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耦合分析法研究内燃机活塞环—气缸套传热润滑摩擦问题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龙 白敏丽 +1 位作者 吕继组 刘佳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以往对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性能的研究中,大都忽略了活塞组—气缸套间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这与该摩擦副的实际润滑摩擦状况相去甚远。把柴油机缸内燃气、活塞、活塞环、润滑油膜、气缸套、冷却介质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 在以往对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性能的研究中,大都忽略了活塞组—气缸套间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这与该摩擦副的实际润滑摩擦状况相去甚远。把柴油机缸内燃气、活塞、活塞环、润滑油膜、气缸套、冷却介质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间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耦合分析法建立了活塞环—气缸套的三维非稳态热混合润滑摩擦模型。该模型以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动压润滑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为基础,并考虑了润滑油的黏温变化、燃烧室燃气泄漏、表面粗糙度、油膜破裂位置以及气缸套圆周方向上的非轴对称性等影响因素。采用上述模型,对6110型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摩擦副进行了传热、润滑、摩擦耦合分析,得到了活塞组—气缸套的温度场,并用试验证实了耦合模型的正确性;与此同时,得出了润滑油膜的温度、黏度、最小油膜厚度和摩擦热随曲轴转角和活塞环周向高度的分布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组-气缸套 传热 润滑 摩擦 活塞环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组-气缸套耦合传热模拟 被引量:44
2
作者 白敏丽 丁铁新 吕继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将柴油机缸内燃气、活塞组-气缸套、冷却介质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相应的物理场及各部件间的耦合传热关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的耦合传热模型。并用该模型实机模拟了6110 型柴油机活塞组-气缸套的耦合传热过程,预测出活塞组-润滑油膜-... 将柴油机缸内燃气、活塞组-气缸套、冷却介质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相应的物理场及各部件间的耦合传热关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的耦合传热模型。并用该模型实机模拟了6110 型柴油机活塞组-气缸套的耦合传热过程,预测出活塞组-润滑油膜-气缸套的耦合传热过程。实验表明数值结果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组 气缸套 传热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活塞组-气缸套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龙 白敏丽 +2 位作者 吕继组 刘佳伟 徐哲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80,共7页
将活塞组-气缸套作为一个耦合体,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只在润滑油中与只在冷却水中加入纳米Cu颗粒两种情况下的强化传热效果,并与原机传热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以Cu-润滑油纳米流体还是以Cu-水纳米流体作为传热工质,都可... 将活塞组-气缸套作为一个耦合体,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只在润滑油中与只在冷却水中加入纳米Cu颗粒两种情况下的强化传热效果,并与原机传热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以Cu-润滑油纳米流体还是以Cu-水纳米流体作为传热工质,都可以显著提高活塞组-气缸套的散热性能,且散热量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对于活塞侧,Cu-润滑油纳米流体的改善效果强于Cu-水纳米流体,其中Cu体积分数为5%的Cu-润滑油纳米流体可使燃烧室中心点a、燃烧室喉口点b、顶面外边缘点c和第一环外侧上边缘点d的温度平均降低约28.4、21.7、22.8和27.7K;对于气缸套侧,Cu-水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效果更理想,Cu体积分数为5%的Cu-水纳米流体可使气缸套内侧上边缘点e的温度平均降低约10.4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纳米流体 活塞组 气缸套 传热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缸套瞬态耦合传热的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迎 俞小莉 +1 位作者 李婷 李红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7-350,355,共5页
采用耦合传热方法解决在传热数值仿真中对单个零件单独确定边界条件的困难.基于耦合传热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将零件间的外边界条件转变为零件的内边界条件,直接对零件进行耦合仿真计算.传热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分别由工作过程模拟程序和经... 采用耦合传热方法解决在传热数值仿真中对单个零件单独确定边界条件的困难.基于耦合传热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将零件间的外边界条件转变为零件的内边界条件,直接对零件进行耦合仿真计算.传热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分别由工作过程模拟程序和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以柴油机活塞-缸套为对象,采用耦合传热方法对其整体温度分布以及温度随循环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耦合传热方法模拟活塞-缸套间的传热可以大大简化边界条件,同时使传热过程的模拟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缸套 耦合传热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传热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恩 蒋炎坤 +3 位作者 董哲林 叶晓明 陈国华 刘亚军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1,45,共6页
采用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汽油机的活塞组—气缸套系统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润滑油膜假设为一维热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系统的三维传热模型,应用所开发的三维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程序对活塞环组沿周向瞬时... 采用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汽油机的活塞组—气缸套系统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润滑油膜假设为一维热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系统的三维传热模型,应用所开发的三维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程序对活塞环组沿周向瞬时变化的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以LJ377MV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零部件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为清晰的多部件间的相互传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活塞组 气缸套 耦合系统 三维传热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激光表面微造型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非 杜云鹏 +2 位作者 符永宏 尹必峰 康正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4-218,共5页
以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系统为对象,对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的热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激光脉冲次数和激光功率对45#钢靶材表面微凹腔形貌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脉冲次数的增加,微凹腔深... 以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系统为对象,对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的热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激光脉冲次数和激光功率对45#钢靶材表面微凹腔形貌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脉冲次数的增加,微凹腔深度不断增加,金属熔液的重铸现象明显,表面加工质量下降;随激光功率的增加,微凹腔的深度增加幅度不大且趋于平缓,微凹腔外沿金属残渣增多,加工质量下降,光斑中心温度近似线性增加;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微凹腔的深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最大误差在8%以内,证明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缸套-活塞环 微造型 生死单元 激光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环-缸套动接触边界传热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正 黄钰期 俞小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由于润滑油膜内部存在多热效应耦合作用,现有内燃机流固耦合计算中常采用的活塞环-缸套间传热经验估计或热阻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中在线接触润滑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热效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和相互间的耦合作... 由于润滑油膜内部存在多热效应耦合作用,现有内燃机流固耦合计算中常采用的活塞环-缸套间传热经验估计或热阻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中在线接触润滑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热效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和相互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基于CFD流动传热计算结果修正的活塞环-缸套传热模型。结果表明,与热阻传热模型相比,本文中建立的修正传热模型算得的活塞温度场更符合实测的活塞温度数据;该模型经无量纲化处理后,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活塞环-缸套传热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流固耦合 活塞环缸套传热模型 动力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二冲程柴油机活塞环缸套润滑模型及相关软件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焦博文 王福鑫 +2 位作者 马旋 卢熙群 李彤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5,126,共10页
在传统润滑模型基础上,将活塞环润滑特性、活塞环动力学、滑油输送、活塞环窜气、几何结构参数、缸套变形、固体颗粒等多种因素进行耦合,建立一个专门为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结构和供油方式设计的供油润滑模型,并对活塞环间窜气及缸套... 在传统润滑模型基础上,将活塞环润滑特性、活塞环动力学、滑油输送、活塞环窜气、几何结构参数、缸套变形、固体颗粒等多种因素进行耦合,建立一个专门为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结构和供油方式设计的供油润滑模型,并对活塞环间窜气及缸套表面特有的表面织构与油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速柴油机活塞环在整个行程中跨越动压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3个区域,这使润滑油的供给条件及固体磨粒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机 活塞环缸套 润滑模型 供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边界润滑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利敏 袁晓帅 +3 位作者 吕步高 王延荣 强慧 刘旭康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89,共6页
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在上止点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该润滑状态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然而目前仍缺少相应的数值模型。本研究建立了考虑摩擦膜影响的活塞环-气缸套边界润滑模型,并对其关键参数进行... 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在上止点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该润滑状态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然而目前仍缺少相应的数值模型。本研究建立了考虑摩擦膜影响的活塞环-气缸套边界润滑模型,并对其关键参数进行了试验标定,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工况下该摩擦副摩擦系数及磨损量进行预测,并与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偏差小于10%,验证了该模型用于工程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气缸套 边界润滑 摩擦 磨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