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生浆对面团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璐瑕 郑慧 +2 位作者 宋佳琳 马成业 李宏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84,共5页
以小麦粉和马铃薯生浆为主要原料制备面团及面包,研究不同马铃薯生浆添加量对面团的拉伸特性、流变学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生浆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抗延伸阻力和延伸性均降低;随着马铃薯生浆添加量的增加,面包的... 以小麦粉和马铃薯生浆为主要原料制备面团及面包,研究不同马铃薯生浆添加量对面团的拉伸特性、流变学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生浆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抗延伸阻力和延伸性均降低;随着马铃薯生浆添加量的增加,面包的硬度和咀嚼性上升,烘焙损失率下降,面包芯亮度降低,面包形态、色泽、口感、组织的感官评分降低,但气味的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不同马铃薯生浆添加量面团的储能模量(G′)均大于损耗模量(G″),当马铃薯生浆添加量为10%时,面团的G′和G″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生浆 面团 面包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发酵红薯浆水代谢产物对酸奶风味的影响
2
作者 李家敏 俞珊 +1 位作者 胡文康 曾雪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8-36,共9页
目的探究云芝发酵红薯浆水(Coriolus versicolor fermentation of sweet potato pulp water,CV-SPPW)代谢产物对酸奶风味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测定红薯浆水(sweet potato pulp water,SPPW)发酵前后的理化指标和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 目的探究云芝发酵红薯浆水(Coriolus versicolor fermentation of sweet potato pulp water,CV-SPPW)代谢产物对酸奶风味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测定红薯浆水(sweet potato pulp water,SPPW)发酵前后的理化指标和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CV-SPPW的代谢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感官评定方法对酸奶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与SPPW相比,CV-SPPW中总多糖、总黄酮、总酚、总三萜的含量分别提高4.79、13.67、10.54、2.74倍,游离氨基酸提高了121.87%;棉籽糖、赤藓酮糖、灵芝酸F等代谢产物分别上升13.70、7.49、7.00倍,这些代谢产物通过糖类热解、美拉德反应等途径形成酸奶的风味物质。与0%酸奶组相比,5%、10%、15%的3组酸奶中香茅醇、4-壬酮、E-2-辛烯醛等风味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赋予酸奶果香味、花香味。结论CV-SPPW能够明显改善酸奶品质,提升酸奶的风味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红薯浆水 代谢产物 酸奶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羊生产性能、瘤胃内环境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9
3
作者 王典 李发弟 +3 位作者 张养东 卜登攀 孙鹏 周凌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4,共8页
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0只平均体重(47.45±6.38)kg、日龄(5月龄)的健康白萨杂交母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饲养时间为70d。4个处理分别为... 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0只平均体重(47.45±6.38)kg、日龄(5月龄)的健康白萨杂交母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饲养时间为70d。4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组(Ctrl),40%精料+60%全株玉米青贮料;2)试验1组(S15),40%精料+45%全株玉米青贮料+1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3)试验2组(S30),40%精料+30%全株玉米青贮+30%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4)试验3组(S45),40%精料+15%全株玉米青贮+4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结果表明,S45组肉羊日增重相对于Ctrl组增加了14.19%(P<0.05),各处理组肉羊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S15、S30和S45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相对于Ctrl组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18.92%,30.17%和33.03%。3个试验处理组间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总挥发酸浓度、各种脂肪酸的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和(乙酸+丁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0天、第20天和第40天各试验处理组间各项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60天各试验处理组间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15组和S45组尿素氮浓度较S30组和Ctrl组显著升高(P<0.05),S45组葡萄糖浓度较其他试验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有提高肉羊日增重的趋势,可以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瘤胃液氨态氮浓度。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的添加量可以替代肉羊饲粮中75%的全株玉米青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渣 肉羊 青贮 生长性能 瘤胃内环境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84
4
作者 王卓 顾正彪 洪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其含水量高、自带菌多,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马铃薯渣的成分性能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成分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制备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及功能性质 被引量:17
5
作者 程力 张献梅 +3 位作者 顾正彪 洪雁 李兆丰 李才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6,共6页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湿马铃薯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C-SDF),对其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它的单糖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和分子质量分布,确定C-SDF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果胶和β-葡聚糖。理化及功能性质研究表明:C-SDF具有相对...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湿马铃薯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C-SDF),对其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它的单糖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和分子质量分布,确定C-SDF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果胶和β-葡聚糖。理化及功能性质研究表明:C-SDF具有相对较的高分子质量和黏度,其葡萄糖延迟扩散能力、α-淀粉酶活力抑制力、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和胰脂肪酶活力抑制力均高于马铃薯渣膳食纤维(PDF)和市售可溶性膳食纤维(S-S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马铃薯渣 纤维素酶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玉凤 张侠 +2 位作者 张玲 刘世磊 王荣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采用L-抗坏血酸结合六偏磷酸钠浸提法制备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考察液料比、六偏磷酸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助剂L-抗坏血酸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在质量分数为0.5%的六偏磷... 采用L-抗坏血酸结合六偏磷酸钠浸提法制备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考察液料比、六偏磷酸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助剂L-抗坏血酸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在质量分数为0.5%的六偏磷酸钠溶液150 mL中加入5.0 g马铃薯淀粉渣和75 mg助剂;沸水浴条件下处理2.5 h;乙醇用量为150 mL时,SDF产率最高可达43.4%,比未加L-抗坏血酸的SDF产率35.0%高。所得产品在pH=7,37℃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6.15%、7.72 g/g和7.56 mL/g。制得的SDF具有口感细腻、微咸的特点,乳白色,可广泛应用于焙烤、馅料、汤料、果酱等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铃薯渣中的果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希娟 孙小凤 +1 位作者 肖明 田种存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马铃薯渣中的果胶。考察了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液pH值对果胶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马铃薯渣果胶最适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马铃薯渣中的果胶。考察了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液pH值对果胶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马铃薯渣果胶最适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g∶mL)1∶20,pH值为1.6.与传统酸法相比,超声波取代了传统的搅拌,简化了工艺,并且使提取温度从90℃降低到70℃,提取时间60 min缩短到45 min,果胶得率从10.47%提高到14.6%,相对提高率为3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超声波 果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安志刚 韩黎明 +2 位作者 刘玲玲 童丹 孙永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通过检索大量科学文献,从马铃薯的茎叶、废水、废渣、废皮4个方面论述了资源化利用马铃薯废弃物的技术。马铃薯废弃物有效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茎叶 马铃薯废水 马铃薯废渣 马铃薯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渣的开发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典 王加启 +2 位作者 张养东 卜登攀 周凌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0,共4页
马铃薯淀粉渣是马铃薯加工淀粉后的副产品,其含水量高,含杂菌多,容易变质且不易烘干,但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作者介绍了马铃薯淀粉渣的成分与特性和国内外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渣 开发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的有效利用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顾正彪 程力 +1 位作者 洪雁 李兆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4-69,共6页
马铃薯淀粉是我国马铃薯加工最为重要的方向,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水量高、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部分可利用成分、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副产物马铃薯渣.综述了当前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 马铃薯淀粉是我国马铃薯加工最为重要的方向,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水量高、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部分可利用成分、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副产物马铃薯渣.综述了当前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将马铃薯渣作为整体进行高效、快速综合利用的加工转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整体利用 加工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毛丽娟 汪继亮 +2 位作者 马浩钰 刘文玉 许程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盐析法提取果胶。结果表明,盐析法提取马铃薯渣果胶的最佳条件为酸解温度90℃,酸解时间1.5 h,盐析pH5,硫酸铝用量15%,果胶得率为13.69%,而用超声波处理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处理酸解时间40min,功率100W,...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盐析法提取果胶。结果表明,盐析法提取马铃薯渣果胶的最佳条件为酸解温度90℃,酸解时间1.5 h,盐析pH5,硫酸铝用量15%,果胶得率为13.69%,而用超声波处理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处理酸解时间40min,功率100W,酸解温度70℃,果胶得率为18.21%,比盐析法高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果胶 提取 超声波 盐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改性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单糖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海芳 李艳 +2 位作者 韩育梅 佟海龙 赵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分别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酶法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单糖组分的影响。单糖测定结果表明,3种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中均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5种单糖... 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分别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酶法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单糖组分的影响。单糖测定结果表明,3种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中均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5种单糖,但不同酶法改性膳食纤维各单糖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结合水力、溶解度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持油力和阳离子交换力的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明显优于其他酶法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结合水力、溶解度、阳离子交换力分别为6.29 g/g、2.89 g/g、5.99 g/g、32.28%、0.60 mL/g,与原膳食纤维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15.22%、16.73%、27.18%、45.27%、173.18%。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改性前后均具有糖类特征官能团,在某些波长处出现相似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和面积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膳食纤维 酶法改性 单糖组分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马铃薯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能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卓 顾正彪 洪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6-240,共5页
本研究采用酸处理、中温α-淀粉酶处理和耐高温α-淀粉酶处理三种工艺条件制得三种马铃薯膳食纤维产品,对三种样品与市售燕麦纤维的膨胀力、持水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0℃时各样品膨胀力和持水力达到最大值,酸处理... 本研究采用酸处理、中温α-淀粉酶处理和耐高温α-淀粉酶处理三种工艺条件制得三种马铃薯膳食纤维产品,对三种样品与市售燕麦纤维的膨胀力、持水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0℃时各样品膨胀力和持水力达到最大值,酸处理样品膨胀力和持水力优于其他样品;燕麦膳食纤维样品的离子交换能力最差,而耐高温α-淀粉酶处理样品和酸处理样品离子交换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马铃薯渣 膨胀力 持水力 阳离子交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处理马铃薯渣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力 廖瑾 +2 位作者 顾正彪 洪雁 李兆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以马铃薯渣中的膳食纤维组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纤维素酶单一处理及耐高温α-淀粉酶结合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马铃薯渣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经过酶处理的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水解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 以马铃薯渣中的膳食纤维组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纤维素酶单一处理及耐高温α-淀粉酶结合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马铃薯渣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经过酶处理的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水解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达14.38g/100g,比原浆提高了18.74%,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结合纤维素酶复合处理的马铃薯渣中SDF含量达15.00g/100g,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水解相比提高了4.31%,与原浆相比提高了23.86%。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薯渣经过酶解后,结构变得松散,处理后马铃薯渣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膨胀率、持水力及持油力明显提高,且双酶组效果最好,与市面上的麸皮相比性能更优,薯渣中残余的淀粉更易消化,在饲料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酶法处理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超微粉碎对马铃薯渣的改性及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菊红 顾正彪 洪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62,共5页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使其细胞壁结构发生降解,获得了一种以膳食纤维和淀粉为主体的具有高黏度和高水合能力且易于复水的物质,可以作为一种低能量的食品配料,特别是脂肪或面粉替代物。分别用傅立叶红外光...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使其细胞壁结构发生降解,获得了一种以膳食纤维和淀粉为主体的具有高黏度和高水合能力且易于复水的物质,可以作为一种低能量的食品配料,特别是脂肪或面粉替代物。分别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法对改性薯渣纤维亲水性和相对结晶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薯渣纤维的亲水性增强,相对结晶度略有下降。研究了改性薯渣的水合性质,结果表明,经胶体磨处理所获得的改性马铃薯渣性质较佳,其水溶性达24.1%,比未处理薯渣提高了92.8%,它在沸水浴处理10min后,黏度、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502mPa.s、18.7mL/g和9.0g/g,较未经胶体磨处理的薯渣分别提高了4083.3%、156.2%和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湿法超微粉碎 水合性质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优化及产品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希娟 党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马铃薯渣中果胶的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五因素(1/2实施)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果胶得率的5个主要因素(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料液比)进行优化。建立各因素与果胶得率关系的数学...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马铃薯渣中果胶的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五因素(1/2实施)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果胶得率的5个主要因素(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料液比)进行优化。建立各因素与果胶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马铃薯渣中果胶的优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7.6min、pH1.8、料液比1:21(g/mL),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渣果胶得率达到15.76%。测定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果胶产品的主要成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超声波提取 果胶 优化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废渣再利用途径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文斌 高晶晶 +1 位作者 王洪波 王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05-208,共4页
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马铃薯废渣含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因此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对国内外马铃薯废渣再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薯渣作为饲料、燃料、培养基等进行再利用时遇到的问题,并... 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马铃薯废渣含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因此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对国内外马铃薯废渣再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薯渣作为饲料、燃料、培养基等进行再利用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物料的特点提出了马铃薯废渣再利用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废渣 再利用 饲料 燃料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马铃薯渣的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菊红 顾正彪 洪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3,共4页
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后得到改性马铃薯渣,研究了不同的胶体磨孔隙对它的粒径、比表面积和密度的影响,并研究了改性马铃薯渣与降血脂、降血糖功能性质相关的一些物化性质,包括吸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胰脂酶抑制力、... 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后得到改性马铃薯渣,研究了不同的胶体磨孔隙对它的粒径、比表面积和密度的影响,并研究了改性马铃薯渣与降血脂、降血糖功能性质相关的一些物化性质,包括吸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胰脂酶抑制力、葡萄糖束缚能力和淀粉酶活力抑制力。结果表明:改性马铃薯渣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从而具有一定的降血脂、降血糖功能性质;随着胶体磨孔隙的减小,薯渣纤维网络结构先变得松散后又被破坏,薯渣功能性质先提高后又有所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湿法超微粉碎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脱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万成 肖明 孙小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3,共5页
选用马铃薯渣的水分含量为91.42%,添加不同的脱水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L1(6215)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渣脱水最佳生产工艺,即含水量为88.91%(见正交试验结果)的马铃薯渣中添加氧化钙1.77%,氢氧化钠0.035%,氯化钠0.... 选用马铃薯渣的水分含量为91.42%,添加不同的脱水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L1(6215)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渣脱水最佳生产工艺,即含水量为88.91%(见正交试验结果)的马铃薯渣中添加氧化钙1.77%,氢氧化钠0.035%,氯化钠0.88%。马铃薯渣由糊状形成分散的固体颗粒所需时间最短,并可提高马铃薯渣的贮藏期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脱水技术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马铃薯渣果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洪雁 顾正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02-205,共4页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法、酸法、酸法结合微波法提取,再采用饱和硫酸铝沉析的方法提取马铃薯渣果胶。从其外观、pH值、黏度、干燥失重、灰分、盐酸不溶物、酯化度、总半乳糖醛酸含量和凝胶强度等方面比较3种工艺提取的果胶和橘...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法、酸法、酸法结合微波法提取,再采用饱和硫酸铝沉析的方法提取马铃薯渣果胶。从其外观、pH值、黏度、干燥失重、灰分、盐酸不溶物、酯化度、总半乳糖醛酸含量和凝胶强度等方面比较3种工艺提取的果胶和橘皮果胶的异同点。结果发现酸法和酸法加微波法提取的果胶为低酯果胶,而水法提取的高酯果胶。三种工艺提取出的马铃薯果胶产品的凝胶强度都相对较低,马铃薯果胶产品在室温条件下的黏度较橘皮果胶低;HPGFC测得的马铃薯果胶的峰值分子质量在4100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果胶 提取工艺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