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1
作者 赵林 邢国栋 +3 位作者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80,共9页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退化、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整体不稳定、流域综合监管能力和系统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九湖流域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恢复九湖流域水质为核心,从山地林草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态修复、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治理修复、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方面、23个方向出发,梳理集成现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及整治措施,形成九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框架,以期为九湖流域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
2
作者 王绍邦 李志英 +2 位作者 龙晔 杨柳 丁晓焰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5,共9页
[目的]探析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理,以期为区域乡村发展和空间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基于Ripley′s K函数确定带宽的核密度估计、Voronoi图变异系数、景观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95—2020年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 [目的]探析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理,以期为区域乡村发展和空间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基于Ripley′s K函数确定带宽的核密度估计、Voronoi图变异系数、景观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95—2020年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而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其驱动因素。[结果](1)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总体上呈现“数量增加—用地扩张—局部收缩”的演化特征;(2)地形是湖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社会经济多因子复合作用持续驱动聚落空间演化,形成与城镇化进程相关联的阶段性特征;(3)城镇化中后期,各湖泊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异愈发增强,集聚与收缩现象并存。[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需结合各湖泊区域发展趋势引导乡村功能专业化转型,加强乡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探索人口收缩区域的村庄布局和用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化 驱动因素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滇中高原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覆盖对异龙湖底泥氮磷释放抑制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雨春 刘智 +1 位作者 刘流 陈光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底泥中埋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二次释放作用是导致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难以根治的主要过程,因此,抑制底泥氮磷释放控制技术对于湖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度富营养高原浅水湖泊异龙湖为对象,通过开展为期36d的底泥覆盖抑制... 底泥中埋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二次释放作用是导致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难以根治的主要过程,因此,抑制底泥氮磷释放控制技术对于湖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度富营养高原浅水湖泊异龙湖为对象,通过开展为期36d的底泥覆盖抑制氮磷释放试验,对比了生石灰+石膏(2∶1)、生石灰+石膏+红壤(2∶1∶1)、三氯化铁改性高岭土(1∶4)、无覆盖4种覆盖处理对氮磷释放的抑制效果,以期筛选出有效削减异龙湖内源负荷的覆盖材料与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覆盖组相比,3种材料覆盖都可抑制底泥磷的释放,加入生石灰处理组的水体pH大幅上升,会破坏湖泊自然生境,不宜用于湖泊底泥生态修复;三氯化铁改性高岭土覆盖处理的抑磷效果达75.9%,可作为抑磷释放覆盖材料.同时相比无覆盖组,只有三氯化铁改性高岭土覆盖能抑制氮的释放,抑氮效果达64.1%,而其它两组处理对氮释放的抑制效果均不明显.因此,从抑制氮磷释放效果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角度综合考虑,三氯化铁改性高岭土是最佳的覆盖材料,可为高原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内源控制提供工程修复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高原湖泊 物理覆盖 内源负荷 底泥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朱利明 张道熙 +3 位作者 史方 邹曦 张志永 胡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8,共10页
通过对云南中部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和水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该区域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被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表明,所选取的5个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 通过对云南中部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和水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该区域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被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表明,所选取的5个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和星云湖属于富营养湖泊,抚仙湖和阳宗海属于贫-中营养湖泊。调查共发现沉水植物6科10属15种,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和穿叶眼子菜(P.perfoliatus)在贫-中营养湖泊中为主要优势种,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篦齿眼子菜(P.pectinatus)在各营养类型湖泊中均能成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P.crisp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仅在富营养湖泊中成为优势种。沉水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抚仙湖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最高,平均值达到1.63;杞麓湖的H'最低,平均值仅0.79,总体来说,贫-中营养湖泊的沉水植物多样性要高于富营养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物种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显示,透明度(SD)、pH、硝氮(NO_(3)^(-)-N)是影响这些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pH、氨氮(NH_(4)^(+)-N)、水温(WT)是影响贫-中营养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WT、电导率(SPC)、叶绿素a(Chl-a)是影响富营养湖泊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对于恢复、保护和管理该区域湖泊沉水植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沉水植物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驱动因素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舒 刘凤莲 +2 位作者 陈威廷 刘艳 蔡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位于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内,担负着擘画生态文明新蓝图的重任。评估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揭示驱动因素是保障其生态功能稳定性和防控生态风险的关键。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位于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内,担负着擘画生态文明新蓝图的重任。评估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揭示驱动因素是保障其生态功能稳定性和防控生态风险的关键。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 10.8和Fragstatas 4.2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运用空间分析工具探究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变化趋势,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全流域及局部区域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林地和耕地是滇中高原湖泊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景观,未利用地的面积最小。2)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以中风险、中低风险为主。高风险区位于滇池以北,呈扩张趋势并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延伸;中风险区、中高风险区不断向中部压缩;中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湖泊周围及流域北部,并围绕这些区域向外扩张。3)流域内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较为稳定,等级未发生变化。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发展向好。4)从整体来看,景观生态风险主要受植被归一化指数、夜间灯光等因子的影响;从局部来看,夜间灯光、年降水量、植被归一化指数对景观生态风险影响较为显著。为此,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被多种因素驱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地理探测器 高原湖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舒 刘凤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3,共11页
以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0-2020年的景观要素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滇中... 以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0-2020年的景观要素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基质景观,面积最小的景观始终为未利用地。研究期内,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有所改善,低风险区面积增加,中高风险区面积减少。2000-2020年,除分维度指数外,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的各景观格局指数均为最高。总体上看,草地破碎度和损失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的分离度和干扰度较高并呈下降趋势,水域的分维度与其余景观类型的分维度差距较大。由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近20 a来,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正相关且空间聚集性在上升;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研究期内,“高–高”聚类主要分布在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和盘龙区的交界处和呈贡区与澄江市的交界处,“低–低”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及其周围和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本研究可为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整治起积极作用,也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 高原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的高原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反演
7
作者 杭媛芳 张鹏林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7,共11页
目前,在高原环境下的水体表面温度反演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结合Landsat-8影像和辐射传输方程法对纳木错湖水体表面温度进行反演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计算研究区的地表比辐射率;其次,计算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最后,利用普朗克函数计算... 目前,在高原环境下的水体表面温度反演成果相对较少,本文结合Landsat-8影像和辐射传输方程法对纳木错湖水体表面温度进行反演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计算研究区的地表比辐射率;其次,计算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亮度;最后,利用普朗克函数计算水体表面温度并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反演绝对误差最小值为0.449℃、最大值为1.685℃,均方根误差最小值为1.269℃、最大值为1.781℃,反演结果与MODIS温度产品的日均温结果较接近,夏季湖泊水体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基本与纳木错气温一致。该方法可为后续高原湖泊水体水表温度反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湖泊表面温度反演 辐射传输方程法 纳木错湖 Landsa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漫溢对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影响对策研究
8
作者 程佳 王晨 董添春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8期148-152,共5页
近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盐湖面积不断扩大,漫溢后形成高矿化度水流流经铁路、公路的桥梁墩台,给线路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盐湖漫溢河道处的桥梁工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盐湖漫溢对桥梁墩台带来的主要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 近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盐湖面积不断扩大,漫溢后形成高矿化度水流流经铁路、公路的桥梁墩台,给线路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盐湖漫溢河道处的桥梁工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盐湖漫溢对桥梁墩台带来的主要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并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包括:高矿化度水流对桥梁墩台造成的影响主要有河道下切严重,对地基多年冻土热干扰严重和对桥墩及基础混凝土腐蚀。针对高矿化度水流对桥梁墩台的影响,提出了区域河流疏导和冻土防护、桥墩基础冻土热防护、桥梁结构构造防腐蚀3个方面的整治技术;根据初期监测数据分析,高矿化度水流流量较大,造成下部冻土退化严重,但在合理的整治工程实施后,近1年多来未发现桥梁墩台变形。同时,地温监测数据验证了热棒具有保持多年冻土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漫溢 多年冻土区 桥梁墩台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湖区湖城一体空间规划方法探析
9
作者 崔颖欣 陈鹏 +1 位作者 袁洋子 张乐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以云南省抚仙湖区为例,旨在探索“湖城一体”的环湖区域发展新模式。规划遵循“四水四定”的原则,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计算生态容量,以环境容量确定环湖城镇的人口和建设用地总量,通过多因子叠加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并构建动态监测系统... 以云南省抚仙湖区为例,旨在探索“湖城一体”的环湖区域发展新模式。规划遵循“四水四定”的原则,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计算生态容量,以环境容量确定环湖城镇的人口和建设用地总量,通过多因子叠加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并构建动态监测系统。以水生态水安全底线为基础,采用流域协同、发展边界划定(UGB)、基础设施引领开发(IOD)、纵深垂直开发等规划方法划定重点发展区域,谋划了“湖城一体”的城乡空间格局,以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空间等方面的多重策略,为同类型高原湖泊的空间规划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方向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湖泊 水环境承载力 湖城一体 UGB IOD 水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2011年滇西北纳帕海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喻庆国 董跃宇 +4 位作者 李昊民 杨宇明 刘朝蓬 石明 袁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以1955~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18个年度36期的航空和卫星影像资料为研究数据,利用ERDASIMAGINE9.2、ArcMap10、Fragstats3.3、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1年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5—201... 以1955~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18个年度36期的航空和卫星影像资料为研究数据,利用ERDASIMAGINE9.2、ArcMap10、Fragstats3.3、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1年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5—2011年随着年月的时间变化,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在年度问和年度内变化均较大,水域面积和形状都处于增减无序的波动变化之中,无规律可循,充分说明纳帕海是一个典型的人工调控季节性高原湖泊;纳帕海演变是以人工驱动因素为主、自然驱动因素为辅,人工驱动因素和自然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展利用及科学保护纳帕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影像 纳帕海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4个高原湖泊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喻庆国 卢双珍 +5 位作者 曹顺伟 董跃宇 李昊民 刘朝蓬 石明 袁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纳帕海、属都湖、碧塔海和剑湖4个高原湖泊矢量数据,利用ArcMap 10、 Fragstats 3.3、 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2年4个高原湖泊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各异。纳帕海... 基于纳帕海、属都湖、碧塔海和剑湖4个高原湖泊矢量数据,利用ArcMap 10、 Fragstats 3.3、 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2年4个高原湖泊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各异。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都处于无规律的波动变化过程中。属都湖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1955~1994年都处于增加状态,1994~2011年保持不变。碧塔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剑湖水域面积1957~2012年呈减少趋势,形状复杂程度呈增加趋势。(2)时空变化程度各不相同。4个高原湖泊时空变化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3)演变驱动因子不尽一致。纳帕海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落水洞、建闸控水、泥沙淤积、改造河道、气候变化、湖水污染和旅游干扰。剑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河道、泥沙淤积、湖滩开发、建闸控水、气候变化和湖水污染。属都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筑坝蓄水。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没有导致碧塔海湖泊的变化。(4)受人为干扰程度有差异。4个高原湖泊受人为干扰程度由重到轻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时空演变 驱动因子 矢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段顺琼 王静 +2 位作者 冯少辉 李靖 韩素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9,共5页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独特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泊区域典型代表玉溪市近30年水资源变化情况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高原湖泊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0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为中度脆弱,并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表明目前高原湖泊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热融湖对冻土工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战举 牛富俊 +2 位作者 刘华 鲁嘉濠 罗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4-1402,共9页
热融湖的侧向热侵蚀对周围冻土工程产生较大影响。在柱坐标下,运用带相变的数值热传导模型,预测了热融湖影响下冻土路基的地温场发展状况和可能造成的工程病害。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湖岸坍塌后退、面积扩大的情况下,热融湖对冻土路基... 热融湖的侧向热侵蚀对周围冻土工程产生较大影响。在柱坐标下,运用带相变的数值热传导模型,预测了热融湖影响下冻土路基的地温场发展状况和可能造成的工程病害。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湖岸坍塌后退、面积扩大的情况下,热融湖对冻土路基的热影响主要受湖底年平均温度和湖边到路基的距离两个因子的影响。湖底年平均温度越高,对路基的热影响越严重;湖边到路基的距离越近,对路基的热影响亦越严重。突出的表现在坡脚、路基中心平均地温升高和融化夹层在水平、竖直方向的发展。如果考虑热融湖的湖岸坍塌后退,实际增温要比模拟的结果更明显,影响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融湖 冻土工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现行管理体制及其完善建议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燕 余艳红 苏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5,共9页
云南省湖泊面积达到30 km2以上有9个,分别为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洱海、泸沽湖、程海和异龙湖,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对9大高原湖泊的治... 云南省湖泊面积达到30 km2以上有9个,分别为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洱海、泸沽湖、程海和异龙湖,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全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对9大高原湖泊的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水质日趋恶化仍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湖泊流域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未能适应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保护治理的需求。分析和总结了云南9个高原湖泊流域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湖泊流域管理案例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9大高原湖泊流域自身特点,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流域管理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星云湖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益敏 管成文 朱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6-271,278,共7页
基于GIS技术,根据星云湖流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6个因子,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星云湖流域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按生态敏感性评价值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 基于GIS技术,根据星云湖流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6个因子,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星云湖流域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按生态敏感性评价值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非敏感区域面积分别为104.08km^2,124.52km^2,102.78km^2,39.30km^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面积约为228.6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1.67%,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江城镇、星云湖及其湖滨和雄关乡等;建议将高度敏感区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加以重点保护,中度敏感区划定为控制发展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为适宜发展区。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可作为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和环境规划与保护的依据,并为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GIS 星云湖流域 高原湖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瑶 杜建伟 张汉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322-7324,7327,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方法]以云南高原地区的若干湖泊为例,探讨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生植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结果]云南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和...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方法]以云南高原地区的若干湖泊为例,探讨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生植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结果]云南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和生物总量下降;耐肥耐污、适应性强、繁殖快的植被易形成单优群落;一些具有代表性、对污染敏感的植被退化甚至灭绝。这反映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质发生变化、污染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陆地化进程加速等现象。造成云南高原湖泊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压力增加、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开采、水体富营养化等。[结论]该研究为高原湖泊湿地的保护、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湿地 水生植被 分布 退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孔燕 苏斌 李建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7,38,共7页
资金保障是开展湖泊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后盾。目前湖泊治理资金的来源仍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难以满足湖泊治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展湖泊保护与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对省内九大高原湖泊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 资金保障是开展湖泊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后盾。目前湖泊治理资金的来源仍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难以满足湖泊治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展湖泊保护与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对省内九大高原湖泊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在归纳总结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湖泊经济支撑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持续健康的高原湖泊保护和治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治理资金 资金保障机制 湖泊保护 九大高原湖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库浮游细菌的生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明明 王英才 +6 位作者 李艳晖 汪贞 胡春香 沈银武 刘永定 李根保 李敦海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5,共5页
2009年秋季,对我国西南云贵高原8个处于不同营养水平的湖泊和水库的浮游细菌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温度、总氮(TN)、总磷(TP)、正磷酸盐(PO4-P)、氨氮(NH4-N)、硝氮(NO3-N)、化学需氧量(CODMn)和叶绿素a(Chl.a)的... 2009年秋季,对我国西南云贵高原8个处于不同营养水平的湖泊和水库的浮游细菌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温度、总氮(TN)、总磷(TP)、正磷酸盐(PO4-P)、氨氮(NH4-N)、硝氮(NO3-N)、化学需氧量(CODMn)和叶绿素a(Chl.a)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湖库的浮游细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异龙湖最高,平均值为5.66×109个/L,阳宗海最低,平均值为2.25×109个/L,从大到小依次为:异龙湖>草甸海>松花坝水库>白沙河水库>月湖>松茂水库>石龙坝>阳宗海。对阳宗海4个点位的研究发现,同一湖泊内浮游细菌的数量存在空间异质性,沿岸带明显大于湖心区。浮游细菌数量与水温、总氮、总磷、叶绿素a均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表明上述因子可能是浮游细菌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高原湖库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湖泊杞麓湖流域森林土壤肥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琼 马履一 +3 位作者 段新成 赵泽贤 蒋进顺 刘春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3-15,19,共4页
以云南通海杞麓湖流域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森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与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处于偏低、缺乏状态;全N含量比较高,速效P属于极缺乏水平.土壤肥力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 以云南通海杞麓湖流域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森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与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处于偏低、缺乏状态;全N含量比较高,速效P属于极缺乏水平.土壤肥力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森林土壤的有机质、速效N、速效P、pH值基本上代表了土壤自然肥力的水平,对土壤肥力有正向负荷;速效K、C/N影响土壤肥力水平,对土壤肥力为逆向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杞麓湖流域 森杯土壤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深水湖泊中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秒 慕跃林 黄遵锡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首次系统完整的报道了从高原深水湖泊中分离、纯化和培养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PNSB)的全过程。与报道的其他培养方法相比 ,此方法分离速度快、效率高 ,不受好氧菌的干扰。本研究室已经成功运用此套方法从云南高原深水湖泊如阳宗海、... 本文首次系统完整的报道了从高原深水湖泊中分离、纯化和培养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PNSB)的全过程。与报道的其他培养方法相比 ,此方法分离速度快、效率高 ,不受好氧菌的干扰。本研究室已经成功运用此套方法从云南高原深水湖泊如阳宗海、抚仙湖中分离出近 30 0株PNSB ,并开发生产出光合细菌系列产品 ,在色素提取、水产养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深水湖泊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分离 纯化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