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被引量:46
1
作者 宋伟 张凤荣 +2 位作者 姜广辉 孔祥斌 陈曦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3,共5页
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估算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在自然限制性条件下的整理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393~0.954;在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2010年... 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估算了天津市农村居民点在自然限制性条件下的整理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自然限制性修正系数为0.393~0.954;在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市各区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2010年为4.83%~51.69%、2020年为10.95%~53.28%。天津市可净增加总耕地面积分别为25996.17、27677.99hm^2;在时序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天津市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整理潜力逐渐增大。在空间上,天津市北部、东南部整理增加耕地潜力较大,天津市东部、中西部整理增加耕地潜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自然限制性 潜力估算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土地整理中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超 王秀茹 +1 位作者 郭晓辉 李素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土方量计算在土地整理前期工作特别重要,土方量计算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合理性和投资预算,所以土方量计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该文从平原区常用的3种方法:散点法、方格网法和DEM法的计算原理入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平原区土方... 土方量计算在土地整理前期工作特别重要,土方量计算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合理性和投资预算,所以土方量计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该文从平原区常用的3种方法:散点法、方格网法和DEM法的计算原理入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平原区土方量计算的3种方法的差异,得出方格网法和DEM法比较适合的结论,从而为平原区土地整理中土方量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土地整理 土方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 被引量:38
3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3 位作者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9个,13个地区的技术效率有效,9个地区的规模效率有效,三个效率均值依次是0.912 9,0.949 5,0.962 0,且该工程模式区的西、中、东三个片区农地整治的效率均值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明显态势;农地整治DEA无效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江夏区等5个地区单位面积投资冗余率超过了10%,武穴市等4个地区的平均建设规模的冗余率超过20%,土地纠纷减少率、田块规整变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3个指标不足率较高,江夏区土地纠纷减少和田块规整变化不足率均最高,分别达到28.31%和15.79%。在未来的项目中,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应注意其投入规模,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综合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治 效率 标杆管理 数据包络分析法 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平原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53
4
作者 张雯雯 李新举 +1 位作者 陈丽丽 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土壤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关系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该文以泰安市平原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壤质量为研究对象,对土壤质量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在利用GPS进行野外采样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整理后1a、2a和4a地块为采样点。通过室内化学分析... 土壤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关系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该文以泰安市平原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壤质量为研究对象,对土壤质量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在利用GPS进行野外采样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整理后1a、2a和4a地块为采样点。通过室内化学分析,得到了各采样点的属性数据。在具体的土壤质量评价时,根据研究区特点,选用速效养分、有机质、pH值、容重和电导率作为基本的评价因子,并在ArcGIS下对采样点属性进行kriging插值形成综合指标值分布图和土壤质量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整理后4a的地块养分分布最不均一,土壤质量较整理后1a和2a的地块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Ⅰ、Ⅱ、Ⅲ等级占了整个地块面积的5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 土地整理 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研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玉东 郝晋珉 +4 位作者 杨立 王丽敏 郭德吉 贾智海 武秀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分类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村人口的集聚地,对于其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论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评价指标,利用量化后的指标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曲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种类型。研究结果符合实际,为当地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 空间整治 分类 曲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view在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中的运用 被引量:52
6
作者 柳长顺 杜丽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应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原理 ,对 Arcview软件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进行了探讨 ,并以河北省南...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应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原理 ,对 Arcview软件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进行了探讨 ,并以河北省南宫市清凉江项目为具体案例介绍了计算的详细步骤。计算结果仅比经专家论证后批复的项目设计土方量大3 .45 % ,说明该方法计算土方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方量计算 ARCVIEW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构建及应用——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英男 屠爽爽 +2 位作者 龙花楼 戈大专 李裕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35-342,共8页
空心村整治是解决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区土地资源闲置、空废及低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平原农区地域功能特点的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是实施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本文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基... 空心村整治是解决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区土地资源闲置、空废及低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平原农区地域功能特点的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是实施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本文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基于平原农区的地域特色及优质耕地保育与现代商品粮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了涵盖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经济社会可行性等影响平原农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释放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构建了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禹城市的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整治可行性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乡镇的整治迫切性修正系数处于0.18~0.96之间,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处于0.69~0.84之间,整治可行性修正系数处于0.11~0.77之间;(2)禹城市空心村整治的理论潜力及现实潜力分别为3 517.86 hm2和1 853.18 hm2,新增耕地系数达16.89%。近期空心村整治需重点挖掘市中街道、十里望镇和房寺镇的整治潜力,远期需加强其他乡镇村庄整治;(3)市中街道周围的农村居民点自然适宜性较低,可考虑将该区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建设用地,其他乡镇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耕地,提高综合用地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农区 空心村整治 潜力测算模型 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及其要素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茜 肖禾 +3 位作者 宇振荣 张鑫 郑博 刘美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农田景观中的防护林、道路和沟渠是土地整治等农田工程项目的重要对象,对于这些要素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对农田景观要素功能、质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本研究以农田景观要素为评价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评价体系,... 农田景观中的防护林、道路和沟渠是土地整治等农田工程项目的重要对象,对于这些要素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对农田景观要素功能、质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本研究以农田景观要素为评价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半定量模糊评价法结合实地调研,以北京市平原区的通州、顺义、大兴3区作为案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平原区农业景观整体与各要素都处于一般、中等水平,3个调研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对4个农田景观要素的评价结果则存在显著差异,道路和沟渠的评分高于中等水平,而防护林和大田低于中等水平;3)4个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与沟渠相比,防护林和道路对大田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实地调研显示由于在已有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缺乏对景观生态功能的考虑,北京市平原区农田景观要素存在农田防护林和绿化植被多样性低、大田开阔性不高、道路硬化过度、沟渠污染严重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农田工程项目中予以更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景观 防护林 道路 沟渠 土地整治 景观评价 北京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鄂施璇 雷国平 宋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34-240,共7页
揭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运用GIS空间统计、核密度分析、全局聚类检验及空间热点探测法,从农村居民点规模、密度以及集聚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格局,并探索地形地貌、... 揭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运用GIS空间统计、核密度分析、全局聚类检验及空间热点探测法,从农村居民点规模、密度以及集聚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格局,并探索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区位条件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型、小型及中型居民点数量繁多,其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破坏耕地完整性,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内部居民生活;2)农村居民点核密度最高值为1.58个/km2,整体分布密度相对较低,规模呈现全局低值集聚特征,符合粮食主产区特点。克山镇、双河镇北部、古北乡北部、向华乡东北部、北兴镇中部以及河南乡中部农村居民点呈小规模集聚,西联镇、西河镇、发展乡、克山农场、西建乡部分区域以及古城镇、向华乡、北联镇的零星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呈大规模集聚;3)地形地貌是农村居民点初始区位形成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调整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区位因素中城镇辐射对居民点格局影响仅限于一定范围,交通道路显著改变居民点局部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该研究可为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与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整治 遥感 农村居民点 居民点格局 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 克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高程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土地平整设计高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掌泉 毛叶嵘 +1 位作者 董云奇 王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5,共4页
土地平整中设计高程的确定和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应用遗传算法来进行土地平整设计高程的... 土地平整中设计高程的确定和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应用遗传算法来进行土地平整设计高程的确定和土方量计算;通过对水平的、有一定坡度的和调入一定土方量这三种平整情况的计算结果,证明该研究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平整 遗传算法 设计高程 土方量计算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农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鲁成树 吴次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50,54,共5页
 探讨了GIS技术在土地整理即农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农田田面高程设计和土方工程量计算中的运用,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土地整理为例,运用ArcGIS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GIS技术在土地整理应用中...  探讨了GIS技术在土地整理即农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农田田面高程设计和土方工程量计算中的运用,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土地整理为例,运用ArcGIS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GIS技术在土地整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农田平整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田面高程设计 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本农田整理中的土方量计算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楠 张超 王秀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土方量计算是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散点法结合Exce l软件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具体案例介绍了计算的详细步骤。
关键词 基本农田整理 土方量计算 散点法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筱明 卞正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7,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的可行性,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增加耕地潜力。研究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选取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11个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将农村居民点整理...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的可行性,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增加耕地潜力。研究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选取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11个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估算增加耕地潜力。研究结果:济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系数平均为0.43,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较差,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平均为25.76%,且北部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于中南部低山丘陵区。研究结论:(1)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受自然条件、社会基础、经济实力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制约;(2)受自然限制性因素制约,农村居民点并不都适宜整理成耕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对农村居民点采用多样的开发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评价 潜力测算 潜力分级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土地整理面积量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波 阮见 张红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5,共3页
针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不同比例尺数据转换后面积计算的问题,该文依据微结构不规则图形具有的周长、面积关系,将分形理论引入到不同比例尺数据相互转换后的面积计算中,探讨具有不同比例尺数据的土地整理项目面积计算方法,得到一种基于... 针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不同比例尺数据转换后面积计算的问题,该文依据微结构不规则图形具有的周长、面积关系,将分形理论引入到不同比例尺数据相互转换后的面积计算中,探讨具有不同比例尺数据的土地整理项目面积计算方法,得到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面积计算方法。试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算法简单、计算结果合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土地整理 面积计算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农村建筑安全性的居民点整理潜力界定及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云平 杨伟伟 +2 位作者 魏梦君 王宇平 彭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62-269,共8页
目前推广运用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定义和测算方法不能测算危房改造潜力,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从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定义出发,运用推理分析法重新界定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然后根据研究... 目前推广运用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定义和测算方法不能测算危房改造潜力,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从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定义出发,运用推理分析法重新界定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然后根据研究区居民点空心化成因,提出了基于居民点用地分类的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居民点用地分为3级,一级依据用途分为5类,二级依据建筑设施安全性分为安全、不安全、无使用功能3类,三级依据利用状况分为使用、闲置、废弃3类;将不安全、无使用功能的二级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中的未利用地和边角地定义为整理潜力,并将用于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定义为改善生存条件潜力,其余潜力定义为土地利用扩展潜力,再根据整理的难度,将不安全使用类用地的潜力定义为难实现潜力,其余潜力定义为易实现潜力;最后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下吐京村的居民点整理潜力。结果表明:该村有居民点整理潜力10.66 hm^2,改善生存条件潜力0.76 hm^2,土地利用扩展潜力9.90 hm^2,易实现潜力8.19 hm^2,难实现潜力2.47 hm^2。该文提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定义和测算方法可以测算危房改造潜力,依据测算结果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村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居民点 危房改造 整理潜力 定义 测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的土地整理规划算法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强 瞿巍 +2 位作者 乔永鑫 李先林 陈龙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5期8-9,52,共3页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广,不仅需要强大的矢量化和绘图功能,还需要涉及土地利用的各种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统计功能,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AutoCAD和MapInfo或ArcGIS等软件进行操作,这种方法需频繁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工作,从而...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广,不仅需要强大的矢量化和绘图功能,还需要涉及土地利用的各种属性数据的查询与统计功能,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AutoCAD和MapInfo或ArcGIS等软件进行操作,这种方法需频繁进行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土地整理规划的效率。为克服这一问题,该文应用VC++结合ObjectArx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并最终在AutoCAD中实现对各种土地利用信息的查询、统计等操作以及土地整理相关工程量的计算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规划 AUTOCAD 系统设计 土石方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研究——以顺平县高于铺镇、腰山镇项目区为例
17
作者 郑艳东 郑艳茹 李丽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848-852,共5页
选取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顺平县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案例,应用数学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抽样调查法,在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村庄整治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期... 选取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顺平县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案例,应用数学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抽样调查法,在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的基础上,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村庄整治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期对太行山山麓平原区的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设计 太行山山麓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农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18
作者 江岭 张大鹏 +6 位作者 黄丹妮 黄骁力 陈西 李鹏 陈万里 汪永丰 王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151,共7页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素重组和结构重塑,在空间数量、空间质量和空间结构关系上实现“三生”空间格局优化;②“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受生产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影响较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优化生产空间为重点;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可以实现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无序污损等问题的整体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平原农区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低平原农田排水沟平填及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晓宇 张凤荣 李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5-151,共7页
近20 a来,华北平原普遍出现平填农田排水沟现象。为分析排水沟平填状况及平填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以地处华北低平原的河北沧县为例,运用Arc GIS10.2分析1992-2010年间沧县排水沟面积变化情况,采用实地... 近20 a来,华北平原普遍出现平填农田排水沟现象。为分析排水沟平填状况及平填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以地处华北低平原的河北沧县为例,运用Arc GIS10.2分析1992-2010年间沧县排水沟面积变化情况,采用实地调查法来验证和分析排水沟平填现象,并从降水量、地下水位、土壤水、上游来水等方面对排水沟平填后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2-2010年间,排水沟面积减少了37.73%,其中农田末级排水沟平填最为严重,排水体系贯通性下降;通过水文要素分析得出沧县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有所降低,平填末级排水沟对洪涝灾害的发生影响不大。基于此,该文认为华北平原的不同区域,应根据所处地形地势、地下水位、土壤状况来重新设计排水体系,通过土地整治,使其既能增加耕地面积,又不致引发洪涝灾害。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地整治规划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洪涝 灾害 排水沟平填 土地整治 华北低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TIN表面模型体积的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俊华 刘家兴 曾宇怀 《现代农业装备》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准确、快速计算土方量有助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某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利用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建立起不规则三角网,对...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准确、快速计算土方量有助于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工程量大小计算和投资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东南边缘某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利用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建立起不规则三角网,对土地整理工程土方量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结合不规则三角网表面模型和ArcGIS的3D Analyst扩展模块进行空间分析和土方量计算,有助于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施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不规则三角网 土方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