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域下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冠孝 王伟 +1 位作者 张佑印 李永霞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83,共14页
应对国家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系统论视角构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价了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划分了其活化利用... 应对国家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系统论视角构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价了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划分了其活化利用环境的等级类型,并依据等级类型差异确定了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策略与工作重点。结果显示:(1)山西省活化利用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地级市的市区、城郊地带和晋中西部,活化利用环境较差或落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于汾河、浊漳河、丹河等河流的邻近地带以及省际、市际交界地区。(2)需求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呈现明显的人口指向和收入指向,中介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引力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文娱设施相对完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支持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3)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分为5个等级15种类型,处于全维度优势级、三维度优势级、双维度优势级、三维度劣势级、全维度劣势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74、72、95、154和136处。(4)针对5个等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提出全力、积极、适度、有限、保护性活化利用策略;依据活化利用环境的类型,确定了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化利用环境 系统论 多源数据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协同保护利用策略
2
作者 曾娟 莫颖心 刘原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5,共9页
以广东2536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分布主要特征,并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呈现“一心多点、分级集聚”的总体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地区为文物分布热点区域,不同等级文物空间分布特征... 以广东2536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分布主要特征,并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呈现“一心多点、分级集聚”的总体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地区为文物分布热点区域,不同等级文物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演变经历了集聚粤北山区的发育期(先秦时期),集聚粤西的发展期(秦汉至宋元时期),集聚粤中珠三角地区和粤东潮汕地区的繁荣期(明清至近现代时期)。依据文物时空分布主要特征,提出宏观层面的保护建议,包括划定不同侧重保护区、排查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重点区、形成“节点—廊道—片区”的省域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空间结构。在文物活化利用上,制定广东制糖工业、商业贸易、华侨文化特色文物主题游径,加强跨区域文物资源整合与协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移动文物 时空分布 区域协同 保护利用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酸枣资源保护及产业化开发利用
3
作者 韩亢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酸枣是商洛地区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处于野生状态,且分布广泛。针对商洛市酸枣资源遭人为破坏严重的现状及涉及问题,结合其经济药用价值和目前市场高需求的实际,提出了有效保护措施,并就酸枣人工栽植及今后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建设... 酸枣是商洛地区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处于野生状态,且分布广泛。针对商洛市酸枣资源遭人为破坏严重的现状及涉及问题,结合其经济药用价值和目前市场高需求的实际,提出了有效保护措施,并就酸枣人工栽植及今后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资源保护 产业化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的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分析
5
作者 庞泽 田国奎 +5 位作者 王海艳 李凤云 潘阳 李明雪 王立春 魏晓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82-86,共5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马铃薯渣的营养价值、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阐述了其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开发前景及有待提升的方面,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马铃薯渣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质、维生... 本文总结分析了马铃薯渣的营养价值、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阐述了其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开发前景及有待提升的方面,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马铃薯渣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通过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其可以转化为高价值产品,如饲料、生物燃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等。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然而,马铃薯渣的高效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限制、市场约束和安全性等,通过采用创新技术和策略,可以将马铃薯残渣从废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营养价值 资源化利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稻城县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保护利用思路分析
6
作者 高竹军 王东 +3 位作者 李忠东 杨金山 胡健 彭相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7-1617,共11页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1)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1)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以各类地貌景观为特点,呈“线状”、“集聚性”分布;(2)受“南北高中间低”地貌格局的影响,地质遗迹的分布受海拔控制十分明显,各类峡谷形态和冰川地貌均有分布。根据地质遗迹不同属性及组合特征,提出了加强地质文化多元融合、合理规划地质旅游产品、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注重各类品牌申创的保护利用思路,从而为稻城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城县 地质遗迹 地质遗产 旅游地质 资源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特色的苏州工业遗产保护框架与再利用模式 被引量:23
7
作者 夏健 王勇 杨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 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框架,灵活运用修缮或改造手段,结合恢复、延续和置换功能等不同方式提出5种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并以此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框架 再利用模式 城市特色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遗迹的保护与利用——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主园区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军 胡晶 《规划师》 2007年第11期45-48,共4页
矿业遗迹可以作为一种设计要素,通过矿山公园的建设来实现对其的保护和再利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主园区规划充分挖掘矿业遗迹和人文历史资源,对遗迹进行分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一期以展示和观赏为主,包括三个景点;规划二期着重利... 矿业遗迹可以作为一种设计要素,通过矿山公园的建设来实现对其的保护和再利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主园区规划充分挖掘矿业遗迹和人文历史资源,对遗迹进行分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一期以展示和观赏为主,包括三个景点;规划二期着重利用现有厂房及周边场地进行不同旅游项目的设置,吸引游客作较长时间的停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遗迹 矿山公园 保护与利用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5
9
作者 鲁晓勇 朱小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5-298,共4页
从降低粉煤灰对环境污染和将其变废为宝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具体介绍了粉煤灰在建材制品、化学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中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大量的可行方案,为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全面推广奠定了一定的... 从降低粉煤灰对环境污染和将其变废为宝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具体介绍了粉煤灰在建材制品、化学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中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大量的可行方案,为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全面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还对粉煤灰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最后对粉煤灰今后应用的重点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综合利用 建材制品 化学工业 农业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王德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4,共9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走向衰落,如何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走向衰落,如何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模式,通过提高单位土地和地上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跨越式提升,从而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找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主导、有志于社区营造的企业参与和农民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旅游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金工业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松文 肖骁 +1 位作者 曾子高 梁经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最近几年中国黄金工业在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实践与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
关键词 黄金工作 环境保护 清洁生产 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初创到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事业的探索之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大勇 曹宏 王思渝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分阶段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物事业,是怎样根据持续发展和变动的中国国情进行调适,在上下求索的艰辛努力中一路走来的。力求鉴往知今,厘清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怎样不断地认识和符合国情,应该坚持什么、完善什么、创新什... 本文分阶段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物事业,是怎样根据持续发展和变动的中国国情进行调适,在上下求索的艰辛努力中一路走来的。力求鉴往知今,厘清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怎样不断地认识和符合国情,应该坚持什么、完善什么、创新什么,以利于分析当前态势,规划未来愿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情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具有六方面的特点。至改革开放前,文物事业虽屡经风波,但总体上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专业队伍建设及各项业务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提出了新的理念和目标,创设了新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当代中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其他文物大国、文明古国相比,优势、特色与不足并存,需要认真总结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遗产 保护利用 符合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太湖富营养化循环环保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亢志华 唐剑 +1 位作者 袁伟 刘华周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0-564,共5页
以太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为目标,以生物修复为手段,以自然发生蓝藻和人工种植水草(水葫芦)为氮磷富集载体,完善蓝藻和水生植物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拓展传统环保产业链条,形成治理与利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环保产业,运用定量测算与定性比较... 以太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为目标,以生物修复为手段,以自然发生蓝藻和人工种植水草(水葫芦)为氮磷富集载体,完善蓝藻和水生植物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拓展传统环保产业链条,形成治理与利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环保产业,运用定量测算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该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预期效果及实施保障进行分析,并对构建太湖氮磷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环保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氮磷污染 生物治理 资源化利用 环保产业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现状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甄莎 高伟明 张忠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7,共7页
矿山公园具有保护矿业遗迹、进行矿业科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矿山公园的发展分为萌芽阶段(2003年以前)、起步与早期发展阶段(2004~2009年)和特色开发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 矿山公园具有保护矿业遗迹、进行矿业科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矿山公园的发展分为萌芽阶段(2003年以前)、起步与早期发展阶段(2004~2009年)和特色开发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分析了矿山公园的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目前还需要从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鼓励多主体参与、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技术和人才支撑等方面来推进矿山公园的建设发展。未来矿山公园必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通过与相关产业融合,丰富矿山公园的旅游产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利用多种营销途径,打造品牌效应,推动自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公园 矿业遗迹保护 生态修复 科普教育 矿山旅游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锅炉排渣热利用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东雄 李锦蓉 +2 位作者 白静利 邢德山 程清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1,共4页
针对大型供热链条锅炉排渣量大,排渣温度高,排渣无热利用措施,灰渣冷却水因汽化耗量大以及汽化蒸汽对锅炉房内的土建结构和设备腐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业锅炉排渣余热利用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分析了节能减排效果。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炉渣 余热利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探析——以江苏省白甸镇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荣洁 冷辉 +2 位作者 王腊春 柳培文 姜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106,111,共5页
节能环保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国际环保产业的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以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为例,分析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产业链特征等方... 节能环保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国际环保产业的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以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为例,分析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产业链特征等方面,明确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并对白甸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从企业、产业、产品、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 资源循环利用 产业链 白甸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微古村镇为产业集聚地的苏南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亚卿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小微古村镇为中心实现产业集聚的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可谓是一石三鸟:一方面可以就近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为小微古村镇历史遗存的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撑;第三,古村镇休闲产业的开发、地方特产的文化品味提炼... 以小微古村镇为中心实现产业集聚的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可谓是一石三鸟:一方面可以就近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为小微古村镇历史遗存的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撑;第三,古村镇休闲产业的开发、地方特产的文化品味提炼、特色农业项目的选择都是利用区域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尝试。文章基于苏南小微古村镇的生存现状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城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古村镇 休闲旅游 文化产业 新型城镇化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建筑木构件及木质文物保护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佳鹤 王超 张斌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3,47,共6页
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总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古建筑木构件及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我国现有技术及其应用实施进展,并基于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木材工业研究所 古建筑木构件 木质文物 木材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有效保护、优化配置与区域产业发展--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从山东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可以了解到,我国土地资源保护、配置和产业发展研究相互割裂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在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消除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征用与垄断交易的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优化配置以及... 从山东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可以了解到,我国土地资源保护、配置和产业发展研究相互割裂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在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消除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征用与垄断交易的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优化配置以及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资源保护 优化配置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广西中草药产业化进程 被引量:24
20
作者 林涛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482-485,共4页
广西中草药种质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中草药物种4623余种,在全国排第二位,仅次于云南。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气候优势,概述了广西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合... 广西中草药种质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中草药物种4623余种,在全国排第二位,仅次于云南。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气候优势,概述了广西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合理高效开发广西中草药资源的5项产业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中草药 资源保护与利用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