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苯二酚修饰灭活PEDV的口服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云涵 邓锴 +2 位作者 涂志文 赵兴洪 万红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评估壳聚糖-苯二酚(chitosan-catechol,Chic)修饰的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疫苗的口服免疫效果,通过控制Chic的量制备出由不同质量浓度Chic(0.2、0.4 mg/mL)包裹的灭活PEDV(0.5 mg/mL),命名为C1+... 为评估壳聚糖-苯二酚(chitosan-catechol,Chic)修饰的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疫苗的口服免疫效果,通过控制Chic的量制备出由不同质量浓度Chic(0.2、0.4 mg/mL)包裹的灭活PEDV(0.5 mg/mL),命名为C1+P和C2+P,建立小鼠模型进行免疫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小鼠黏膜sIgA和血清IgG、IgG1、IgG2a抗体水平,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CCK-8试验检测脾细胞的分型和增殖活化情况。结果显示,经2次口服免疫后,C2+P组诱导的免疫效果与昂贵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佐剂组效果相当;与未经Chic修饰的PEDV组相比,C1+P、C2+P组诱导的鼻黏膜、肺泡、小肠黏膜特异性sIgA的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6.09、6.37倍,5.35、5.65倍和5.64、5.89倍,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分别提高了8.83、9.65倍,13.54、15.07倍和4.27、5.07倍;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提升了1.15、1.17倍和1.11、1.11倍;脾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也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口服免疫C1+P和C2+P成功诱导了小鼠体内黏膜免疫和系统性免疫应答效应,显示出Chic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潜力,表明Chic修饰的灭活PEDV疫苗在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灭活疫苗 黏膜免疫 口服免疫 佐剂 壳聚糖-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IPEC-J2细胞系构建及其对PEDV感染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小久 雷磊 +7 位作者 彭小烨 王开心 陈英仪 王济贤 王玉格 段德勇 杨毅 王爱兵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43-2252,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尾部(NM-ⅡA Tail)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探讨其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 【目的】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尾部(NM-ⅡA Tail)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探讨其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过表达pLV-CMV-NM-ⅡA Tail-3×Flag-CopGFP-Puro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pMD2.G和psPAX2共转染HEK-293FT细胞,制备慢病毒液。采用慢病毒液侵染IPEC-J2细胞,经药物筛选后观察EGFP荧光标签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细胞株构建情况。结合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PEDV内化阶段的变化,通过测定病毒粒子的拷贝量和病毒滴度,分析过表达NM-ⅡA Tail对PEDV复制和释放阶段的影响。【结果】在成功构建的过表达细胞株中,NM-ⅡA Tail mRNA转录水平较对照组提高了15倍(P<0.01),且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NM-ⅡA Tail蛋白存在高效表达。在PEDV内化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PEDV N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A结果显示,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NM-ⅡA和PEDV的荧光信号强于对照组。在PEDV复制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中PEDV M基因拷贝数及病毒半数组织感染剂量(TCID 50)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在PEDV释放阶段,过表达NM-ⅡA Tail细胞释放的PEDV M基因的拷贝数较对照组提高了2.7倍,上清中的病毒TCID 5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NM-ⅡA Tail的IPEC-J2细胞株,为深入研究NM-ⅡA在PED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试验材料。过表达NM-ⅡA Tail显著促进了PEDV的内化、复制和释放过程,为阐明PEDV的感染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疫病防控策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性肌球蛋白ⅡA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慢病毒载体 过表达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PoRV、PDCoV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3
作者 陈登金 李鹏宇 +5 位作者 董楠 常昊天 胡渤 肖进 张蕾 马良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78,共8页
为实现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同时鉴别检测,本试验根据PEDV核衣壳蛋白(N)基因、PoRV结构蛋白6(VP6)基因和PDCoV基质蛋白(M)基因筛选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通过矩阵法优化... 为实现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同时鉴别检测,本试验根据PEDV核衣壳蛋白(N)基因、PoRV结构蛋白6(VP6)基因和PDCoV基质蛋白(M)基因筛选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通过矩阵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多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绘制标准曲线,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标准曲线拟合试验结果显示,PEDV、PoRV和PDCoV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针对各病毒扩增均具有良好的相关系数和扩增效率;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PEDV、PoRV和PDCoV呈现特异性扩增,不与其他猪源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EDV、PoRV和PDCoV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10^(0)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367份临床样本进行PEDV、PoRV和PDCoV检测,多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阳性率为92.37%(339/367),而地方标准多重RT-PCR检测的阳性率为83.38%(306/367),2种方法临床样本检测符合率为91.01%(334/367)。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准确、灵敏检测PEDV、PoRV和PDCoV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用于实验室病原和临床样本检测,为临床猪病毒性腹泻的研究和防控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轮状病毒(PoRV)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县某规模蕨麻猪场仔猪腹泻情况及PEDV感染情况调查
4
作者 杨彩虹 张啸 +1 位作者 黄福岚 孙有奎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73-77,共5页
试验旨在掌握2023年9月—2024年8月天祝县某规模蕨麻猪场仔猪腹泻流行特点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情况。采用现场调查法调查了解不同季节、日龄、胎次的仔猪腹泻分布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112份腹泻仔... 试验旨在掌握2023年9月—2024年8月天祝县某规模蕨麻猪场仔猪腹泻流行特点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情况。采用现场调查法调查了解不同季节、日龄、胎次的仔猪腹泻分布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112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是否存在PEDV。结果显示,2023年11月以及2024年1、2、3月仔猪腹泻率较高;其中,2024年2月最高,腹泻率为62.13%(146/235);2024年7月最低,腹泻率为0.92%(10/1068)。冬季和春季仔猪发生腹泻占比较高,分别为41.34%(253/612)、38.07%(233/612);夏季仔猪发生腹泻占比相对较低,为3.59%(22/612)。1~7日龄仔猪发生腹泻的占比最高,可达80.22%(491/612);15~24日龄仔猪占比最低,为7.52%(46/612)。母猪所产第1胎仔猪腹泻占比最高,为82.19%(503/612),其次为第2胎(10.36%)和第3胎(6.24%),母猪所产第4胎仔猪腹泻占比最低为1.31%(8/612)。112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PEDV阳性率为47.32%(53/112)。研究表明,该场存在PEDV感染,仔猪发生腹泻与月份、季节、仔猪日龄和母猪胎次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仔猪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欢欢 王倩 +5 位作者 王宇杰 刘佳乐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0-127,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ML组),各组分别以全时添加10µmol/L ML和PEDV感染细胞后添加10µmol/L ML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并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10µmol/L的ML对3D4/2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48 h内PEDV-S、M、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12 h时处于最高;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全时添加ML处理12 h使PEDV-S、M、N、IL-8、IFN-β、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处理24 h使PEDV-S、M、N、IL-8、IFN-β、MX1、ISG15、IFIT1和IFIT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在感染后添加ML处理12 h使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M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处理24 h使IL-6、IL-8、IFN-β、MX1、ISG15、IFIT1、IFITM1、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S、M、N、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PEDV感染前ML预处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PEDV感染使细胞处于免疫应激状态,ML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月桂酸甘油酯(ML)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3D4/21细胞 生长曲线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杨素和柚皮素抗PEDV的作用机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植玉鹏 刘雨桐 +3 位作者 陈弟诗 宫萌菲 夏学妹 任玉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7-1772,共16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和柚皮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以白杨素和柚皮素开发新型抗PEDV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harmMapper、TCMSP、SEA Search Server和STITC... 【目的】探讨白杨素和柚皮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以白杨素和柚皮素开发新型抗PEDV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harmMapper、TCMSP、SEA Search Server和STITCH在线数据库获得白杨素和柚皮素的潜在作用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PEDV对宿主的作用靶点,利用在线程序Draw Venny Diagram获取白杨素、柚皮素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对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 v 1.2.0软件对核心靶点及小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并分析白杨素和柚皮素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和结合模式,利用PyMOL v 2.5实现对接结果的可视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白杨素和柚皮素对核心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杨素潜在抗PEDV的靶点有12个,其中白蛋白(ALB)、雌激素受体1(ESR1)、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可能是白杨素抗PEDV的核心靶点;柚皮素潜在抗PEDV的靶点有18个,其中ALB、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可能是柚皮素抗PEDV的核心靶点。白杨素抗PEDV靶点涉及21种生物过程、5种细胞组分和6种分子功能,共获得11条信号通路;柚皮素抗PEDV靶点涉及31种生物过程、8种细胞组分和19种分子功能,共获得13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与两种天然化合物之间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为主,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白杨素和柚皮素能极显著降低Caspase-3表达量(P<0.01),可能通过影响Caspase-3的表达和活化来颉颃PEDV诱导的细胞凋亡;极显著升高TGF-β1蛋白表达量(P<0.01),可能通过影响TGF-β1的表达抗PEDV诱导的炎症反应而治疗PEDV的感染。【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白杨素和柚皮素分别通过潜在核心靶点ALB、ESR1、TGF-β1和ALB、Caspase-3、PPARG,以及IL17、PI3K-Akt和AMPK信号通路发挥抗PEDV作用的机制,为新型抗PEDV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白杨素 柚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及制品中HEV、PEDV和PDCoV三重q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姓鸿 张婧 +7 位作者 安微 杨苗 谢礼 舒佳新 薛昌华 郑巧 林华 韩国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从食品原料源头上控制和保障其食用安全,控制猪肉及其制品消费成本,本研究构建了可同时检测猪肉及制品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 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从食品原料源头上控制和保障其食用安全,控制猪肉及其制品消费成本,本研究构建了可同时检测猪肉及制品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 corona virus,PDCoV)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结果表明,三重qPCR方法只能扩增出3种目的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特异性好;对HEV、PEDV和PDCoV三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6.02、6.98、6.92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CV%)在0.10%~3.00%之间,重复性好。将所建立方法应用于248份出口猪肉及制品和282份生猪粪拭子的检测,同时以相应病毒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猪肉及制品中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均为0%,与标准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生猪粪拭子中,该方法对PEDV、PDCoV和HEV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06%、3.19%、0.35%,标准方法检出率分别为1.06%、3.19%、0%。研究表明,建立的三重qPCR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猪肉及制品或生猪样品中三种病毒,为保障生鲜猪肉及其制品市场流通和阻断病毒食源性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戊型肝炎病毒(HE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δ冠状病毒(PDCoV) 三重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TGEV与PDCoV S蛋白表位基因三联疫苗的构建及其鉴定
8
作者 刘青 顾天越 +9 位作者 包利霞 朱凡杰 王鑫源 刘婷婷 朱晓琛 鄢明华 董志民 王利丽 张东超 金天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95-3505,共11页
[目的]构建一种同时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三联表位疫苗,以预防上述病原导致的猪的相关疾病。[方法]本研究运用免疫信息学在线软件对3种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的S蛋白B、T... [目的]构建一种同时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的三联表位疫苗,以预防上述病原导致的猪的相关疾病。[方法]本研究运用免疫信息学在线软件对3种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的S蛋白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分析,构建新的表位肽段,命名为PPT,通过ExPASy、VaxiJen、TMHMM、SOPMA、SOLpro和AlphaFlod2等在线软件对PP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C-IMMSIM在线软件对其免疫反应进行模拟。通过T2A将PPT与PEDV的COE序列、TGEV的SAD序列及PDCoV的CTD序列连接并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经DAPI染色、CCK8、RT-PCR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验证重组质粒在体外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表位蛋白PPT由17条表位肽段组成,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蛋白为非跨膜蛋白,结构稳定,具有抗原性和可溶性,亲水性高,无过敏性。C-IMMSIM结果显示,PPT能引起机体树突状细胞(DC)增加,B、T细胞免疫反应,刺激免疫球蛋白IgG、IgM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分别在3359、2375、1064、944、764和467 bp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RT-PCR扩增分别在3359、2375、1064、944、764和467 bp处获得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的条带;CCK-8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对细胞均无明显毒性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31.7、16.1、37.9和27.5 ku处出现与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的条带,重组质粒成功在HEK293A细胞中表达。[结论]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的PPT表位蛋白成功构建三联疫苗,且在体外表达,为评价PEDV-TGEV-PDCoV三联表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S蛋白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期纤毛细胞器对宿主细胞PEDV敏感性的调控
9
作者 庄腾寒 杨鹏 +5 位作者 马心宇 徐悦 陈丽 鲍熹 杨丹晨 冯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2-2309,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宿主细胞周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增殖能力的调控效果。使用PEDV[感染复数(MOI)=1]分别感染猪睾丸(ST)细胞、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免疫印迹(WB)技术鉴定细胞周期,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组装... 本研究旨在分析宿主细胞周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增殖能力的调控效果。使用PEDV[感染复数(MOI)=1]分别感染猪睾丸(ST)细胞、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免疫印迹(WB)技术鉴定细胞周期,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组装效果,通过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鉴定病毒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PEDV感染ST细胞、IPEC-J2细胞7 h后,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期(S期),感染31 h后则会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合成前期(G1期);FACS、WB检测结果证实,通过双胸苷(Thy)释放协同诺考达唑(Noc)能够将细胞周期分别阻滞于G1-S转换期、S期和细胞分裂期(M期);PEDV(MOI=1)感染处于各细胞周期的ST、IPEC-J2细胞,同步化于G1-S转换期的细胞感染PEDV后的TCID_(50)最高,诱导纤毛去组装的细胞对PEDV的敏感性下降。由研究结果可知,PEDV感染导致宿主细胞阻滞于G1-S转换期,G1期细胞因具有纤毛细胞器而最有利于PEDV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细胞周期 细胞同步化 ST细胞 IPEC-J2细胞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置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阳 张越 +6 位作者 路浩 邢金超 李振坤 董芳婷 徐盟龙 袁晋 魏战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共6页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 为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制定精准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南省信阳市某空置6个月猪场的366份环境样品进行了PE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环境样品中有124份PEDV核酸阳性,总体阳性率为33.88%;不同区域PEDV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排污系统50.00%(4/8)、猪舍环境33.92%(116/342)、洗消中心25.00%(4/16);值得注意的是,洗消中心的减速带、猪舍环境内的漏粪地板及排污系统的粪沟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该猪场清洗消毒空置6个月后仍有大量PEDV核酸残留。总体来说,研究发现了猪场清洗消毒的部分盲区,讨论了病毒残留点和猪场建设规划,以及空气、饲料和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指出了猪场现有清洗流程的漏洞,为猪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置猪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场环境 清洗消毒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邬沛伶 李依璇 +4 位作者 王浩杰 李亚菲 刘绍蒙 刘青芸 王湘如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2-1058,共17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可造成猪群暴发腹泻和初生仔猪大量死亡。2010年,高致病性的PEDV变异毒株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可造成猪群暴发腹泻和初生仔猪大量死亡。2010年,高致病性的PEDV变异毒株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已成为当前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疫苗免疫是防控PED的最主要措施。现有PED商品化疫苗以传统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为主。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和核酸疫苗等的研究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PEDV变异频繁,不断给疫苗研发带来新的挑战,高效的疫苗研发平台及基因工程疫苗对未来PED防控至关重要。本文对PEDV的病原学特征和最新的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疫苗发展方向,以期为有效防控PED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S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东波 朗洪武 +5 位作者 时洪艳 陈建飞 崔晓辰 王承宝 佟有恩 冯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1-977,共7页
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基因的免疫优势区S1(1~2367bp)为靶基因,利用基于gⅢ表达外源多肽的fd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构建S1基因噬菌体展示肽库,以纯化病毒制备的兔抗PEDV多克隆血清为靶蛋白,对S1基... 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基因的免疫优势区S1(1~2367bp)为靶基因,利用基于gⅢ表达外源多肽的fd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构建S1基因噬菌体展示肽库,以纯化病毒制备的兔抗PEDV多克隆血清为靶蛋白,对S1基因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结果获得3个高亲和力的序列,分别命名为S1P1(248~280位氨基酸)、S1P2(442~499位氨基酸)和S1P3(697~742位氨基酸).ELISA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1P1、S1P2和S1P3短肽都能被兔抗PEDV多克隆血清识别,其中S1P3反应性最强.为了进一步揭示S1P1、S1P2和S1P3短肽的抗原性,制备了3个短肽GST融合蛋白和它们串连后GST融合蛋白的单因子血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证实,抗S1P2-GST、S1P3-GST和S1P123-GST融合蛋白的单因子血清能够识别Vero细胞培养物中天然的PE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蛋白 抗原表位 噬菌体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抗病毒天然免疫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百灵 陈建飞 +2 位作者 邢雅玲 冯力 陈忠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6-523,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等肠道疾病的一种动物冠状病毒.PEDV与宿主系统相互作用,特别是其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是目前动物冠状病毒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基于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等肠道疾病的一种动物冠状病毒.PEDV与宿主系统相互作用,特别是其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是目前动物冠状病毒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基于作者近几年来对人类重要冠状病毒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本文对PEDV基因组与编码蛋白主要功能以及PEDV调节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及其可能机制的进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与人类冠状病毒相似,PEDV编码的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是一个多功能蛋白酶,除了蛋白酶活性外,还具有去泛素化酶(DUB)活性和宿主干扰素拮抗活性,是PEDV编码的一种新型病毒来源DUB和宿主干扰素拮抗蛋白.这些研究为阐明PEDV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调节作用和其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研制新型PEDV免疫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木瓜样蛋白酶 去泛素化酶 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TGEV、PoRV 3种猪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艳丰 张丁华 +2 位作者 李爱心 程征 刘守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8-527,共10页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及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rvirus,PoRV),临床均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及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rvirus,PoRV),临床均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后备猪、母猪或育肥猪呈一过性腹泻,发病率较低。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PEDV变异毒株的流行已对全球的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已有的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流行态势。近年来,针对PEDV、TGEV、PoRV的毒株流行变化及防控措施研究的较多,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3种病原的控制。作者基于当前3种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和流行现状,从饲养管理、免疫预防、中药疗法、干扰疗法、特异疗法及返饲疗法等方面对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猪轮状病毒(PoRV) 流行现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提取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欢欢 余晨敏 +7 位作者 田晓榕 李瑞 李宗云 张焱焱 赵迪 王蕾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0-1369,共10页
【目的】以7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探究儿茶提取物(TCE)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效果及机制。【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8头幼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TCE+PEDV组,每组6头猪。试验周期11 d,0~3 d为适应期,4... 【目的】以7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探究儿茶提取物(TCE)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效果及机制。【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8头幼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TCE+PEDV组,每组6头猪。试验周期11 d,0~3 d为适应期,4~11 d为试验期。试验期对照组和PEDV组仔猪灌服人工奶,TCE+PEDV组仔猪灌服含有TCE(0.01 g/kg BW)的人工奶;试验第8天PEDV组及TCE+PEDV组仔猪灌服3 mL 10^(6) TCID _(50)/0.1 mL 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3 mL DMEM培养基。试验第11天将所有仔猪麻醉后屠宰,采集仔猪结肠组织,测定TCE对PEDV感染仔猪结肠形态结构、抗氧化能力、炎性因子及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结肠组织形态受损,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灌服TCE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结肠损伤,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隐窝深度显著变浅(P<0.05)。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组仔猪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PEDV感染后可检测到仔猪结肠组织内PEDV M、N、S基因表达,且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SG 15、IRF 7,炎性因子基因IL-1β、IL-8、REG 3 G及离子通道相关基因AQP 10、APOB及MMP 13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IFN-β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PEDV组相比,TCE+PEDV组仔猪结肠中PEDV M、N、S基因及ISG 15、IL-1β、IL-8、REG 3 G、IRF 7、APOB、MMP 9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IFN-β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PEDV感染导致幼龄仔猪结肠组织黏膜损伤,灌服0.01 g/kg BW的TCE可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结肠组织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儿茶提取物 结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Nxp23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特性分析
16
作者 饶丹 秦锋 +11 位作者 阮梦凡 葛雨 张明旭 杨喜梅 李美佳 陈文雪 于林洋 赵攀登 胡静 刘向楠 郑全芳 董建国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6,共8页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2023年9月河南省西平县某规模化猪场疑似感染PEDV的腹泻猪进行样品采集、PCR鉴定、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病毒重要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成功...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2023年9月河南省西平县某规模化猪场疑似感染PEDV的腹泻猪进行样品采集、PCR鉴定、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病毒重要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得到1株PEDV毒株,命名为HNxp23。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Nxp23毒株纤突蛋白基因S、膜蛋白基因M和辅助蛋白基因ORF3均与中国黑龙江分离毒株CH-HLJJS-2022位于同一分支,属于GⅡa亚型。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Nxp23毒株S和ORF3蛋白与中国黑龙江分离毒株CH-HLJJS-2022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7%和99.4%;M蛋白与中国北京分离毒株LZW同源性最高,为99.3%。S蛋白氨基酸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与CV777毒株相比,HNxp23毒株S蛋白在抗原表位COE区、SS2区、SS6区和2C10区分别存在19、1、1和0个氨基酸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毒株HNxp23属于PEDV的GⅡa亚型,S蛋白在COE区易发生氨基酸突变。本试验结果可为河南地区PEDV的流行特征分析以及PEDV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基因 M基因 ORF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郝小龙 曾晓雨 +7 位作者 武卓雅 刘亚云 戴银 殷冬冬 尹磊 沈学怀 潘孝成 王洁茹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6,共4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最易感,死亡率可高达100%,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RNA病毒变异性高导致现有疫苗无法对PEDV流行毒株提供有效免疫保护...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最易感,死亡率可高达100%,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RNA病毒变异性高导致现有疫苗无法对PEDV流行毒株提供有效免疫保护,导致防控困难。开发新型抗PEDV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讨论了病毒和宿主靶向PEDV药物的抗病毒疗效和机制,以期为PEDV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药物 病毒靶向 宿主靶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猪TRIM8基因敲除细胞系构建及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王威 毕祯彬 +5 位作者 顾善绅 肖叶懿 周雅静 吴圣龙 包文斌 王海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90-3799,共10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三方基序蛋白8(tripartite motif 8,TRIM8)基因敲除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并探究TRIM8基因敲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TRIM8基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新...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三方基序蛋白8(tripartite motif 8,TRIM8)基因敲除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并探究TRIM8基因敲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理解TRIM8基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新的PEDV防控策略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猪TRIM8基因转录本第1外显子区域设计3条sg RNAs(sg RNA1、sg RNA2和sg RNA3),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线性化p GK1.2载体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鉴定。将重组载体转染IPEC-J2细胞。PCR扩增敲除位点附近序列,并通过测序判断sg RNA敲除效率;利用T7核酸内切酶Ⅰ(M0302)酶切鉴定阳性细胞克隆,通过TA克隆测序鉴定敲除序列;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敲除细胞中TRIM8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IM8基因敲除后PEDV复制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载体测序结果显示,sg RNAs与p GK1.2成功连接。敲除效率分析发现,3个sg RNAs中只有sg RNA2有敲除效率。PCR产物经T7核酸内切酶Ⅰ(M0302)酶切筛选出8个阳性单克隆细胞。TA克隆测序分析发现,TRIM8基因2个等位基因序列分别缺失5和9bp。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TRIM8基因敲除细胞中未见TRIM8蛋白表达。TCID_(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IPEC-J2细胞相比,敲除TRIM8基因后显著上调了PEDV的病毒滴度(P<0.05),且PEDV M基因和N蛋白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TRIM8基因敲除的IPEC-J2细胞,并提高了PED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能力。TRIM8基因敲除细胞可为探究TRIM8基因功能及其调控PEDV复制的分子机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8基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CRISPR/Cas9技术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关键lncRNA筛选及其功能验证
19
作者 杨荔 杜小妹 +3 位作者 刘梦媛 吴圣龙 包文斌 吴正常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2-800,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序,筛选出影响PEDV复制的关键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核质分离检测lncRNA表达和细胞定位;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转染IPEC-J2细胞,通过病毒拷贝数测定、Western blotting、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lncRNA表达对PEDV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PEDV感染IPEC-J2细胞24 h时,细胞病变最为明显,成功构建细胞病变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组中存在61个差异表达lncRNA,其中19个上调,42个下调,筛选出1个显著上调且差异倍数较大的lncRNA——lncMSTRG.10733.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IPEC-J2细胞后,lncMSTRG.10733.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质分离测定结果显示,lncMSTRG.10733.2主要分布在IPEC-J2细胞质中。成功构建了lncMSTRG.10733.2瞬时干扰IPEC-J2细胞,干扰效率为45.9%。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CID_(50)测定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滴度极显著上升(P<0.01);IFA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IPEC-J2细胞中的PEDV N蛋白荧光分布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从细胞水平上筛选鉴定出1个与PEDV感染密切相关的lncRNA,其表达水平上调有利于提高猪对PEDV感染的抵抗能力。研究结果揭示了lncRNA在PED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制定PEDV的抗病育种工作策略和筛选分子标记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lncRNA IPEC-J2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2基因在Vero细胞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20
作者 向娇娇 元娜 +6 位作者 李慧慧 邵明珠 赵福平 张龙超 王立贤 石丽君 陈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将有效的干扰片段和siNC分别转染至Vero细胞24 h后,用感染复数为0.05的PEDV感染细胞,分为4组:感染PEDV 12 h试验组(12 hpi-siRNA)、感染PEDV 12 h对照组(12 hpi-siNC)、感染PEDV 24 h试验组(24 hpi-siRNA)及感染PEDV 24 h对照组(24 hpi-siN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EDV N及SOX12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组织半数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检测PEDV的病毒滴度,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EDV复制情况。通过GeneMANIA网站预测SOX12基因的互作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抑制SOX12基因表达后其互作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SOX12基因3条干扰片段的干扰效率为30%~60%,其中siRNA3干扰效率最高,可达60%。与12 hpi-siNC和24 hpi-siNC组相比,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PEDV N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病毒滴度表型测定结果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IFA结果也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复制明显少于对照组。基因互作预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干扰SOX12基因的表达后,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SOX12基因在PEDV感染Ver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发现SOX12基因的下调表达能显著抑制PEDV复制和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OX12基因 VERO细胞 基因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