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and crystal habit of X-zeolite powder 被引量:2
1
作者 申少华 张术根 +1 位作者 王大伟 方克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The preparation of X-zeolite powder was investigated in hydrothermal system, the crystal growth process of X-zeolite in hydrothermal condi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 The preparation of X-zeolite powder was investigated in hydrothermal system, the crystal growth process of X-zeolite in hydrothermal condi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infrared r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X-zeolite powder with uniform granularity and intact crystal shape can be obtained in hydrothermal system of acid-treated stellerite KG-*5CD*2KG-*9NaOHKG-*5CD*2KG-*9NaAl(OH)4KG-*5CD*2KG-*9H2O; the crystallite size is in the range of 2CD*23μm. The best reaction time of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is 6h. The formation phases of X-zeolite crystal are as follows: dissolution of feedstocks → formation of [SiO4] 4- and [AlO4] 5- tetrahedron, many-membered ring, β cage → formation of crystal nucleus and nano-particle → aggregation growth of nano-particle → coalescence growth of crystallite. The crystal habits of X-zeolite are intimately related with crystallization orientation of β cage in crystal and with its coupling stability on every crystal face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zeolite powder acid-treated stellerite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crystal ha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A GEL POWDERS
2
作者 Li Zhongjun Zhao Qinsheng(Department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Liu Changrang Wang Yuntao(Department of Chemistr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32-35,共4页
Silica gel powders,with particle diameter in the range 10 to 20 nm,were prepared from water glass using ethyl acetate as a latent acid reagent.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DTA, TEM, FTIR, BET and some other ... Silica gel powders,with particle diameter in the range 10 to 20 nm,were prepared from water glass using ethyl acetate as a latent acid reagent.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DTA, TEM, FTIR, BET and some other experiment methods. The process of silica solgel formation and the thermal behavior as well as phase change of the silica powders during heattreat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heattre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pparent density of the silica powders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process water glass SILICA GEL powder prepa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研制
3
作者 王志伟 徐琼 +3 位作者 宋春宏 范晗之 胡雪莲 曲勤凤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冻干保护剂组合为脱脂乳粉14%,海藻糖5%,抗坏血酸钠2%;在均匀性试验中,阳性样品(CODE 1和CODE 2)F值分别为1.69和0.91,均小于F临界值F0.05(9,10)=3.02,符合要求;能力验证样品于25℃和37℃储藏14 d、4℃和-20℃储藏120 d后,阳性样品均检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短期运输稳定性和长期储藏稳定性良好。该方法能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样品制备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离氨基酸呈味分析结合SPME-GC-MS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
4
作者 侯智勇 张浩 +4 位作者 易宇文 王林 杨静 胡佳莉 张静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寻求预制豆豉粉的最佳干燥方式,通过游离氨基酸、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与电子鼻(E-nose)技术检测4种豆豉...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寻求预制豆豉粉的最佳干燥方式,通过游离氨基酸、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与电子鼻(E-nose)技术检测4种豆豉粉干燥后的氨基酸、化合物变化。游离氨基酸检测结果表明精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使豆豉呈现苦味、鲜味、甜味、酸味,是主要的呈味氨基酸。采用SPME-GC-MS共检出50种化合物,醛类10种、醇类8种、酯类6种、烯类7种、烷类3种、酮类3种、酸类3种、硫醚类5种、苯酚类5种;豆豉粉主要由酯类(27.79%~42.97%)、烷类(23.51%~28.06%)和醛类(10.03%~22.49%)构成。气味活度值确认3-甲基丁醛是对风味影响最大的关键化合物,邻-异丙基苯、庚醛、壬醛、苯甲醛、正戊烯、氯甲烷、2,3-戊二酮、羰基硫、茴香脑、四甲基吡嗪、甲苯是对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研究发现真空冷冻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氨基酸的鲜味有较大影响,不同干燥方式的传热条件及其他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化合物含量变化。该研究结果对豆豉粉深加工中风味形成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豆豉粉 干燥方式 游离氨基酸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子蛋白SbES高密度重组表达和粉剂研发
5
作者 杨扬 陈奕鹏 +3 位作者 王茂存 章淑艳 刘先宝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pastoris X-33(pRICZA::SbES),对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条件、菌体破碎条件及适宜喷雾干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在pH 6.5、温度28℃和菌体浓度180 g/L条件下诱导108 h,可获得最大表达量;目标异源表达菌株15%菌体浓度,在300 W功率下超声40 min,可获得最大的SbES蛋白量;SbES蛋白最适的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在5%麦芽糊精,干燥塔出风口温度为140℃的条件下干燥,SbES蛋白可保存最大的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激发子蛋白SbES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子蛋白 异源表达 高密度发酵 粉剂制备 植物蛋白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佩禹 姚萍屏 +7 位作者 徐宇轩 周海滨 王兴 邓敏文 康丽 陈琦 林永强 袁仔豪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外部对制动闸片施加压力使其与高速运转的制动盘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过程消耗动能从而达到减速与制动的目的。闸片材料在制动过程发生损耗,其性能是影响高速列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 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外部对制动闸片施加压力使其与高速运转的制动盘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过程消耗动能从而达到减速与制动的目的。闸片材料在制动过程发生损耗,其性能是影响高速列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综合性能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商用高速列车闸片材料,具有满足更高时速高速列车制动需求的潜力,从组元设计、制备工艺、服役性能3个方面综述了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研究进展,阐述了常见组元对材料宏观性能与组织的影响;介绍了铜基粉末冶金制备工艺流程与重要工艺;探讨了极端服役条件下闸片材料制动性能的评价体系与变化规律;展望了更高速度级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的理论设计与应用方向。深入研究组元之间协调匹配性,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材料测试成本,是未来获取新型强韧化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铜基粉末冶金材料 闸片 制备工艺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212超导线材研究进展
7
作者 熊志坤 杨芳 +5 位作者 金利华 贺一轩 冯建情 王大友 闫果 张平祥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 Bi_(2)Sr_(2)CaCu_(2)O_(8+x)(Bi-2212)超导体有很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极高的上临界磁场,以及在高场下具有优异的载流性能,这使得Bi-2212成为制备高场超导磁体的绝佳材料。并且,Bi-2212是唯一可以制备成各向同性圆线的高温超导材料,极大地简化了Bi-2212超导电缆和线圈的制备工艺。所以Bi-2212在强磁场领域,如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和未来可控核聚变装置等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简述了Bi-2212多芯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装管工艺以及相应的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线材加工技术和部分熔融热处理工艺等,总结了影响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Bi-2212超导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材料 Bi-2212线材 线材制备 粉末装管法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抛光粉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贾培杰 胡艳宏 +4 位作者 柳召刚 吴锦绣 段金胜 范君昌 李沂霖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对稀土抛光粉抛光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铈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并加法制备稀土抛光粉的前驱体。所制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处理后可以得到最终的抛光粉产品。在研究过程中,对制备参数进行探究,其中包括稀土溶液浓度...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对稀土抛光粉抛光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铈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并加法制备稀土抛光粉的前驱体。所制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处理后可以得到最终的抛光粉产品。在研究过程中,对制备参数进行探究,其中包括稀土溶液浓度、滴加速率、搅拌速率、沉淀温度、聚乙二醇分散剂(PEG-1000)的使用量、陈化温度及陈化时间。经过系统的实验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氯化稀土溶液质量浓度为225 g/L、滴加速率为2.5 mL/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沉淀温度为45℃、分散剂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陈化温度为45℃、陈化时间为4 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前驱体的粒度D50为1.229µm,而最终抛光粉的粒度D50为1.087µm。此外,抛光粉的均齐度R达到了1.85,抛蚀量也达到了0.4732 mg/(cm^(2)·min)。与传统生产抛光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省去了球磨或气流粉碎的工序,直接得到了符合客户需求的稀土抛光粉。该研究的制备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优化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抛光粉 制备工艺 粒度 抛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9
作者 高闯 牟晓明 +6 位作者 王思嘉 于楷鸿 于永波 王洪林 郭建斌 曹剑武 刘发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统地总结了烧结工艺,包括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对AlON原料粉体和陶瓷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对AlON透明陶瓷光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AlON透明陶瓷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N透明陶瓷 AlON粉体制备方法 烧结工艺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金属硼化物超高温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峻西 段娟 +2 位作者 刘镇源 张达 梁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6,共15页
多主元素概念的提出为开发适用于先进涡轮机发动机、核反应堆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等极端环境的新型高熵陶瓷材料开辟了广阔前景。作为一种新型高熵陶瓷,高熵金属硼化物具有高硬度、高温强度、低热导率和抗辐照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多主元素概念的提出为开发适用于先进涡轮机发动机、核反应堆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等极端环境的新型高熵陶瓷材料开辟了广阔前景。作为一种新型高熵陶瓷,高熵金属硼化物具有高硬度、高温强度、低热导率和抗辐照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详细综述了高熵金属硼化物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技术,评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在超硬陶瓷和超高温陶瓷领域研究进展的概述,揭示了高熵金属硼化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前沿地位。最后,对高熵金属硼化物的未来研究方向(如先进粉体制备技术、高效陶瓷烧结技术、机器学习和计算机模拟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促进其制备、性能提升和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金属硼化物 粉体制备 陶瓷烧结 结构特性 超硬陶瓷 超高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的培养基配方优化及菌粉制备
11
作者 王艳妮 孙飞龙 +2 位作者 何琪钰 潘禹澄 井欣蕊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配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离心速度、保护剂种类及菌泥与保护剂的质量比例,以制备纳豆芽孢杆菌菌...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配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离心速度、保护剂种类及菌泥与保护剂的质量比例,以制备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并将其应用于炒青绿茶中。通过定期检测绿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及感官情况,评估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体积分数1.5%、酵母膏体积分数1.5%、KH_(2)PO_(4)体积分数1.5%。在此条件下培养,活菌数高达9.4×10^(9)个/mL。优化后菌粉的活菌数稳定为7.35×10^(9)个/mL。放置1年后,添加菌粉的样品中,茶多酚含量从21.75%降至15.01%,叶绿素含量从2.68 mg/g降至1.98 mg/g;未添加菌粉的样品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降至14.44%和1.69 mg/g。研究为纳豆芽孢杆菌的高效生产及绿茶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菌粉制备 绿茶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饱和磁通密度铁基非晶纳米晶磁粉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鹤龙 史贵丙 +1 位作者 王丽 李宗臻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6,共9页
非晶纳米晶软磁复合磁粉芯具有优异的恒导磁特性、直流偏置特性、低损耗特性以及抗饱和磁化特性,因而在电感器、滤波器、扼流线圈等小型化、高频化、大功率化元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高饱和磁通密度(B_(s))铁基非晶纳米晶... 非晶纳米晶软磁复合磁粉芯具有优异的恒导磁特性、直流偏置特性、低损耗特性以及抗饱和磁化特性,因而在电感器、滤波器、扼流线圈等小型化、高频化、大功率化元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高饱和磁通密度(B_(s))铁基非晶纳米晶磁粉芯研究进展展开综述。详细介绍了高B_(s)铁基非晶纳米晶磁粉芯的发展、制备工艺以及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提升的研究方向,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磁通密度 非晶纳米晶磁粉芯 制备工艺 高频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铝粉负载铁单原子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基丞 刘宣 +2 位作者 郑春莉 李鑫哲 曲文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201,共9页
为提高微米级铝粉的燃烧效率及其对含能分子的催化性能,基于化学气相转移(CVT)方法,制备了微米级铝粉负载铁单原子的催化剂Fe_(1)/A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X射线吸收精细... 为提高微米级铝粉的燃烧效率及其对含能分子的催化性能,基于化学气相转移(CVT)方法,制备了微米级铝粉负载铁单原子的催化剂Fe_(1)/A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单原子催化剂的负载量、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同步热分析(TG-DSC)对比了CVT方法改性前后材料的热反应性能,并研究了系列材料对1,1′-二羟基-5,5′-联四唑羟胺盐(TKX-50)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基于CVT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铁物种呈现出原子级别的高度分散,使用CVT法可在铁单原子含量及催化剂产量等方面实现可控制备;系列单原子催化剂的热反应性能及其对TKX-50的热催化分解性能较未改性铝粉均表现出显著提升,其中铁负载量(质量分数)为5.0%的Fe_(1)/Al对TKX-50具有最佳催化效果,热催化分解两阶段的反应峰值温度较未改性铝粉降低了19.3℃和39.1℃。该研究实现了铝粉为载体的单原子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为微米级铝粉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铝粉 单原子催化剂 化学气相转移 可控制备 TKX-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姚忠樱 常逸文 +5 位作者 罗桂敏 崔鸽 张洪波 任瑞康 任佳乐 旷峰华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7,共9页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集成电路基板、电器绝缘材料、电子封装、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高科技尖端领域。介绍高纯超细α-Al_(2)O_(3)粉体主要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及其新型制...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集成电路基板、电器绝缘材料、电子封装、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高科技尖端领域。介绍高纯超细α-Al_(2)O_(3)粉体主要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及其新型制备方法、固相法及其新型制备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反应机理、特点和优缺点等进行分析。此外,还对国内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 超细 氧化铝粉体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金粉的还原法制备及共烧特性研究
15
作者 张晓杰 幸七四 +2 位作者 姚志强 朱俊宇 李文琳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水溶液中,以阿拉伯树胶为保护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a)为结构导向剂,组氨酸(His)还原HAu Cl4制备片状金粉。研究了用量(摩尔比)、温度、初始p H对金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二维微米片状金粉的最佳条件:n_(His):n_(Au)=1:1,... 在水溶液中,以阿拉伯树胶为保护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a)为结构导向剂,组氨酸(His)还原HAu Cl4制备片状金粉。研究了用量(摩尔比)、温度、初始p H对金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二维微米片状金粉的最佳条件:n_(His):n_(Au)=1:1,n_(Dia):n_(Au)=3:2,温度40℃,反应液初始p H=1.2,得到片径3~4μm,厚度100~300 nm的六边形和三角形片状金粉。与国产LTCC生料带共烧,该片状金粉表现出优异的烧结匹配性和低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金粉 制备 组氨酸 LTCC 共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肠膜魏斯氏菌MbWp142冻干菌粉工艺优化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16
作者 黄芳 吴佳敏 +4 位作者 陈锶 洪真真 范铮 黄娟 黄燕燕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试验旨在优化类肠膜魏斯氏菌MbWp142冻干菌粉工艺,研究其储藏稳定性。试验确定了MbWp142最佳离心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冻干保护剂配方,进一步提高冻干菌粉的存活率,探究冻干菌粉储藏稳定性。结果显示:MbWp142的最佳离心条件为8... 试验旨在优化类肠膜魏斯氏菌MbWp142冻干菌粉工艺,研究其储藏稳定性。试验确定了MbWp142最佳离心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冻干保护剂配方,进一步提高冻干菌粉的存活率,探究冻干菌粉储藏稳定性。结果显示:MbWp142的最佳离心条件为8 000 r/min离心30 min;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6%、细菌学蛋白胨添加量4%、脱脂乳粉添加量3%的条件下,冻干菌粉存活率高达96.67%,比未加冻干保护剂的菌粉存活率提高了79.12%,且菌粉能够在-20℃下储藏28 d以上。研究表明,试验所用工艺明显提升了MbWp142冻干菌粉活力,可为制备饲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肠膜魏斯氏菌 冻干保护剂 菌粉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17
作者 姜文平 庞兴志 +2 位作者 何娟霞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2,共14页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有高温烧结和搅拌摩擦焊接两大类,其中高温烧结主要包括热压烧结、无压传热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与激光烧结。目前高温烧结存在着烧结温度低时力学性能不足与烧结温度过高时钙磷化合物热分解严重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接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本文介绍了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的上述制备工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阐述了高温烧结机理、烧结过程是否加压等工艺因素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对钙磷化合物影响较小的搅拌摩擦焊接和微波烧结这两种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总结了各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评价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 粉末冶金 搅拌摩擦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碲铜粗硒物料制备4N硒粉工艺研究
18
作者 叶招春 叶远志 +2 位作者 张飞 罗钊荣 钟志燕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680,共9页
以高碲铜粗硒为原料,研究了采用高温氧化—水溶-低温还原—升温转型工艺制备4N硒粉,考察了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对粗硒提纯制备4N硒粉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理论分析了硒的还原反应及硒碲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550℃、氧化时间3.... 以高碲铜粗硒为原料,研究了采用高温氧化—水溶-低温还原—升温转型工艺制备4N硒粉,考察了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对粗硒提纯制备4N硒粉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理论分析了硒的还原反应及硒碲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550℃、氧化时间3.0 h、氧气流量2.5 m^(3)/h、还原温度25℃、还原剂水合肼浓度15%、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终点溶液pH=6.5、转型温度55℃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硒产品能达到4N硒粉标准。该法可为生产高纯度4N级硒提供一种新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碲铜粗硒 制备 4N级硒粉 水合肼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过敏功能
19
作者 汤纯 徐长隆 +3 位作者 宋佳 余萍 苏美玲 王小海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该研究以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为菌种,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并通过斑马鱼试验验证该菌株对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 该研究以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HCS08-005为菌种,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并通过斑马鱼试验验证该菌株对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5 h,接种量5%,菌泥与冻干保护剂比例1∶3(kg∶L)。在此优化条件下,冻干粉活菌数为6.40×1011 CFU/g。斑马鱼对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MTC)为500μg/mL,且不同质量浓度的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均能极显著降低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P<0.01)。因此,发酵粘液乳杆菌HCS08-005冻干粉具有抗过敏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冻干粉 制备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抗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工艺研究
20
作者 路文 施善林 +2 位作者 舒方霞 赵宣泊 张家赫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2,共8页
针对目前超细镍粉制备存在的粒度分布控制和防氧化问题,本文以硫酸镍为原料,提出采用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体系制备超细镍粉的方法,并采用SEM、XRD等表征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镍粉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水合肼还原工艺优... 针对目前超细镍粉制备存在的粒度分布控制和防氧化问题,本文以硫酸镍为原料,提出采用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体系制备超细镍粉的方法,并采用SEM、XRD等表征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镍粉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水合肼还原工艺优化条件为还原温度333.15 K、还原时间150 min、溶液pH8.0~8.5、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1.25 mol/L、水合肼与镍离子物质的量比1.35、六偏磷酸钠质量浓度1.5‰,在此条件下,镍还原率可稳定在99%左右;镍粉还原沉淀过程中引入适量的硼氢化钾,可克服水合肼还原所具有的诱导期,改善镍粉粒度的可控制性,在试验条件下,加入8.37×10^(-3)g/L硼氢化钾可以使镍粉粒径达到1μm以下;采用氢气还原镍粉可以降低产物氧含量,控制粉末颗粒的长大幅度,在还原温度673.15 K、还原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镍粉含氧量为0.56%,粒径为0.51μm;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镍粉纯度高于99.5%、粒度0.5~1μm、比表面积3.6~4.24 m^(2)/g、松装比重0.5~0.6 g/cm^(3),该指标由于国内同类产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本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镍粉制备过程中引入硼氢化钾控制粒径范围及采用氢还原进行防氧化处理,此方法工艺流程短、劳动环境好、无污染,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镍粉 水合肼 还原法制备 防氧化技术 粒度控制 比表面积 松装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