P<0.01),而对照组在峡部与主根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带有峡部的不规则根管结构中,使用大锥度牙胶尖可改善单尖根管充填在根管中上段的充填效果,但峡部的体积充填率仍低于主根管,需进一步改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尖根管充填 峡部根管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残留氢氧化钙及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2
作者 孙皓宇 杨楠 +2 位作者 单晓阳 王月月 孙慧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比较根管内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残留与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根管封闭药物及充填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治疗或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单根管恒前磨... 目的·比较根管内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残留与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根管封闭药物及充填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治疗或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单根管恒前磨牙75颗,截冠,根管预备,随机分3组: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n=30)、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n=30)、未封药组(C组,n=15)。封闭2周后,A、B组使用35#K锉手动预备,并进行超声荡洗及冲洗根管,确保氢氧化钙残留位置大致位于根尖,且残留量为15%~20%。将A、B、C组的组内再各随机分为3组:爱汝特SP根管充填材料(injectable root canal sealant,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热压胶组(2组)、冷侧压组(3组),分别使用iRoot SP单尖法、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以及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使用染料渗入试验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牙本质与根管封闭剂界面的微观形态。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管封闭药物与根管充填方式均会对根尖封闭性产生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分析残存氢氧化钙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和未封药组(C组)仅在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与未封药组(C组)在热压胶组(2组)以及冷侧压组(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无论采用何种根充方式,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和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3种根充方式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未封药组(C组)中iRoot SP单尖法组(1组)和冷侧压组(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和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中,热压胶组(2组)、冷侧压组(3组)与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残留在根管内的水溶性氢氧化钙对于根尖封闭性有不良影响,但残留的油溶性氢氧化钙对根尖封闭性的消极影响较小;iRoot SP能减少残存的水溶性氢氧化钙药物对于根管封闭性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氢氧化钙 根管充填材料 根尖封闭性 单尖充填 热牙胶充填 冷侧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功率稳定的参量阵预处理方法
3
作者 樊博 时洁 +1 位作者 施浩康 路正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2-659,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基于Berktay远场解理论对宽带参量阵的预处理方法无法保持载波功率稳定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载波功率稳定的平方根幅度调制方法。通过调整包络表达式中的直流分量,适应调制系数和线谱数量的变化,达到稳定载波功率不变的目... 为了解决现有基于Berktay远场解理论对宽带参量阵的预处理方法无法保持载波功率稳定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载波功率稳定的平方根幅度调制方法。通过调整包络表达式中的直流分量,适应调制系数和线谱数量的变化,达到稳定载波功率不变的目的。针对与传统单边带幅度调制方法的差频一致性、差频相对功率可控性和其载波功率稳定性等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水池实验。研究表明:在载波功率稳定的条件下,本文能够定量控制差频相对功率的大小,其中,载波功率的波动范围为-1.5~1.5 dB。本文方法在差频相对功率可控的同时,实现了对载波功率的稳定控制,为后续工作的可靠性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声学 水声参量阵 Bertkay远场解 参量阵预处理 载波功率 差频相对功率 单边带幅度调制 平方根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乡土植物杨柴根系固土生物力学特性
4
作者 田金兰 格日乐 +2 位作者 卢亚慧 志辉 邵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61-68,共8页
探究2个生长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乡土植物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根系固土生物力学特性。以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3龄人工杨柴的根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初期和末期单根瞬时极限拉伸试验、根-土复合体的单根拉... 探究2个生长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乡土植物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根系固土生物力学特性。以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3龄人工杨柴的根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初期和末期单根瞬时极限拉伸试验、根-土复合体的单根拉拔摩阻试验及其根系化学组分与单根抗拉强度关系的研究,揭示生长初期、末期杨柴根系固土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对时间变化的响应,并探究其生物学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根系抗拉力学性质在生长初期和末期与根径间存在显著的尺寸效应。根径在0~4.5 mm,单根极限抗拉力随直径增大呈幂函数增加。根径≤1.5 mm时,生长初期的抗拉力大于末期;根径>1.5 mm时,末期的抗拉力明显大于初期。单根极限抗拉强度随着直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根径≤1.5 mm时,初期强度大于末期;根径>1.5 mm时,末期强度高于初期。根径在0~4.5 mm,单根抗阻拉力随根径增长而增大,生长季末期的摩阻强度大于初期,细根的抗拉拔能力强于粗根。根径增粗时,纤维素含量减少,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三者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差异显著(P<0.01)。纤维素含量与单根抗拉强度相关性大于0.8,而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0.5。杨柴根系在生长季不同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尺寸效应,生长末期的根系抗拉强度和拉拔摩阻强度优于初期。纤维素含量对根系的抗拉强度起关键作用,根系化学组分的变化影响其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柴 单根 生长时期 抗拉强度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俊华 杨吉顺 +8 位作者 吴正锋 郑永美 杨丽玉 张佳蕾 王建国 赵玉成 解晓梅 王黎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以双粒穴播(DS)为对照,研究了单粒精播(SS)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冠层结构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前期单株和群体干物质重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差...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以双粒穴播(DS)为对照,研究了单粒精播(SS)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冠层结构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育前期单株和群体干物质重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差异不显著,而生育中后期显著高于双粒穴播,结荚期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结荚期不同冠层结构来看,冠层上、中、下层叶面积系数单粒精播分别比双粒穴播高23.03%、9.34%、86.43%,单株和群体冠层叶片和茎干重单粒精播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从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和茎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来看,单粒精播冠层下部叶片和茎干重比例高;单株和群体总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高于双粒穴播,且中下层根系占比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干重与中下层的叶片干重、下层的茎干重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与双粒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植株冠层中下部发育健壮且根系大分布深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单粒精播促根扩冠,是花生节本增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干物质积累 冠层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吉美 胡夏嵩 +5 位作者 付江涛 刘昌义 邢光延 杨馥铖 张培豪 周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9,共17页
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类型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以位于黄河上游席芨滩巨型滑坡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制取根系和土体试样以及室内开展单根拉伸试验等方法,探讨了区内3种优势草本植物醉马草、异针茅、冷地早熟... 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区植被分布类型及其根系力学强度特征,以位于黄河上游席芨滩巨型滑坡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植被样方调查、制取根系和土体试样以及室内开展单根拉伸试验等方法,探讨了区内3种优势草本植物醉马草、异针茅、冷地早熟禾的单根抗拉力学特征,以及植物生长区土体营养元素特征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席芨滩滑坡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零星分布,物种数呈“驼峰状分布”;通过采用冗余分析得到,草本植物生长区土壤含水量(P<0.01,F=12.7)、pH值(P<0.05,F=8.0)和全氮(P<0.05,F=4.5)对植物群落生长和分布特征影响较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同种植物生长位置不同,则其单根抗拉力学强度亦不同,而相同位置处的不同种植物,相应地其单根力学强度亦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分布于滑坡中部的冷地早熟禾的平均单根抗拉力和平均抗拉强度均显著高于生长在滑坡前缘和后壁位置的;分布在滑坡中部位置处的3种优势草本植物,其平均单根抗拉力和平均单根抗拉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异针茅(9.10 N,80.29 MPa)、冷地早熟禾(7.51 N,49.78 MPa)、醉马草(6.69 N,34.82 MPa)。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防治席芨滩滑坡分布区边坡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坡面水土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巨型滑坡 席芨滩滑坡 植被分布 单根抗拉力 单根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镍钛单支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筱娅 林华洁 +1 位作者 孟伟涛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比较4种镍钛单支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择64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管,根据弯曲度分为中度弯曲组、重度弯曲组,每组再随机分成4个亚组(n=8),分别用4种镍钛单支锉WaveOne Gold、Reciproc Blue、M3-L以及锋度V Blu... 目的:比较4种镍钛单支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择64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管,根据弯曲度分为中度弯曲组、重度弯曲组,每组再随机分成4个亚组(n=8),分别用4种镍钛单支锉WaveOne Gold、Reciproc Blue、M3-L以及锋度V Blue预备根管,记为WG组、RB组、M3组和VB组。记录各组根管预备时间。采用锥形束CT测算根管偏移量、轴中心率及弯曲度变化。结果:预备过程中均未发生器械变形或折断。同一弯曲程度下各亚组根管预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弯曲根管中,M3组弯曲度变化值最小。4种单支锉产生的根管偏移量均<0.30 mm;距根尖3 mm处,WG组根管偏移量最大;距根尖5 mm处,WG组根管偏移量较小,轴中心率最接近1。结论:虽然4种镍钛单支锉均能较好地维持弯曲根管原有的解剖形态,但WaveOne Gold在根管中段具有更好的中心定位能力,M3-L在维持根管弯曲角度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单支锉 弯曲根管 根管预备 锥形束CT 成形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甘薯块根膨大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8
作者 颜仕闻 杜付荣 +3 位作者 孙哲 徐冰洁 史春余 柳洪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1-2052,共12页
【目的】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可提高甘薯块根中ATP含量,促进干物质向块根的转运。本研究从块根呼吸强度、呼吸途径的变化方面,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块根呼吸代谢及能量供应的调控机制,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淀粉型甘薯品种... 【目的】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可提高甘薯块根中ATP含量,促进干物质向块根的转运。本研究从块根呼吸强度、呼吸途径的变化方面,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块根呼吸代谢及能量供应的调控机制,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淀粉型甘薯品种‘商薯19’和‘济薯25’为试材,于2020、2021年进行了两季大田试验,供试土壤质地包括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于甘薯移栽后45天起,每20天进行一次植株取样,调查甘薯块根鲜重,测定块根能荷物质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含量和呼吸速率等,计算块根膨大速率,以分析能荷与块根膨大的关系。在甘薯收获期测产。【结果】3个质地土壤间差异显著,砂壤土上甘薯产量和单薯重最高,产量较壤土上提高13.94%~32.91%,黏壤土上甘薯产量和单薯重最低,产量较壤土上降低6.71%~22.1%,而单株结薯数不同质地土壤间差异不显著。砂壤土上甘薯块根膨大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种质地土壤,增幅较大时期出现在块根的膨大高峰期(栽后65~85和105~125天),而黏壤土上块根的膨大速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种质地土壤。块根快速膨大期(栽秧后65~125天),相较于壤土,砂壤土上的块根蔗糖含量显著降低,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黏壤土上则表现正相反,块根蔗糖含量显著升高,淀粉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壤土,砂壤土上块根总呼吸速率、糖酵解途径(EMP)呼吸速率和三羧酸循环(TCA)呼吸速率分别提高12.48%~34.36%、7.14%~43.23%和7.14%~39.62%,总呼吸速率和TCA呼吸速率的最大增幅均出现在块根膨大高峰期;而黏壤土上甘薯块根的总呼吸速率较低,磷酸戊糖途径(PPP)呼吸速率较高。砂壤土上甘薯块根中ATP、ADP以及AMP含量显著高于壤土,黏壤土则显著低于壤土。相关分析发现,甘薯块根产量、单薯重均与AT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块根膨大速率与ATP、AD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显示,ATP含量对单薯重的直接作用效应最大,TCA呼吸速率对单薯重的总作用效应最大,且TCA呼吸速率的总作用效应主要通过对ATP含量的间接效应来实现。【结论】甘薯块根呼吸速率、ATP、ADP含量与块根膨大、单薯重和产量关系极为密切,且ATP含量直接和间接影响单薯重。砂壤土条件下,甘薯块根有氧呼吸加强,ATP产生效率提高,能量供应充足,有利于淀粉的合成和积累,块根膨大快、产量高。黏壤土条件下,甘薯块根中无氧呼吸加强,ATP生成量较少,不利于淀粉合成,块根膨大慢、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土壤质地 呼吸途径 能量供应 块根膨大速率 单薯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流动牙胶封闭剂GuttaFlow2单尖充填弯曲根管的封闭效果
9
作者 何佩瑶 包旭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评估常温流动牙胶封闭剂单尖充填法对弯曲根管的封闭效果。方法:(1)3D打印轻、中、重度弯曲根管模型各20例,分别采用热垂直加压技术(warm vertical compaction,以AH-Plus为封闭剂,以下称WVC组,n=10)和单尖充填技术(以GuttaFlow2为... 目的:评估常温流动牙胶封闭剂单尖充填法对弯曲根管的封闭效果。方法:(1)3D打印轻、中、重度弯曲根管模型各20例,分别采用热垂直加压技术(warm vertical compaction,以AH-Plus为封闭剂,以下称WVC组,n=10)和单尖充填技术(以GuttaFlow2为封闭剂,以下称GF2组,n=10)充填根管,在距根尖2 mm(根尖部)、4 mm和6 mm(根中部),以及距根尖8 mm(根冠部)处切片,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计算根管截面的空隙面积百分比。(2)选取离体恒磨牙轻、中、重度弯曲根管各16例,同样分别采用热垂直加压技术(WVC组,n=8)和GuttaFlow2单尖充填技术(GF2组,n=8)充填根管,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计算距根尖2 mm(根尖部)、5 mm(根中部)和8 mm(根冠部)处各个截面上封闭剂渗入牙本质小管区域的渗透百分比。结果:(1)根管空隙面积百分比:GF2组和WVC组轻、中、重度弯曲根管根尖部均无明显空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中部两种充填方法产生的空隙面积百分比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根冠部GF2组相较于WVC组在轻度弯曲根管中出现了更多的空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封闭剂对牙本质小管渗透百分比:GF2组在轻、中、重度弯曲根管根尖部,封闭剂对牙本质小管渗透百分比分别为36.10%、55.80%、65.08%,重度弯曲根管显著高于轻度弯曲根管(P=0.001);组间比较提示,根尖部GF2组轻、中、重度弯曲根管牙本质小管渗透百分比均明显高于WVC组(分别为15.78%、20.70%、15.61%,P=0.001),根中部GF2组轻、中度弯曲根管牙本质小管渗透百分比也明显高于WVC组(P=0.001),但根冠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温流动牙胶封闭剂单尖法充填弯曲根管在根尖和根中段对根管的封闭效果和热垂直加压技术相同,而对牙本质小管则具有更好的渗透封闭效果,尤其对于重度弯曲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材料 弯曲根管 单尖充填 热垂直加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陵湖区高寒草地草毡层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试验
10
作者 徐得忠 张旭 +2 位作者 陈燿 李洪军 郭小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22,共12页
[目的]探究鄂陵湖区生物多样性和植物根系抗拉伸力学特性,为黄河源鄂陵湖区水土流失,高寒草地草毡层滑塌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有效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为草毡层滑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研究区样方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区内优势... [目的]探究鄂陵湖区生物多样性和植物根系抗拉伸力学特性,为黄河源鄂陵湖区水土流失,高寒草地草毡层滑塌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有效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为草毡层滑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研究区样方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区内优势草本植物开展单根拉伸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草本植物在不同根径级别条件下,单根抗拉力、单根抗拉强度、单根极限延伸率及单根弹性模量的差异性及其与根径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区内优势草本植物为青藏薹草、多枝黄耆、冷蒿、早熟禾、弱小火绒草和短穗兔耳草。在根径范围为0.10~0.60 mm条件下,以上6种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和单根抗拉强度随着根径的增大分别呈幂函数增长和幂函数减小的趋势,单根极限延伸率和单根弹性模量与根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函数关系。综合考虑不同植物类型的单根抗拉力学特性指标、物种重要值与根系类型,在鄂陵湖地区,早熟禾的固土能力最好。[结论]研究区6种优势草本植物的根系均具备较好的固土潜能,其中早熟禾的固土能力最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鄂陵湖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陵湖 力学特性 草毡层 水土保持 单根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精播对花生根系生长、根冠比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11
作者 冯烨 郭峰 +3 位作者 李宝龙 孟静静 李新国 万书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8-2237,共10页
以大粒型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设每公顷19.5万穴(S1)和22.5万穴(S2) 2个单粒播处理,双粒穴播每公顷15万穴处理为对照进行大田试验,对比单粒精播与双粒穴播对花生耕层根系生长动态、根冠比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与对照相比,单... 以大粒型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设每公顷19.5万穴(S1)和22.5万穴(S2) 2个单粒播处理,双粒穴播每公顷15万穴处理为对照进行大田试验,对比单粒精播与双粒穴播对花生耕层根系生长动态、根冠比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与对照相比,单粒精播S1处理在开花后50~70 d的根系形态指标和干物质积累动态明显改善,耕层根系长度、体积和吸收面积在0.05水平上显著增加,根系干物质积累量(DMA)和积累速率(DMAR)也明显提高;S1和S2处理开花后40~70 d根冠比明显提高,并保证冠层和荚果较高的DMA和DMAR,通过提高单株生产力,实现群体增产,其中S1处理为佳,可在节种35%的前提下,增产7.98%~8.38%,增产效果显著。本研究说明单粒精播可保证花生根系相对较强的生长优势,协调根冠比,壮个体,强群体,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实现花生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精播 花生 根系 根冠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水平对橡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贺军军 林钊沐 +2 位作者 华元刚 罗微 林清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30,共5页
为了研究施肥的不平衡性对橡胶树根系代谢生理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胶园橡胶树施肥穴处理和单根培养的根系活力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了不同施磷浓度对根系代谢、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P2O5500mg.kg-1条件下橡胶树根系活力最大,酸... 为了研究施肥的不平衡性对橡胶树根系代谢生理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胶园橡胶树施肥穴处理和单根培养的根系活力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了不同施磷浓度对根系代谢、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P2O5500mg.kg-1条件下橡胶树根系活力最大,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因此,根系代谢、吸收能力最强,是根系最适生长的磷浓度。施磷过高或过低均抑制根系的生长代谢。而单根对磷的反应更灵敏,单根培养有利于提高根系的吸收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施肥穴 单根 根系活力 酸性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4种常见乔木根系抗拉强度的力学综合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萍花 陈丽华 +4 位作者 冀晓东 宋恒川 盖小刚 蒋坤云 吕春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共7页
抗拉强度是建立边坡稳定模型时最常使用的植被根系特性之一。为建立根系抗拉强度的力学综合模型,对华北地区4种常见乔木油松、白桦、落叶松和蒙古栎的单根依照不同标距、不同拉伸速率进行了拉力试验。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根系... 抗拉强度是建立边坡稳定模型时最常使用的植被根系特性之一。为建立根系抗拉强度的力学综合模型,对华北地区4种常见乔木油松、白桦、落叶松和蒙古栎的单根依照不同标距、不同拉伸速率进行了拉力试验。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根系抗拉强度的观测值均通过正态检验;从数学角度出发,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区分出4种乔木的极细根和细根;标距、树种对抗拉强度影响显著,拉伸速率对抗拉强度影响不显著。在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乔木单根抗拉强度的力学综合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该研究探明了单根抗拉强度的作用机理,对建立边坡稳定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根系 单根抗拉 边坡稳定 抗拉强度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3
14
作者 唐拴虎 徐培智 +2 位作者 张发宝 陈建生 谢春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9,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网箱栽培试验研究了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养分量的自研控释肥一次性施用(BNCRF)和国产包膜尿素复混肥一次性施用(BRCU)处理收获期根系重量比专用肥分次施用[S... 通过盆栽试验、网箱栽培试验研究了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形态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养分量的自研控释肥一次性施用(BNCRF)和国产包膜尿素复混肥一次性施用(BRCU)处理收获期根系重量比专用肥分次施用[SNRSF(ck)]处理分别增加26.56%~35.24%和17.99%~37.35%,比专用肥一次性施用(BNRSF)处理分别增加14.57%~23.24%和7.52%~24.34%;根系体积比SNRSF处理分别增加13.94%~41.77%和19.02%~21.40%,比BNRSF处理分别增加3.99%~26.54%和9.40%~16.40%;根系的深层分布比例、根深指数和茎基部都明显大于SNRSF处理。采用低钾含量的国产磷酸铵镁包膜控释肥(BLCRF)处理,其促根壮茎效果虽逊于高钾含量的BNCRF和BRCU处理,但收获期的根系重量仍较高钾含量的SNRSF处理增加10.16%~16.84%。说明一次性全层施用控释肥能明显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深层根数量,显著改善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次性全层施肥 控释肥 根系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根系单根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及金楠 吴智阳 姚安坤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17年生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和17年生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单根拉伸试验研究了根系的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结果表明,刺槐根与侧柏根的生物力学特性表现出显著的尺度效应.根...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17年生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和17年生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单根拉伸试验研究了根系的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结果表明,刺槐根与侧柏根的生物力学特性表现出显著的尺度效应.根系的抗拉强度与杨氏模量都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且刺槐根的强度约是侧柏根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根 抗拉强度 杨氏模量 刺槐根 侧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3种乔木单根及根土复合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田佳 卞莹莹 +2 位作者 于江珊 王晓燕 许玲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为研究和比较贺兰山山杨、青海云杉、油松单根和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单根拉伸、三轴压缩、饱和渗透试验测定了3种乔木单根和根土复合体的力学参数及土水特征曲线。结果表明:3种乔木单根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直径对单根的力学... 为研究和比较贺兰山山杨、青海云杉、油松单根和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单根拉伸、三轴压缩、饱和渗透试验测定了3种乔木单根和根土复合体的力学参数及土水特征曲线。结果表明:3种乔木单根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直径对单根的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单根最大拉力与直径成幂函数相关,随直径增大而增大;单根抗拉强度、杨氏模量与直径成对数函数相关,随直径增大而减小。山杨单根平均最大拉力(0.38kN)>青海云杉(0.25kN)>油松(0.17kN);山杨单根平均抗拉强度(33.39 MPa)>青海云杉(27.79MPa)>油松(18.45MPa);山杨单根平均杨氏模量(0.17GPa)>青海云杉(0.12GPa)>油松(0.11GPa)。3种乔木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弹性模量存在显著差异,但摩擦角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30.48°)。山杨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10.65kPa)>青海云杉(8.97kPa)>油松(7.13kPa);山杨根土复合体的弹性模量(2.17 MPa)<青海云杉(2.52 MPa)<油松(4.21 MPa)。3种乔木根土复合体的土水特征曲线、渗透函数曲线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山杨根土复合体的渗透能力>油松>青海云杉。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山杨、青海云杉、油松稳定边坡能力和建立贺兰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型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单根 根的抗拉强度 根系固土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见乔木单根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萍花 陈丽华 +3 位作者 冀晓东 宋恒川 郭峰 汲文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选取华北地区河北省北沟林场4种常见乔木油松、白桦、落叶松、蒙古栎进行拉伸试验,分析了直径、根长和拉伸速率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乔木单根的应力应变曲线整体都为单峰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的径缩现象,4种乔木的应力应... 选取华北地区河北省北沟林场4种常见乔木油松、白桦、落叶松、蒙古栎进行拉伸试验,分析了直径、根长和拉伸速率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乔木单根的应力应变曲线整体都为单峰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的径缩现象,4种乔木的应力应变曲线都表现出弹塑性材料特征。相同加载条件,同一直径径级水平下,白桦和蒙古栎的抗拉力学性能比较接近,均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较小的极限延伸率;油松和落叶松的力学性能接近,具有较小的弹性模量及抗拉强度和较大的极限延伸率。随着直径的增加,乔木根的弹性模量、极限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均降低。随着根长的增加,落叶松的弹性模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其余3种乔木的弹性模量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极限延伸率、抗拉强度均与根长成负相关。速率的增加使得根系更容易被拉断破坏,白桦和落叶松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均与拉伸速率成负相关,极限延伸率与拉伸速率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 应力应变曲线 单根拉伸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5
18
作者 谭咏梅 招少萍 +3 位作者 闫文娟 张海兰 吕文杰 周丽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一次根管治疗术(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根管治疗术(两次治疗组),并在术后的1、3 d和1周进行随访,...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一次根管治疗术(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根管治疗术(两次治疗组),并在术后的1、3 d和1周进行随访,记录其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分析其短期疗效。结果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治疗组在术后短期疼痛和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性别及患牙术前根尖周指数(PAI)对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而患者年龄、患牙解剖牙位、患牙牙髓情况(未出现根尖周病损)的差异对根管治疗术术后疗效影响意义不大。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短期的疼痛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患者性别及术前PAI会影响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根管治疗术 两次根管治疗术 短期疗效评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爽 冷志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对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143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治疗组(n=95)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多次治疗组(n=48)则实施常规根管治疗(需复诊1~2...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对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坏死患者(143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治疗组(n=95)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多次治疗组(n=48)则实施常规根管治疗(需复诊1~2次)。根管充填术完成后(一次法治疗组)或初诊封药后(多次法治疗组)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对疼痛程度进行自我评定。一次法治疗组根管充填完成后1周复诊,多次法治疗组初诊封药后1周和根管充填完成后1周分别复诊,对疼痛水平进行临床评定。根管充填完成后6个月和1年时复诊,经X线检查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的自我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和多次治疗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12.5%(P>0.05);两组疼痛情况的临床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完成后6个月和1年,一次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3.3%和88.5%,多次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8.9%和9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根管实施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近期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多次法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根管治疗 一次法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轨迹法的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电流调节器设计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剑 郑琼林 高吉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1-256,共6页
比例-谐振(PR)调节器可以实现单相PWM整流器的电流环无静差控制。传统的PR调节器整定方法是分别调整比例和谐振系数,在开关频率\采样频率很低时,电流环不容易稳定。本文在离散域中直接进行设计,用根轨迹法配置电流控制器的零点和增益,... 比例-谐振(PR)调节器可以实现单相PWM整流器的电流环无静差控制。传统的PR调节器整定方法是分别调整比例和谐振系数,在开关频率\采样频率很低时,电流环不容易稳定。本文在离散域中直接进行设计,用根轨迹法配置电流控制器的零点和增益,保证了电流环的稳定性,并且使电流控制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比例-谐振调节器 根轨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