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基衍生炭的制备与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陆佳 王玉鹏 +1 位作者 苏小红 王怡心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利用生物质为碳源制备衍生炭材料是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减碳化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生物质衍生炭被誉为“黑色黄金”,在吸附净化、催化、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衍生炭的结构特性及应用领域与...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利用生物质为碳源制备衍生炭材料是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减碳化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生物质衍生炭被誉为“黑色黄金”,在吸附净化、催化、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生物质衍生炭的结构特性及应用领域与原料、制备及改性方法息息相关。基于生物质衍生炭组成与结构,系统梳理介绍了热解碳化法、水热碳化法、活化碳化法、模板法等常用的制备方法。为改善原始生物质衍生炭的固有缺陷以满足其特定的应用需求,在性能提升方面,归纳了酸碱、杂原子掺杂、金属盐及其氧化物等功能化改性方法。最后介绍机器学习在预测调控生物质衍生炭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重点及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质衍生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炭 热解碳化 水热碳化 模板法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的结构特征和应用性能对动物营养研究的意义
2
作者 王爱勤 卢予沈 +3 位作者 杨芳芳 惠爱平 康玉茹 牟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近年来,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凹凸棒石从纳米材料到功能材料应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近年来,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凹凸棒石从纳米材料到功能材料应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石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为深入挖掘凹凸棒石的矿物属性,加快新产品创新研制,文章针对我国畜牧业健康养殖的需求,重点介绍了凹凸棒石晶体结构和应用性能,阐述了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和改性的重要性,展望了凹凸棒石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重点,从矿物材料化视角,以期促进凹凸棒石学科交叉研究和产业上下游应用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棒晶束解离 功能改性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盐碱化影响的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加固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军 张凯宇 +2 位作者 倪俊峰 符洪涛 彭怡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810,共10页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孔隙水压力、排水量、沉降量的变化,试验结束后检测了土体的pH值、含盐量、含水率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在考虑强度增长和土体盐碱化影响的基础,研究得出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最优石灰掺量。然后通过龙湾二期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的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疏浚淤泥处理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石灰改性 淤堵 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 土体盐碱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小球藻蛋白特性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玉新 李市场 +3 位作者 张臣 丁浩 李冰倩 龚明贵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1,共9页
采用三聚磷酸钠法、中性蛋白酶法、超声波法3种方法对小球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小球藻蛋白粒径、电位分布、抗氧化活性、功能性质、热稳定性和结构特性。分析表明,与未改性相比,3种改性方法处理之后,小球藻蛋白的粒径、电位指数... 采用三聚磷酸钠法、中性蛋白酶法、超声波法3种方法对小球藻蛋白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前后小球藻蛋白粒径、电位分布、抗氧化活性、功能性质、热稳定性和结构特性。分析表明,与未改性相比,3种改性方法处理之后,小球藻蛋白的粒径、电位指数显著降低,溶解度、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3种改性方法对小球藻蛋白改性效果不同,三聚磷酸钠法仅在表面疏水性及荧光强度方面较有提升,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中性蛋白酶法改性后小球藻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持水性、持油性热稳定性以及二级结构提升最显著,其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从22.95%提升至35.72%,热稳定性较对照提升了11.48℃;超声波法改性后小球藻蛋白溶解度从23.56%提升至69.66%;乳化性从70.29 m2/g提升至95.25 m2/g;乳化稳定性从10.74 min提升至39.47 min;粒径及电位指数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蛋白 三聚磷酸钠法 中性蛋白酶法 超声波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多糖改性及其水处理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怡雯 李明星 +5 位作者 陶先燕 熊艳舒 黄齐齐 王欣 黄智 李凯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7-1070,1075,共5页
蔗渣中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是甘蔗制糖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具有丰富可再生资源价值。本文综述了蔗渣纤维素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以及蔗渣纤维素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吸附、催化降解及絮凝等方面,并... 蔗渣中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是甘蔗制糖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具有丰富可再生资源价值。本文综述了蔗渣纤维素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以及蔗渣纤维素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吸附、催化降解及絮凝等方面,并对蔗渣半纤维素改性方法及水处理领域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旨在为蔗渣高效利用和保护水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多糖 改性方法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氨酯的合成、改性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康佳 张斐斐 +2 位作者 刘洁 靳丽强 祝德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基聚氨酯的关键原材料(生物基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制备方法及功能改性。其中,具备刺激响应性的生物基聚氨酯展现了广阔的研究前景。通过文章综述,将为生物基聚氨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材料 生物基聚氨酯 研究进展 合成方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优化与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栗小茜 陈浩 +2 位作者 葛正浩 宋浩杰 高彦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5,共8页
对不同种类的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s)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概述,详细对比了CFRPs性能提升的各类方案,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现有成型工艺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了车用CFRPs绿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产业车辆轻量化材料研... 对不同种类的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s)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概述,详细对比了CFRPs性能提升的各类方案,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现有成型工艺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了车用CFRPs绿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产业车辆轻量化材料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改性方法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的改良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君莲 柏慧华 +2 位作者 祝晓娟 柳秋红 何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1-1686,共6页
目的:改良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遵循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理论,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改良GUSS。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67... 目的:改良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遵循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理论,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改良GUSS。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6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评估量表信效度。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和0.87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7和0.234(均P<0.05)。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9,评估者间信度为0.931(P<0.001),评估者间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03(P<0.001),重测信度为0.855,量表各条目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65~0.882(均P<0.01),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25~0.961(均P<0.01),洼田饮水试验与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836(P<0.001)。共提取1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77.465%。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3[95%CI(0.985,1.000)],以21.5分作为吞咽障碍临界值时,量表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3%。结论:改良GUSS具有科学性且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吞咽障碍分级和安全一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 安全一口量 量表改良 德尔菲法 信度 效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圆弧修形和交错角的人字齿轮啮合行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晓燕 王曦 周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针对人字齿轮制造加工导致左、右齿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偏差,以及传统轴向位移迭代法受误差尺度限制的问题,以某型高速列车人字齿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轴向位移迭代方法,并建立人字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模型。该模型以有限... 针对人字齿轮制造加工导致左、右齿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偏差,以及传统轴向位移迭代法受误差尺度限制的问题,以某型高速列车人字齿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轴向位移迭代方法,并建立人字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模型。该模型以有限元法和有限长线接触理论为基础,在载荷-变形协调方程中考虑不同啮合点处螺旋角的差异,采用牛顿迭代法计算主动齿轮轴向位移,通过LTCA模型分析了轮齿圆弧修形与齿面交错角对啮合激励和载荷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可适用于含不同误差类型的人字齿轮LTCA模型,且小误差下牛顿迭代法比传统迭代法的计算时间减少70%,圆弧修形量从2μm增至15μm,时变啮合刚度均值降低38%,啮合误差均值提高39%;当输入扭矩为500 N·m时,两侧齿面中部最大法向啮合力由100 N增大到370 N;随着齿面交错角的增大,时变啮合刚度均值提高,啮合误差均值减小,交错角相位差从0增加到π,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的幅值分别降低了54%和79%。该研究结果可为人字齿轮啮合稳定性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 承载接触分析 圆弧修形 齿面交错角 轴向位移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旭 侯朝霞 +3 位作者 王旭丹 王颢然 姜占洋 杨儒松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聚焦点,储能问题成为了战略性问题。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枝晶生长、腐蚀钝化、析氢... 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聚焦点,储能问题成为了战略性问题。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枝晶生长、腐蚀钝化、析氢反应等问题,因而限制了ZIBs的实际应用与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简要介绍了ZIBs的发展历程和储能机理,总结归纳了锌负极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综述了锌负极的改性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锌负极 析氢反应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方法在m^(6)A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定伟 顾睿初 +2 位作者 谢晓雪 丁时之 温翰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3-927,共25页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修饰形式,对mRNA的剪接、加工、降解和翻译的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计算方法在m^(6)A修饰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数据驱动的方法预测m^(6)A位点以及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m^(...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修饰形式,对mRNA的剪接、加工、降解和翻译的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计算方法在m^(6)A修饰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数据驱动的方法预测m^(6)A位点以及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m^(6)A相关生物机制。文章首先回顾了m^(6)A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并整理了现有公开数据集,为计算模型的构建奠定数据基础。接着重点讨论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在m^(6)A位点预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描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解析m^(6)A相关分子机制的贡献,展示了计算方法如何促进对这一复杂的表观遗传调控过程的理解。通过系统梳理相关内容,本文深入探讨了计算方法在m^(6)A修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为m^(6)A相关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修饰 修饰检测方法 修饰位点预测 人工智能算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改造手段提高D-来苏糖异构酶酸性条件异构催化活力
12
作者 李巧玲 胡阳 +3 位作者 周慧灵 喻勋 文李 吴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改善D-来苏糖异构酶在酸性环境下的活性。[方法]通过对来源于Caldanaerobius polysaccharolyticus菌株的D-来苏糖异构酶进行表面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得到突变位点K2D、K2E、K8D、K8E、K18D和K18E。通过构建... [目的]改善D-来苏糖异构酶在酸性环境下的活性。[方法]通过对来源于Caldanaerobius polysaccharolyticus菌株的D-来苏糖异构酶进行表面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得到突变位点K2D、K2E、K8D、K8E、K18D和K18E。通过构建突变体,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诱导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重组突变体酶,并开展体外重组突变体酶在酸性pH 5.5和近中性pH 6.5下催化转化D-果糖制备D-甘露糖的差异比较试验。[结果]重组突变体酶K8D和K8E显著提升了D-果糖的催化转化率,最优条件(pH 6.5)下的转化率达140%;而在pH 5.5时,转化率较野生酶提高了1.26倍。[结论]通过分子改造手段成功提高了D-来苏糖异构酶突变体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 D-来苏糖异构酶 分子改造 生物酶法 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宽 邵瑞琪 +5 位作者 王维 时欣宇 贾志坤 刘胜凯 石海婷 徐志伟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31,787,共13页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了针刺法、水刺法、熔喷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离心纺丝和气流纺丝法的优势和缺点,简述了布朗扩散、惯性冲击、重力沉降、粒子拦截和静电吸附影响纤维材料过滤效率的主要过滤机理;然后,重点论述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后整理工艺和功能化改性策略,通过涂层整理、覆膜处理和溶胶浸渍引入特殊功能基团,特别是采用表面改性、纳米技术整合和催化剂应用增强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催化脱硝脱硫、降解二英、吸附重金属离子等处理特定污染物的能力;最后,展望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在提升耐热性、机械稳定性和环保性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尘过滤 非织造材料 高效低阻 制备方法 后整理工艺 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基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及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郑美茹 乔鹏 王雪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9,56,共5页
TiO_(2)具有光催化活性高、无毒、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污水处理、还原CO_(2)、光催化产氢、抗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TiO_(2)的自身结构限制了它的光催化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简单介绍了TiO_(2)... TiO_(2)具有光催化活性高、无毒、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污水处理、还原CO_(2)、光催化产氢、抗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TiO_(2)的自身结构限制了它的光催化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简单介绍了TiO_(2)的光催化机理及其限制因素,同时对掺杂改性TiO_(2)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提高改性TiO_(2)的光催化效率应用于工业生产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氧化物制备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宇昂 张海军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1-5073,共13页
近年来,由五种或五种以上金属元素以等摩尔或近等摩尔比构成,具有各组元高度分散且混乱无序结构特征的高熵氧化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高熵氧化物主要有岩盐型、尖晶石型、钙钛矿型和萤石型等几种类型,在储能、催化、吸波及隔热... 近年来,由五种或五种以上金属元素以等摩尔或近等摩尔比构成,具有各组元高度分散且混乱无序结构特征的高熵氧化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高熵氧化物主要有岩盐型、尖晶石型、钙钛矿型和萤石型等几种类型,在储能、催化、吸波及隔热领域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固相反应法、喷雾热解法、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溶液燃烧合成法和激光脉冲法等制备高熵氧化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高熵氧化物的各类改性方法;提出了目前高熵氧化物的合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高熵氧化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 制备方法 改性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层析膜的制备及在胶体金试纸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卞庆东 李永晖 +3 位作者 汪朝晖 周玥 汪效祖 崔朝亮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91,共9页
免疫层析技术常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但其被国外垄断且易燃、稳定性差,而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蛋白吸附强的优点.以PVDF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聚乙二醇(PEG600)为添加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蒸汽诱... 免疫层析技术常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但其被国外垄断且易燃、稳定性差,而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蛋白吸附强的优点.以PVDF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聚乙二醇(PEG600)为添加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蒸汽诱导相转化法制膜.研究了添加剂PEG600用量、蒸汽诱导时间、蒸汽温度对膜结构、孔径、接触角及蛋白吸附量的影响;采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PVDF膜改性,通过动态接触角、毛细流动时间、蛋白吸附量对膜进行测试,并制备成试纸条.结果表明:当制膜条件为质量分数2%PEG600、蒸汽诱导时间20 min、蒸汽温度50℃时,膜的孔径约为7.4μm、接触角为85.1°、蛋白吸附量为22.6μg/cm^(2);用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CMT)改性后,PVDF膜的毛细流动时间为199 s,蛋白吸附量达到75.7μg/cm^(2),且试纸条有显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膜 蒸汽诱导相转化法 表面涂覆改性 侧流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谷物麸皮品质特性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安琪 常世敏 +2 位作者 李京芳 许文涛 古东月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229,共8页
谷物麸皮作为谷物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原因,谷物麸皮利用率较低。文章综述了常见谷物麸皮改性方法和改性处理对谷物麸皮理化、活性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改性处理... 谷物麸皮作为谷物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原因,谷物麸皮利用率较低。文章综述了常见谷物麸皮改性方法和改性处理对谷物麸皮理化、活性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改性处理前后谷物麸皮对面制品风味、感官、质构等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麸皮 全谷物面制品 品质特性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的改性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匡代洪 张佳睿 +2 位作者 杨佳东 阿瓦拜克力·肉苏里 谢瑜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8-1433,共16页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人工光合作用,可缓解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危机,近年来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二维层状结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是当前光催化材料的研...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人工光合作用,可缓解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危机,近年来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二维层状结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是当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直接聚合含氮前驱体制备的g-C_(3)N_(4)光催化性能较差,需对g-C_(3)N_(4)进行性能调控。该文简单介绍了g-C_(3)N_(4)的主要制备方法;阐述了g-C_(3)N_(4)的改性方法,包括提升结晶度、构建异质结、调控形貌、缺陷工程,并总结了g-C_(3)N_(4)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包括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生产H_(2)O_(2)、还原CO_(2);最后,对g-C_(3)N_(4)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在持续提升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同时,应更多考虑实际工业化生产面临的相关设计问题,并将熔融盐法制备高结晶g-C_(3)N_(4)深入探究、g-C_(3)N_(4)基异质结体系的搭建、g-C_(3)N_(4)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机制明确、反应物在g-C_(3)N_(4)表面的吸脱附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机制分析、可回收g-C_(3)N_(4)基光催化剂研究5个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g-C_(3)N_(4) 半导体材料 性能调控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超低温高速轴承国内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郑艳伟 李文超 +2 位作者 赵圣卿 郭培锐 华显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0-1457,共8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易出现保持架断裂、套圈烧伤等问题,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首先,分析了轴承优化设计、摩擦发热等方面超低温高速轴承的理论研究进展,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攻关方式及逆...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易出现保持架断裂、套圈烧伤等问题,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超低温高速轴承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首先,分析了轴承优化设计、摩擦发热等方面超低温高速轴承的理论研究进展,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攻关方式及逆向设计方法,满足了现阶段长征系列火箭超低温高速轴承要求;然后,从套圈材料、保持架材料、陶瓷球、表面改性、润滑等方面探讨了基础性研究,研究了轴系刚度、台架试验等对轴承应用的影响,奠定了轴承应用技术基础;最后,立足航天强国的背景,提出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超低温高速轴承的发展建议,该发展建议为我国火箭发动机轴承向着高承载、高可靠、长寿命、可重复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材料是超低温介质常用的保持架材料,混合陶瓷轴承性能优于全钢轴承,滚道表面改性有助于轴承抗磨减摩,通过增加试验轴承样本数量和提高轴承制造批次一致性,有助于提高轴承装配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高速轴承 套圈材料和保持架材料 聚四氟乙烯材料 混合陶瓷轴承 滚道表面改性 逆向设计方法 轴承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保健食物加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国霞 李春阁 +2 位作者 武思 李孟丹 宋宗豫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243,共8页
三维打印技术是通过数字化进行控制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形态各异、节省材料、营养均衡等特点。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这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能补充部分营养,因此,将3D打印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是通过数字化进行控制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形态各异、节省材料、营养均衡等特点。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这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能补充部分营养,因此,将3D打印技术和这些物质结合将成为现代食品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在对3D食品打印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具有保健作用食物中的加工应用现状,分析比较了能够改善3D打印食品特性的方法,并展望了这些食物未来在3D食品打印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保健食物 改性方法 挑战和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