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多糖对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赵雯 王玲力 +1 位作者 曹迷霞 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探究螺旋藻多糖(PSP)对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螺旋藻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RV组和空白对照组。测定小鼠肝脏和肺脏SOD、iNOS酶活性和MDA、NO含量... 为探究螺旋藻多糖(PSP)对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螺旋藻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RV组和空白对照组。测定小鼠肝脏和肺脏SOD、iNOS酶活性和MDA、NO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和肺脏中iNOS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PRV组相比,高剂量和中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肝脏和肺脏组织iNOS酶活性及MDA、NO水平(P<0.05),显著升高SOD酶活性(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小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处理PRV感染小鼠后,肝脏和肺脏中iNOS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高剂量组效果最佳。表明螺旋藻多糖能够减轻PRV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的损伤,缓解PRV感染小鼠引起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伪狂犬病病毒 氧化应激 肝脏 肺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psp2组分对HeLa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远征 张学成 纪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72-76,共5页
为研究钝顶螺旋藻多糖粗品中不同分子量多糖组分的抗肿瘤活性,应用Superdex-75凝胶纯化分离得到psp1,psp2,psp3和psp4 4个不同分子量多糖组分,分子量依次为65 400,16 900,14 400和11 700,其中psp2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柱脱盐后测得... 为研究钝顶螺旋藻多糖粗品中不同分子量多糖组分的抗肿瘤活性,应用Superdex-75凝胶纯化分离得到psp1,psp2,psp3和psp4 4个不同分子量多糖组分,分子量依次为65 400,16 900,14 400和11 700,其中psp2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柱脱盐后测得其糖含量为98.5%。psp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随其浓度增加,HeLa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流式细胞术证实psp2对肿瘤细胞存在周期特异性,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多糖 凝胶过滤层析 HELA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螺旋藻多糖提取及脱色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世林 陈冉 +4 位作者 陈静芸 杨宁 李坤 章真 张荣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209,共9页
研究螺旋藻多糖热碱液的提取、过氧化氢法脱色的条件并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以多糖得率和多糖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热碱法提取螺旋藻多糖和过氧化氢法脱色的工艺条件,并分别得到热碱液提取螺旋藻多糖... 研究螺旋藻多糖热碱液的提取、过氧化氢法脱色的条件并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以多糖得率和多糖脱色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热碱法提取螺旋藻多糖和过氧化氢法脱色的工艺条件,并分别得到热碱液提取螺旋藻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和过氧化氢法最优脱色条件。结果表明,热碱液提取法最优条件:NaOH质量分数1.5%、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4 h及料液比1:20 g/mL,在此条件下,得到螺旋藻多糖得率为5.18%±0.23%;过氧化氢法的最佳脱色条件:过氧化氢溶液添加量为17%、脱色时间为55 min、脱色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脱色率为82.54%±0.03%,多糖保留率为83.45%±0.13%。本研究所得结果对于螺旋藻多糖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热碱法 提取 过氧化氢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PRV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赵雯 宾秀娟 +4 位作者 童艳梅 施君 周博武 曹迷霞 胡庭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0-96,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螺旋藻多糖(PSP)对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高剂量螺旋藻多糖组分1(PSP-1,4 mg)组、中剂量PSP-1(2 mg)组、低剂量PSP-1(1 mg)组、PRV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中... 试验旨在探究螺旋藻多糖(PSP)对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高剂量螺旋藻多糖组分1(PSP-1,4 mg)组、中剂量PSP-1(2 mg)组、低剂量PSP-1(1 mg)组、PRV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PSP-1组及PRV组第1天经腹腔注射PRV溶液,空白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随后1~6 d,高、中、低剂量PSP-1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PSP-1,PRV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灭菌生理盐水,第7天剖杀。采用试剂盒法测定小鼠脾脏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酶活性;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脾脏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iNOS表达。结果显示,与PRV组相比,高剂量PSP-1组小鼠脾脏中MDA、NO含量及i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PSP-1处理后,小鼠脾脏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PSP-1处理PRV感染小鼠后,脾脏中HO-1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NOS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PSP-1能够减轻PRV感染小鼠脾脏的损伤,缓解PRV感染小鼠引起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猪伪狂犬病毒 氧化应激 脾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章银良 李红旗 +3 位作者 高峻 沈忠耀 林文翰 付宏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8,共4页
提取螺旋藻多糖的传统工艺存在着流程长,操作复杂,有机溶剂消耗大等问题。采用三氯乙酸(TCA)法代替Sevag法去除蛋白质,使改进后的提取工艺中蛋白质去除率增加,多糖损失率降低,流程缩短。通过用DEAE-Speharo... 提取螺旋藻多糖的传统工艺存在着流程长,操作复杂,有机溶剂消耗大等问题。采用三氯乙酸(TCA)法代替Sevag法去除蛋白质,使改进后的提取工艺中蛋白质去除率增加,多糖损失率降低,流程缩短。通过用DEAE-Speharose和Sephadex-G50柱的分离纯化得到2个多糖组分。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12600,Mr2=16600。组分1的单糖组成: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组分2的单糖组成:D-葡萄糖、D-木糖、L-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纯化 提取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及其硫酸酯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海容 郭祀远 +2 位作者 李琳 蔡妙颜 郑必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79,共4页
螺旋藻粗多糖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醇分级,获得多糖级分S_1,S_2,S_3通过硫酸化修饰,合成相应的硫酸酯化多糖SL_1,SL_2,SL_3,并用BaCl_2-明胶比浊法确定硫酸基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确定硫酸酯键在1240,810和620cm^(-1... 螺旋藻粗多糖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醇分级,获得多糖级分S_1,S_2,S_3通过硫酸化修饰,合成相应的硫酸酯化多糖SL_1,SL_2,SL_3,并用BaCl_2-明胶比浊法确定硫酸基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确定硫酸酯键在1240,810和620cm^(-1)处存在强的特征吸收峰,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级分螺旋藻多糖化学修饰前后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实验表明,由于多糖级分不同,组成、极性和酸碱性的差异,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强弱的顺序为:S_1>S_3>S_2;螺旋藻多糖经硫酸酯化后,SL_2,SL_3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比酯化前多糖S_2,S_2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化学修饰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体外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羚 高云涛 +2 位作者 戴云 杨益林 王雪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55-57,共3页
利用Fenton反应、光照核黄素产生活性自由基.OH、.O2-,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体外清除.OH、.O2-的作用。通过FeSO4诱导脂质过氧化模型、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抗脂质过氧化及对.OH引起的DNA氧... 利用Fenton反应、光照核黄素产生活性自由基.OH、.O2-,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体外清除.OH、.O2-的作用。通过FeSO4诱导脂质过氧化模型、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抗脂质过氧化及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过氧化及DNA的.OH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螺旋藻多糖 活性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3-86,共4页
报道了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随PSP浓度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 ,抑制率逐渐增加。体内实验 ,结果显示 ,PSP在 5 0~ 2 0 0mg/kg的剂量范... 报道了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随PSP浓度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 ,抑制率逐渐增加。体内实验 ,结果显示 ,PSP在 5 0~ 2 0 0mg/kg的剂量范围对小鼠S 1 80肉瘤 ,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PSP可通过全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刺激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多糖 HELA细胞 抗肿瘤作用 免疫效应 实验 HEPG2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脱蛋白方法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马丽 覃小林 +1 位作者 刘雄民 邓润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对比了两种不同的脱蛋白方法(酶+Sevage法和三氯醋酸法)在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除蛋白方法不仅影响蛋白质的去除率和多糖的得率,而且所得到的螺旋藻多糖在组分、分子大小及单糖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脱蛋白方法 螺旋藻多糖 提取工艺 酶+Sevage法 三氯醋酸法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脱蛋白技术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徐建祥 晏志云 +1 位作者 赵谋明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探讨了酶法脱蛋白技术在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酶法脱蛋白可降低有机试剂的用量,缩短提取时间,效果优于Sevag脱蛋白法。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提取 酶法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柯萨奇B_3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红 吕锐 张文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56-759,共4页
在体外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Spirulina platensis,PSP)抗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活性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 在体外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Spirulina platensis,PSP)抗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活性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单位(PFU),MTT染色细胞保护率(MTT法)作为评价指标,判断PSP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TC50为1750μg/mL),对CVB3无直接灭活作用,PSP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的吸附,其抗病毒生物合成的活性最高(IC50为5.26,TI为237.6),是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3.95倍,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可能在于抑制病毒吸附和感染细胞内病毒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螺旋藻 柯萨奇病毒B3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及Hela细胞早期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红 吕锐 张学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0,87,共4页
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SP)对Hela细胞及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PSP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PSP40 mg/L作用72 h最为显著。应用Annexin V/PI双染... 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SP)对Hela细胞及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PSP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PSP40 mg/L作用72 h最为显著。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早期Hela细胞凋亡,未经PSP处理的正常Hela细胞凋亡细胞极少,经PSP处理的细胞,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说明PSP的抗肿瘤机制,除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存在细胞毒性等其他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顸螺旋藻多糖 抗肿瘤作用 细胞凋亡 ANNEXIN V/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放烧复合伤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朝华 冉新泽 +7 位作者 周燕虹 张勇 王劲 张成武 张媛贞 粟永萍 高京生 罗成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 观察螺旋藻多糖 (SPP)对放烧复合伤所致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 5Gy全身照射复合 15 %Ⅲ度烧伤后 5、10、15d分别取材 ,作骨髓粒单系、红系造血祖细胞培养 ,造血干细胞集落测定 ,以及外周血常规计数等。SPP用量为 12 ... 目的 观察螺旋藻多糖 (SPP)对放烧复合伤所致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 5Gy全身照射复合 15 %Ⅲ度烧伤后 5、10、15d分别取材 ,作骨髓粒单系、红系造血祖细胞培养 ,造血干细胞集落测定 ,以及外周血常规计数等。SPP用量为 12 5mg·kg-1·d-1,ip ,伤后连续注射 6d。结果 放烧复合伤后骨髓有核细胞数、粒单系CFU GM、红系CFU E、BFU E及造血干细胞CFU S集落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应用SPP后 ,上述各项指标数值 ,均比同伤情的不用药组显著提高 ,尤以伤后 10d恢复最快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放烧复合伤 小鼠 造血功能抑制 保护作用 放射损伤 复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HSV-1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5-69,共5页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成(PFU) ,MTT染色细胞保护率 (MTT法 )及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 ,判断药效。结果表明 :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 ;对HSV 1无直接灭活作用 ,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附 ,且经PSP预处理的细胞 ,能明显阻滞病毒产生细胞病变 ;PSP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 ;PSP可明显抑制HSV 1糖蛋白 gGmRNA的表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1糖蛋白 gG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实验研究 螺旋藻多糖 单纯疱疹病毒1型 抗病毒作用机制 HSV-1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三氯乙酸(TCA)法的正交实验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远征 张学成 纪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7,共6页
研究了用三氯乙酸(TCA)脱除蛋白质提取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多糖的工艺,并以提取率、样品糖含量与蛋白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提取液pH值为12、提取温度为90... 研究了用三氯乙酸(TCA)脱除蛋白质提取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多糖的工艺,并以提取率、样品糖含量与蛋白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提取液pH值为12、提取温度为90℃及提取时间为8h的最佳条件下,所得螺旋藻多糖为白色粉末,提取率为3.10%,糖质量分数为81.79%,蛋白质量分数为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多糖 三氯乙酸(TCA)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向东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8-461,共4页
小鼠po PSP 0.6 g/kg和1.2 g/kg 9 d对移植肉瘤S180,Heps实体瘤和EC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ip PSP 0.3 g/kg和0.6 g/kg对移植肉瘤S180,Heps实体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p PSP 100 g/kg和150 mg/kg能促进小鼠单核Mφ系统的吞... 小鼠po PSP 0.6 g/kg和1.2 g/kg 9 d对移植肉瘤S180,Heps实体瘤和EC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ip PSP 0.3 g/kg和0.6 g/kg对移植肉瘤S180,Heps实体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p PSP 100 g/kg和150 mg/kg能促进小鼠单核Mφ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S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并能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最适浓度为40 μg/ml。结果提示PSP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并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抗肿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复合多糖与银杏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蕾妍 邹本革 +3 位作者 周颖 张廷龙 于雷 王清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4,共3页
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提取物(GBE)按不同比例复合,以每日200mg/kg剂量分别灌服小鼠,给药14d后制作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模型,观察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检测心、肝、脑组织MDA含量,肝、脾SOD活力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供试药物均可延长小... 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提取物(GBE)按不同比例复合,以每日200mg/kg剂量分别灌服小鼠,给药14d后制作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模型,观察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检测心、肝、脑组织MDA含量,肝、脾SOD活力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供试药物均可延长小鼠在常压密闭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提高缺氧小鼠肝、脾SOD活力,降低缺氧小鼠心、肝、脑组织MDA含量。说明本试验的供试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PSP与GBE以2∶1比例复合使用对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能产生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银杏叶提取物 耐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本征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辉 曾和平 杨世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29,共4页
螺旋藻干粉经乙醇脱脂后用水提取,用乙醇沉淀,并经凝胶柱层析精制,获得了3 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000、2100 和44600 的均一螺旋藻精制多糖SPA1、SPA2 和SPA3(SPA为螺旋藻粗多糖A的简称... 螺旋藻干粉经乙醇脱脂后用水提取,用乙醇沉淀,并经凝胶柱层析精制,获得了3 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000、2100 和44600 的均一螺旋藻精制多糖SPA1、SPA2 和SPA3(SPA为螺旋藻粗多糖A的简称),经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SPA1 由L鼠李糖、D木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7-22% 、15.95% 、38.22% 和18.61% ;SPA2 由L- 鼠李糖、D木糖和D葡萄糖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5% 、9.5% 和65.5% ;SPA3 由L鼠李糖和D葡萄糖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5.14% 和84.86% 。经红外光谱分析,SPA1、SPA2 均以糖残基通过β苷键连接而成;SP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凝胶柱层析 分离 水溶性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和糖蛋白的提纯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群宝 郭宝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44,共4页
采用改进的方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多糖和糖蛋白。经恒温加热去蛋白后 ,用DEAE 52柱层析后得到一种多糖和两种糖蛋白 ,经SephadexG 100和凝胶电泳证实所得的多糖和糖蛋白为均一组分。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的多糖近似分子量为19500。由SDS PAG... 采用改进的方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多糖和糖蛋白。经恒温加热去蛋白后 ,用DEAE 52柱层析后得到一种多糖和两种糖蛋白 ,经SephadexG 100和凝胶电泳证实所得的多糖和糖蛋白为均一组分。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的多糖近似分子量为19500。由SDS PAGE测定分子量糖蛋白GS 1的分子量为14900 ,GS 2的分子量为18400。红外光谱呈现出典型的多糖吸收峰 ,含有α 型糖苷键。β 消去反应初步证明所提取的两种糖蛋白可能是O -连接的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 多糖 糖蛋白 提纯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藻多糖的性质及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艳 杨海波 +3 位作者 于媛 赵莲华 李英敏 吕福荣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利用冻融破碎、乙醇沉淀及凝胶层析等手段从培养至平衡期后的扁藻和螺旋藻细胞内提取分离出不同级分的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乙醇体积分数范围沉淀的扁藻多糖的分子量比螺旋藻多糖的分子量略... 利用冻融破碎、乙醇沉淀及凝胶层析等手段从培养至平衡期后的扁藻和螺旋藻细胞内提取分离出不同级分的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乙醇体积分数范围沉淀的扁藻多糖的分子量比螺旋藻多糖的分子量略大,并且多糖中结合的蛋白质比螺旋藻多糖结合的蛋白质略高;但扁藻多糖的糖基含量、溶解度和相对黏度却低于螺旋藻多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和扁藻多糖中均含有硫酸基,后者还含有氨基。这些结果说明不同微藻多糖及同一微藻的不同级分多糖,其组成不相同,而且扁藻多糖比螺旋藻多糖更复杂。所得结果为2种微藻多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扁藻 多糖 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