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学习对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1
作者 郭洪亮 薛瑞 +3 位作者 王永顺 姚蕾 刘惠 许文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4,共9页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与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内在关系,揭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干预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合作学习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生命...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与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内在关系,揭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二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干预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合作学习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行为量表对904名体育师范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AMOS26.0与Bootstrap方法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与效应分析。结果:①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存在负相关,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存在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生命意义感与隐性逃课行为存在负相关。②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分别在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③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在合作学习与隐性逃课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①合作学习对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②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感间接负向预测体育师范生隐性逃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师范生 合作学习 隐性逃课行为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关系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以心理资本为中介
2
作者 王岳缇 赵涵硕 +2 位作者 任天乐 张景杰 王登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当前就业竞争环境较为严峻,探究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原因确有必要。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师生关系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对239名大学生(包括高职高科生、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师... 当前就业竞争环境较为严峻,探究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原因确有必要。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师生关系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对239名大学生(包括高职高科生、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师生关系、心理资本、就业焦虑三者间两两关系显著;2)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师生关系和就业焦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对指导高校就业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师生关系 心理资本 就业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创新“心理契约”学生管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琰 谷思燚 +1 位作者 汪轩霆 郝春晖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构建“心理契约”关系,是对高校刚性管理制度的柔性补充。从学生管理的实际出发,阐释心理契约的内涵及特征,分析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现状,创新性提出以有效沟通构建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图式、以提高教师暗示能力...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构建“心理契约”关系,是对高校刚性管理制度的柔性补充。从学生管理的实际出发,阐释心理契约的内涵及特征,分析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现状,创新性提出以有效沟通构建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图式、以提高教师暗示能力达成有效心理契约、以关注环境改变动态调整心理契约内容的学生管理路径,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校辅导员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 被引量:71
4
作者 唐建倦 贺仕刚 周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37,共3页
为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心理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健的体魄3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新型师生观的... 为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心理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健的体魄3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新型师生观的重构和教师角色的认知等具有创新意义。建议科学整合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创造条件,使心理拓展训练尽快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拓展训练 自我概念 师生观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于兆良 孙武斌 史海波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75-80,共6页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稳定。基于心理资本能够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程序来改变个体的积极态度和行为,而个体态度和行为能够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在对心理资本及其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心理...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稳定。基于心理资本能够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程序来改变个体的积极态度和行为,而个体态度和行为能够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在对心理资本及其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心理资本对于教师队伍稳定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的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的策略:将心理资本引入到教师的引进环节,加强教师心理资本的培训,改变教师的激励方式,加强心理契约的管理———用心理资本夯实心理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高校教师 工作满意度 心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曹威麟 赵利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98,共4页
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开发一套测量心理契约的量表。运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师生的调查数据,验证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解决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内容非唯一性问题。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契约期望 测量分析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应届高考生和教师灾后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模式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牛雅娟 朱凤艳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了解灾后高三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卫生部推荐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在汶川地震20天后对都江堰地区260名高三学生和41名教师进行调查,尝试校园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个体治疗和心理救援培... 目的:了解灾后高三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卫生部推荐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在汶川地震20天后对都江堰地区260名高三学生和41名教师进行调查,尝试校园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个体治疗和心理救援培训的分层干预模式。结果:(1)在学生中排在前三位的问题依次为"容易疲劳"(79.2%),"感觉紧张、不安或担忧"(74.6%),"思维不清晰"(66.5%);在教师中排在前三位依次为"容易疲劳"(80.5%),"感觉不快乐"(80.5%),"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75.6%)。(2)教师在"感觉不快乐"、"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丧失了对事物的兴趣"3个项目上呈现出的问题多于学生(80.5%vs.58.8%,65.9%vs.41.2%,22.0%vs.10.8%;P均<0.05),但在"思维不清晰"上少于学生(29.3%vs.66.5%,P<0.001)。(3)女生在"食欲差"、"容易受惊吓"、"手抖"、"感觉紧张不安或担忧"、"消化不良"、"思维不清晰"、"比原来哭得多"、"生活中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胃部不适"9个项目上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P均<0.05,如,食欲差:29.3%vs.16.5%,P=0.019)。结论:地震灾后应届高考师生存在大量的焦虑、抑郁和躯体不适,老师的问题多于学生,女生问题多于男生。根据灾后心理特点,派遣多功能心理救援团队,开展校园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结合个别干预的心理援助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 心理危机 学生 教师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履行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威麟 杨光旭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91,共4页
文章运用德尔菲技术将师生心理契约内容分别划分为两个维度。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师生双方履行心理契约责任的情况是显著相关的;分析结果亦表明教师履行教学技能提高维度的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学习行... 文章运用德尔菲技术将师生心理契约内容分别划分为两个维度。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师生双方履行心理契约责任的情况是显著相关的;分析结果亦表明教师履行教学技能提高维度的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学习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学习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而教师履行敬业品格修养维度的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和科学智能自我培养两个维度的学习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校教师 责任履行 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被引量:10
9
作者 植凤英 杨卫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47-50,共4页
教师的许多需求是很难用正规的文字条约写出来的,但却存在于教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之中。文章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心理契约理论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倦怠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免费师范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建红 孟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8,共8页
为探讨地方免费师范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关系,对927名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定向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的总体情况良好;(2)感知教师关怀行为能正向预... 为探讨地方免费师范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及其关系,对927名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定向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的总体情况良好;(2)感知教师关怀行为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和心理资本,且其中的支持性和包容性对学习投入和心理资本的影响较大;(3)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其中"希望"的预测力最强;(4)心理资本在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和学生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关怀行为 心理资本 学习投入 全科生 免费 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契约视角下成人高校教师的管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超洋 皮建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6,共4页
成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体是兼职教师,传统的经济契约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其积极性,也给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深受欢迎,将心理契约管理理论引入到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中既是创新,也具有... 成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体是兼职教师,传统的经济契约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其积极性,也给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深受欢迎,将心理契约管理理论引入到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中既是创新,也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成人高校应该以完善招聘制度来建立心理契约、以关注教师的发展和需求来巩固心理契约、以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发展心理契约、以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来维护心理契约,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其组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教师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办高校导师与研究生的法律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虹斌 柳国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中国大陆的导师兼有学术指导、生活导师双重角色。导师与培养单位之间属于聘用关系。研究生与培养单位属于"契约式教育"关系。导师受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委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服务。公办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管理部门... 中国大陆的导师兼有学术指导、生活导师双重角色。导师与培养单位之间属于聘用关系。研究生与培养单位属于"契约式教育"关系。导师受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委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服务。公办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管理部门代为学校行使研究生管理职责。导师与研究生属于"契约式教育服务"关系。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契约"是一种默认的契约,在所在学校的安排下,导师按要求完成指导任务,研究生听从导师的学术指导。双方成为合作伙伴,既要在心理上"一致同意",也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双方不能侵犯对方的权利。研究生有权拒绝导师摊派正常学术研究之外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式 师生关系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压力下重塑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金昌 李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
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是由学校和教师两个主体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和了解教师心理契约所形成的主要特征,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学校与教师共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市场压力 心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心理契约违背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商磊 王金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心理契约违背是个体在组织忽视其心理期望、未能履行承诺与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和行为。高校师资管理改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单一、量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教师职业特性的调整和聘用制的... 心理契约违背是个体在组织忽视其心理期望、未能履行承诺与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和行为。高校师资管理改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单一、量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教师职业特性的调整和聘用制的不完善实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主要原因,管理者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激励制度、加强沟通等措施重构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去除心理契约违背产生的消极影响,近而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高校整体的师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违背 高校教师 改革 绩效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权力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志强 汪昌权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教师权力是师生关系中必然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契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权力的不适当介入所导致的师生心理契约失衡现象,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反思教师权力策略、动态把握心... 教师权力是师生关系中必然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契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权力的不适当介入所导致的师生心理契约失衡现象,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反思教师权力策略、动态把握心理契约、适度体现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师生关系 教师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中的高校教学价值共创与教学效果——基于宁波高校样本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勇兵 高静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以拥有社会化媒体账号的宁波高校师生为样本,对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高校教学价值共创的前置因素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师生参与通过实用价值、社交价值和内容价值共创而积极影响师生满意和信任... 以拥有社会化媒体账号的宁波高校师生为样本,对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高校教学价值共创的前置因素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师生参与通过实用价值、社交价值和内容价值共创而积极影响师生满意和信任,进而积极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工作绩效;而心理契约和感知匹配通过实用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和内容价值共创而积极影响师生满意和信任,进而积极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工作绩效。由此建议在从事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高校教学活动时,要把握价值共创的维度,识别价值共创的前置因素,关注价值共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参与 心理契约 感知匹配 价值共创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文斌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探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结合新形势下构建高校与大学生间心理契约存在的若干影响因素,提出构建有效心理契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学生管理 心理教育 高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则师生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典型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江平 张飞文 曹威麟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3期51-57,共7页
文章首先以双向视角对心理契约等有争议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师生心理契约违背、破裂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契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了解师生心理契约构建与履行的基本机制,发挥心理契... 文章首先以双向视角对心理契约等有争议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师生心理契约违背、破裂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契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了解师生心理契约构建与履行的基本机制,发挥心理契约对师生双方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心里契约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喻方元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8年第2期80-85,共6页
利用当代教育评价理论,提出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抓住课堂教学评价的主客体的本质属性,从内容与层次两方面分析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从而构建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建构主义 心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流行时期天津高校师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乐国安 井世洁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和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 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和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和忧虑。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高校师生 心理和行为反应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