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3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髓系白血病中prame基因转录本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照辉 钱军 +5 位作者 林江 钱震 姚冬明 王雅丽 陈芹 肖高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55-8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的基因转录本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对30例CML患者和1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的基因转录本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对30例CML患者和1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prame转录本水平为0%-1.46%(中位0.19%),30例CML患者中BMMNC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为0%-772.25%(中位8.28%),二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ML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含量与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显著相关(r=0.708,p<0.001);6例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C)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24例慢性期(CP)患者(p=0.007)。动态检测2例CML患者在不同病程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变化显示,AP及BC时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增高,经治疗后恢复至CP时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降低,与bcr-abl转录本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表达水平增高,且与病情发展相关,可用于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rame基因转录本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银尺蠖触角转录组及相关嗅觉基因的分析
2
作者 张方梅 尤伟晨 +5 位作者 郭世保 陈俊华 史洪中 耿书宝 周洲 乔利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4,共11页
本研究利用III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Herrich-Schaeffer)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3335条unigenes,N50长度为1151 bp。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有23581条unigenes注释到六大公共数据库中,... 本研究利用III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Herrich-Schaeffer)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3335条unigenes,N50长度为1151 bp。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有23581条unigenes注释到六大公共数据库中,其中注释到NR数据库的unigenes最多,占39.96%,且与家蚕Bombyx mori相似基因数目最多,占20.32%;10718条unigenes注释到GO数据库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46个亚类;5464条unigenes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38个小类代谢通路,其中注释在信号传导通路的unigenes最多,占10.64%。根据注释信息,共筛选得到60个候选嗅觉基因,包含17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Odorant binding protein genes,OBPs)、13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Chemosensory protein genes,CSPs)、14个嗅觉受体基因(Olfactory receptor genes,ORs)、13个离子型受体基因(Ionotropic receptor genes,IRs)和3个感觉神经膜蛋白基因(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 genes,SNMPs)。利用FPKM值对SsubOBPs和SsubCSPs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SsubOBP2和SsubOBP3在茶银尺蠖雌雄成虫触角中均高丰度表达(FPKM>2000),SsubCSP4、SsubCSP7和SsubCSP9在茶银尺蠖雌雄成虫触角中均高丰度表达(FPKM>900)。本研究首次获得了茶银尺蠖触角转录组数据,并鉴定出候选嗅觉相关基因,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银尺蠖的嗅觉感受机制提供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银尺蠖 触角转录 嗅觉相关蛋白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蛹滞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与蛹滞育关联基因筛选
3
作者 孟刚 楚渠 +4 位作者 王瑞娴 刘强 彭云武 陈安利 凌君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旨在筛选野桑蚕蛹滞育的调控关联基因,为在分子水平揭示该昆虫蛹滞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野桑蚕蛹滞育不同时期的全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 旨在筛选野桑蚕蛹滞育的调控关联基因,为在分子水平揭示该昆虫蛹滞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野桑蚕蛹滞育不同时期的全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具对筛选出的满足padj<0.05且fold change≥32或padj<0.05且fold change≤1/32条件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em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选取前滞育期和滞育解除期低表达,滞育时期高表达的基因为蛹滞育关联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滞育前期、滞育中期、滞育晚期和滞育解除期分别检测到13764、13765、13765和13764个表达转录本。样本组的两两比较发现差异表达基因4621个。与滞育前期相比,滞育中期、滞育晚期和解除滞育期的上调表达基因分别是1921、451和38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是1143、171和59个。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290个蛹滞育关联基因,GO富集分析将202个基因映射到52项二级GO类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67个基因映射到126个三级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转录 时间序列分析 蛹滞育关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STAT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谱分析
4
作者 张红梅 杨海鹏 +7 位作者 刘娅娟 龙芸 张鹏安 陈伟 张杰 侯凌鹏 韩志玲 刘小红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STAT蛋白是一类在信号传导和基因转录激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植物中STAT基因的表达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相关。为了研究玉米STAT基因是否参与响应高温胁迫,以耐高温胁迫的Zheng 58和对高温敏感的PH6WC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选取... STAT蛋白是一类在信号传导和基因转录激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植物中STAT基因的表达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相关。为了研究玉米STAT基因是否参与响应高温胁迫,以耐高温胁迫的Zheng 58和对高温敏感的PH6WC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选取高温和常温2个条件下生长的植株根、茎、叶、花粉和花丝5个部位的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测序数据,对玉米STAT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不同玉米材料、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中鉴定到2个STAT基因Zm-STAT1和Zm-STAT2,其中,Zm-STAT1编码的蛋白是疏水蛋白,而Zm-STAT2编码的蛋白是亲水蛋白,它们都具有多个功能位点和磷酸化修饰位点。进一步表达分析发现,以常温为对照,在高温条件下,Zm-STAT1基因在PH6WC的根中、Zm-STAT1基因在Zheng 58的花粉和花丝中表现为上调表达,而Zm-STAT1基因在PH6WC的茎和叶中、Zm-STAT2基因在PH6WC的叶中则表现为下调表达。在2个温度条件下,Zm-STAT2在5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Zm-STAT1,且ZmSTAT2在耐高温胁迫材料Zheng 58的根、茎、花粉和花丝中均受高温诱导,暗示Zm-STAT2基因参与了玉米高温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胁迫 STAT转录因子 基因结构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不同辣度辣椒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
作者 庞欣 陈军 +2 位作者 李林芝 刘佳 黄文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括673个上调基因、897个下调基因。经GO富集分析,DEG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光反应等生物过程;经KEGG富集分析,DEG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信号通路。鉴定出7个CapCyc模型基因、8个MYB转录因子在2份辣椒材料中的差异表达;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一步利用qRT-PCR进行分析,发现4CL、COMT、KAS可能具有调控辣椒素合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提供更多的候选基因,期待可为下一步关键基因的功能分析和辣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辣椒素类物质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宫黏膜转录组研究调控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
6
作者 邵丹 瞿源 +1 位作者 刘良基 童海兵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1233,共13页
本研究通过比较高、低质量蛋壳力学特性、超微结构和蛋鸡的子宫组织形态、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选用80周龄海兰褐蛋鸡12只,6只产鸡蛋蛋壳质量相对好[蛋壳强度为(3.54±0.11)kg/cm^(2),... 本研究通过比较高、低质量蛋壳力学特性、超微结构和蛋鸡的子宫组织形态、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选用80周龄海兰褐蛋鸡12只,6只产鸡蛋蛋壳质量相对好[蛋壳强度为(3.54±0.11)kg/cm^(2),蛋壳厚度为(385.06±12.46)mm]的为高质量组(HQE组),6只产鸡蛋蛋壳质量相对差[蛋壳强度为(2.54±0.07)kg/cm^(2),蛋壳厚度为(256.17±18.36)mm]的为低质量组(LQE组),每组每天收集6枚鸡蛋,累计收集5 d。鸡蛋称重后采用蛋壳强度仪测定蛋壳强度,螺旋测微仪测定蛋壳厚度,计算蛋壳比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的超微结构,测定蛋壳有效层厚度、乳突层厚度和乳突宽度,计算乳突层厚度比例;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2组蛋鸡子宫组织形态差异;运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比较2组子宫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LQE相比,HQE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重和蛋壳比例显著增加(P<0.05),蛋壳有效层厚度、乳突层厚度和乳突层厚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蛋鸡子宫黏膜组织管状腺细胞排布更紧密,子宫黏膜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以LQE组为对照组,在HQE组子宫黏膜中筛选到303个DEGs,其中103个表达上调,200个表达下调;GO功能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DNA复制、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互作、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等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CC趋化因子配体4(CCL4)、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细胞介素18受体1(IL18R1)等基因在以上通路中反复富集,且在HQE组显著下调。由以上结果可知,产蛋后期蛋壳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变差的同时伴随着蛋鸡子宫组织形态变差,功能分析显示子宫黏膜组织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互作等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子宫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蛋壳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结果可为精准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产蛋后期 蛋壳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果树葡萄座腔菌科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林珊宇 陆秀红 +3 位作者 黄金玲 姜建军 覃丽萍 潘连富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12-19,共8页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植物病原菌,通常会引起葡萄溃疡病、桃流胶病、苹果轮纹病、猕猴桃软腐病等病害,给我国水果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随着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葡...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植物病原菌,通常会引起葡萄溃疡病、桃流胶病、苹果轮纹病、猕猴桃软腐病等病害,给我国水果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随着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葡萄座腔菌科真菌鉴定及其在果树上致病机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因此,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在葡萄座腔菌科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即阐述了基因组测序分析在揭示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进化关系与致病基因挖掘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转录组技术在分析病原菌与寄主互作和响应环境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对不同果树和环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和病害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科 基因 转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调控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武敏 徐俊杰 +5 位作者 李欣欣 陈一凡 王德贺 郝二英 陈辉 石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0-1000,共11页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 【目的】为提高黄羽肉鸡肌肉生长发育,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快速型与慢速型黄羽肉鸡胸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以15周龄太行鸡(慢速型黄羽肉鸡)和新浦东鸡(快速型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活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计算胸肌指数和腿肌指数;采集胸肌和腿肌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分析组织形态学差异,以胸肌组织作为试验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影响黄羽肉鸡肌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太行鸡活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指数、腿肌指数均极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太行鸡胸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或显著小于新浦东鸡(P<0.01;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新浦东鸡(P<0.05),两者腿肌组织形态学无显著差异(P>0.05)。新浦东鸡与太行鸡胸肌中共获得332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5个,下调基因25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注释到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黏连蛋白结合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黏着、ECM-受体的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综合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PDGFRB基因与胸肌发育密切相关。随机选取7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表达趋势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试验筛选出THBL 1、ENSGALG 0000000814、LAMA 1和PDGFRB作为胸肌发育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黄羽肉鸡肌肉发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胸肌 生长发育 转录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肉鸡腹水综合征相关候选基因
9
作者 苏蒙 刘莎 +5 位作者 宋丹丽 高倩梅 郑麦青 文杰 赵桂苹 李庆贺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9-570,共12页
旨在从心和肺组织中筛选介导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候选基因与通路。本研究以33日龄快速型白羽肉鸡父系为素材,选取患腹水综合征公鸡5只,正常公鸡3只,通过剖检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确定腹水综合征公鸡发病情况,分为腹水组与正常组,腹水... 旨在从心和肺组织中筛选介导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候选基因与通路。本研究以33日龄快速型白羽肉鸡父系为素材,选取患腹水综合征公鸡5只,正常公鸡3只,通过剖检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确定腹水综合征公鸡发病情况,分为腹水组与正常组,腹水组5只公鸡,正常组3只公鸡。对腹水组与正常组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与比较分析,解剖取左心室心肌组织制作HE切片,取心、肺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血液生化结果显示腹水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和粒细胞百分比(GRA)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腹水组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非常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腹水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总钙(Ca)含量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腹水组剩余碱(Beb)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E切片结果显示,正常组心肌组织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细胞间未见血细胞沉积;腹水组心肌细胞中肌原纤维结构紊乱,大量血细胞沉积在肌原纤维之间。转录组分析筛选到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969个,包括417个上调基因和552个下调基因,心组织差异表达基因809个,包括397个上调基因和412个下调基因。通路富集显著富集到了细胞周期(mitotic cell cycle)、着丝粒复合物组装(centromere complex assembly)、氧气结合(oxygen binding)、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运动蛋白(motor proteins)。从富集通路中筛选与肉鸡腹水综合征相关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KIF 20A、NUSAP1、HBAD、TFRC、HBBA基因在腹水组和正常组间差异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可作为肉鸡腹水综合征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技术筛选到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相关的重要通路和候选基因,对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腹水综合征 转录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筛选五龙鹅产蛋相关候选基因
10
作者 鲁秀 张名爱 +7 位作者 孔敏 张晶 王秉翰 侯中一 滕兴怡 姜雅静 凡文磊 王宝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5,共14页
旨在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来挖掘五龙鹅产蛋量相关候选基因,为其产蛋性能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36周龄健康五龙鹅种鹅,记录其36~54周龄产蛋情况。在产蛋后期(54周龄)时,根据产蛋水平,将产蛋量最高... 旨在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来挖掘五龙鹅产蛋量相关候选基因,为其产蛋性能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36周龄健康五龙鹅种鹅,记录其36~54周龄产蛋情况。在产蛋后期(54周龄)时,根据产蛋水平,将产蛋量最高的30只鹅定为高产组,产蛋量最低的30只鹅定为低产组,从高产组(H)和低产组(L)鹅中各采集3个卵巢组织,提取RNA和蛋白质,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4D-DIA蛋白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之后对筛选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进行RT-qPCR验证、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筛选鹅产蛋性能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共鉴定到450个DEGs和333个DEPs,其中,AFAP1、INHA、FNDC1、INHBB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富集分析显示,DEGs和DEPs显著富集到364个GO条目和75个KEGG通路,涉及生殖结构发育(gland development)、性别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性激素活性(hormone activity)、TGF-β通路(TGF-β signaling pathway)、卵母细胞减数分裂(oocyte meiosis)、GnRH信号通路(GnRH signaling pathway)、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等多个与产蛋相关的通路和关键生物过程。选取9个潜在候选基因,对高产组和低产组(包含转录组测序样品)各8个卵巢组织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筛选到6个与五龙鹅产蛋性能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PTTG1、LRP2、TNFSF10、INHA、INHBB、FST),丰富了五龙鹅产蛋性能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鹅 转录 蛋白组 产蛋量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云南松腋芽生长发育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1
作者 周驰宇 孔迪 +7 位作者 徐骏飞 郑超凡 孙赫 李瑞连 陈林 蔡年辉 许玉兰 唐军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71,共11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选出6个与腋芽萌发和生长相关的基因,并采用RT-qPCR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比较无腋芽与有腋芽云南松的转录组文库,共鉴定到142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有524和896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组分类别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前3个亚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胞外区、膜和细胞解剖实体部分;在分子功能中,注释为催化活性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传递活性、氧化还原酶和抗氧化活性;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注释在细胞杀伤和刺激响应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基因可能通过玉米素生物合成及糖酵解/糖异生显著富集通路参与对腋芽生长的响应。此外,在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上共发现12个DEGs,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对其进行RT-qPCR验证,显示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代谢及糖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筛选出6个与腋芽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云南松腋芽生长机制及云南松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腋芽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抗感品种响应黑腐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及抗病基因挖掘
12
作者 李子雨 姚玉荣 +6 位作者 郝永娟 霍建飞 贲海燕 王旭东 王万立 姚星伟 李二峰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为探究花椰菜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在接种黑腐病菌后的转录组差异,挖掘与花椰菜抗黑腐病相关的基因,以花椰菜感病品种Y1-2和抗病品种EC-247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接种黑腐病菌0,1,3,5 d的花椰菜叶片总RNA,利用Illumina RNA-Seq测序平台进行... 为探究花椰菜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在接种黑腐病菌后的转录组差异,挖掘与花椰菜抗黑腐病相关的基因,以花椰菜感病品种Y1-2和抗病品种EC-247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接种黑腐病菌0,1,3,5 d的花椰菜叶片总RNA,利用Illumina RN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无参转录组测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筛选抗病相关的差异基因并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时间点与感病品种相比,抗病品种共有6355个基因表现出显著差异;KEGG富集分析发现,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中,与植物抗病性紧密相关的通路受到关注,其中47个基因与植物-病原菌互作相关,61个基因参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对这些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中1个CDPK基因、4个CML基因、1个PTK基因、1个CaM基因、1个RLK基因和1个SGT1基因,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中3个生长素响应蛋白基因、1个TIFY基因、1个吲哚-3-乙酸酰胺合成酶基因、2个油菜素唑抗性蛋白基因和1个Shaggy相关的蛋白激酶zeta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并且抗感品种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模式表明其积极响应病原菌侵染。综上,这些差异基因可能与花椰菜抗病相关,为花椰菜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黑腐病 转录 差异表达基因 抗病型 敏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小茧突变体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分析
13
作者 吴赛 王闪闪 +4 位作者 赵巧玲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航天蚕后代正常茧品系TG的转录组数据,为sc突变体相应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取sc和TG 5龄第4天幼虫的头部和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验证随机选取的DEGs在sc和TG中的表达量。此外,利用qRT-PCR调查感兴趣基因在sc中的表达量。【结果】TG vs sc比较组头部检测到1528个DEGs,其中820个上调表达,708个下调表达;TG vs sc比较组中肠检测到1401个DEGs,其中683个上调表达,718个下调表达。GO分析表明头部和中肠DEGs在生物学过程中,大多数DEGs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在分子功能中,大多数DEGs参与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转运蛋白活性和ATP依赖活性等。头部和中肠DEGs均涉及Hippo,Insulin和mTOR等与家蚕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与TG相比,sc中生长发育相关通路中BMSK0008105,BMSK0009907,BMSK0002689,BMSK0000286,BMSK0012340和BMSK00083629等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结论】sc和TG中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通过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器官发生和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小茧突变体sc的体型发育。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sc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为家蚕体型调控研究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航天蚕 小茧突变体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WI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韩瑞月 刘晓林 +3 位作者 辛同旭 李森 杨学勇 孙进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5,共12页
WIP蛋白属于C2H2锌指蛋白的A1d亚组,目前研究发现CsWIP1在黄瓜中参与性别决定,但WIP基因在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仍存在未知的功能。在黄瓜、甜瓜、西瓜、冬瓜、葫芦和美洲南瓜中鉴定出40个WIP基因家族成员。利用在线网站对葫芦科WIP蛋白... WIP蛋白属于C2H2锌指蛋白的A1d亚组,目前研究发现CsWIP1在黄瓜中参与性别决定,但WIP基因在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仍存在未知的功能。在黄瓜、甜瓜、西瓜、冬瓜、葫芦和美洲南瓜中鉴定出40个WIP基因家族成员。利用在线网站对葫芦科WIP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等分析。对黄瓜WIP基因的顺式元件进一步分析表明,WIP家族基因具有空间表达、植物激素、光响应元件等顺式作用元件。黄瓜不同组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CsaV3_1G014730和CsaV3_4G031370可能在黄瓜的顶芽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CsaV3_4G024150(CsWIP1)、CsaV3_3G039140、CsaV3_7G031140和CsaV3_5G023030则可能参与雌花、雄花、传输通道以及雄配子的生长发育,推测WIP基因可能在黄瓜传输通道发育、叶脉模式调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WIP基因家族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上游B2亚组ERF转录因子的筛选和鉴定
15
作者 李莉 庞天虹 +1 位作者 付建新 张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筛选并鉴定参与调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番茄红素β-环化酶OfLCYB基因的B2亚组ERF转录因子。【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 fragrans ‘Yanhong Gui’为材料,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B2亚组OfERF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筛选并鉴定参与调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番茄红素β-环化酶OfLCYB基因的B2亚组ERF转录因子。【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 fragrans ‘Yanhong Gui’为材料,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B2亚组OfERF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以及酵母单杂交技术,对OfERF基因序列和表达特性及其对Of LCYB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OfLCYB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2个ATCTA顺式作用元件;基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4个B2亚组ERF基因,均包含1个AP2保守结构域;RT-qPCR结果表明:OfERF72a与OfERF72b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开花进程逐渐下降,与OfLCYB基因表达显著负相关,P分别为0.033 8、0.029 6;酵母单杂交结果证明:OfERF72b与OfLCYB启动子之间存在物理结合。【结论】OfERF72b可能通过调控OfLCYB的转录参与桂花类胡萝卜素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类胡萝卜素 ERF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挖掘叶用莴苣中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关键基因
16
作者 姜永强 王丽慧 孙雪梅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 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富集到代谢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其他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在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鉴定到55个转录因子家族,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属于MYB、bHLH、C_(2)C_(2)和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从MYB转录因子基因中筛选出log_(2)FC绝对值较大的LOC111917799,命名为LsMYB1基因。瞬时表达试验结果验证了LsMYB1基因可以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结果为叶用莴苣叶色的分子遗传机理及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花青素 转录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PATL基因家族鉴定及CsPATL1上游转录调控分析
17
作者 王金波 谢思艺 +3 位作者 窦祥亚 申小华 田娜 刘硕谦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Patellin(PATL)基因家族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有着重要影响。对茶树PATL(CsPAT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详细分析,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鉴定出CsPATL家族的5个成员,并对其蛋白序列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PATL... Patellin(PATL)基因家族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有着重要影响。对茶树PATL(CsPAT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详细分析,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鉴定出CsPATL家族的5个成员,并对其蛋白序列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PATL家族的5个成员编码氨基酸232~585个,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6.31~64.69 kDa,等电点为4.65~9.35。同时,对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启动子序列中的顺式元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主要参与植物激素响应、非生物胁迫响应和光响应。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凝胶电泳迁移试验和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了Cshdz7可以直接结合CsPATL1的启动子并促进CsPATL1的表达。这些发现为理解CsPATL家族基因在茶树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基因家族 CsPATL1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蓝果忍冬水分胁迫关键抗逆基因挖掘
18
作者 林靖童 王金刚 +1 位作者 魏殿文 王福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
【目的】挖掘蓝果忍冬水分胁迫下抗逆基因,为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分子育种等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蓝果忍冬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植株正常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45%±5%)为对照(CK),设置轻度干旱(D_(s))、重度干旱(D_(h))、轻度水... 【目的】挖掘蓝果忍冬水分胁迫下抗逆基因,为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分子育种等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蓝果忍冬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植株正常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45%±5%)为对照(CK),设置轻度干旱(D_(s))、重度干旱(D_(h))、轻度水淹(F_(s))、中度水淹(F_(m))和重度水淹(F_(h))5个胁迫处理,进行为期42 d的控水试验。第28 d随机取叶片样品,筛选与水分胁迫相关的差异基因,采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其关键代谢通路,挖掘抗逆基因。第42 d对各组的表型指标进行观测。【结果】F_(s)和F_(m)处理组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状况显著好于D_(s)、D_(h)和F_(h)处理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F_(m)、F_(s)、F_(h)、D_(s)和D_(h)与CK相比分别有5996、614、4287、2628和2543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分别有2990、315、1657、814和14393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与CK有显著差异。【结论】1)蓝果忍冬耐涝能力高于耐旱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涝性和一定的抗旱性。2)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糖酵解/糖异生为蓝果忍冬抗旱、涝机制中关键代谢通路。3)LcPOD4、LcCCR1和LcchFBP、LcG6P1E等13个差异基因在蓝果忍冬抗旱、涝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果忍冬 水分胁迫 转录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
19
作者 刘嗣睿 刘洪飞 +6 位作者 刘大鹏 牟启铭 唐贺贺 张鹤 张永福 侯水生 周正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8-1477,共10页
【目的】利用北京鸭(Pekin duck)与绿头野鸭(Mallard duck)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转录组数据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筛选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方法】分别选取3只42日龄北京鸭公鸭与绿头野鸭公鸭,采集翅下静脉血并分离血浆,测定北... 【目的】利用北京鸭(Pekin duck)与绿头野鸭(Mallard duck)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转录组数据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筛选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方法】分别选取3只42日龄北京鸭公鸭与绿头野鸭公鸭,采集翅下静脉血并分离血浆,测定北京鸭与绿头野鸭血浆甘油三酯(TG)、磷脂(PLIP)等12项生化指标。基于30只北京鸭、41只绿头野鸭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固定指数(FST)、跨群体扩展单倍型纯合(cross population extended haplotype homozygosity, XP-EHH)以及Tajima’D检验检测北京鸭潜在的受选择区间。基于3种滑动窗口/步长模式,保证至少一种方法可以筛选到北京鸭的驯化基因。提取试验鸭肝脏样本总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北京鸭和绿头野鸭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差异表达基因与北京鸭驯化基因的交集,筛选出调控鸭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结果】血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北京鸭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显著低于绿头野鸭(P<0.05),TG含量显著高于绿头野鸭(P<0.05)。共筛选到了2 681个北京鸭驯化基因和455个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甘油脂代谢(glycerolipid metabolism)和甘油磷脂代谢(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上,筛选到2个在北京鸭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的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ACSL5和ELOVL3。【结论】本研究筛选到了2个在北京鸭和绿头野鸭肝脏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ELOVL3和ACSL5,二者在北京鸭驯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正向选择,可能是调控鸭脂肪沉积的关键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解析鸭脂质沉积调控机制和精准调控北京鸭的脂质沉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鸭脂肪沉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转录 基因 驯化 肝脏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次生壁发育调控转录因子基因ClNAC40的生物学功能
20
作者 刘明彤 庄和必 +5 位作者 王紫彤 石帅宾 刘晓娟 林二培 胡现铬 黄华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木质化相关的NAC基因,克隆其全长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应压木形成中的表达模式;构建NAC基因过表达重组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转基因植株花序茎横切面染色观察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分离得到1个杉木NAC基因(ClNAC40),其cDNA序列长度为155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获得ClNAC40基因组序列共3430 bp,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进化树分析发现ClNAC40与已报道的次生发育相关NAC转录因子聚为一类。ClNAC40基因在木质部(XY)优势表达,而在根(RT)、雌球花(FC)、雄球花(MC)和皮层(BK)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同时,在茎中表达呈现随木质化程度升高而递增趋势,在木质化茎(S3)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S1)的3.2倍。在应压木诱导形成过程中,ClNAC40在应压木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斜放处理30天和60天时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直立木(对照)。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l NAC40导致花序茎的高度和直径均明显增加;花序茎横切面经间苯三酚染色,显色较野生型深且染色区域占比更大,表明木质素沉积更多。RT-qPCR分析结果表明,ClNAC40过表达显著提高了拟南芥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论】杉木ClNAC40基因通过激活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参与调控次生壁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NAC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次生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