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作者 杨靖 焦童 +4 位作者 董宇娇 姚晨雨 孔群钰 石婕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筛选,共收集4 008例有完整数据的患者。首先对各特征基线进行分析,再利用XGBoost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值对各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和归因;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28个变量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模型之后,按照变量重要性排序及临床经验,筛选8个变量,重新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48(0.938,0.958)、0.797(0.738,0.856)。SHAP图显示CEA、CA125、FIB、嗜酸性粒细胞、PLT、D-二聚体升高和TT缩短均会增加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结论 基于XGBoost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以特征子集实现了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XG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数据下城市洪涝模拟及风险评估
2
作者 吴立舟 李华 +3 位作者 张鹏 钱虹燕 康飞 谭光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5,共9页
为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和减灾能力,以镇巴县为例,探讨洪涝灾害的耦合成灾过程及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降雨数据和洪涝灾害统计,揭示该地区洪涝灾害的频发和严重性,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高精度地形... 为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和减灾能力,以镇巴县为例,探讨洪涝灾害的耦合成灾过程及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降雨数据和洪涝灾害统计,揭示该地区洪涝灾害的频发和严重性,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并结合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WAT)进行洪涝模拟,提供准确灾害数据支持。构建基于多要素风险评估矩阵,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洪涝风险指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确认14个Ⅳ级风险区域,且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高。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耦合成灾模拟与风险评估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识别高风险区域。针对高风险区域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包括提升防洪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开展灾害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土地规划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城市洪涝 风险评估 无人机 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发育毒性体外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雒欢 陶功华 肖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1-638,共8页
神经发育毒性(DNT)评估是化学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但传统动物实验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局限性,开发体外测试方法可为高效筛选化学品DNT效应提供新路径。本文概述DNT体外测试组合(DNT IVB)的发展目标及测试方法,重点分析单细胞模型... 神经发育毒性(DNT)评估是化学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但传统动物实验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局限性,开发体外测试方法可为高效筛选化学品DNT效应提供新路径。本文概述DNT体外测试组合(DNT IVB)的发展目标及测试方法,重点分析单细胞模型、3D培养体系及器官芯片等技术的应用进展,并结合整合测试与评估方法,探讨DNT IVB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DNT IVB结合整合测试与评估方法可显著提高化学品DNT评估效率与精准度,未来研究应聚焦开发更接近体内生理环境的类器官模型,建立科学、高效的化学品DNT评估体系,加速推动DNT IVB在全球监管层面的认可与应用,为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毒性 神经干细胞 体外测试组合 体外测试模型 风险评估 毒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评估工具的比较
4
作者 朱利思 汤曼力 +3 位作者 谭杰 胡露红 肖欢 张严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7-41,共5页
目的 比较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RAPT)、创伤血栓评分系统(TESS)、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AUTAR)、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对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科学选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评估工具提供参... 目的 比较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RAPT)、创伤血栓评分系统(TESS)、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AUTAR)、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对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科学选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318例住院创伤患者,应用RAPT、TESS、AUTAR、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估,计算各评分表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RAPT、TESS、AUTAR、Caprini四种评估工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860、0.653、0.578;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5、6.5、15.5、9.5分;灵敏度分别为88.7%、84.9%、57.7%、65.1%;特异度分别为70.3%、74.1%、75.5%、47.2%。结论 RAPT、TESS、AUTAR、Caprini评估工具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其中TESS用于创伤患者的预测效力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 创伤血栓评分系统 AUTAR血栓风险评估表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预测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降水模拟研究进展及展望
5
作者 苏鹏 徐伟 +3 位作者 陶凯 翟广然 廖新利 孟晨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目的】热带气旋降水模拟评估是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基础。针对热带气旋降水模拟方法差异不清等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从热带气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角度,系统综述了四类模型的特点、进展... 【目的】热带气旋降水模拟评估是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基础。针对热带气旋降水模拟方法差异不清等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从热带气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角度,系统综述了四类模型的特点、进展、适用性以及代表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四类模型的发展做出建议与展望。【结果】结果表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模拟信度较高,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工作;统计模型能够构建大量仿真热带气旋,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重现期的估计;物理模型能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较好地解释热带气旋降水物理机制;机器学习模型灵活性强,能和其他模型组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结论】未来除进一步完善相关模型外,还需加强降水与次生灾害之间的协同以及新技术在降水模拟上的应用,实现热带气旋降水的快速与精准预估,更好地为区域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防范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模型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机器学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倩 张彩虹 +1 位作者 郭洪花 麦惠盈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8-297,共10页
目的: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提取文献基本特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模型的构建情况、模型性能、模型预测因子及呈... 目的:对中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提取文献基本特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模型的构建情况、模型性能、模型预测因子及呈现方式等信息。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2.34%~86.4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6~0.938。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logistic回归分析、机器学习、Rothman Keller模型。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和慢病是常见的预测因子。结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型性能差异较大,整体偏倚风险高,未来研究应重视对模型性能多维度验证,丰富模型构建方法与呈现形式,构建偏倚风险低、实用性强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中老年人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肺癌筛查工具分析
7
作者 徐百川 王艳 +3 位作者 张彭 李艺婷 刘飞来 谢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47-3852,3860,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LC)是呼吸系统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疾病,COPD是LC的独立高危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给临床诊疗带来挑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因此前期筛查十分重要。本文从COPD-LC的研究现状出发,全面介绍了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LC)是呼吸系统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疾病,COPD是LC的独立高危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给临床诊疗带来挑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因此前期筛查十分重要。本文从COPD-LC的研究现状出发,全面介绍了现有的筛查工具情况,包括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COPD-LC筛查(LUCSS)评分及其改进版COPD-LUCSS-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评分,以及其他COPD-LC风险预测模型等。通过客观分析现有筛查工具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开发新筛查工具的对策及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未来COPD-LC的筛查研究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肿瘤 慢性病共病 筛查工具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驾型车辆换道的横向控制权分配策略
8
作者 万金涛 刘宏飞 +1 位作者 郭宇鑫 许淼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8,共15页
在驾驶员与智能系统并行协同进行换道控制的过程中,频繁或大幅度变化人机间的控制权重可能导致人机冲突和驾驶不适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预先分配和实时分配的横向人机驾驶权重分配策略,旨在实现车辆控制权的合理分配.该策... 在驾驶员与智能系统并行协同进行换道控制的过程中,频繁或大幅度变化人机间的控制权重可能导致人机冲突和驾驶不适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预先分配和实时分配的横向人机驾驶权重分配策略,旨在实现车辆控制权的合理分配.该策略包括构建包含横向预瞄误差及横向加速度双决策函数的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以表征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特性;构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器作为共驾控制系统,并以五次多项式为基础设计车辆换道轨迹;设计包含风格系数、预瞄时间以及路面附着系数的驾驶权预先分配方法,同时以风险度、人机冲突量设计权重的实时分配准则,并引入调整量以防止权重频繁变化.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人机意图一致时,该策略明显减轻了驾驶员负担;行车风险较高时,驾驶权重向系统转移,使其能适时介入,保障行车安全;当人机意图出现分歧,且驾驶风险较低而人机冲突较大时,确保控制权以定值向驾驶员转移,使车辆能够遵循驾驶员的意图行驶,同时整体控制效果优于定权重控制策略.驾驶员在环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当驾驶员适应控制系统的适量介入时,该策略可为不同风格的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换道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预瞄驾驶员 风险评估 模型预测控制 驾驶权分配 人机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物资质量预测方法
9
作者 戴建卓 陈昱彤 +1 位作者 张思聪 陶加贵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设备质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变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序列分成若干简单子序列,同时利用经验小波分解算法分解残差序列,对于得到的子序列,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对各种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汇总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相较于其他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RMSE达到0.174,MAE达到0.143,MAPE达到13.360,对于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风险防控 质量评估指标 变模态分解 经验小波分解 序列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Ms-toolbox预测气候变暖趋势下辽宁省三裂叶豚草潜在入侵区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迪 曲波 +2 位作者 周斌 张依然 刘智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明确气候变暖对三裂叶豚草的潜在适生区域的影响并揭示三裂叶豚草潜在扩散路径及规律,文章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模拟气候变暖条件下三裂叶豚草在2050年潜在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拟合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情况下(RCP4.5),三裂叶豚... 为明确气候变暖对三裂叶豚草的潜在适生区域的影响并揭示三裂叶豚草潜在扩散路径及规律,文章选取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模拟气候变暖条件下三裂叶豚草在2050年潜在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拟合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情况下(RCP4.5),三裂叶豚草扩散面积相比2019年增加了10919.9 km^(2),其中中度和高度适生区分别增加了3137.32 km^(2)和7782.58 km^(2),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1.24%和3.07%;拟合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情况下(RCP8.5),三裂叶豚草中高度适宜区面积相比2019年增加了6932.2 km^(2),中度和高度适宜区面积分别增加了2554.81 km^(2)和4377.11 km^(2),面积占比增加了1.01%和1.73%,说明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没有加速三裂叶豚草的快速扩张。高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情况下,扩张方向大致相同,均表现为为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其一为以中部平原地区为中心向西北方向的锦州、阜新扩张,由原来的低度适生区转变为高度适生区,西部沿大小凌河方向扩张;其二为沿辽宁中部河流向西南方向扩张,营口盘锦沿海地区扩散趋势明显。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高程对三裂叶豚草生境适宜度的贡献率最高,占47.4%,且高程处于0-200m的范围内、坡度处于0度左右的区域三裂叶豚草适宜性指数较高,说明三裂叶豚草适合分布在高程较低、坡度较缓的平原区域。该研究结果为三裂叶豚草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入侵风险预警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物种 预测 SDMs-toolbox MaxEnt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艳 王哲芸 +4 位作者 金花 陈晨 张驰 苏云艳 余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5-30,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心脏外科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750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70%患者作为建模组(525例),30%患者作为验证组(225例)... 目的构建并验证心脏外科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750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70%患者作为建模组(525例),30%患者作为验证组(22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术后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并对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有122例发生皮肤撕裂伤,发生率2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皮肤撕裂伤史、淤斑、低氧血症、失禁相关性皮炎、谵妄、类固醇药物使用数量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上述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绘制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灵敏度为0.691,特异度为0.802。模型在验证组测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灵敏度为0.776,特异度为0.705。结论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快速识别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风险、及时提供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皮肤撕裂伤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心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欣 张向毅 +6 位作者 崔盈佳 裴志怡 林佳艺 岳雯静 王子涵 康晓凤 祝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2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完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与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模型总体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ROC曲线的AUC为0.67~0.96。11项研究完成了内部验证,5项研究进行了外部验证。囊袋和(或)电极重置/装置升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年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用抗凝药是DRI的预测因子。结论:目前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较好,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需在数据来源、变量筛选、模型评价等方面提高研究质量,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完善现有模型的外部验证,并积极研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设备感染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华倩 张梦 +2 位作者 马晓雯 李敏 朱宁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H-L)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同法抽取基本资料匹配的21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并编制用药偏差简易风险评分量表。结果建模组有245例(61.25%)发生用药偏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照护者、用药史是否完整、半年内门急诊或住院经历、长期使用药物数量、服用高风险药品、服药依从性是患者发生用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L检验拟合效果P=0.8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826;验证组的AUC为0.925,预测正确率为88.57%;最终编制了总分值为10分、截断值为4分、AUC为0.913的简易风险评分量表,评分量表的预测正确率为85.24%。结论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预测用药偏差的发生;简易评分量表可供临床医护人员测评用药偏差高风险患者,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发生用药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用药安全 服药依从性 高风险药品 风险预测模型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爽 王琴潞 邹海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对国内外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状况、预测因子及性能进行系统整合。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提取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建立模型的研究对象、预测... 目的:对国内外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状况、预测因子及性能进行系统整合。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提取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建立模型的研究对象、预测因子、结局、分析4个方面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我国研究较多,研究对象以老年人为主,模型构建方法有Logistic回归模型、机器学习两类,模型展示以根据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得出风险评分公式为主,出现频次最高的3项预测因子为合并症、年龄、多重用药。结论:纳入的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研究整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可应用可视化的模型展示方式,建立偏倚风险低、预测性能好、临床实用性高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护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的解读与启示
15
作者 周新艺 孙建华 +7 位作者 王晓杰 邓海波 王磊 朱丽筠 邵曼娜 杨妮 马玉芬 徐园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2-56,共5页
解读BMJ最新发表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对获取高质量数据集、进行结局事件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性能、评估临床适用性及清晰透明的报告结果5个关键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护理领域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问题及局限... 解读BMJ最新发表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对获取高质量数据集、进行结局事件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性能、评估临床适用性及清晰透明的报告结果5个关键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护理领域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问题及局限性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未来护理领域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向临床实际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临床风险预测模型 外部验证 评估 高质量数据集 结局事件 临床适用性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评价
16
作者 单娇 包小源 +1 位作者 龚志忠 曹煜隆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价当前我国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以期为规范研究过程和报告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底的国内医院感染相关预测模型研究,研究团队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交叉核对提取资料... 目的评价当前我国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以期为规范研究过程和报告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2年底的国内医院感染相关预测模型研究,研究团队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交叉核对提取资料后,应用临床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的评估工具(prediction model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PROBAST)评价方法学质量,使用个体预后与诊断预测模型研究报告规范(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a multivariable pre⁃diction model for individual prognosis or diagnosis,TRIPOD)声明评价研究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81篇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研究,PROBAST偏倚风险评估的平均完成度为58.11%±13.88%,TRIPOD声明报告质量的平均完成度为56.11%±16.35%。方法学缺陷主要存在于数据来源、未考虑数据复杂性与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子等,报告质量中风险分层、样本量估算与补充信息等条目未报告或报告不全面。结论国内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研究存在方法学缺陷与不完整的报告情况,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适用性,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测模型 临床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的评估工具 个体预后与诊断预测模型研究报告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与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坤 黄浩 +1 位作者 朱红 刘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比较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与STRATIFY量表对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纳入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病人515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STRATIFY量表进行资料... 目的:比较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与STRATIFY量表对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纳入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病人515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STRATIFY量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共发生跌倒30例。STRATIFY量表的敏感度为63.33%,特异度为69.46%,阳性预测值为0.12%,阴性预测值为99.97%,曲线下面积(AUC)为0.690。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68.89%,阳性预测值为0.14%,阴性预测值为99.98%,AUC为0.809。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AUC明显大于STRATIFY量表(P=0.0018)。结论:华西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能够有效识别跌倒高风险的老年住院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老年人 跌倒 风险评估 预测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的建立 被引量:18
18
作者 遇晓杰 闫军 +5 位作者 苏华 张剑峰 薛成玉 董锐 谢平会 郑晓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8,共6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及奶户进行抽样调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原料奶中的特征性致病菌,追溯分析其来源,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采取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建立了原料奶中S.aureus的最适生长模型。同时,结合S.aureus...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及奶户进行抽样调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原料奶中的特征性致病菌,追溯分析其来源,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采取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建立了原料奶中S.aureus的最适生长模型。同时,结合S.aureus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对黑龙江省原料奶收购过程的调查,应用Palisade公司开发的@RISK软件完成了原料乳中S.aureus的风险评估报告。最终建立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X联合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新菊 孙燕 +4 位作者 李雁 崔潇镱 李金峰 刘武 张润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探究FRAX联合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 00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位患者均行FRAX评估和DXA检查。分析不同性别患者FRAX评估骨折风险情况,记录L2-4前后位和侧位... 目的:探究FRAX联合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 00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位患者均行FRAX评估和DXA检查。分析不同性别患者FRAX评估骨折风险情况,记录L2-4前后位和侧位各年龄段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结果、L2-4前后位和侧位各年龄段骨折检出率和不同部位骨折结果。结果:男女髋部骨折风险经FRAX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部位骨折风险女性患者均高于男性(P<0.01)。3 000例患者前后位BMD测定结果中,529例T值>-1.0 s,-1.0 s≥T值>-2.0 s者1 426例,-2.0 s≥T值>-2.5 s者572例,455例T值≤-2.5 s。3 000例患者侧位BMD测定结果中,424例T值>-1.0 s,-1.0 s≥T值>-2.0 s者717例,-2.0 s≥T值>-2.5 s者808例,1 181例T值≤-2.5 s。L2-4前后位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34.80%(T值≤-2.0 s)和15.60%(T值≤-2.5 s),侧位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57.60%(T值≤-2.0 s)和39.37%(T值≤-2.5 s)。3 000例患者中,348例脊柱骨折,622例髋部骨折,1 154例腕部骨折,876例股骨颈骨折,不同部位骨折患者的前后位T值和侧位T值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RAX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评估效果较佳,女性患者的评估效果优于男性患者。DXA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佳的预测效果,T值≤-2.0 s可作为预测骨折的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双能X线吸收仪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技术与风险预测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章轶立 魏戌 +1 位作者 申浩 谢雁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工具种类、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后续临床与科研提供前期工作基础与参考。方法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诊断技术和风险评估工具两个角度,综述近五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技术和国内外常用风险评估...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工具种类、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后续临床与科研提供前期工作基础与参考。方法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诊断技术和风险评估工具两个角度,综述近五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技术和国内外常用风险评估工具。结果诊断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技术、定量超声技术、定量CT技术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大多具有准确、直观等优点,但也有成本高、电离辐射等缺陷;预测工具方面,主要包括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评估工具、Garvan nomogram评估工具、Q Fracture■算法、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选工具、北京友谊医院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其最大优势在于运用简便,但存在灵敏性、特异性、外推性弱等缺陷。此外,考虑了具有中医理论基础的特色症状体征或中医证候要素的风险评估模型,也可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预防提供必要参考。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技术与风险评估工具日趋增多,但适应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特征的,兼具准确性、实用性的工具并不多见,宜加紧构建适用于我国人群特征的风险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诊断技术 预测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