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Black Soil Fertility and Maize Yield 被引量:7
1
作者 ZHAO Jinwei ZHOU Lianr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2期24-29,共6页
By two years (2007-2008) located fertilizer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long-term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black soil fertility and crop yield was investigated in Shuangcheng City, ... By two years (2007-2008) located fertilizer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long-term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black soil fertility and crop yield was investigated in Shuangche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could increase the organinc matter, alkalin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could reduce the soil bulk density and improve the field moisture capacity. Field moisture capacity and organic matter of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igh quantities of organic manure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AtB5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fhstest,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by 3.33 g. kg and field moisture capacity increased by 11.25% than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Under the same fertilizat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increasing production range was higher than the single chemical fertilizers' which was from 0.8% to 9.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could increase the nutrient contents of soil and also was the highest productivity contribution to black soil fertility. It was the best fertilization structure of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level and improving the soil fer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oil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soil fertility maize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一次性混施在甘蔗栽培中的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德斌 周连芳 +3 位作者 吴兰芳 刘江娟 陈潇航 李翔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在甘蔗生产上一次性混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增产增收和化肥减施的效果,指导本地农户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减施化肥,提高生产效益,以当地主推品种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以当地甘蔗专业种植大户自配方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无机化肥... 为了研究在甘蔗生产上一次性混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增产增收和化肥减施的效果,指导本地农户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减施化肥,提高生产效益,以当地主推品种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以当地甘蔗专业种植大户自配方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无机化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混施对甘蔗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一次性施用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处理5(施肥本草生物有机肥1455 kg/hm^(2)+盛戈·噻虫嗪药肥1215 kg/hm^(2))在减施化肥近一半的条件下,比对照增产15.16%,经济效益提高1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有机肥+复合肥 混施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定位监测的施肥模式对北京市菜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3
作者 李娜 张蕾 +4 位作者 王胜涛 田云龙 朱昌雄 宋婷婷 李红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3-1310,共8页
基于北京市33个长期施肥定位监测点位的跟踪调研,分析不同施肥措施、施肥年限、施肥类型及种植类型等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大幅度增加了农田土壤各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均值从13.8 g/kg(2008年)增长到25.05 g/kg... 基于北京市33个长期施肥定位监测点位的跟踪调研,分析不同施肥措施、施肥年限、施肥类型及种植类型等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大幅度增加了农田土壤各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均值从13.8 g/kg(2008年)增长到25.05 g/kg(2022年),平均每年增加0.75 g/kg。同时,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增长率最高,均值增长率分别为158.38%和158.67%。相比不施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配施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仅有机肥化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持续的有机肥养分(N+K_(2)O+P_(2)O_(5))投入量小于900 kg/(ha·a)〔相当于有机肥实物投入量约22.5 t/(ha·a)〕时,农田土壤有机质随养分投入量增加而增加。同样的,肥料总养分投入量小于900 kg/(ha·a)时,土壤养分随投入量增加而增加。平原农业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最高,近郊农业区和山地生态涵养区次之,菜田土壤各项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果园(p<0.05)。本研究为北京市耕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长期定位监测 化肥减量增效 种植类型 有机肥化肥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改善辽西北风沙区花生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
4
作者 夏桂敏 樊龙江 +3 位作者 黄亚男 吴毅 郑俊林 迟道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0-460,共11页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N+O)对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N+O、N和O处理在花生生育中期的株高显著高于CK处理,且N+O处理株高在全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N+O处理花针期和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7.3%和15.8%(2021)及14.6%和13.4%(2022)。N+O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总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0.2%和15.8%(2021),19.6%和13.4%(2022),且饱果期荚果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7.4%(2021)和16.9%(2022)。2021年,N+O处理花生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百仁质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4.1%、10.5%和9.1%。2022年,N+O处理花生蛋白质含量较N处理提高了2.4%。综上,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处理提高了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总氮积累,最终提高花生产量并改善花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生长性状 氮素积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孟智勇 +6 位作者 马浩波 李朋 宗胜杰 宋笑龙 王俊生 李岩 冀德红 《种业导刊》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产质量,节省施肥成本,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施氮量不变的基础上设置配施15%(CK)、20%、25%、30%的有机氮共4个处理,对田间烟叶长势和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证施氮量不变,配施...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产质量,节省施肥成本,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施氮量不变的基础上设置配施15%(CK)、20%、25%、30%的有机氮共4个处理,对田间烟叶长势和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证施氮量不变,配施25%有机氮,可以促进株高增高,中部叶最大叶面积增大,有效优化农艺性状;提高色度,减少含青度和挂灰杂色,增加油分,改善烟叶外观质量;香气质变好、香气量增多,杂气、刺激性降低,更大程度提高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至68.03%,中上部烟叶产量增加34.5 kg/hm^(2),产值增加1649.7元/hm^(2),对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在永州植烟地区可以示范推广施氮量不变、有机氮25%+无机氮75%的施肥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 无机肥 肥料配比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熟牛粪氮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氮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4 位作者 薛亮 连彩云 王智琦 罗双龙 段誉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探索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适宜的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水平,为河西绿洲灌区水稻的高产优质施肥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在张掖市甘州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化肥(0%ON)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25%ON)、50%(5... 探索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适宜的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水平,为河西绿洲灌区水稻的高产优质施肥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在张掖市甘州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化肥(0%ON)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25%ON)、50%(50%ON)、75%(75%ON)、100%(100%ON)6个处理,研究有机氮配施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有机氮配施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稻米品质的提升效果尤为显著。有机肥配施处理幼苗成活率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6.36%~17.76%,产量比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7.30%~34.21%。与单施化肥相比,25%ON、50%ON处理产量仅分别降低1.45%、5.74%,并且25%ON处理氮肥利用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机氮配施处理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0.74%~5.93%、直链淀粉含量1.14%~5.14%,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1.92%~4.22%、食味值0.61%~1.83%。25%ON、50%ON处理垩白粒率分别显著降低5.26%、13.16%、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11.76%、17.65%。兼顾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食味品质等综合品质,确定有机氮替代化肥氮25%~50%比例是河西绿洲灌区实现水稻高产、品质提升的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稻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有机肥调控农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银杰 苗玉红 +2 位作者 盛开 于晓娜 张亚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综述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肥的利用现状及供磷潜力,探讨了合理配施有机肥提高作物高效利用磷的生物学潜力,重点阐释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形态转化、提高磷素有效性的机制,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 综述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肥的利用现状及供磷潜力,探讨了合理配施有机肥提高作物高效利用磷的生物学潜力,重点阐释了配施有机肥调控土壤磷形态转化、提高磷素有效性的机制,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磷素固定和吸附、调节土壤化学计量比、改善团聚体结构及增强微生物活性等。针对目前中国有机肥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磷 有机磷 吸附-解吸特性 磷素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甘薯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刘仰生 刘洋 +6 位作者 蔡立平 揭琴 石颖 张震 陈明月 杜德玉 张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4,共8页
本研究以烟薯25为试材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正常水分条件下单施化肥(T1)、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T2)、缺水条件下单施化肥(T3)、缺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T4),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甘薯根系生长、叶片叶... 本研究以烟薯25为试材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正常水分条件下单施化肥(T1)、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T2)、缺水条件下单施化肥(T3)、缺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T4),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甘薯根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系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水处理甘薯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根尖数较正常水分处理均显著减少;T4处理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根尖数较T3分别增加12.04%、16.57%、12.41%、20.90%、23.59%(P<0.05)。缺水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a含量;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较单施化肥均显著增加。缺水处理甘薯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与T3相比,T4处理叶片MDA含量显著降低达24.12%,SOD、C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28%、9.97%,POD活性提高6.90%但差异不显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1.18%、14.03%、14.85%(P<0.05);叶片失水率在离体12、14h时均下降3.5个百分点。缺水显著降低甘薯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和鲜薯产量;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可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其中,T4处理鲜薯产量较T3增加23.27%。综上可知,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缓解缺水对甘薯根系生长的影响,提高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有效延缓叶片衰老,且能使叶片维持较好的水分状况,最终提高甘薯产量。该结论可为甘薯高产栽培中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甘薯 土壤水分 理化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液肥配施对脐橙幼树生长、氮素吸收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肖赢 成臣 +4 位作者 赖金平 庄霞 刘桂东 姚锋先 周高峰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1-2039,共9页
为进一步完善赣南脐橙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有机无机液肥配施技术方案,本研究于2020年,基于等氮施用条件下通过多次人工浇灌水肥方式开展水肥一体化盆栽模拟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包括不施肥处理(CK),有机肥氮替代0%(T1)、30%(T2)、50%(T3... 为进一步完善赣南脐橙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有机无机液肥配施技术方案,本研究于2020年,基于等氮施用条件下通过多次人工浇灌水肥方式开展水肥一体化盆栽模拟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包括不施肥处理(CK),有机肥氮替代0%(T1)、30%(T2)、50%(T3)、70%(T4)及100%(T5)的化学氮,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液肥配施对脐橙幼树生长发育、氮素积累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幼树总干物质量、根冠比、总氮素积累量及其利用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T2时达最高;与T2相比,T1处理总干物质量显著下降16.5%,而有机液肥施用处理间(T2~T5)差异不显著。同时,提高有机肥配施比例有利于不同土层土壤pH值、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而土壤电导率(EC)、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可知,水肥配施条件下,短期内30%有机肥氮与70%化肥氮配施有利于协同提高脐橙幼树干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而较高的有机肥配施比例则更有利于土壤特性的提升。本研究为丘陵山地赣南脐橙园有机液肥应用及水肥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肥 水肥一体化 有机无机配施 赣南脐橙园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马朋辉 宋常吉 +5 位作者 宋静茹 陈伟伟 杨健 方鸣远 吴玉磊 胡亚瑾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4-484,共11页
为探求冬小麦农田减排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以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KB),常规施肥(NP),有机肥等氮替代25%(25%OF)、50%(50%OF)、75%(75%OF)、100%(100%OF)无机肥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 为探求冬小麦农田减排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以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KB),常规施肥(NP),有机肥等氮替代25%(25%OF)、50%(50%OF)、75%(75%OF)、100%(100%OF)无机肥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冬小麦生长期,各施肥处理中75%OF和25%OF处理CO_(2)平均累积排放量最低,分别比NP减少7.62%和15.31%,CO_(2)排放通量具有夏季升高、冬季降低的特征。NP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最高,100%OF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最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对CH_(4)的吸收呈减少趋势。75%OF和100%OF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两年平均累积排放量分别比NP减少92.94%和159.47%。75%OF处理全球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为最低,分别比NP降低27.19%和41.38%。与NP相比,50%OF和75%OF处理冬小麦产量在2018-2020年分别增加15.78%~17.73%和18.64%~23.07%。与NP相比,75%OF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以有机肥等氮替代75%无机肥是西北地区既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又能保证冬小麦优产高效的较优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农田 温室气体 氮肥利用效率 有机无机肥配施 全球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马铃薯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1
作者 刘文倩 曾路生 +2 位作者 赵秀芬 董良欣 房增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等量氮磷钾养分下基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有机肥替代化肥10%(T1)、有机肥替代化肥20%(T2)、有机肥替代化肥30%(T3)、有机肥替代化肥40%(T4)共6个处理,探究有机肥替代不... 为研究等量氮磷钾养分下基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有机肥替代化肥10%(T1)、有机肥替代化肥20%(T2)、有机肥替代化肥30%(T3)、有机肥替代化肥40%(T4)共6个处理,探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产量构成: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提高马铃薯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替代化肥比例为30%(T3)时产量最佳;T3处理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14.56%和2.00%,而小薯率降低15.34%。(2)T2、T3处理的叶片和块茎干物质累积量较CK显著提高46.90%~82.42%和77.09%~85.35%。(3)与CK相比,T2、T3处理的块茎氮吸收量显著增加49.24%~57.56%,根系氮吸收量显著降低34.69%~42.27%,各器官钾吸收量均有显著提高,但磷吸收无显著变化。(4)有机肥替代对氮和钾的肥料利用率较CK有显著提高,但对磷的肥料利用率无显著影响。有机肥替代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施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表现为T3>T1>T2>T4。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在等量氮磷钾养分前提下,有机肥替代化肥30%的施肥配比较为适宜,可在当地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稻轮作下油菜季有机无机配施对稻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王然 黄苗 +7 位作者 王熙媛 柴健力 曾蒲诗语 向俊杰 蒋春艳 鄢圣敏 杨国涛 胡运高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209,共9页
有机无机肥配施作为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油菜季有机无机配施对稻季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油-稻轮作下水稻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兆优5431’为材料,设置油菜季有机肥替代量分别为20%、30%、40%... 有机无机肥配施作为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油菜季有机无机配施对稻季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油-稻轮作下水稻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兆优5431’为材料,设置油菜季有机肥替代量分别为20%、30%、40%、50%和0%共5个处理(T1、T2、T3、T4和T5),分析了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稻米品质对油菜季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并分析了经济效益。结果表明:T2处理下有效穗数最大,达257.85万穗/hm^(2),较T5处理显著增加了18.85%;千粒重在各处理下无显著差异。水稻产量随油菜季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T2处理下最大,为8573.81 kg/hm^(2),相比T5处理增加了10.51%,且差异显著。在T2处理相比其他处理水稻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最低,对改善水稻的外观品质产生积极影响。整精米率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T2、T3、T4处理较T5处理分别提高了4.70%、6.01%、7.80%。与T5处理相比,油菜季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减小了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使用有机肥料施肥,可以明显提升稻米淀粉崩解值,增加食味值。从经济效益来看,T2处理下的经济效益最高,净利润为19329.30元/hm^(2),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T2处理(油菜季有机肥∶无机肥=30%∶70%)可以实现作物的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和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配施 水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农田无机态氮迁移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邝雨欣 张体彬 +5 位作者 程煜 高伟强 梁青 童建康 冯浩 郁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137,共12页
以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在同一施氮量(240 kg·hm^(-2))下,根据等氮替代原则,设置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有机肥氮替代0%(OF0)、25%(OF1)、50%(OF2)、75%(OF3)、100%(OF4)的化肥氮,研究在玉米不... 以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在同一施氮量(240 kg·hm^(-2))下,根据等氮替代原则,设置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别为有机肥氮替代0%(OF0)、25%(OF1)、50%(OF2)、75%(OF3)、100%(OF4)的化肥氮,研究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作物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OF0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OF1~OF4处理)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提高32.95%;其中OF3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52.32%(P<0.05)。(2)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OF1、OF2处理玉米生长发育最佳,产量分别较OF0处理显著提高18.29%和10.90%(P<0.05)。(3)在玉米成熟期,OF1、OF2处理籽粒含氮量分别较OF0处理显著增加23.8%和18.5%(P<0.05),籽粒氮素累积量分别较OF0处理增加1.47%和12.03%。(4)与OF0处理相比,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OF1和OF2处理与其余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在等氮条件下,在渭北地区盐渍化农田中,有机肥氮替代25%化肥氮是可行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盐渍土 有机无机肥配施 无机氮迁移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菌剂对葡萄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的影响
14
作者 周润宇 赖蕾 +6 位作者 张慧珍 张齐 高邦牢 缪成鹏 王群力 惠竹梅 王雪飞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为了实现化肥减量并促进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0.4)B),分析不同... 为了实现化肥减量并促进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0.4)B),分析不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扦插苗的生长、根际土壤和根系构型的影响,为酿酒葡萄实现化肥减量、科学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_(0.6)O_(0.4)B处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锌含量最高,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47.05%、44.54%、9.98%、36.68%和10.00%,较C1处理提高了16.90%、18.62%、10.05%、34.32%和0.48%。O_(1)B、C_(0.6)O_(0.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O1处理显著提高了29.82%和58.82%。C_(0.6)O_(0.4)B较C_(0.6)O_(0.4)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铁含量,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处理120 d后,与其他处理相比,C_(0.6)O_(0.4)B和O_(1)B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新梢生长量、第五节节间长度,且C_(0.6)O_(0.4)B>O_(1)B;所有处理中,C_(0.6)O_(0.4)B处理葡萄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根尖数和分枝数最大,O_(1)B次之;有机肥配施菌剂处理(C_(0.6)O_(0.4)B和O_(1)B)葡萄扦插苗的比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均大于其他处理,而其根组织密度低于其他处理;CK处理的导管数量最少,C_(0.6)O_(0.4)B处理数量最多,O_(1)B处理次之;通过土壤养分含量与根系指标间冗余分析,发现赤霞珠扦插苗根系形态的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有效元素含量)密切相关,证实了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共施对促进扦插苗根系生长的潜力。综合比较,施用有机肥及菌剂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性状、提升葡萄生长状况,其中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剂(C_(0.6)O_(0.4)B)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微生物菌剂 土壤养分 酿酒葡萄 根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张廷格 黄诗浩 +3 位作者 秦明慧 殷涛 李欢 刘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探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烟薯25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即不施肥、单施化肥、25%有机肥+75%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单施有机肥,分别记为T1、T2、T3、T4、T5,研究其对烟薯25号薯块可溶性糖、维生素C... 为探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烟薯25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即不施肥、单施化肥、25%有机肥+75%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单施有机肥,分别记为T1、T2、T3、T4、T5,研究其对烟薯25号薯块可溶性糖、维生素C、氨基酸、多酚、类黄酮含量及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度各处理鲜薯产量均表现为T4>T3>T2≥T5>T1,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与T5处理差异不显著,均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T4、T3处理两年平均鲜薯产量较T1分别提高55.15%、37.14%。块根品质方面,两年平均来看,T4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T5外的其余处理,多酚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以T3处理的最高,T4处理次之;类黄酮含量T3、T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维生素C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T5>T4>T3>T1>T2。由此可知,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显著提高烟薯25号的鲜薯产量和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50%有机肥+50%化肥配施(T4处理)整体表现最优。本研究结果可为鲜食型甘薯合理施肥以及增产提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鲜食型甘薯 鲜薯产量 块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海南橡胶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文娴 郭鑫炜 吴志祥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112,共10页
土壤肥力退化已成为制约橡胶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施肥被认为是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微环境的直接途径,然而目前关于不同施肥方式对橡胶园土壤质量的影响仍不完全清楚。该研究依托12 a橡胶园长期定位样地,基于等氮的原则设置3种施肥处... 土壤肥力退化已成为制约橡胶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施肥被认为是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微环境的直接途径,然而目前关于不同施肥方式对橡胶园土壤质量的影响仍不完全清楚。该研究依托12 a橡胶园长期定位样地,基于等氮的原则设置3种施肥处理:(1)单施化肥(NPK),施肥总量为1.0 kg/株复合肥(N:P_(2)O_(5):K_(2)O=15:9:6);(2)50%化学氮肥+50%经堆肥的有机氮肥(NPKO);(3)50%化学氮肥+50%未经堆肥的有机氮肥(NPKM);以相同区域未施肥的胶园为对照(CK)。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样,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综合评估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1)与CK相比,NPKO、NPKM和NPK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壤pH值、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2.39%~12.92%、17.72%~96.51%和32.28%~97.20%,NPKO处理还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全钾(TK)及速效养分含量(P<0.05)。2)NPKM处理0~10 cm土壤中脲酶活性和10~20 cm土壤中酸性磷酸酶(ACP)、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显著低于CK,其余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显著不差异(P>0.05)。3)3种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NPKO和NPKM中增幅高于NPK。4)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SOC、TK、全磷、铵态氮、碳氮比、MBN、ACP、NAG和过氧化氢酶构成MDS,基于MDS和全量数据集(TDS)的土壤质量指数(SQI)间显著正相关(R^(2)=0.85,P<0.001),说明MDS能代替TDS评价橡胶园土壤质量。5)研究区橡胶园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SQI为0.31~0.78,与CK相比,NPKO和NPKM处理中SQI分别显著提高了75.19%~110.76%和16.34%~36.20%。综上所述,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缓解胶园土壤酸化、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是提高胶园土壤熟化和综合肥力水平可行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微生物量 有机肥 有机无机配施 橡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南亚高山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的影响
17
作者 代蓉 刘苏兴 +3 位作者 王正文 周夏艳 白亚军 曹文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4-2197,共14页
为探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青藏高原山地草甸生产力、植被群落和土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甘南州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9个处理{6个施肥梯度(F1至F6)×3种配施模式[单施有机肥(On)、80%有机肥+20%无机肥(On... 为探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青藏高原山地草甸生产力、植被群落和土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甘南州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9个处理{6个施肥梯度(F1至F6)×3种配施模式[单施有机肥(On)、80%有机肥+20%无机肥(OnCL)、60%有机肥+40%无机肥(OnCH))+不施肥处理(CK)]},系统评价了不同施肥梯度及配施模式对亚高山草甸植被生产力、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P<0.05),提升了84%~292%,但对群落多样性无影响;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P<0.05),分别提升了3%~16%,4%~54%,13%~23%,7%~28%。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施肥量增多呈先升后降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F4中OnCL(N 135 kg·hm^(-2),P2O567.5 kg·hm^(-2);80%有机肥+20%无机肥)为最优处理。本研究结果为退化亚高山草甸的地力提升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 植被群落特征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豫南烤烟产质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程培军 郝浩浩 +13 位作者 李亮 李翔 张翔 王迅 索炎炎 唐培培 司贤宗 徐凤丹 邱岭军 张铭 刘子琦 李倩 闫萌 张谦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探究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设置了有机无机生物肥施用量(0、180、300、600 kg/hm^(2))与化肥配施4个处理进行大田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烟田土壤硬度、微生物数量、烤烟光... 为探究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设置了有机无机生物肥施用量(0、180、300、600 kg/hm^(2))与化肥配施4个处理进行大田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对烟田土壤硬度、微生物数量、烤烟光合参数、氮素钾素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能降低土壤表层和次表层硬度,提高烟叶净光合速率,烤烟增产6.5%~11.8%,团棵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4.2%~63.7%,14.7%~62.1%和9.9%~62.8%。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全氮、全钾和烟碱含量显著性增加,增幅分别为1.4~4.3、2.6~4.0、0.2~0.7、0.1~0.3和0.3~0.9个百分点。综上,有机无机生物肥与化肥配施能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烤烟净光合速率,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优化烤烟化学成分;其中,以化肥+有机无机生物肥(300 kg/hm^(2))配施效果最佳,建议在豫南烟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生物肥 烤烟 土壤硬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肥配施对设施番茄生长、氮素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9
作者 刘婵娟 叶放 +5 位作者 徐顺安 李喆思 刘雅茹 黄路宽 刘奇珍 冯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为研究化肥减施与蚯蚓粪肥配施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大棚田间试验,比较了等氮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配施蚯蚓粪肥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土壤... 为研究化肥减施与蚯蚓粪肥配施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大棚田间试验,比较了等氮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配施蚯蚓粪肥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常规施肥(CF)相比,配施蚯蚓粪肥提升了番茄产量和品质,其中配施25%蚯蚓粪肥处理(V1)表现最优,产量增加了10.67%,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分别提高了34.97%、15.95%和13.76%。配施蚯蚓粪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CF处理分别提升了37.00%~128.36%和159.87%~165.62%,以V1处理的增幅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土壤质量及酶活性显著相关。综合分析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配施25%蚯蚓粪肥是减少设施番茄化肥施用、实现增产提质、培肥土壤的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有机无机肥配施 等氮处理 设施蔬菜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
作者 柯心怡 郑海峰 +3 位作者 令狐莎艺 尚博 徐彦森 冯兆忠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031-8041,共11页
臭氧(O_(3))浓度升高对作物产生胁迫并间接影响地下生态过程,然而这种影响是否受施肥措施和品种差异的调控尚不清楚。利用开放式O_(3)控制熏蒸系统模拟O_(3)浓度升高,探究O_(3)浓度升高、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 臭氧(O_(3))浓度升高对作物产生胁迫并间接影响地下生态过程,然而这种影响是否受施肥措施和品种差异的调控尚不清楚。利用开放式O_(3)控制熏蒸系统模拟O_(3)浓度升高,探究O_(3)浓度升高、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资源限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O_(3)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碳获取β⁃1,4⁃葡萄糖苷酶(BG)活性,并有增加胞外酶矢量长度的趋势,表明高浓度O_(3)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限制。O_(3)浓度升高虽然没有显著影响其它水解酶活性,但O_(3)浓度升高与肥料处理或水稻品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某些酶(如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表明O_(3)浓度升高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受到施肥处理和水稻品种的调节。同时,相较于施用无机肥,有机无机配施显著增加了所有测定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呼吸,缓解了土壤微生物碳限制,加剧了磷限制。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O_(3)浓度升高和施肥措施均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此外,O_(3)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度,并在杂交稻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中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向偏好利用难分解底物发展。因此,O_(3)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可利用性碳和底物组成,进而影响微生物的胞外酶分泌和群落组成,且O_(3)浓度升高的影响受到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微生物资源限制 微生物群落结构 有机无机配施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