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PGIS的社会化震害信息获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章才 章光 +1 位作者 李井冈 李元初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从充分利用社会化信息资源的角度,针对目前地震应急反应中灾情信息收集慢、费用大等问题,研究提出基于PPG IS的社会化震害信息实时获取模型。以实现快速验证和修正基于灾害经验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 从充分利用社会化信息资源的角度,针对目前地震应急反应中灾情信息收集慢、费用大等问题,研究提出基于PPG IS的社会化震害信息实时获取模型。以实现快速验证和修正基于灾害经验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gis 地震灾情汇集 手机短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IS在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志国 李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8期1819-1822,共4页
通过介绍公众参与,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公众参与方式——PPGIS。结合国外PPGIS的案例,介绍了其公众信息反馈方式的发展以及新的绘图与文本说明结合的反馈方式。提出了PP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 通过介绍公众参与,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公众参与方式——PPGIS。结合国外PPGIS的案例,介绍了其公众信息反馈方式的发展以及新的绘图与文本说明结合的反馈方式。提出了PP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三层体系结构。最后总结出PPGIS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is 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PPGIS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敏稚 黄子贤 《广东园林》 2021年第5期66-71,共6页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建立和高质量发展时代来临,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相关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公众参与逐渐走进国内大众视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作为连接公众和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桥梁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分析了PP...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建立和高质量发展时代来临,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相关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公众参与逐渐走进国内大众视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作为连接公众和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桥梁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分析了PPGIS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初步构想了PPGIS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内容:空间数据获取及量化分析、过程监控及后评估、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面向实施的公众参与和多元创新机制等,并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ppgis 公众参与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GIS的场所依恋综合测量方法探索——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宏 邵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69,共6页
场所依恋理论作为当代人-地情感联结研究的核心,是增强人与场所情感联系、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场所依恋传统测量方法因情感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脱节,较难探讨场所依恋强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其测量结果也难以直接指... 场所依恋理论作为当代人-地情感联结研究的核心,是增强人与场所情感联系、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场所依恋传统测量方法因情感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脱节,较难探讨场所依恋强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其测量结果也难以直接指导实际的规划与管理。为此,在总结形成基于PPGIS的场所依恋综合测量方法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为例开展场所依恋的多维度综合测量和可视化制图,并基于语义分析解析同类型空间场所依恋强度差异的原因。以期从情感数据、场所意义和空间数据相结合的角度为场所依恋理论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场所依恋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01
5
作者 邱炳文 池天河 +1 位作者 王钦敏 吴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3,44,共5页
该文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综述了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如叠加分析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方法 ,以研究实例说明如何通过GIS系统引导用户参与分析评价的过程 。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叠加分析 多指标决策模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峰 徐建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5-68,共4页
在介绍当前公众参与GIS应用的理论方法和典型实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 ,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
关键词 公众参与 gis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街巷中社交类型与依恋空间分布特征的关联性——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视角
7
作者 柳穹含 陈丽华 +1 位作者 曹海婴 陆俊威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5,共12页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历史文化区域面临传统社交模式弱化和场所依恋感衰退的困境。以长临河古镇为研究对象,借助PPGIS技术获取情感和空间数据,从居民和游客两个维度生成依恋空间分布图和不同社交行为的核密度图,结合叠图可视化...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历史文化区域面临传统社交模式弱化和场所依恋感衰退的困境。以长临河古镇为研究对象,借助PPGIS技术获取情感和空间数据,从居民和游客两个维度生成依恋空间分布图和不同社交行为的核密度图,结合叠图可视化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不同类型的社交行为与依恋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社交行为和场所依恋的因素。研究发现,居民和游客的依恋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并随着感知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持续社交对居民和游客的场所依恋影响程度最深,居民和游客的社交类型对依恋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和重叠性;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场所依恋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是物质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交接触强度。研究结论为古镇提升人地情感关系的空间的场景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依恋 社交行为 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等多技术融合辅助城市规划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成芳 《南方建筑》 2009年第5期76-79,共4页
本文从新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应用现状和规划设计的传统工作流程出发,提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新技术相互融合共同辅助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新思路,充分融合多个信息技术渗透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现状场地分析、三维建... 本文从新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应用现状和规划设计的传统工作流程出发,提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新技术相互融合共同辅助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新思路,充分融合多个信息技术渗透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现状场地分析、三维建模与方案推敲、规划成果表达或公共参与咨询等,并结合实际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应用实践,为新技术支持下规划设计工作方法和应用思路的更新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城市规划设计 场地分析 三维建模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认知下的成都城市荒野景观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席丹丹 刘斯 +1 位作者 柳钰 孙大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 【目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众对城市荒野的认知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为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后续发展及公园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体系,采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法对500名公众进行实地访谈并获取人口统计学特征、价值认知及空间定位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核密度、空间占比分析。【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概念的了解程度及总体认知偏低,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相关性;2)价值因子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分布较为分散;3)公众认为中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高,高等质量荒野的景观价值最低,与荒野质量等级存在关联性。【结论】后续应着重提升公众对荒野景观的了解程度,平衡荒野公园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占比,保留或营造不同质量的荒野景观,并根据受众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成都市荒野化公园的转型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景观价值 公众认知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青龙湖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晓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8-1144,共7页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或PPGIS)是参与式理念和方法与地理信息技术与系统(GIT&S)结合后的应用领域。20年来,PGIS被世界各地作为促进社区和公众利用GIT&S来组织科学和乡土空间信息的一种技术或工具,也作为一项有效的参与式规...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或PPGIS)是参与式理念和方法与地理信息技术与系统(GIT&S)结合后的应用领域。20年来,PGIS被世界各地作为促进社区和公众利用GIT&S来组织科学和乡土空间信息的一种技术或工具,也作为一项有效的参与式规划支持系统(PSS)。基于PGIS文献研究和作者的实践,首先较全面地介绍了PGIS兴起的技术和社会背景;然后基于参与理念,澄清其对传统GIS择优与摈弃后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最后,根据不同项目对参与程度(质量)的不同追求,将其分为基于网络PPGIS、社区融合GIS、可视交互式PGIS和参与性GIS等4种应用形态,并分析其当前研究进展。研究表明,PGIS还处于发展之中,仍有许多技术、社会和政治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系统(GIT&S) gis 基于网络ppgis 社区融合gis 可视交互式Pgis 参与性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频率与街区环境特征关联研究——基于街景图片和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视角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邓楷 袁磊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8,共10页
街区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大多聚焦于家庭地点附近的地理单元,但跑步、骑行等线性活动覆盖的空间范围较广,因此传统的、以家为中心生成缓冲区的方法难以体现跑步活动实际的发生地点。通过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赫尔辛基居民的跑... 街区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关联研究大多聚焦于家庭地点附近的地理单元,但跑步、骑行等线性活动覆盖的空间范围较广,因此传统的、以家为中心生成缓冲区的方法难以体现跑步活动实际的发生地点。通过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赫尔辛基居民的跑步路径,生成不同尺度线缓冲区,结合谷歌街景图像、城市开放数据库、卫星图像等渠道获取的街区环境指标,构建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街区环境特征和个人因素对跑步频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街景绿视率是影响跑步频率的主导因素,对跑步意愿有积极影响。高区域坡度也能显著提升跑步积极性,而高道路交叉口密度对跑步频率有消极影响。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对跑步频率积极性也有显著作用。结合跑步频率与街区环境的关系,从提升跑步活动积极性出发进行空间分析,为街区健康环境优化和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跑步频率 街景图像 绿视率 回归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城市公园布局评估与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三区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权一 赵晓龙 +1 位作者 金梦潇 侯韫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户外体力活动的首选场所,可有效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实现"未病先治"的健康理念。研究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视角,以多源数据空间可视化方法,对深圳市三区的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布局的评估和优化。首先,基...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户外体力活动的首选场所,可有效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实现"未病先治"的健康理念。研究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视角,以多源数据空间可视化方法,对深圳市三区的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布局的评估和优化。首先,基于自主研发的移动端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获取体力活动VGI数据,并将其空间可视化形成为服务供给压力分级图。其次,基于高德地图开放平台获取POI数据,并将其空间可视化形成为服务需求压力分级图。最后,将服务供给压力分级图和服务需求压力分级图进行叠图可视化分析,获得服务盲区,依此对城市公园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本研究旨在促进"绿体结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体力活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端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体力活动 可视化分析 供需平衡 公园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镇社区居民景观价值感知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良渚文化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金琳 张典 +2 位作者 申亚梅 陈倩 严少君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5-82,共8页
为探索新城镇社区居民景观价值感知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良渚文化村为例,利用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PGIS)收集居民景观价值感知数据,并对不同景观价值类型进行可视化与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良渚文化村的居民景观价值感知主要... 为探索新城镇社区居民景观价值感知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良渚文化村为例,利用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PGIS)收集居民景观价值感知数据,并对不同景观价值类型进行可视化与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良渚文化村的居民景观价值感知主要体现为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且不同群体的居民,其景观价值感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2)景观价值感知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与土地利用类型、基础设施及景观功能服务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美学价值、游憩价值与其他多种景观价值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对良渚文化村社区景观营造的建议:(1)加强文化景观的挖掘、展示与宣传;(2)增加游憩价值与社交价值、教育价值关联度;(3)探索居民公共参与机制,增强社区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村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价值感知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