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dimensionless number for 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clamped circular plates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blast loading
1
作者 Weizheng Xu Yu Huang +4 位作者 Tong Li Hao Tang Yexun Li Hua Fu Xianxu Z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9期294-302,共9页
A new dimensionless number is proposed for 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clamped circular plates under underwater explosion loads by introduc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to the basic dynamical governing e... A new dimensionless number is proposed for 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clamped circular plates under underwater explosion loads by introduc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to the basic dynamical governing equations of circular plates.The relation between dimensionless final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ircular plates and the new dimensionless numbe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assive underwater explosion test data.Meanwhile,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discussed with two other published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which indicated the new dimensionless number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more effective and extensive to predict the dynamic plastic response of circular plates under underwater explosion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ensionless number Underwater blast loading Clamped circular plate 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冲头碰撞下泡沫夹芯板塑性动力响应研究
2
作者 王琪 肖雯 +1 位作者 李应刚 李晓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4-119,共6页
基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假设,采用功率守恒原理建立了矩形冲头碰撞下泡沫夹芯板塑性动力响应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冲头宽度和泡沫芯层厚度对结构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矩形冲头... 基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假设,采用功率守恒原理建立了矩形冲头碰撞下泡沫夹芯板塑性动力响应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冲头宽度和泡沫芯层厚度对结构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矩形冲头碰撞下泡沫夹芯板塑性动力响应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冲头宽度减小会导致夹芯结构塑性变形增大,增加泡沫芯层厚度可以提高夹芯结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碰撞载荷 泡沫夹芯板 理想刚塑性理论 塑性动力响应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软土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效果分析
3
作者 邓尚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我国滨海区存在大量深厚复杂软弱地基,这种地基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且厚度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导致其地基处理难度大,强度与沉降变形均难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依托汕汕(汕头—汕尾)高速铁路动车所停... 我国滨海区存在大量深厚复杂软弱地基,这种地基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且厚度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导致其地基处理难度大,强度与沉降变形均难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依托汕汕(汕头—汕尾)高速铁路动车所停车场地基处理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论证方案可行性,并选取典型区段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地基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相较于仅进行上部堆载,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激活排水线时路基的最大沉降速率是未激活排水线的2.8倍;现场监测区内最大侧移速率为0.18 mm/d,最大沉降速率为6.67 mm/d,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期地基累计沉降为28.1 cm,达到设计最终沉降的93.7%,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已经基本完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可以有效降低工后沉降,缩短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可为类似滨海区软弱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加固 塑料排水板 堆载预压 有限元分析 监测分析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基础边界两侧采空(留煤柱)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冬冬 李子健 +5 位作者 谢生荣 何富连 罗昱 蒋再胜 马翔 李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5-2211,共17页
为了研究两侧采空留煤柱工程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断裂位态及工程指导意义,构建考虑实体煤弹塑性变形与两侧煤柱宽度及支撑能力弱化的基本顶板结构双塑化基础边界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差分算法与主弯矩破断准则系统计算了在非对称煤柱区和... 为了研究两侧采空留煤柱工程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断裂位态及工程指导意义,构建考虑实体煤弹塑性变形与两侧煤柱宽度及支撑能力弱化的基本顶板结构双塑化基础边界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差分算法与主弯矩破断准则系统计算了在非对称煤柱区和长边实体煤区的断裂线形态、区位属性及整体位态特征,并从7个层面、横纵向4对区域与传统模型对比,阐明新模型所得新结论及工程意义。结论如下:(1)两侧非对称煤柱参数对长边实体煤区域的基本顶主弯矩及破断位置影响小,但分别显著影响煤柱区的主弯矩大小、位置及断裂形态。两侧煤柱区(较强/宽煤柱区+较弱/窄煤柱区)基本顶断裂线形态有3类演化模式,随基本顶厚度及弹模增大而煤柱宽度、支撑能力及悬顶跨度减小,其变化规律为:非对称的“连续单弧形+连续单弧形”→“连续单弧形+开口间断双短弧形”→非对称的“开口间断双短弧形+开口间断双短弧形”。(2)长边实体煤区基本顶的断裂线主要有3类区位属性,随基本顶厚度及弹模增大而实体煤的塑性区宽度、塑化程度及悬顶跨度减小,其演变规律为:断裂线在塑性煤体区(C-S式)→弹塑性煤体分界区(C-TS式)→弹性煤体区(C-T式);(3)考虑断裂线区位属性,随基本顶厚度和弹模增大而煤柱宽度、支撑能力及悬顶跨度减小的基本顶全区域破断模式及演变规律为:C-S式的■→C-TS式的■→C-T式的■→C-T式的■→C-T式的■。针对研究两侧采空(煤柱)基本顶板结构破断的3类力学模型,从7个层面对比了3类模型的重要区别,从横向4个区域(开采区域的前方与后方、两侧煤柱区)与纵向4个区域(非对称遗留煤柱下伏、下伏开采空间出/进煤柱/体)阐明了其重要工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基本顶 两侧采空 弹−塑性基础 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刚塑性动力解的弹性补偿
5
作者 余同希 胡庆洁 朱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相结合为理论工具,对梁、板等结构件在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行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脉冲加载下结构的最终挠度提供了优于历史上各种刚塑性近似解的最佳刚塑性预测公式。然而,由于实...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相结合为理论工具,对梁、板等结构件在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行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脉冲加载下结构的最终挠度提供了优于历史上各种刚塑性近似解的最佳刚塑性预测公式。然而,由于实际工程应用中金属结构弹塑性动力响应的复杂性和数值模拟的局限性,与考虑材料弹性效应的结果相比,刚塑性解对脉冲加载下结构所预测的最终挠度的误差有多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这个问题的首阶段研究成果厘清了材料弹性对脉冲加载下结构塑性动态大变形的影响,定量评估了由最佳刚塑性理论解与弹塑性数值模拟得到的最终挠度预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补偿弹性效应的策略和方法,即:在已有的最佳刚塑性解预测的挠度基础上添加一个补偿项,将补偿项表达为脉冲载荷强度的效应与结构自身刚度的效应分离的变量函数,并尽量减少待定系数/指数的数量,以求表达式的简洁;根据这些原则在金属结构的主要工程应用领域内选定结构刚度和外载参数的变化范围,对固支梁和固支方板的案例实施拟合与补偿,最后得到了对梁和板增添补偿项后的简单而实用的最终挠度预测公式,其相对误差在3%的范围之内,很适合工程设计应用。文末列表给出了符号与公式的一览,并对梁和方板的结果作了综合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塑性动力响应 脉冲载荷 固支梁和固支方板 弹性效应补偿 最终挠度的最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体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初次破断结构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何富连 何文瑞 +3 位作者 陈冬冬 谢生荣 李辉 何常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04-2717,共14页
建立考虑煤体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力学模型,依据有限差分原理和主弯矩破断准则,系统计算研究了弹-塑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位置、破断顺序以及全区域破断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及权重关系,并阐述了该力学模型的工... 建立考虑煤体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力学模型,依据有限差分原理和主弯矩破断准则,系统计算研究了弹-塑性基础边界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位置、破断顺序以及全区域破断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及权重关系,并阐述了该力学模型的工程意义,得到:①基本顶厚度h、弹性模量E较大,而弹性煤体基础系数kt及悬顶跨度较小时,基本顶的破断位置及顺序为:开采悬顶区中部下表面→深入未塑化的弹性煤体区上表面→短边深入未塑化的弹性煤体区上表面,在弹性煤体区上覆形成“O”型断裂圈;反之,基本顶的破断位置及顺序为:深入塑化煤体区上表面→开采悬顶区中部下表面→短边深入塑化煤体区上表面,在塑化煤体区上覆形成“O”型断裂圈,最终均形成“O-X”型破断形态;②煤体塑化范围b0及塑化程度增大时,基本顶断裂线深入煤体的距离与基本顶各个区域的主弯矩绝对值均增大,即基本顶悬顶跨度会减小;③b0及浅部塑化煤体基础系数k0较大时,基本顶的破断位置及顺序为:开采悬顶区中部下表面→长边深入塑化煤体区上表面→短边深入塑化煤体区上表面,在塑化煤体区上覆形成“O”型断裂圈;b0,k0较小时,基本顶的破断位置及顺序为:长边深入弹性煤体区上表面→开采悬顶区中部下表面→短边深入弹性煤体区上表面,在弹性煤体区上覆形成“O”型断裂圈,最终均形成“O-X”型破断形态;④k0与kt为任意比值不变且kt与h3为任意比值不变时,基本顶的主弯矩大小、位置及破断规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基础 基本顶 初次破断 板结构 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织物与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软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金龙 栾茂田 +1 位作者 汪东林 王吉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6-1730,共5页
基于平面应变条件下的Biot固结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土工织物加筋与塑料板排水联合使用处理软土路基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对比计算表明:在相同固结时间内加设排水板后路堤的竖向沉降大于无排水板情况下的相应值,路堤坡趾处... 基于平面应变条件下的Biot固结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土工织物加筋与塑料板排水联合使用处理软土路基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对比计算表明:在相同固结时间内加设排水板后路堤的竖向沉降大于无排水板情况下的相应值,路堤坡趾处的隆起变小,路堤的侧向位移也变小。塑料排水板极大地缩短了孔压的消散时间,加快了软土的固结进程,使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路堤的稳定性。加设排水板后筋材所分担的抗拉力也比无排水板情况下的抗拉力低。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工织物的加固效果,土工织物应尽量布置在高应力区域。加设排水板可以缩短路堤各固结阶段的静置时间而达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有限元 土工织物 塑料排水板 软土路基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支加筋方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刚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土光 胡要武 郑际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65,共11页
采用能量法分析了固支加筋方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刚塑性动力响应。提出了该类结构在这种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变形模态和模态判别条件,导出了计及膜力影响的最大残余横向变形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并对两种变形模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 采用能量法分析了固支加筋方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刚塑性动力响应。提出了该类结构在这种载荷作用下的两种变形模态和模态判别条件,导出了计及膜力影响的最大残余横向变形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并对两种变形模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相一致的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方板 爆炸响应 刚塑性 残余变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加筋板架爆炸载荷下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45
9
作者 梅志远 朱锡 刘润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针对船用加筋板架复杂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采用商用高动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SC/Dytran ,讨论了大尺寸加强结构板架迎爆承载问题 ,提出了复杂板架结构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动态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并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 针对船用加筋板架复杂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采用商用高动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SC/Dytran ,讨论了大尺寸加强结构板架迎爆承载问题 ,提出了复杂板架结构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动态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并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验证了应用程序及计算模型参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加筋板架两种承载形式 (大尺寸加强构件迎爆或背爆设置 )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板架中心挠度和塑性分布 )差异的分析研究表明 ,大尺寸骨架 (纵骨和肋骨 )背向爆炸冲击波设置将分散爆炸冲击波的冲击作用、减小板架变形、增强其抵抗爆炸冲击波冲击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结构抗爆 塑性动态响应 加筋板架 数值计算 爆炸冲击波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作用下单向加筋方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敬喜 刘尧 +1 位作者 汤皓泉 李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87,共6页
从分别列出加筋板面板以及加强筋的运动方程出发,详细分析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单向加筋固支方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分析表明:取决于加强筋的相对刚度以及载荷峰值的大小,加筋板的运动将呈现三种不同的模式。限于讨论加筋板的总体变形... 从分别列出加筋板面板以及加强筋的运动方程出发,详细分析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单向加筋固支方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分析表明:取决于加强筋的相对刚度以及载荷峰值的大小,加筋板的运动将呈现三种不同的模式。限于讨论加筋板的总体变形模式。首先讨论了同时计及弯矩和面力(轴力)作用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忽略弯矩影响的薄膜解以及能量解。理论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结果在多数情况下符合良好,表明提出的简化理论分析方法能对爆炸载荷下单向加筋固支方板的永久变形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爆炸载荷 失效模式 大变形 动力塑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基础边界一侧采空基本顶板结构初次破断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冬冬 武毅艺 +4 位作者 谢生荣 何富连 孙耀辉 石松豪 蒋再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90-3105,共16页
为了研究一侧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破断规律,构建考虑煤柱宽度及承载能力与实体煤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全面计算探究了侧方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在煤柱区及实体煤区的断裂位置、顺序及形态等。结论如下:①煤柱区基本顶... 为了研究一侧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结构的破断规律,构建考虑煤柱宽度及承载能力与实体煤弹塑性变形的基本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全面计算探究了侧方采空条件下基本顶板在煤柱区及实体煤区的断裂位置、顺序及形态等。结论如下:①煤柱区基本顶的破断形态有3类且随着基本顶厚度h、弹性模量E及弹性煤体基础系数kt增大,而煤柱宽度Lm与煤柱基础系数ksm、煤体塑化范围Lts与塑化程度ξs及跨度L减小时的破断形态变化规律为“单一连续长弧形”→“临界对接双长弧形”→“分隔式双短弧形”;②Lm及ksm主要影响煤柱区基本顶的破断位态;Lm及ksm增大,实体煤区主弯矩减小;③实体煤区基本顶破断位态有5类且随着h,E及ξs增大,而Lts,kt及L减小时的断裂模式演变规律为:“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均处于塑化煤体区”→“长边断裂线处于塑化煤体区而短边处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长边断裂线位于塑化煤体区而短边断裂线位于弹性煤体区”→“长边断裂线位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而短边断裂线位于弹性煤体区”→“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均处于弹性煤体区”,存在长边与短边断裂线同时位于煤体弹塑性分界区的情况;④h,E及Lts较大而L及kt较小时,破断顺序为:中部(靠近煤柱侧)→长边(3类位置)→短边(3类位置)→煤柱侧(3类位置);⑤整体破断形态分为3类且随着h,E及kt增大,而Lm,ksm,Lts,ξs及L减小时,整体破断形态的变化模式为:闭合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临界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开口非贯通式“非对称■-非对称X”型。针对研究一侧采空基本顶板结构破断的3类力学模型,从模型特征、破断影响因素、初次破断位置、煤柱侧破断形态、实体煤侧破断位置、整体断裂位态及工程指导意义共7个方面,总结对比了“三边固支+简支模型”(第1类)、“三边弹性基础+考虑煤柱宽度和支撑能力的单一塑化模型”(第2类)与建立的“三边弹塑性基础+考虑煤柱宽度和支撑能力的双重塑化模型”(第3类)的重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侧采空 弹-塑性基础 初次破断 板结构 基本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不同软基处理加固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雍金兵 吴跃东 +1 位作者 张彦朋 谢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30-434,共5页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怎样使得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达到节约建设经费的目的,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基于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现场沉降...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怎样使得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达到节约建设经费的目的,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基于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现场沉降观测资料针对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塑料套管桩和预应力管桩处理方式,分别分析了处理深度6,8,13和27m的加固效果,结合每种处理方式在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和每平方米造价,总结出一定处理深度范围内的桥头路段采用某一种处理方式能够达到加固效果和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头路段 复合地基 塑料排水板 加固效果 经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在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丽娟 李彰明 韩江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7-571,共5页
以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区1期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采用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促淤饱和软黏土地基的基本思想和工艺。该工程施工与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利用孔隙水压力、土体分层沉降和载荷试验等检测指标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监... 以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区1期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采用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促淤饱和软黏土地基的基本思想和工艺。该工程施工与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利用孔隙水压力、土体分层沉降和载荷试验等检测指标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采取动力即低能量"少击多遍"的强夯施工工艺,辅以填土预压和设置竖向塑料排水板的静力方法来加固淤泥质地基,其效果明显,促淤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变形性能显著提高,整体加固效果很好,工后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预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力排水固结 淤泥质地基处理 强夯施工工艺 塑料排水板 监测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蜂窝夹芯板受爆炸载荷时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旭红 王志华 赵隆茂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09,共6页
在对爆炸载荷下铝蜂窝夹芯板的变形机理和失效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文中试图建立铝蜂窝夹芯板的刚塑性动力分析模型。首先给出考虑芯层强度的拉—弯联合作用的屈服条件,考虑到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相对于芯层的压缩和夹芯板的整体动力响应时间... 在对爆炸载荷下铝蜂窝夹芯板的变形机理和失效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文中试图建立铝蜂窝夹芯板的刚塑性动力分析模型。首先给出考虑芯层强度的拉—弯联合作用的屈服条件,考虑到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相对于芯层的压缩和夹芯板的整体动力响应时间要短的多,应用修正的哈密尔顿原理,得到固支边界条件下受爆炸载荷作用的夹芯方板三阶段变形的塑性动力响应,得出其表达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在考虑有限变形情况下,文中的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蜂窝夹芯板 爆炸载荷 塑性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板和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海相软土地基的工作性状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33
15
作者 蒋建清 曹国辉 刘热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51-558,共8页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地基在路堤填筑及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表及深层沉降特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机制和地基水平位移规律...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该类地基在路堤填筑及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地表及深层沉降特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机制和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等工作性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地基沉降大部分在填筑期和预压期间发生,有效降低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的沉降-时间曲线呈多级式发展,袋装砂井处理部位的沉降量小于塑料排水板处;软基上部土体的排水效果明显优于中、下部土体,排水板处理区域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砂井处理区域;软基顶部土体向堆载区域移动,地表3 m以下的软土层被挤向堆载处理区域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工作机制 堆载预压 砂井 塑料排水板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蒋楚生 司文明 +3 位作者 曾惜 赵晓彦 刘汉阳 邹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2,96,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川南城际铁路IDK 87+180~IDK 87+220段软土地基工程为依托,总结采用导电插塑板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快速固结处理技术的设计与施工的效果。本研究将电渗法与真空预压法有机结合,以实现软土地基的快速排水固结,形成新型电渗... 研究目的:本文以川南城际铁路IDK 87+180~IDK 87+220段软土地基工程为依托,总结采用导电插塑板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快速固结处理技术的设计与施工的效果。本研究将电渗法与真空预压法有机结合,以实现软土地基的快速排水固结,形成新型电渗联合真空预压加固技术。研究结论:(1)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可以用来处理渗透系数低的软土地基;(2)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实现软土的快速脱水。在建设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分层数量、电极板间距、通电电压、通电周期等因素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3)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可实现软土的快速沉降,一般在30余天内完成施工,加固软土的各项指标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4)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首次在高速铁路地基相关工程加固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及环保效益,可在铁路、道路相关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导电塑料排水板 电渗技术 真空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砰击载荷作用下板结构动力响应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世联 王能扬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2-564,共3页
对板结构在砰击这一瞬态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参数分析 .在进行动力响应计算时 ,考虑材料的弹塑性 .分析的参数有 :压力峰值、附加质量、结构刚度、载荷作用时间和连续砰击次数 .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 ,为船舶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 .
关键词 砰击载荷 板结构 动力响应 参数分析 弹塑性 船舶设计 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大质量球头弹冲击下薄板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海量 朱锡 +1 位作者 李伟 梅志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研究半穿甲导弹冲击下舷侧结构抗侵彻性能及机理,探讨舷侧抗半穿甲导弹侵彻结构设计,假设低速大质量球头弹冲击下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和弹体贯穿3个阶段,采用理想刚-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同时考虑剪切、弯曲及薄膜拉... 为研究半穿甲导弹冲击下舷侧结构抗侵彻性能及机理,探讨舷侧抗半穿甲导弹侵彻结构设计,假设低速大质量球头弹冲击下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和弹体贯穿3个阶段,采用理想刚-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同时考虑剪切、弯曲及薄膜拉伸对薄板变形和失效的作用,分析了薄板在冲击过程中的塑性动力响应及三个阶段中的变形吸能,并采用材料有效塑性应变失效准则分析了薄板的穿甲破坏准则,得到了弹体穿甲后的剩余动能和速度、薄板的弹道极限速度以及薄板的最大塑性变形。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薄板 塑性动力响应 穿甲 破坏机理 低速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排水板联合超载预压处理超大面积深厚软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甲峰 钱建固 +3 位作者 张合青 韩黎明 曹杰 李军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92-896,共5页
以浦东国际机场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Plaxis,根据土体特性相应采用软土蠕变模型或Mohr-Coulomb模型,针对打设塑料排水板、分层填筑、堆载预压和卸载的实际工况,模拟打设塑料排水板和超载预压的分步实施过程,从数值分... 以浦东国际机场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Plaxis,根据土体特性相应采用软土蠕变模型或Mohr-Coulomb模型,针对打设塑料排水板、分层填筑、堆载预压和卸载的实际工况,模拟打设塑料排水板和超载预压的分步实施过程,从数值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塑料排水板和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特性,并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联合超载预压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沉降分析中考虑软土蠕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基 蠕变 超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薄壁弹体的屈曲和靶体等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小伟 张方举 +1 位作者 徐艾民 屈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305,共10页
利用金属靶开展动能深侵彻弹的穿甲屈曲实验研究。实验观察到长/短型弹体动塑性屈曲破坏分别表现为轴向皱褶型和轴向外翻撕裂型2种基本模式。不同的屈曲破坏模式与弹体几何、撞击初条件以及靶材等密切相关。区别于刚性尖头弹穿甲金属靶... 利用金属靶开展动能深侵彻弹的穿甲屈曲实验研究。实验观察到长/短型弹体动塑性屈曲破坏分别表现为轴向皱褶型和轴向外翻撕裂型2种基本模式。不同的屈曲破坏模式与弹体几何、撞击初条件以及靶材等密切相关。区别于刚性尖头弹穿甲金属靶的韧性隧道开孔,尖头弹因屈曲破坏易变形为钝头形,导致弹体穿透靶板表现为挤凿穿甲。利用薄壁中空柱壳的弹性欧拉屈曲分析和弹体塑性屈服的极限分析给出弹体动塑性屈曲的临界条件。同时给出屈曲实验中混凝土靶和金属靶的等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塑性屈曲 靶体等效 混凝土靶 钻地弹 穿甲 钢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