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酰化修饰中的Writers,Erasers与Readers
1
作者 李盈彦 陈丽艳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5-932,共8页
乳酰化是一种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能够通过修饰赖氨酸残基调控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在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乳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尚不明晰,尤其是催化该修饰的“写入者”(Writers)、“擦除者”(Erasers)和“读取... 乳酰化是一种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能够通过修饰赖氨酸残基调控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在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乳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尚不明晰,尤其是催化该修饰的“写入者”(Writers)、“擦除者”(Erasers)和“读取者”(Readers)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近年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乳酰化修饰的三类核心调控因子,概述了其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下游功能影响,并结合具体疾病模型,解析其在肿瘤发生、免疫逃逸、代谢调控等过程中的潜在机制。通过总结乳酰化修饰的动态调控网络与典型靶蛋白质,本文旨在为深入理解乳酰化的生物学意义提供理论支持,并为靶向乳酰化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乳酰化修饰 乳酰基转移酶 脱乳酰酶 乳酰化阅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cr-RG:基于ResNet和BiGRU的双分支策略预测非组蛋白质赖氨酸酰化位点
2
作者 程航 段燕北 魏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赖氨酸酰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这种修饰在细胞功能、基因转录以及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赖氨酸酰化还涉及生命体多个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因此,研究赖氨酸酰化位点的预测对于疾病的诊... 赖氨酸酰化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这种修饰在细胞功能、基因转录以及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赖氨酸酰化还涉及生命体多个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因此,研究赖氨酸酰化位点的预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生物医学实验可以高精度地检测赖氨酸酰化位点,但其成本高且耗时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计算方法,以替代传统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本研究开发了一个深度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iKcr-RG,该模型采用了双分支策略,同时使用ResNet和BiGRU来提取原始序列编码中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信息。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我们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特征融合方法。经过这些优化,本研究在非平衡数据中展现出了更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在独立数据集的结果中,特异性(Sp)、灵敏性(Sn)、准确性(Acc)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分别为0.8109、0.7902、0.7940和0.4978。iKcr-RG模型在预测赖氨酸酰化位点优于现有方法,这项研究为深度学习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赖氨酸酰化位点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对“氧化应激”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92-2297,共6页
生命离不开氧,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调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功能,介导细胞信号转导以及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鉴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自由基衰老学说,长期以来氧化应激常与氧化损伤混为一谈,“抗... 生命离不开氧,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调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功能,介导细胞信号转导以及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鉴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自由基衰老学说,长期以来氧化应激常与氧化损伤混为一谈,“抗氧化”一度成为“抗衰老”的代名词。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相关研究工作及领域前沿,提出三个对“氧化应激”的重新认识:第一,氧化应激不等于氧化损伤,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第二,氧化应激不是“万金油”,氧化还原调控具有特异性,氧化还原修饰是其作用机制;第三,不能泛泛抗氧化,氧化还原平衡具有精准属性,抗氧化要考虑5R(Right species,Right place,Right time,Right level,Right target)原则,精准氧化还原医药时代已开启。未来挑战体现在氧化还原生物学与医学基础研究、氧化应激在生理和病理过程及环境胁迫中的特异分子机制研究及精准氧化还原干预三大方面,需要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深度合作、国际协同攻关,实现对生命过程氧化还原认识的突破、机理的突破、精准干预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氧化损伤 氧化还原修饰 精准氧化还原 5R原则 抗氧化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大嘉 许丽艳 +1 位作者 程银伟 李恩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4-684,共11页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等恶性肿瘤中,Fascin异常高表达并发挥促癌功能,其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本实验室在内,多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可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犹如川剧中的“变脸...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等恶性肿瘤中,Fascin异常高表达并发挥促癌功能,其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本实验室在内,多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磷酸化或乙酰化修饰可使Fascin的促癌功能翻转,犹如川剧中的“变脸”。最近,本室进一步研究发现,Fascin的翻译后修饰明显影响Fascin小分子抑制剂的抑癌效果,提示以Fascin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应该将Fascin翻译后修饰状态纳入是否适合用药的评价体系中。为此,本文在系统评述Fascin促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翻译后修饰对Fascin功能的调控作用,以及翻译后修饰对Fascin小分子抑制剂抑癌功效的影响;同时还对相关领域针对Fascin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N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肿瘤 微丝成束蛋白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体p53的翻译后修饰与“功能获得”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德轩 吴臻 王冬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3-1056,共14页
p53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超过50%的人类肿瘤存在以错义突变为主的p53基因变异,导致肿瘤细胞中突变体p53蛋白的产生和积累。除了丧失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显性负效应抑制野生型p53的转录活性和肿瘤抑制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 p53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超过50%的人类肿瘤存在以错义突变为主的p53基因变异,导致肿瘤细胞中突变体p53蛋白的产生和积累。除了丧失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显性负效应抑制野生型p53的转录活性和肿瘤抑制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突变体p53的“功能获得(gain-of-function)”是其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的重要途径。翻译后修饰是调节p53分子功能的关键方式,对野生型p53及不同类型突变体p53的调控表现出普遍性和特异性的双重特征,是靶向突变体p53进而逆转肿瘤的新兴潜在靶点。本文以突变体p53的翻译后修饰为切入点,对突变体p53通过“功能获得”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翻译后修饰对突变体p53的调控机制,以及靶向突变体p53及其翻译后修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突变体p53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综述旨在系统概括翻译后修饰对突变体p53“功能获得”的调控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开发基于靶向突变体p53翻译后修饰的肿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突变 功能获得 翻译后修饰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修饰组学在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蒲强 罗嘉 +3 位作者 沈林園 李学伟 张顺华 朱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7-335,共9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生命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命有机体中常见的PTMs有磷酸化、酰化、糖基化、泛素化、乙酰化、氧化和甲基化等。文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肉制品科学方面的应用、PTMs...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生命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命有机体中常见的PTMs有磷酸化、酰化、糖基化、泛素化、乙酰化、氧化和甲基化等。文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肉制品科学方面的应用、PTMs的主要内容以及分析蛋白修饰特性常见技术的发展,总结了PTMs对肌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肉质蛋白质修饰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前景,讨论了利用蛋白质修饰组学技术研究肌肉熟化过程中品质特性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肌肉 翻译后修饰 肉质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质谱肽段断裂新技术--电子转移解离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科辉 钱小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电子转移解离(ETD)作为一种新型的肽段序列测定技术,克服了电子捕获解离技术(ECD)中热电子传递和转移时间长的缺点。双离子源技术将供电子的蒽阴离子引入反应体系,直接快速地完成电子转移等一系列反应步骤,同时保留了ECD不断裂微弱的翻... 电子转移解离(ETD)作为一种新型的肽段序列测定技术,克服了电子捕获解离技术(ECD)中热电子传递和转移时间长的缺点。双离子源技术将供电子的蒽阴离子引入反应体系,直接快速地完成电子转移等一系列反应步骤,同时保留了ECD不断裂微弱的翻译后修饰化学键,得到近乎完全的包含了翻译后各种修饰的肽段序列信息的优势。电子转移解离技术能够分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非酶切肽段,这对于Top-down技术和含有翻译后修饰的大相对分子质量肽段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解离 蛋白质组学 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保留时间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邵晨 高友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常见方法。保留时间作为独立于质谱信息的参数已经被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工作中。在多肽鉴定领域,多肽的色谱保留时间预测与常规的二级串联质谱数据库搜索算法结合可以提...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常见方法。保留时间作为独立于质谱信息的参数已经被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工作中。在多肽鉴定领域,多肽的色谱保留时间预测与常规的二级串联质谱数据库搜索算法结合可以提高鉴定的可信度。鉴定的灵敏度也可以通过匹配多次LC-MS实验中具有相同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的峰而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色谱条件的微小改变即会引起保留时间的变化,因此对多次实验结果进行保留时间比对是进行非标记定量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另外,联合保留时间偏移和质量数信息还可以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保留时间预测 保留时间比对 多肽鉴定 非标记定量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翻译后修饰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进展与前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泽先 蔡煜东 +11 位作者 郭雪江 李骜 李婷婷 邱建丁 任间 施绍萍 宋江宁 王明会 谢鹭 薛宇 张子丁 赵兴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1-634,共14页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预测,能够提供准确、简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案,并产生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主要综述了中国生物信息学者在翻译后修饰生物信息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修饰底物与位点预测的计算方法学设计与完善、在线或本地化工具的设计与维护、修饰相关数据库及数据资源的构建及基于修饰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发现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共价修饰 修饰组学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明坤 林小煌 +2 位作者 马炎炎 王炎 葛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6-1067,共12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几乎参与了细胞所有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基于生物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规模化分析鉴定,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蓝藻细胞中存在着复杂的...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几乎参与了细胞所有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基于生物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规模化分析鉴定,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蓝藻细胞中存在着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如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氧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在蓝藻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蓝藻细胞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发现与鉴定,以及翻译后修饰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展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蛋白质组学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赖氨酸27和36位甲基化修饰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娟 张锴 +1 位作者 何锡文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7,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Hela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Lysine(K))K27和K36位点带有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的多肽鉴定,通过二级质谱碎片解析和二级碎片丰度分析,对组蛋白H3赖氨酸K27和K36上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Hela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Lysine(K))K27和K36位点带有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的多肽鉴定,通过二级质谱碎片解析和二级碎片丰度分析,对组蛋白H3赖氨酸K27和K36上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质谱 组蛋白 翻译后修饰 定量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聚合物基材料富集磷酸化肽和糖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鑫彤 王雪 +3 位作者 张福生 张旭阳 赵艳艳 卿光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5,共11页
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它不仅调节着蛋白质的折叠、状态、活性、定位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帮助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为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和依据。翻译后修饰产物(例如... 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它不仅调节着蛋白质的折叠、状态、活性、定位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帮助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为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和依据。翻译后修饰产物(例如磷酸化肽和糖肽)丰度很低,且存在着强烈的背景干扰,很难直接用质谱进行分析,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富集材料和技术来选择性富集翻译后修饰产物。近年来,智能聚合物基材料通过外部物理、化学或生物刺激可逆地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实现对磷酸化肽和糖肽高度可控的吸附和脱附,进而衍生开发出一系列新颖的富集方法,极大地吸引研究者们的兴趣。一方面,智能聚合物基材料的响应变化包括材料疏水性的增加或减少、形状和形貌的改变、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以及亲和配体的暴露或隐藏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目标物和智能聚合物基材料之间的亲和力可以通过简单改变外部条件(如温度、pH值、溶剂极性和生物分子等)实现更可控和更智能的精细调节。另一方面,智能聚合物基材料为集成功能模块提供了便捷的可扩展平台,例如特定的识别组件,显著提高了目标物质的分离选择性。智能聚合物基材料在分离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这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产物的分析和研究带来了希望。围绕上述主题,该文依据Web of Science近20年来近50篇代表性文献,概述了智能聚合物基材料在磷酸化肽和糖肽分离及富集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富集 翻译后修饰 智能聚合物 磷酸化肽 糖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欣悦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3-1073,共11页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全方位研究生命结构功能、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同时为畜牧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目前,蛋白质组学在畜禽生长发育...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全方位研究生命结构功能、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同时为畜牧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目前,蛋白质组学在畜禽生长发育、繁殖、营养、疾病、肉质等方面均有涉及,并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发掘出一批与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蛋白质,对生产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增加蛋白质多样性和进行复杂生理学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作者对蛋白质组学及PTMs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畜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自噬的操控: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凌峰 周长林 樊竑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开发”了特殊的毒力因子(包括效应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等),衍生出多种逃避或劫持自噬作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调控自噬的信号复杂,涉及到多种自噬相关蛋白质(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ATG proteins)的精细调控。现已证实,自噬的关键步骤经历了广泛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例如磷酸化/去磷酸化、泛素化/去泛素化等。这些修饰作用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赋予了宿主细胞自噬调控高度的动态性和可逆性。此外,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能够劫持宿主细胞中ATG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干扰自噬的信号传递,从而对抗异体自噬并促进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异体自噬中的作用,并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利用宿主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纵异体自噬,进而促进自身存活的相关机制,为探索异体自噬干预策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自噬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自噬操纵 病原微生物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赖氨酸残基的琥珀酰化修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蓉 陈雪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2-1279,共8页
蛋白质的琥珀酰化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翻译后修饰。修饰的蛋白质遍及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各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等细胞的各个部分,它们参与了细胞内包括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代谢等各种代谢反应,与生命体的... 蛋白质的琥珀酰化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翻译后修饰。修饰的蛋白质遍及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各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等细胞的各个部分,它们参与了细胞内包括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代谢等各种代谢反应,与生命体的活动息息相关。本文综述了琥珀酰化蛋白质活性变化、修饰位点周围氨基酸的特异性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亚细胞分布情况、琥珀酰化与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碳源和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琥珀酰化水平的影响等内容,以期为后续蛋白质的琥珀酰化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琥珀酰化 去琥珀酰化 翻译后修饰 乙酰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迁移谱-质谱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糖基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彬 梁宇颖 陆豪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4-579,I0004,共17页
糖基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于质谱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是糖基化研究的常规手段。然而,由于糖基化存在复杂的异构现象,大多数基于质谱的分析技术在区分其异构体时存在困难。离子迁移谱(... 糖基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于质谱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是糖基化研究的常规手段。然而,由于糖基化存在复杂的异构现象,大多数基于质谱的分析技术在区分其异构体时存在困难。离子迁移谱(IM)是一种基于离子在气相中的形状和电荷进行分离的技术,能够为质谱分析提供新的分离维度。离子迁移谱-质谱(IM-MS)技术具有较强的区分异构体的能力,在蛋白质糖基化研究中的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IM-MS技术的类型和基本原理,及其在蛋白质糖基化研究中的进展,如对完整糖蛋白、完整糖肽和聚糖的研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离子迁移谱-质谱(IM-MS) 翻译后修饰(ptm) 糖组学 糖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酰蛋白磺基转移酶与植物蛋白质硫酸化修饰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鑫玺 钟英丽 谢吉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80,共8页
蛋白质硫酸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该修饰使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具有成熟的生物学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催化这一修饰的酶是酪氨酰蛋白磺基转移酶(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TPST),它将底物3'-磷酸腺苷-5'... 蛋白质硫酸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该修饰使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具有成熟的生物学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催化这一修饰的酶是酪氨酰蛋白磺基转移酶(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TPST),它将底物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的磺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近年来,随着植物中TPST的克隆,已有3个家族的植物多肽被发现存在硫酸化修饰。本文综述了植物TPST的生化特性与功能,介绍了植物TPST的3个底物多肽家族及其参与的分子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酪氨酰蛋白磺基转移酶 蛋白质硫酸化 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静静 刘幸 周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色谱(SEC)法等。这些新方法为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PTM肽段或蛋白质的鉴定提供了更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此外,该文也介绍了蛋白质领域其他重要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可能被进一步应用于PTMs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多孔石墨化碳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双功能化超亲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糖肽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大鹏 谢光珊 +2 位作者 谢佩斯 朱林 蔡宗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蛋白糖基化是生物体中普遍发生且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参与多种分子生物学的功能和途径,是临床诊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糖肽因其丰度低、离子化效率低、糖链异质性等难点,使糖蛋白分析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 蛋白糖基化是生物体中普遍发生且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参与多种分子生物学的功能和途径,是临床诊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糖肽因其丰度低、离子化效率低、糖链异质性等难点,使糖蛋白分析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性离子双功能化纳米金(AuGC)修饰的超亲水性沸石咪唑骨架(ZIF-8)纳米复合材料(AuGC/ZIF-8),并建立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用选择性富集糖肽的分析方法。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双功能化的协同作用,使MOF具有超亲水性和低空间位阻,为糖肽选择性富集提供了更多的亲和位点。研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模式糖蛋白,通过AuGC/ZIF-8富集后,MALDI-TOF MS分析。结果表明,AuGC/ZIF-8对HRP糖肽的富集能力高达250μg/mg,且在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溶液中(HRP-BSA(1∶200,质量比))显示出对HRP糖肽的高选择性,以及极低含量下(0.3 ng/μL)的高灵敏度。因此,在复杂生物样品糖蛋白的富集分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选择性富集 翻译后修饰 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翻译后修饰功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慧 李衍常 黄学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0-719,共10页
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内介导蛋白质特异性降解的主要复合物,在蛋白质质量控制和细胞稳态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蛋白酶体含量或功能的异常会导致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诸多人类恶性疾病。围绕蛋白酶体的活性调控,已经发展了多种... 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内介导蛋白质特异性降解的主要复合物,在蛋白质质量控制和细胞稳态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蛋白酶体含量或功能的异常会导致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诸多人类恶性疾病。围绕蛋白酶体的活性调控,已经发展了多种靶向药物,加强对蛋白酶体活性精确调控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意义。蛋白酶体的含量、组装及其活性的调节受多层次的精细调控,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酶体的组成亚基、结构特征、转录调控与组装机制,着重阐述磷酸化、泛素化和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对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以期为深入揭示蛋白酶体调控机制带来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转录 组装 翻译后修饰 功能与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